《寡人之于国也》学案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_第4页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一、给加点字注音:移其粟()于河内 弃甲曳( )兵 数()罟( )不入洿()池 不可胜( )食 衣( )帛( )然而不王( )者谨庠()序之教二、实词1、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无失其时(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特殊词义(1)河内凶 (2)邻国之民不加少(3)直不百步耳 (4)数罟不入洿池3、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然而不王者三、虚词1、而(1)弃甲曳兵而走 (2)或百步而后止(3)然而不王者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于(1)寡人之于国也 (2)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之(1)寡人之于国也 (2)察邻国之政 (3)填然鼓之(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王道之始也(6)鸡豚狗彘之畜 (7)申之以孝悌之义 (8)未之有也四、释词、句:1、河内凶: 2、 察邻国之政: 3、弃甲曳兵: 4、或百步而后止: 5、以五十步笑百步: 6、直不百步耳: 7、不违农时: 8、数罟: 9、谷不可胜食也: 10、养生丧死: 1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12、树之以桑: 13、无失其时: 14、申之以孝悌之义: 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斧斤以时入山林: 17、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五、课文默写: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

3、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及结果的句子:初步措施、结果:_,_(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_,_(渔业方面的) ;_,_(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结果:_,_(纺织方面的);_,_,_(牧业方面的);_,_,_,_(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_,_,_(兴办教育)。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 ,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是:_,_。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_”(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_”(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

4、_”归罪于年成不好与“_”归罪于武器的比喻,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孟子借此要强调要除暴虐,那么才会出现“_”的大好局面。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_。6、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的说明了梁惠王_,_的疑问。7、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_的看法。8、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9、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_,_。10、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_,_。11、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教育,最

5、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_,_。六、翻译句子: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王好战,请以战喻。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学案 答案一、略二、实词1、通假字(1)无-毋、勿 (2)无-毋、勿 (3)颁-斑 (4)涂-途 莩-殍2、特殊词义(1) 凶:荒年 (2) 加:更 (3)直:只是,不过 (4)数罟:细密的渔网3、词类活用(1)鼓:名词作动词 敲鼓 (2)树:名词作动词 种植(3)衣:名词

6、作动词 穿 (4)王:名词作动词 称王三、虚词1、而(1)表修饰 (2)表顺承 (3)表转折 (4)表顺承 (5)表转折2、于(1)对于 (2)比 (3)在3、之(1)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结构助词 的 (3)衬字,无义(4)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结构助词 的(6)宾语前置的标志 (7)代词,他们 (8)代词,代“这样的事”四、释词、句:1、凶:荒年2、察:考察 3、曳:拖着 4、或:有的5、以:凭借 6、直:只是,只不过7、违:违背,违反,耽误8、数罟:细密的渔网9、胜: 尽 10、丧:为办丧事11、填:象声词 12、树:种植13、无:不要14、申:反复陈述 15、检:

7、制止,约束 16、以: 按照17、发: 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五、课文默写: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及结果的句子:初步措施、结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农业不违农时方面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渔业方面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结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纺织方面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牧业方面的);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兴办教育)。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

8、措施 ,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与“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比喻,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孟子借此要强调要除暴虐,那么才会出现“天下之民至焉”的大好局面。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五十步笑百步。6、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0、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1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六、翻译句子:1.我对于这个国家,已经很尽心了啊。2.邻国的人民不更少,我国的人民不更多,为什么呢? 3.大王喜欢作战,请允许我用作战作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