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_第1页
完整版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_第2页
完整版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_第3页
完整版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_第4页
完整版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摘要:创新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又一直为创新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 国内外学者在现代创新理论提出者熊彼特研究的基础上,提 出以及发展了五种基本创新动力机制模式:技术推动模式、 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推一拉”综合作用模式、技术范式一 技术轨道模式及社会需要资源模式。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创新动力 基金项目:本文受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研究” 资助(编号: 2015SJD037)人们对技术变迁的认识最初是一种线性的思维,认为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决定着技术创新 的速度和规模

2、。这种模式隐含着知识单向流动的假设,很长段时间以来占据着人们对技术发展认识的主导地位。随着 创新理论和实践的推进,人们发现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个包含多层次、跨类别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创 新学者演绎了创新的技术经济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开放 式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这个认知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 线性到非线性、由封闭到开放的演化历程。杨勇华(2008)认为技术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技术构想、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等几个阶段。而我们在研究 演化时,尤其是面对现实世界中新事物的产生及发展时,我 们更关心的是关于创造的力量,而不是仅仅考虑现存系统的 简单功能。换言之,演化需要注重的是现存系统

3、是如何变成 当前的模样,将来又会怎样演进。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追溯事 物质变的根源以及系统中每个组件的产生及维持的问题。因 此,创新的动力来源及机制一直以来是创新研究的重点和要 点。至今在研究创新动力机制方面,国内外学者共提出了五 种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 “推一拉”综 合作用模式、技术范式一技术轨道模式、社会需要一资源模 式。1. 技术推动模式熊彼特突出强调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作用,他认为技术无论是在技术系统内部还是外部产生,无疑都是创新的推动力 量。熊彼特所持的技术推动创新的理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 拥有大规模科研人员的单位的创新优于科研人员较少的单 位;其二是创新活动的进展有赖于技

4、术发展。因此,技术推 动模式认为,创新不是源自于市场需求,而是创新主体在技 术专利授权下进行的功能性创新,从而间接满足市场的需求 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技术推动模式存在着饱受争议的方面, 首先是忽视了影响创新收益的价格及其他经济变化,其次是 强调创新过程中的单向性,这与实践中的强调反馈性、交互 性和网络性等不相兼容。2. 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之前被广泛接受。在此之后,较多研究认为需求推动了创新的方向和频率。施穆 克勒( 1962)在对美国铁路专利研究的结论表明:发明和商业联系紧密,发明滞后于商业。进一步讲就是市场需求引起 了基本创新。罗森伯格( 1969)认为是需求

5、推动了企业致力于特定问题的解决。在能源科技的特定案例中,当前流程和 替代设备方面的创新均深受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存在着较多的批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需求在不同的实证研究中是不一致的,因此该 概念过于宽泛;第二,需求在解释其对渐进性创新拉动的效 果明显优于其对突破性创新拉动的效果;第三,关于企业能 力的质疑,比如如何有效识别潜在的需求,企业用于满足需 求的技术投资规模有多大等等。3. “推一拉”综合作用模式基于技术推动模式的忽视市场作用以及市场需求劳动模式未考虑技术能力,许多学者提出两者的共同作用催动创 新的观点。Arthur (2007)提出,不仅仅是两者的共同作用,

6、还存在交互作用。也就是说,技术推动以及市场需求拉动创 新的观点是必要的但是不完整的,两者必定还存在同时的作 用。 Freeman ( 1974)发现成功的创新源自于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的成功匹配。 Munro 和 Noori( 1988)在对加拿大 900多个企业的调查结果后, 得到结论:技术推动的创新占 18%,市场拉动的创新占 26%,综合作用的占 56%。其后,许多学者也在对多个行业开展的研究表明,创新与市场、技术之间 的关系复杂的、交互的,不同行业、不同时间表现的结果不 尽相同。4. 技术范式一技术轨道模式多西(Dosi)在批评技术推动模式和市场需求拉动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科学范式的理论提出

7、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模 式。该模式认为根本性创新会产生某种观念,这种观念一旦 规范化下来就成为技术范式,每个技术范式下都有多条技术 轨道,沿着技术轨道的轨迹渐进性创新涌现。而技术范式的 更替则带来根本性的创新。但是 Dosi( 1982)仍旧认为科学技术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只是从长远来看, R&D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强相关性的说辞愈发复杂。5. 社会需要一资源模式日本学者斋藤优认为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社会需要和资源之间的不匹配或瓶颈,即是说当社会提出某种产品或技术 需求时,而当前的资源并不能给予满足,于是就产生了这种 需求和资源之间的瓶颈问题。这种模式虽然突出了资源对创 新的重要性,但是忽视

8、了资源对创新的约束和限制作用。6. 国内学者关于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西方国家学者比较偏重从外部环境(市场、技术等)角度出发,探讨创新的动力机制的问题,而对创新主体的内在 创新需求有所忽略,未能深入探讨两者结合后共同产生的作用机制。国内有些学者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项保华(1994)构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式,从及时性、合意性、内在需要、外在激励等几个方面出发,成功地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情况。万君康和王开明(1997)在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基础上, 提出了技术创新期望理论。 向刚和汪应洛 ( 2004)提出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内源论和企业持续创新动力

9、模型。国内也有部分学者的研究不仅仅从动力内源性方面出发,还包括各种外部因素。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代表学者有孙冰 ( 2007)、杜伟( 2005)、厉怒江( 1993)等。参考文献:1 杨勇华.技术变迁演化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08, 01 : 1 8-24.2 贾理群, 刘旭, 汪应洛 .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进展 J.中国科技论坛,1995, 05: 38-41.3 Schmookler J. Economic sources of inventiveactivity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

10、istory , 1962, 22(01): 1-20.4 Rosenberg N.The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ducement mechanisms and focusing devicesJ.Economic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69: 1-24.5 Popp D.Induced Innovation and EnergyPric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 1):160-180.6 Arthur W B.The structure of in

11、ventionJ. ResearchPolicy, 2007,36( 2): 274-287.7 Mowery D , Rosenberg N. The influence of marketdemand upon innovation : a critical review of some recent empirical studiesJ.Research policy , 1 979,8( 2): 102-153.8 Freeman C.Innovation and the strategy of thefirmJ.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

12、on , Penguin BooksLtda., Harmondsworth ,1974.9 Munro H , Noori H. Measuring commitment to new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 push and marketing pull concepts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ETransactions on, 1988,35(2):63-70.10 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traject

13、ories :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J. Research policy , 1982, 11(3): 147-162.11 项保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 1994,01:44-49.12 万君康,王开明 .论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期望理论J科研管理,1997 , 02: 31-35.13 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J.科研管理, 2004, 06:108-114. DOI: doi :10.3969/j.issn.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