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常熟市张桥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江苏常熟市张桥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江苏常熟市张桥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江苏常熟市张桥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学年江苏常熟市张桥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 小题,共15.0 分)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 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 觉:醒。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首联用 “晨光 ”与 “开门鼓 ”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主要交待时间之早。B颔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犬和鸟的生动情态,描绘了春天清晨繁华热闹的画面。C尾联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

2、给读者以清新自然之感。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新脱冬衣体乍轻”一句的表达效果。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韩愈师说中指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当时的人对其子和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 ;对自身:_ 。赤壁赋中苏轼描写皎洁的月光下雾气、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_ , _ 。论语中,子贡问哪个字可以终身实践,孔子认为是“恕 ”,它的含义是_ , _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 小题,共15.0 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近年接出的众多电视剧中,露骨的广告植入令人。电商平台、美容护肤、饮品众多的品牌被简单粗暴地植入剧中,地进入台词、剧情,甚至由

3、于演员之口详细阐述其功能,不断地打断情节进展,显得突兀而又别扭。隐蔽性是植入式广告最大的特点,道具、台词、角色、情节等等,都可以成为载体,唯一不同的是,植入得巧妙还是生硬。巧妙的,观众虽然,但还不会影响情节,高明之作还会博人一笑;生硬的、特别过分的,自然引起观众的反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而决定植入式广告优劣的则是出品方的专业程度。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A 目不暇接深入人心冠冕堂皇心知肚明B应接不暇耳熟能详冠冕堂皇心照不宣C目不暇接耳熟能详堂而皇之心知肚明D应接不暇深入人心堂而皇之心照不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A 由于演员之口详细说明其功能,不

4、断地打断情节进展B经由演员之口详细介绍其功能,不断地打断情节进展C由于演员之口详细讲述其功能,不断地打断情节进展D经过演员之口详细解说其功能,不断地打断情节进展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A 观众在最大程度上忍耐监管着植入式广告B植入式广告在最大程度上被观众忍耐监管C监管着植入式广告的就是观众的最大忍耐程度D对植入式广告的最大监管就是观众的忍耐程度第1页,共 15页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_,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方的人们喜

5、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_,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的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_,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此外,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 小题,共 36.0 分)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

6、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

7、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 ”熟悉 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 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

8、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 ”“ ”“ ”“习 字。 学 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 是陶炼,不亦说乎 ”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 “习 ”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

9、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 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 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 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 “孝 ”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

10、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 ”成了骂人的词汇, “乡 ”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下列对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A 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第2页,共 15页B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往来疏少,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乡土社会里村和村之间的孤立、隔膜。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了“熟人 ”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的,他们固守乡土

11、,终老于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A 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 彼此之间熟悉了解, 相比现代社会, 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得到从心所欲的自由,这种自由从本质上与法律所保障的自由是相同。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D乡土社会不重视法律的作用与法理社会中的契约,乡民之间的信用是靠对一种行为规矩的熟悉来实现。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A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法理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礼俗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

12、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所以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 ”的意义。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 ”一词因而有了贬义。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18 年 1 月 2 日,支付宝发布2017 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 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 82% 据统计, 2017 年,全国超过30 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 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 “窗口 ”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 大类 1

13、00 多种服务; 4000 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 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摘编自新华网2018 年 1 月 3 日报道)材料二:2014-2018 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 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

14、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第3页,共 15页范(试行),并配套印发 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 201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摘编自新浪网 2017 年 12 月 28 日报道)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

15、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 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 元。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 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

16、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 2018 年 1 月 4日报道)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_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应用广泛,用户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城镇市场空间广阔。B据材料二的图表可知,2018 年移动支付用户的同比增长率约是2014 年的三倍。C条码支付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同时也产生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问题。D新规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会有一定影响,但从用户角度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与以往新事物的

17、发展局面一样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B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 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C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餐厅花费600 元,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能超过500 元。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原因。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晚饭花汪曾祺李小龙的家在李家巷。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巷子,相当宽,可以并排走两辆黄包车。但是不长,巷子里只有几户人家。西边的北口一

18、家姓陈。他家有好几棵大石榴树,比房檐还高,开花的时候,一院子都是红彤彤的。结的石榴很大,垂在树枝上,一直到过年下雪时才剪下来。陈家往南,直到巷子的南口,都是李家的房子。东边,靠北是一个油坊的堆栈,粉白的照壁上黑漆八个大字: “双窨香油,照庄发客 ”。靠南一家姓夏。这家特别重视中秋。每年的中秋节,附近的孩子就上他们家去玩,去看院子里还在开着的荷花,几盆大桂花,缸里养的鱼;看他家在院子里摆好的矮脚的方桌,放了毛豆、芋头、月饼、酒壶,准备一家赏月。在油坊堆栈和夏家之间,是王玉英家。王家人很少,一共三口。王玉英的父亲在县政府当录事,每天一早便提着一个蓝布笔袋,一个铜墨盒去上班。王玉英整天一个人在家。她

19、老是在家的门道里做针线。王玉英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门道,三面墙:一面是油坊堆栈的墙,一面是夏家的墙,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墙。南墙尽头有一个小房门,里面才是她家的房屋。从外面是看不见她家的房屋的。一年四季,第4页,共 15页照不进太阳。夏天很凉快,上面是高高的蓝天,正面的山墙角下密密地长了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就坐在这个狭长的天井里,坐在晚饭花前做针线。李小龙每天放学, 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 他都看见王玉英。 晚饭花开得很旺盛, 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 喊叫着, 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 浓绿的, 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 殷红的, 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

20、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为黄昏了。李小龙很喜欢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有一个很好看的身子。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王玉英一边做针线,一边等着她的父亲。她已经焖好饭了,等父亲一进门就好炒菜。王玉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人家都叫他钱老五。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钱老五,有轻视之意。老人们说他“”不学好 。人很聪明,会画两笔画,也能刻刻图章,但做事没有长性。教两天小学,又到报馆里当两天记者。他手头并不宽裕,却打扮得像个阔少爷,穿

21、着细毛料子衣裳,梳着油光光的分头,还带了一副金丝眼镜。他交了许多“”三朋四友,风流浪荡,不务正业。都传说他和一个寡妇相好,有时候就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这些事也传到了王玉英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王玉英还能不知道?不过,王玉英倒不怎么难过,她有点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她看见过钱老五,她很喜欢他的人才。钱老五不跟他的哥哥住。他有一所小房子,在臭河边。他成天不在家,门老是锁着。李小龙知道钱老五在哪里住,他放学每天经过。他有时扒在门缝上往里看:里面有三间房,一个小院子,有几棵树。王玉英也知道钱老五的住处。她路过时。看看两边没有人,也曾经扒在门缝上往里看过。有

22、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从此,这条巷子里就看不见王玉英了。晚饭花还在开着。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她头上戴着红花。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他很气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 年第五期,有删改)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A 小说中多处描写王玉英做针线活的情景,意在刻画她勤劳淳朴、本分能干,同时又孤独的形象。B王玉英在出嫁前曾趁无人时扒在钱老五家的门缝上往里看,这一细节刻画出她对钱老五十分怀疑的心理。C这篇小说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点,故事情节十

23、分简单,人物着色清淡,细节处理富有个性,语言淡而隽永。D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安排了两条线索,分别叙述了男女主人公的故事,这两条线索看似是平行发展,实则是连在一起的。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小说中几次写到花,简析它们对表现王玉英这一人物形象各有什么作用。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9.0 分)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马伶传清 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第5页,共 15页桃叶渡、 游雨花台者, 趾相错也。 梨园以技鸣者, 无虑数十辈, 而

24、其最著者二: 曰兴化部, 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 “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25、。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 “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选自虞初新志)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 未几 /更进则东肆 /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 /盖马伶耻出 /李伶下已易衣遁矣。B未几更进 /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 /盖马

26、伶耻出 /李伶下已易衣遁矣。C未几 /更进则东肆 /不复能终曲/询其故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D未几更进 /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 今日幸 为开宴幸:希望B华林部过 马伶曰过:责备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D纵一苇之所如,凌 万顷之茫然凌:越过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梨园部,因唐玄宗选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后世称戏剧团体为梨园。B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来遂用作国家的代称。C劝学中“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意思是“劝告,规劝 ”。D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

27、、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五、作文(本大题共1 小题,共60.0 分)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陆蠡曾写道:“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一片绿色,给他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绿色 ”这个字眼,给你带来了怎样的遐想与回忆?请以“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六、其他(本大

28、题共1 小题,共5.0 分)10. 下面是一封推荐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兹有我校高三 ( 1)班张红同学, 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 该生学习成绩相当好, 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希望该生能得到垂爱。第6页,共 1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 B【小题 2】【解析】( 1) B “繁华热闹 ”错,此处应只是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表现的是早春清新之感。( 2)这首诗主要表现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意为 “到今天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

29、轻之感,刚刚脱去了冬衣顿时令身体轻松爽快”“”。这一句描写入微,通过动作新脱冬衣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体现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表现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答案:(1) B( 2)“新脱冬衣 ”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作轻 ”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与上一句“头重脚轻 ”形成鲜明的对比(或“”“”乍轻 呼应 新脱 ),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参考译文: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气转暖的缘故,)在台阶上睡眠的小狗好像感受到大地变得潮湿 (而爬起身来) ;小鸟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着, 似乎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昨日饮酒甚多,早晨起来酒意未

30、尽消,尚有头重脚轻之感;刚脱去冬衣忽然觉得身体轻松爽快。睡醒后心境空明,因为近来夜晚少有思乡之梦撩人愁思。作品鉴赏:这首诗当是公元 823 年(唐长庆三年),诗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心中自然快慰。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喜悦之情。从诗的结构看,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感受。也许是因为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来了。此时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大概是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的缘故吧,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

31、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这四句通过晨光、鼓声以及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犬、鸟的传神刻画,在紧扣 “早 ”字主旨的同时,又隐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诗歌的后半部分表现了诗人在这样春天气息越来越浓郁的环境下,产生的轻松愉快之感。“半销宿酒头仍重 ”说明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新脱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气候,脱去冬衣会令人焕然一新,“”“”“”轻松爽快, 所以说 体乍轻 。 体乍轻 而 头仍重 ,值此酒意未尽消之际, 当有头重脚轻、 飘飘无定之感。这既是实写酒意未

32、消时身体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是美好的春色令诗人陶醉了的感觉。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忘记了一切忧愁和烦恼,以至于“”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写夜间因为没有乡梦撩人愁思, 睡醒后心境空明。 暗示出诗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气息所感染,他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

33、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炼句的赏析,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主题、炼字、修辞等角度去考虑。读懂诗歌的技巧第7页,共 15页(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是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 “知人论世 ”,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

34、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2.【答案】【小题1】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小题 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小题 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解析】故答案为:( 1)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重点字:焉)(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重点字:露)( 3)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点字:欲)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 难写字书写有误, 一字之差, 导致丢分, 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 重点突破。赤壁赋名句积累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36、妇。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答案】【小题1】 C【小题 2】B【小题 3】D【解析】 ( 1)目不暇接:眼睛来不及看,形容吸引人的事物很多,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指景物很多,顾不上观赏。后形容太繁忙,应付不过来。此处指广告植入太多,应用“目不暇接 ”,排除 BD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讲述出来。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等广泛地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此处指对品牌的熟悉,应用“耳熟能详 ”,排除 A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不加掩饰;也形容很气派、很体面。冠冕堂皇:形容庄严、有气派。后多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

37、,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此处指广告植入不加掩饰,应用“”堂而皇之 。心知肚明: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此处的“观众 ”群体不存在 “彼此 ”,应用 “心知肚明 ”。第8页,共 15页( 2) “由于演员之口 ”,介词搭配不当,应:经由演员之口,排除AC ; “解说其功能 ”,搭配不当,应:介绍其功能,排除D。( 3)上文分析观众对广告的反应,承接“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处应强调观众地重要性,排除AB ;根据后句 “而决定植入式广告优劣的则是出品方的专业程度”,句式结构与之一致,应“对植入式广告的最大监管就是观众的忍耐程度”,排除 C。答案:( 1

38、) C。( 2) B。( 3) D。( 1)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2)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3)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

39、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答案】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窗花有相当多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解析】文段介绍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第 空,由后句 “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及“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 -窗花 ”可知,答案应指出 “窗花 ”称谓的由来,应有“因为 ”“贴在窗户上 ”等内容第“”“”空,由前句 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及后句 装饰性、欣赏性 可知,应填入解说窗花功用的内容,“”“”应有 而且美的享受等内容第 空,由前句 “购买者多为农民”和后句 “如耕种、 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 ”可知,应填入包含 “窗”花

40、反映农民生活 的内容的句子参考答案: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窗花有相当多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根据语境及上下文的“”提示语来解答,是这种题型最基本、最有效的答题思路解答此类题目有效的答题技巧:(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5.【答案】【小题1】 C【小题 2】B【小题 3】D【解析】( 1) C从原文第四段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

41、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 “有机的团结 ”,后者是 “机械的团结 ”中看出,选项中“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误,它第9页,共 15页是 “机械的团结 ”的特征,而 “乡土社会 ”是 “有机的团结 ”。( 2) B从原文第五段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看出,选项中 “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得到从心所欲的自由,这种自由从本质上与法律所保障的自由是相同 ”没有依据。( 3) A “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

42、、法理社会 ”有误,从文章第四段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 前者是礼俗社会, 后者是法理社会 ”中看出, 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法理社会; B从文章倒数第二段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看出,选项中“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没有在文章中有体现,无中生有;C从文章倒数第

43、二段“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 ”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看,选项中 “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 孝 的意义 ”并非因为 “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 ”,因果关系不成立。答案:( 1) C( 2) B( 3) D(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44、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6.【答案】【小题1】 B【小题 2】B【小题 3】【解析】( 1) B “2018 年比 2014 年同比增长两倍多”有误,从材料二来看,表头说“2014 一 2018 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可见曲线图上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是

45、“用户规模 ”,二是 “同比增长走势 ”,百分比反映的是 “同比增长走势 ”,数字反映的是 “用户规模 ”,由此可知, “增长约 3 倍 ”是用户规模,而非同比增长率。( 2) A “也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 “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 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 19.6%;省会城市占比为 19.0%;农村地区占比为 17.0%”,由数据来看,并未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C从材料四来看,新规实施以后,消费者超过500 元的就不能扫静态条码进行支付了。D 从材料四第一段“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

46、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 元 ”看出,应该是采用静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 元。( 3)从材料一 “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 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 19.6%,省会城市占比为 19.0%,农村地区占比为 17.0%”和材料三第三段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第10 页,共 15页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及最后一段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

47、(试行),自 201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看出,移动支付应用范围广,门槛低,支付快捷,新规使支付更加安全。答案:( 1) B( 2) B( 3) 应用门槛低(范围广)。 支付快捷。 新规使支付更加安全。(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此题考查

48、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

49、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7.【答案】【小题1】 B【小题 2】【小题 3】【解析】( 1) B “王玉英在出嫁前曾趁无人时扒在钱老五家的门缝上往里看,这一细节刻画出她对钱老五十分怀疑的心理”说法错误,王玉英扒门缝是好奇与憧憬,算不上怀疑。从原文中“不过,王玉英倒不怎么难过,她有点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她看见过钱老五,她很喜欢他的人才 ” 可以看出答案。( 2) “李小龙每天放学,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晚饭花开得很旺盛,

50、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 ”这是李小龙眼中的黄昏,李小龙眼中的王玉英,恬静,美好。通过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李小龙对王玉英的爱慕之情。 “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从此,这条巷子里就看不见王玉英了 ”“晚饭花还在开着”“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 她头上戴着红花 ”“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 不该嫁给钱老五。 他很气愤 ”通过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李小龙内

51、心的失望,惋惜之情。对人物的命运也有暗示作用。( 3)首先找出文中描写 “花 ”的语句, “西边的北口一家姓陈。他家有好几棵大石榴树,比房檐还高,开花的时候,一院子都是红彤彤的 ”“靠南一家姓夏。这家特别重视中秋。每年的中秋节,附近的孩子就上他们家去玩,去看院子里还在开着的荷花,几盆大桂花,缸里养的鱼 ”“夏天很凉快,上面是高高的蓝天,正面的山墙角下密密地长了一排晚饭花 ”, “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第11 页,共 15页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这些句子里面写了石榴花,荷花,晚饭花,几种花进行对比,起到了衬托人物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