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3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_第1页
学习情境3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_第2页
学习情境3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_第3页
学习情境3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_第4页
学习情境3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3.3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学习情境3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 学习描述 【知识目标】熟悉基层(底基层)的分类、材料的技 术要求、材料的标准试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 量检测。 【能力目标】会用EDTA滴定法测水泥剂量。 【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 规程(JTG E51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 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任务3.1 路面

2、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学习任务64 学习柔性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3.1.1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分类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1.1.柔性基层(底基层)柔性基层(底基层) 1)沥青稳定类基层 沥青稳定类基层包括热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碎石、乳 化沥青碎石等。沥青稳定类基层的适用范围如下。 (1)热拌沥青碎 石适用于柔性路面 的上基层及调平层。 (2)沥青贯入碎 石可设在沥青混凝 土面层与粒料基层 之间,做上基层。 (3)乳化沥青碎 石适用于各级公路 调平层。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

3、料要求 2)粒料类基层(底基层) 碎石、砾石类结构层既可做面层,又可做基层或底基 层。碎石、砾石类结构层做面层时通常称之为砂石类路面。 由于碎石、砾石类结构层的平整度较差,晴天易扬尘,雨 天易泥泞,因此做面层时,只适用于四级公路的面层。碎 石、砾石类结构层做基层(底基层)时称之为粒料类基层 (底基层)。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按强度形成原理可分为级配型 和嵌锁型。 3.1.1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分类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1)级配型。常用的级配型有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 级配碎石。将不同规格的碎石和石屑进行配合比设计,使 配成的混合料满足规定的级配范围要求,该混合料

4、称为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分为骨架密实型和连续级配型。 级配砾石。粗细砾石、砂进行配合比设计,使配成的混合 料满足规定的级配范围要求,称为级配砾石。 (2)嵌锁型。嵌锁型的碎石结构层包括填隙碎石、泥结碎石、 泥灰结碎石等。其中,泥结碎石和泥灰结碎石目前已很少使用。用 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集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 空隙,增加其密实度和稳定性,称为填隙碎石。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3-1。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2.2.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半刚性基层(底基层) 学习任务65 学习无机结合料稳定材

5、料的概念、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概念 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 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其抗 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分类 按无机结合料的种类,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可分为水泥稳定土、 石灰稳定土和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1)水泥稳定土。 (2)石灰稳定土。(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适用范围见表3-2。 任务3.1 路面基层(

6、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1)水泥土、石灰土、二灰土容易产生严重的收缩裂缝,并影响 沥青面层,使沥青路面增加不少裂缝。 (2)当水泥土、石灰土、二灰土的强度没有充分形成时,如表面 水由沥青面层渗入,水泥土、石灰土、二灰土基层的表层会发生软化, 即使是几毫米厚的软化层也会导致沥青面层龟裂破坏。 (3)水泥土、石灰土、二灰土的抗冲刷能力明显小于水泥稳定粒 料、石灰稳定粒料、二灰稳定粒料。 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适用范围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抗冻性、板体性,但 耐磨性差,因此广泛用于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无机结合料稳 定材料的刚度介于柔性材料(如沥青混凝土、级配碎石等)和

7、刚性材料 (如水泥混凝土)之间,因此,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铺筑的基层 (底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3.3.刚性基层刚性基层 刚性基层是指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刚性 材料做的基层,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细则(JTG/T F302014)组织施工。 3.1.2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要求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1.1.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土 学习任务66 学习水泥剂量的概念及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因素。 (1)土质 (2)水泥的 成分和剂量 (3)含水量 (4)施工工 艺过程 1)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因素

8、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学习任务67 学习水泥稳定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土 (2)水泥 (3)水 2)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学习任务68 复习水泥稳定土的组成设计。 3)水泥稳定土的组成设计 混合料的最大粒径、级配范围、压实度、强度等技术要 求以及混合料的组成设计见2.3.1。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学习任务69 学习原材料、混合料的标准试验。 4)材料的标准试验 (1)在组织现场施工以前在施工过程中,性能是否符 合要求。 (2)应进行的原材料的试验项目有:含水量,颗粒分 析,液限、塑限,相对毛

9、体积密度、吸水率,压碎值,有机 质和硫酸盐含量。 (3)对初步确定使用的底基层和基层混合料,应进行 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抗压强度、延迟时间。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学习任务70 学习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控制;学习案例7并完成实训2。 5)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表9.4.3规定的频率对水泥稳定土的级配、集料 压碎值、水泥剂量、含水量、拌和均匀性、抗压强度、延迟 时间进行检查。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2.2.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土 学习任务71 学习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影响因素、原材料的

10、技术要求、材料 的标准试验、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1)影响强度的因素 (1)土质。塑性指数为1520的黏性土以及含有一定 数量黏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适宜用石灰稳定。 (2)石灰的质量。石灰的质量应符合级以上的技术 指标,并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3)石灰剂量。石灰剂量以石灰质量占干土质量的百 分率表示。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4)含水量。水是石灰稳定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5)密实度。石灰稳定土的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 (6)石灰稳定土的龄期。石灰稳定土的强度随龄期的增长 而增长。 (7)养生条件。养生条件主要指温度与湿度。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

11、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2)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石灰。石灰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的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 的技术指标。 (2)集料。集料的压碎值、级配应符合要求。 (3)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时,细粒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 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要求。 3)材料标准试验 (1)原材料试验。原材料试验项目包括含水量,颗粒分析,液限、 塑限,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压碎值, (2)混合料标准试验。混合料试验项目包括重型击实试验、承载 比、抗压强度和延迟时间。 4)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表9.4.3规定的频率

12、对石灰稳定土的级配、集料压碎值、石灰剂量、含水 量、拌和均匀性、抗压强度进行检查。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学习任务72 学习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材料 的标准试验、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3.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1)原材料技术的要求 (1)石灰。 (2)废渣材料。 (3)土。 任务3.1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分类及材料要求 2)材料的标准试验 (1)原材料试验。原材料试验项目包括含水量,颗粒 分析,液限、塑限,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压碎值,有 机质和硫酸盐含量,有效钙、氧化镁含量,烧失量等。 (2)混合料标准试验。混合料试验

13、项目有重型击实试 验、承载比、抗压强度和延迟时间。 3)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表9.4.3(见学习资料第二部分标准3)规定的 频率对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配合比、级配、含水量、拌和 均匀性、抗压强度进行检查。 3.2.1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1.1.施工的一般要求施工的一般要求 学习任务67 学习水泥稳定土施工的一般要求。 1)天气要求 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 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 以上,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5 -3 )到来之前的0

14、.51个月完成。 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 对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采取措 施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2)压实要求 (1)压实度。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要求见表3-4。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2)含水量。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的含水量应在混 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可大1%2%)时进行碾压。 只有当实际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压实度才能 得到保证。 (3)压实机具与碾压层厚度。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应用 12 t以

15、上的压路机碾压。用1215 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 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 cm;用1820 t三轮压路机或振动 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 cm;对于水泥 稳定细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或对于水泥 稳定细粒土,采用振动羊足碾与三轮压路机配合碾压时,每 层的压实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适当增加。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3)厚度与路拱横坡 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表7.6.2和表7.7.2(见学习资料第二部 分标准2)的规定,包括的实测项目有

16、纵断高程、厚度、横坡 等。其中,厚度为关键项目(以“”标识),厚度不合格时 必须返工。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4)延迟时间 延迟时间越长则水泥稳定土的强度和压实度越低。压实度是关 键项目,不合格必须返工。因此,应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确定作 业段的合理长度。 (1)由于受水泥延迟时间的限制,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 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时间。 (2)受水泥延迟时间的限制,必要时应添加缓凝剂,以确保施 工的顺利进行。 (3)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个 工序紧密衔接。 (4)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应做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对 其强度影响

17、的试验,以指导施工,确保不合格混合料不用于工程。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5)保湿养生 必须保湿养生,避免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6)封闭交通 当水泥稳定土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30 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7)路拌法与厂拌法的选择 (1)二级以下公路的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 (2)二级公路应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或使用集中拌和法制备混 合料。 8)基层分两层施工时的层间结合 基层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 泥净浆,如图3-1所示。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

18、底基层)施工 图3-1 铺筑上基层前撒水泥浆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2.2.路拌法施工路拌法施工 学习任务74 学习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图3-2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砂砾路拌法施工 (点击播放)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施工要点如下。 1)准备下承层 (1)水泥稳定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 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 泥稳定土用作老路面的加强层时,要准备老路面;当水泥 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 (3)在槽式

19、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 (510 m)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2)施工放样 (1)在底基层或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时,直线段每1520 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 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 指示桩。 图3-3 每车土卸料方格网(2)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 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备料、摊铺土 (1)备料。土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根据各 路段水泥稳定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 干燥土的数量。根据料场土的含水量和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 车料的堆放距离。以每车土摊铺的面积

20、作为一个方格,在路上划定方 格网,将每车土卸在已划定的网格中,如图3-3所示。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3 每车土卸料方格网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2)摊铺土。 应事先通过试验段的试铺确定土的松铺系数。 摊铺土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 应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 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摊料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 拣除。 如土中有较多土块,应进行粉碎。 检验松铺土层的厚度,应符合预计要求。 除洒水车外,严禁其他车辆在土层上通行。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4)洒水闷料 (1)

21、如已整平的土(含粉碎的老路面)的含水量过小,则应在 土层上洒水闷料。 (2)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掉头。 (3)细粒土应闷料一夜;中粒土和粗粒土,视其中细土含量的 多少,可缩短闷料时间。 (4)如为综合稳定土,应先将石灰和土拌和后一起进行闷料。 5)整平和轻压 对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68 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 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6)摆放和摊铺水泥 (1)根据水泥稳定土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 算每1 m2水泥稳定土需要的水泥用量,并计算出每袋水泥(通常重 50 kg)的纵横间距,做好安放标记,制成摆放水泥方格网,如图3-4所 示。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

22、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4 摆放水泥方格网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例3-1】某二级公路水泥土底基层采 用路拌法施工,已知水泥土底基层的设计 宽度为9.9 m,设计厚度为20 cm,压实 度为93%,水泥剂量为6%,击实试验得到 的最大干密度为1.892 g/cm3,计算摊铺 每1 m2水泥土需要的水泥用量,并计算出 每袋水泥(重50 kg)的纵横间距。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解】 计算过程见表3-5。摊铺每1 m2水泥土需要水泥19.925 kg;一袋水 泥的摊铺面积为2.475 m1.014 m,即 沿底基层的中线及宽度的

23、1/4点画纵线, 每1 m长画横线,形成每一袋水泥摆放的 方格网。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7)拌和(干拌) (1)对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 和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 拌和深度。 (2)对于三、四级公路,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可用 农用旋转耕作机与多铧犁或平地机配合进行拌和,但应注意拌和效果, 拌和时间不能过长。 用平地机或多铧犁(四铧犁或五铧犁)将铺好水泥的土翻拌两 遍,使水泥分布到土中,但不应翻犁到底,防止水泥落到底部。 用旋转耕作机拌和两遍。 用多铧犁或平地机将底部料翻起。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

24、, 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8)加水并湿拌 (1)在拌和过程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 喷管式洒水车(普通洒水车不适宜用作路面施工)补充洒水。 (2)洒水后,应再次进行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 匀。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减少水分流失。 (3)洒水及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 (4)在洒水拌和过程中,应配合人工拣出超尺寸颗粒,消 除粗细颗粒“窝”及局部过分潮湿或过分干燥之处。 (5)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 面,即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均匀。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25、基层(底基层)施工 9)整形 (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段, 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 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2)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 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3)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对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以避免出现 薄层贴补现象,遵循“宁高勿低、宁刮勿补”的原则。 (4)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 须顺适平整。 (5)当用人工整形时,应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 行初步整形。 (6)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 料离析

26、现象。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10)碾压 (1)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应使 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碾压过程 中应遵循“由低向高、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2)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 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 t以上的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 压。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 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 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4)碾压应重叠1/2轮

27、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 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一般需碾压68遍。 (5)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 km/h为宜,以后宜 采用2.02.5 km/h。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6)采用人工摊铺和整形的稳定土层,宜先用拖拉机或 68 t两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12遍,然后再用重型压 路机碾压。 (7)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或急 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8)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见图3-5) 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 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9)经过拌和、整

28、形的水泥稳定土,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 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且没 有明显的轮迹。 (10)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 顺适,路拱和超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5 碾压起皮现象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11)接缝和掉头处的处理 (1)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2)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工作缝)的处理。 工作缝和掉头处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土层末端,沿稳定土挖一条 横贯铺筑层全宽的宽度约为30 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 此槽应与路的

29、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土的一面应切成垂直面, 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其垂直 面,用原来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分,如图3-6所示。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6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横向接缝处理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如拌和机械或其他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水泥稳定土层 上掉头,则应采取措施保护掉头作业段。 第二天,邻接作业段拌和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 填。靠近方木未能拌和的一小段,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 整平后,用平地机将塑料布上的大部分土除去(注意 勿刮破塑料布),然后人工除去余下的土,并收起塑料布。 在新混合料的碾压过程

30、中,应将接缝修整平顺。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3)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 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纵缝应按 下述方法处理。 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 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或板)的一部分应人 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形和碾压。 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板)。 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部分,应人工 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形和碾压。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3.3.厂拌法施工厂拌法施工

31、 学习任务75 学习水泥稳定土集中厂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水泥稳定砂砾厂拌法施工 (点击播放)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7 水泥稳定土集中厂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集中厂拌法的施工要点如下。 1)准备下承层 准备下承层的要求与路拌法相同。 2)测量放样 在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恢复中线,中线的间距为10 m(平曲线及 竖曲线的间距为5 m),并在对应断面边线外0.30.5 m处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标出水泥稳定土层顶面的设计高程(含松铺系数),供 架设高程控制传感器的基准线(钢丝线)使用。 3)混合料拌和

32、(1)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 mm。 (2)不同粒级的碎石或砾石以及细集料(如石屑和砂)应隔离, 分别堆放。(3)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设备,使混 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当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 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4)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 拌和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 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 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 开始拌和前,试验人员应现场检查各料堆的级配、集料的含 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 开机后,操作手应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施

33、工配合比拌和混合料, 并进行拌合料的外观检测,确保无灰条、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 现象。 拌和时,严防水泥下料口堵塞不流动,造成缺少水泥现象, 应勤检查,观看拌合料是否均匀、色泽一致。 装载机上料时应注意不应上得太满,以免发生窜料现象,否 则料斗间应用隔板分离。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设专人对各料仓进行监控,避免因缺料或下料口堵塞发生断料现 象,影响混合料的级配。 试验人员应对混合料进行取样,检测含水量、混合料级配、水泥 剂量,并制作标样试件,测7 d无侧限抗压强度。 试验人员在拌和过程中应对混合料外观进行目测,并结合试验来 验证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水泥剂量,发现问题时

34、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满足 施工质量要求。 拌和过程中要做好记录,记录好每日的开盘时间、终盘时间,以 及中途出现的停机时间及原因,便于积累有关资料。 4)混合料运输 (1)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运料车的数量要保 证摊铺及拌和的均衡连续,计算方法可参考案例3。 (2)装料时汽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以减少混合 料级配离析,如图3-8所示。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8 平衡装料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3)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以减少水分损失。 5)混合料摊铺 (1)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2

35、)摊铺前在两侧边线处立好模板。 (3)摊铺机就位前下承层必须清扫干净并且洒水保持湿润。 (4)摊铺机就位,按确定的松铺厚度、横坡垫好熨平板下面 的木板(见图3-9),调整好传感器与基准线的关系。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9 摊铺机就位(用垫木控制摊铺厚度)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5)运料车卸料时须设专人指挥,自卸车应在摊铺机前30 cm左右 停车挂上空挡,严禁撞击摊铺机。开动摊铺机推动自卸车匀速前进,自卸 车匀速升顶卸料。 (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应分两幅摊铺,宜采用两台摊铺机 一前一后相隔510 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 (7

36、)摊铺到36 m长时,应用水准仪测量高程,实测挂线高度与摊 铺高度之差,并与设计摊铺高程进行对比,然后根据高差调整摊铺机的自 动找平装置。 (8)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 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9)在摊铺机铺不到的边角处,用人工进行整理。 (10)摊铺机摊铺后,质检员应及时用3 m直尺检查其平整度,不符 合要求的地方应立即用人工整平,并对已成型的结构层进行及时检测。 (11)在二、三、四级公路上,没有摊铺机时可采用摊铺箱摊铺混 合料,也可以用自动平地机按以下步骤摊铺混合料。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6)碾压 碾压时,

37、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面及时进行碾 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 实。每一段碾压完成后应立即检测压实度。若压实度不足应及时 补压(碾压取样必须在初凝前结束),避免留下隐患。 7)接缝处理 (1)集中厂拌法施工时的横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 2 h,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横向接缝的处 理方法如下。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10 水泥稳定土厂拌法的横缝处理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8)养生 (1)每一段碾压完成且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

38、开始养生, 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 d。 (2)养生方法可采用洒水,覆土工布、草袋,砂后洒水或洒透层 油或封层等。 (3)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须经监理 人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30 km/h 以下,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4)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土碾压完后, 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养生7 d后铺筑上层水泥稳定土。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基层分两层用摊铺机铺筑时, 下层分段摊铺和碾压密实后,在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立 即摊铺上层,否则应在下层顶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4.4.施工过程中的

39、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学习任务76 学习水泥稳定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点。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表 9.4.3(见学习资料第二部分标准3)规定了施工过程中按规 定的频率对级配、集料压碎值、水泥剂量、含水量、拌和均 匀性、压实度、抗压强度、延迟时间进行检查。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5.5.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 学习任务77 查阅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第7.6条和第7.7条,学习水泥稳定土 基层和底基层的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 水泥稳定土分为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水泥

40、稳定粒料基层和 底基层。通过第7.7条可以了解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的基 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学习任务78 查阅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表7.6.2和表7.7.2,学习水泥土基层和底 基层、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的关键项目,查公路工程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表7.2.2表7.13.2,学习各分项工程的关键项目。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学习任务79 查阅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

41、/12004)附录B,学习案例8。 压实度是用“”标识的关键项目,压实度评定是公路专业的 试验检测考试重点,2013年试验检测工程师级综合题即考了压实 度评定,考试真题见自测题6。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学习任务80 查阅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 程(JTG F80/12004)附录H,学习案例9。 厚度是用“”标识的关键项目,厚度评定是公路专业的 试验检测考试重点,2010年试验检测员级大题考了厚度的评 定:某一级公路天然砂砾底基层压实厚度检测该路段底基层 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学习任务81 查阅公路

42、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附录G,学习案例10。 强度是用“”标识的关键项目,强度评定是公路专业的试验 检测考试重点,2011年试验检测工程师级大题考了无侧限抗压强 度的评定:有一组二灰土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值为0.7 MPa,检测 数据为0.68 MPa,0.74 MPa,0.72 MPa,0.70 MPa,0.76 MPa,0.72 MPa,该组二灰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学习任务82 学习案例11。 复习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的材料要求、 各工序的施工要点、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学习编 制分

43、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3.2.2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1.1.石灰稳定土施工的一般要求石灰稳定土施工的一般要求 学习任务83 学习石灰稳定土施工的一般要求。 (1)天气要求。天气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2)压实要求。 压实度。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要求见表3-6, 与水泥稳定类不同的是,石灰稳定类不能用作高速公路的基层, 其他与水泥稳定类压实度要求相同。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含水量。石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的含水量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 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

44、(1%2%)时进行碾压。 压实机具与碾压层厚度,要求同水泥稳定土。但用石灰稳定低 塑性土时,施工中应掌握下列要点。 a.宜分两阶段碾压。第一阶段,洒较多水后用履带拖拉机先压2 3遍,达到初步稳定;第二阶段,待水分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用12 t 以上的压路机压实。 b.当缺少履带拖拉机时,洒水后,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两遍,然后 覆盖一层素土,继续用12 t以上的压路机压实,养生后,将素土层清除 干净。 (3)厚度与路拱横坡,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4)保湿养生,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5)封闭交通,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6)路拌法与厂拌法的选择,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

45、底基层)施工 2.2.路拌法施工路拌法施工 学习任务84 学习石灰稳定类基层的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图3-11 用路拌法施工石灰稳定土的工艺流程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路拌法的施工要点如下。 (1)准备下承层,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2)施工放样,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3)备料、摊铺土。 备料。备料除应符合水泥稳定土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 列规定。 摊铺土。摊铺土时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土的松铺系数。 (4)洒水闷料,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5)整平和轻压,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6)卸置和摊铺石灰,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7)拌和与洒水。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

46、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8)整形和碾压,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9)接缝和掉头处的处理,要求同水泥稳定土,但无延迟 时间的规定。 (10)养生。 石灰稳定土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 干忽湿。 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层上,除洒水车 外,应封闭交通。在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层上,不能封闭 交通时,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0 km/h,禁止重型卡车通行。 石灰稳定土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可 以立即铺筑上一层石灰稳定土,不需专门的养生期。 石灰基层施工(点击播放)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3.3.厂拌法施工厂拌法施工 学习任务85

47、学习石灰稳定类基层厂拌法施工。 石灰稳定土厂拌法的施工工序 及施工要点与水泥稳定土相同。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4.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学习任务86 学习石灰稳定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点。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表9.4.3规定了施工过程中按规定的频率对级配、集料压 碎值、石灰剂量、含水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抗压强 度等进行检查。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5.5.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 学习任务87 查阅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

48、004)第7.8条和第7.9条,学习石灰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 的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 石灰稳定土分为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石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 基层。查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第7.8条和第7.9条,实测项目、外观鉴定。 3.2.3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1.1.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施工的一般要求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施工的一般要求 学习任务88 学习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施工的一般要求,以及路拌法施工和厂 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1)天气要求,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2)压实要求。 (3

49、)厚度与路拱横坡,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4)保湿养生,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5)封闭交通,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6)路拌法与厂拌法的选择,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2.2.路拌法施工路拌法施工 (1)准备下承层,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2)施工放样,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3)备料。运到现场的粉煤灰应含有足够的水分,防止扬尘。 (4)运输和摊铺。 (5)拌和及洒水。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12 路拌法施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工艺流程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6)整形,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7)

50、碾压,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8)接缝和掉头处的处理,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9)养生。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层碾压完成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养生,每天 洒水的次数视气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用泡水养生法。 二灰层宜采用泡水养生法,养生期应为14 d。 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对于二灰集料基层,养生期结束后,宜先让施工车辆慢速通行710 d,磨去表面的二灰薄层,或用带钢丝刷的机械扫刷掉表面的二灰薄层,清 扫和冲洗干净后再喷洒透层或黏层沥青。 石灰工业废渣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毕后,可以立即铺筑上 一层,不需专门的养生期,也可以养生7 d后再铺筑另一层。 任务3.2 无

51、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3.3.厂拌法施工厂拌法施工 图3-13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的厂拌法拌和工艺流程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 土的厂拌法拌和工艺流 程,如图3-13所示。其 中,进入下料斗的粉煤 灰、石灰、土和细集料 都不应潮湿。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施工要点如下。 (1)拌成混合料的堆放时间不宜超过24 h,宜在当 天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不应将拌成的混合料 长时间堆放。 (2)关于横向接缝,如压实层末端未用方木做支撑 处理,在碾压后末端成一斜坡,则在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混 合料之前,应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一个横向垂直(与 路中心线垂直)向下的断

52、面。挖出的混合料加水到最佳含 水量拌匀后仍可使用。 (3)其他要求同水泥稳定土。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4.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学习任务89 学习二灰稳定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要点。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表 9.4.3规定了施工过程中应按规定的频率对配合比、级配、含 水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抗压强度等进行检查。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5.5.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 学习任务90 查阅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第7.10条和

53、第7.11条,学习二灰稳定土基层和底基 层的交工验收与质量评定。 二灰稳定土分为二灰土基层和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 基层。查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第7.10条和第7.11条,二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 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 3.2.4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裂缝的防治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1.1.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学习任务91 学习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裂缝的防治,掌握施工环节 中裂缝的防治措施。 1.原因分析 (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石粉塑性指数偏大。 (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3)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

54、快。 (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2.2.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石灰稳定土裂缝的主要预防措施 (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 煤灰。 (2)掺加粗集料,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 矿渣等。 (3)保证拌和遍数,控制压实含水量,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 量,避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4)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可有效避免裂 缝。 (5)分层铺筑时,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 再铺筑上一层,可有效减少新铺筑层的裂缝。 (6)设置伸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10 m设一道伸缩缝。 任

55、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2)水泥稳定土裂缝的主要预防措施 (1)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 加粉煤灰或砂。 (2)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 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3)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 泥用量。 (4)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 养护,避免水分挥发过大。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5)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和,避免出现粗 细集料离析和拌和不匀的现象。 任务3.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3.3.治理措施治理措施 (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

56、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 粒料的裂缝。 (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3)对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 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不利 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 m。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 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4)一般情况下,石灰土被用于底基层时,根据其干缩 特性,应重视初期养护,保证基层表面处于潮湿状态,防止干 晒。在石灰稳定土施工结束后,要及早铺筑面层,使基层含水 量不发生大的变化,以减少干缩裂隙。 3.3.1级配碎石施工 任务3.3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1. 1. 级配碎石施工的一般要求级配碎石施工的一般要求 学习任务92 学习级

57、配碎石施工的一般要求。 (1)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 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及4.75 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3)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 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 (4)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5)级配碎石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任务3.3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6)当级配碎石用作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 应控制在37.5 mm以内。 (7)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颗粒

58、组成应是一条顺滑的曲线。 配料必须准确。 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 的要求压实度:中间层100%,基层98%,底基层96%。 应使用12 t以上的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 1518 cm。 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 表层不受破坏。 (8)级配碎石用作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作二级以上公路的 基层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任务3.3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2.2.路拌法施工路拌法施工 学习任务93 学习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

59、的工艺流程及各工序施工要点。 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如图3-14所示。 任务3.3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图3-14 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任务3.3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施工要点如下。 1)准备下承层 (1)下承层不宜做成槽式断面。 (2)准备下承层的有关要求同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 2)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的有关要求同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 3)备料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 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 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4)运输集料 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60、。在同一料场供料的 路段内,宜由远到近卸置集料。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 多。当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分别运送时,应先运送碎石。 任务3.3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5)摊铺集料 摊铺集料前,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 6)拌和及整形 对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对于二级 以下的公路,在无稳定土拌和机的情况下,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 圆盘耙配合进行拌和。 7)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 t 以上的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8)横缝的处理 第一段拌和后,留58 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