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认识鲁迅。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2 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教学要求:1、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写景)2 、记叙的感情色彩。3 、两相比照的结构。4、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叙事)学习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
2、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教学课时:3 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展示相关图片)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
3、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因而被诬陷,被通缉。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厦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是个顽固守旧分子,他使厦大弥散着尊孔复古的空气,令人窒息。林文庆与跟踪鲁迅而来的“现代评
4、论派”分子串通起来,以种种卑劣手段排挤鲁迅。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二正字音:确凿菜畦q 蟋蟀shua 缠络竹筛h觅食m 渊博鼎沸dng绣像xi 锡箔b 签赏脑髓盔甲k 蝉锐 .秕谷 锡箔 倜傥 拗人迹罕至(稀少)人声鼎沸(水开).拗过去(用力
5、弯曲)敛在盒里(放)攒成小球(凑在一块)高枕而卧(睡).总而言之(说)无处觅食(寻找)三分析(如何写景)1从标题分析写作内容及顺序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全文是按空间转移顺序写的。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
6、乐趣。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2 找出两段生活的过渡段,划分结构。“我不知道”承上启下,全文分为两部分。3 朗读第一段,找出关键句,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
7、关键句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4 朗读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
8、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5 朗读美女蛇一段,学生复述,分析作用。运用了联想手法,增添神秘气氛,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四、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特点,引入冬季。二、分析(如何叙事)1 冬季百草园的特点,“比较的无味”该怎么理解?“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有雪则好玩,尤其是捕鸟
9、,相对其它三季,乐趣少些,但还是有的。2 有哪些趣味?拍雪人和塑雪罗汉,人迹罕至,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费字不多,写出儿童爱玩心理。3 划出捕鸟动词,分析作用。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创造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
10、、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对比闰土父亲的描写,则写出闰土父亲的善良,沉静,捕鸟经验丰富。4 过渡段作用表达出作者深刻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势无奈与依依惜别的深情,加点词不可删,否则由猜测变成肯定,不符合文章原意。总结:通过描写百草园是一个绚丽明快、充满生气的乐园,充分表达了我对自由自在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好奇、求知的性格特点。三、分析第二部分:三味书屋的生活。1 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陈旧、呆板、冷清,与百草园的勃勃生机形成对比。2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的对比。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学习生活
11、: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四、作业第三课时一、复习冬天百草园二、分析(如何写人)1 分析对先生外貌的描写写出我对先生的敬意,先生是一位宿儒形象。2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制度所规定的。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
12、,会大大挫伤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他,仍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态度,因面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3 课外延伸:下边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三个故事: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
13、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把这些情况和课文作个比照,思考下边几个问题。1.)鲁迅少年时这样用功,为什么还对他的三味书屋生活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呢?2.)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呢?3.)少年鲁迅视百草园为乐园,又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学生,两者有矛盾吗?4.)你从少年鲁迅在书桌的右下角刻个“早”字联想到什么?鲁迅还是一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装,他只是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不满而已。4 对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有下列三种理解,你是怎么理解的?(选2)1).嘲讽脱离实际的清末私塾教育,暴露封建社
14、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束缚、残害。2).真实的再现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3.)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三、揣摩运用1 文章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并试着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2 雪地捕鸟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了。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
15、,注意用词准确,不超过100字。四、总结本文写作特点1 本文采取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又如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创造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
16、,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2 全文前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就局部而言,写百草园含三大块内容:夏天的百草园、美女蛇的传说、冬天的百草园。写三味书屋,先写三味书屋座落的位置及格局陈设,写第一次行礼、第二次行礼,插叙“怪哉”虫的传说,后写读书生活(读书、习字、对课),写溜到后园里玩耍,再写师生朗读,写孩子们偷偷在课堂上做戏、描绣像。作者就是这样,把一幅幅生活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一幅幅画面,按照作者的思路,是有其内在联系排列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内容上合乎逻辑、顺乎情理的承前启后
17、,同时作为一篇好文章,在形式上也要求有相应的过渡文字,起到结构全文的粘合剂的作用。文章第一段,以回忆的口吻,简洁概括介绍百草园的位置、规模、名称、变迁、景观,特别点出“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那么,“乐”在何处呢?带出下文。第二段写乐在夏季。第三段,由“长的草”不去,因为相传有“赤练蛇”,为下段写美女蛇搭了“桥”。第四、五段正好写乐在关于美女蛇的奇妙传说。这传说写完,第六段稍加议论,作为前面的收束。第七段,以“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一句起步。关键是“比较”二字,跟谁比呢?显然,是跟刚刚写完的夏天的百草园比。于是第七、八段写雪地捕鸟之乐。一直到第九段将被送进书塾而无限留恋地告别百草园一虫一鸟,一草
18、一木,几行动人的抒情,完成转而记叙三味书屋生活的过渡。五、作业六、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事散文)选取自朝花夕拾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按空间转移顺序一、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乐园的乐趣)不必说(碧绿)菜畦(光滑)石井栏静景低春季整体概貌(略写) (高大)皂荚树(紫红)桑椹 也不必说鸣蝉(长吟)(肥胖)黄蜂(伏)动景高夏季(轻捷)叫天子(直窜)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动景高秋季分写局部(详写) 单是就 蜈蚣、斑蝥(喷烟) 木莲果实(莲房般)静景低何首乌根(拥肿)覆盆子(小珊瑚珠)(又酸又甜)雪地捕鸟: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冬季神秘色彩:美女蛇的故事(联想)热爱自由快乐生
19、活,热爱大自然二、三味书屋的生活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好学、追求探索知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状物:1抓住特点,符合儿童心理2多角度写景3融情入景4状物有序,条理分明叙事:准确、生动、简洁写人:客观、带有感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 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 探讨
20、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学习重点景物描写、情感和主题教学难点情感、主题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二、作家作品简介。 1、鲁迅简介 (18811936) :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朝花夕拾
21、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
22、过程。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17段)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923段)过渡段:(9段)四、研读赏析(一)默读17段(二)探讨下列问题1、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
23、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2、朗读第2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形:高大、肥胖、臃肿、小球声:长吟、低唱、弹琴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味:又酸又甜。春景:桑葚、菜花。夏景:鸣蝉。秋景:蟋蟀的叫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分析写景的顺序)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
24、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学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引导学生揣摩词、句,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
25、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不必说数学12道题要做,也不必说英语20个单词得默,单是语文的一篇作文就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您想,我得什么时候睡觉呀!”此句是说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由此看出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之多。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3、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
26、,体会写景的妙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结合背景理解文章。2、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绘景物的写法。4、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2、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教学重点: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
27、、组材的技巧。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有些难解的词语。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理解法、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28、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故事新编、南腔北调集、坟等,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朝花夕拾中的
29、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于“三味书屋”(教参)了解作者生平以及作者选编(朝花夕拾时的思想感情: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他6岁时入私塾,12岁进三味书屋读书。21岁去日本学医,寻求救国之路,后为拯救国民的精神,毅然弃医从文。他以犀利的笔,战斗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于1936年在上海病逝。他给我们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文学巨著,成为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作者在厦门大学
30、图书馆的楼上写的。鲁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来了呢?又为什么要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呢?原来,“三一八”惨案以后,北洋军阀政府通缉鲁迅,他被迫离开北京到厦大任教。他在朝花夕措“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然而鲁迅一贯主张的却是:“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因此,即使困守在厦门大学,也总要“做一点事”。做些什么呢?他针对着当时文化教育在全国泛滥的封建复古的逆流,如:“尊孔读经”,小学生必须读“四书五经”等,以追怀往昔来予以回击。鲁迅曾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
31、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虽然他也许不过是一条虫)下。”鲁迅先生在“只剩了回忆”的困境下,仍在自觉地战斗着。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攒 拗 确凿 菜畦 桑葚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倜傥 2、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3、学生探究: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为何,
32、那一段又是过渡段,请探讨。 明确:(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4、提问: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明确: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第二课时四、赏析课文,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18段)1、百草园在我心中是什么地位呢?最关键的是哪一个句子?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那时”指什么时候? (12岁前)2、“乐园”乐在何处呢?请
33、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依据来 A、有趣的景物; B、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C、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百草园是乐园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你觉得哪些方面最有趣呢?(自由)3、第二段中作者描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分别从哪些角度、哪些顺序描写这些景物?明确:(1)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 (静态的事物)-植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动态的事物)-动物妙在: 从整体到局部,从植物写到动物,从静景写到动景,写作角度不断变化,而层次甚为分明。 (2)形容词如:“碧绿”(菜畦) “紫红”(桑葚)、“黄”(菜花、蜂);=从颜色上写色美动词如“长吟”“伏在”“直窜” “低唱”“弹琴”等。用词准确、精练而生动。)
34、“肥胖”(黄蜂)、“高大”(皂荚树)、“臃肿”(根)、“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从视觉上写“长吟”(鸣蝉)、“弹琴”(蟋蟀)=从听觉上写音美“又酸又甜”(覆盆子)=从味觉上写味美黄蜂肥胖何首乌藤与木莲藤缠络,形状各异。状美(3)第二段妙在: 采取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写动物)、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桑葚、菜花是春末的,鸣蝉在盛夏,蟋蟀在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构思精巧)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 4
35、、美女蛇的故事作用。(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对描述百草园产生了什么作用?)明确: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作用: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这段使用了什么手法?分析:作者在记叙百草园的景物时,插叙了一段有关美女蛇的传说,使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这段传说引起了作者的担忧、幻想,也使作者总结人生的经验、教训。这些心理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因此使人感觉到百草园更是一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 5、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
36、鸟? 明确: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露、支、撒、系、牵、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总结: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实际上百草园其实很普通,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荒园”。既然这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而且写得这么有趣? 点拨:作者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的。可见童年的鲁迅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好奇、天真幼稚的孩子。 第三课时五、合作交流,感悟探讨:1、学生品读过渡段,探讨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明确:应用疑问
37、、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出鲁迅告别百草园时内心的震荡、依恋、无奈,从而表现他对百草园的眷恋惜别之情。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重点理解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探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在文中的关系;讨论文章的主题。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百草园给鲁迅无限的乐趣,鲁迅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婴儿他就告别了百草园,开始了他的三味书屋的生活。这节课我们首先看看他在这里怎样生活。2、学生活动,默读1024段,思考下列问题: (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你能用平面图画出来吗?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明确:(1)学生根据第10段的叙述来画。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2)
38、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一味怎样的人?者对他态度如何? 明确: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3)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明确:A、神态描写: 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动作描写: 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
39、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强调:刻画人物。我们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4)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 分析: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去被先生批评;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5)作者在这里读书快乐吗?(4人小组展开讨论)明确: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或者认为这里的生活也让人难忘也有欢乐的,只要紧扣文章内容来谈,言之有理都可,应给于肯定。如,认为枯燥无味,可
40、从繁琐的礼仪、教学方式的单调、不允许学生提问、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等方面来谈。认为欢乐,可从老师较为开明、老师知识渊博、有机会便跑出去玩、老师读书入神可在座位上做游戏画画等角度来谈。 六、拓展延伸: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
41、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2、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课后练习题)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
42、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偏向)(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明确: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3、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 分析:结论很明显,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
43、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七、写作特色:1、本文思路清晰,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中间用过渡段。2、写百草园重点写了三方面内容,写三味书屋重点写了私塾先生读书神态,层次分明。3、语言轻松愉快,幽默风趣,可读性很强。4、笼罩全文的是一种依依深情。八、课后作业:1、理解课堂笔记;2、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童年鲁迅的欢乐。同学们也是十一二岁,也是刚刚走出童年的大门。童年就像珍藏在
44、你们记忆深处的桃花源,有青山、有绿水、有白云、也有蓝天;有晚归的牛羊,有牧童的短笛;更有母亲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童年,浓缩了一段历史,一段泪珠也在唱歌的历史;童年,沉淀了一个童话,一个冬天里也有花香的童话。童年的故事说不完,就像大海里的珍珠,每一颗都晶莹剔透,每一颗都熠熠闪光。同学们不妨把童年的趣事写出来,让大家一块来分享你的快乐,试试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试着也写一篇难忘的童年。教学设计评析 从文第一部分教学设计能够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语文实践,教学具有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得以落实。 整节课安排了学生自己初读课文,细读
45、课文,质疑问难,小组研讨,组内练习写、说、评“百草园导游词”和组内、全班“导游”等活动,教师始终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实践创造着空间和时间。组内评选“优秀导游”,并向全班汇报“导游”特点和各小组“优秀导游”在教室内导游,全班同学评价的设计,努力体现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学生读文前明确要求和阅读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问题抓住重点,指导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对重难点内容探究的引导点拨,注重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进入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事物对话,这些都表明教师发挥了教学的主动性。 2.教师发挥了教学的创造性。 教学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教科书内容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师用“导
46、游培训课”的新形式设计教学,整堂课设计了“美点概览”“美点欣赏”“练写导游词”和“课堂导游”四个环节,巧妙地把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精读训练整合在教学中。此次,教师对课后“研讨与练习”作了独特的处理。“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第1题和第三题,放在学生细读课文后汇报读书心得时处理,作为指导学生理解内容和词句的方法,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了表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把课文的重难点化作学生的说写实践:1怎样向游客介绍百草园春夏秋冬的景色?2你打算向游客讲述美女蛇的传说吗?学生讨论后,练习说、写、评“百草园导游词”,较好的调动了学
47、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业设计把课内延伸到课外,既巩固了课内所学,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也具有创造性。 从文第一部分教学设计在以下几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1.教学设计内容不完整。作为课时教学设计,本设计缺少学习任务分析、学生学习准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与界定、教学资源配置等要素。教学过程设计,虽注意了对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媒体的设计,但相互之间的组合不够明显,尤其是媒体的使用几乎没有设计。 2.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没有充分体现。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在编写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每单元有主题和阅读训练重点。从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精读课文。第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为“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体把握课文内
48、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文第一部分教学设计,在“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方面做了精心的设计,而在“整体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方面做得不够,令人遗憾。 3.语文基础重视不够。“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是语文教学姓“语”、体现语文特点的必然要求。识字写字、熟读课文、朗读背诵、揣摩词句、体会情味等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练习,一刻也不能忽视或淡化。从文第一部分教学设计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缺憾,反映了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流弊。 4.应注意学生阅读期待的激发。从文第一部分
49、教学设计的“导语”和初读、细读的过渡性话语,起不到激发阅读期待的作用。比如,课始阶段,如果学校条件许可的话,教师播放百草园的观光片,可能效果就不一样。 从从文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中,我们欣喜的看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经开始化作教师的教学行为,语文课程改革正在期待的方向发展。其暴露出来的问题,足以清醒我们的头脑: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必须提高。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百草园 过渡段结构上(承上启下)三味书屋 内容上(担忧私塾)美丽的风景 (沉闷的)环境神秘的传说 问“怪哉”而不答有趣的游戏 先生读书时搞小动作=迷恋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是河大版
50、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一课,居单元之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是作者少年时代生活写照。收在鲁迅的朝花夕拾当中,反映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是了解鲁迅童年生活的一个窗口,文中描绘事件的方法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都是值得学习的。为此,我想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既能以课本为依据,又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学,学会自我筛查,自觉有意识地吸取网络精华,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
51、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现代多媒体、网络能有效地应用于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媒体设计思路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中我采用网络型软件平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整合,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网络平台起到组织、指导各个层次的教与学活动的核心作用。利用网络、筛选、展示 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2、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绘景物的写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特别是由家庭生活转向学校生活这段往事,尤其另人怀念,这时候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小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向往依恋的纯真情感。鲁迅先生在他46岁时,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这段往事,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这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公司副总经理岗位职责说明
- 第19课《大雁归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阅读综合实践+新增课文
- 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2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版)苏科版
- 八年级生物上册 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1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菱角的喜剧教案 粤教版必修2
- 2024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3 9黄山奇石教案 新人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4章 第4节《欧姆定律的应用》说课稿 苏科版
- 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
- 儿童入园体检表
- 读懂食物标签正确选择食物(未修)
- 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 2024入团知识题库(含答案)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1+X数字营销技术应用题库
-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 房屋施工安全协议书
- 论排球跳发球技术的动作结构和特点
- 《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17版)正式版20176XXXX615
-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全册集体备课
- 《领导对下级工作表现的评价范文 》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分析三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