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_第1页
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_第2页
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_第3页
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_第4页
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刍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提 要】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整合为基本点,从整合的目标和意义;整合出现的一些偏差和问题;整合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和时机,阐述了作者的思考与看法。【关键字】 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 课程 整合 上海市历史二期课改新教材已经从2006年9月起在起始年级全面推开,作为在课改试验基地学校授课的教师,笔者有幸较早接触了新教材,并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本文仅从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创造性工具,

2、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改变了人的学习与发展的环境,必然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不再是仅供选择的和非必要的,我们应该采取学习、学习、再学习和实践、实践、再实践的态度,努力发展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尽可能熟练地、广泛地运用新的技术,不断促进教学。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整合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

3、课程整合在于探求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科课程教学过程有效整合的规律、途径、模式、策略和方法,最终实现把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和学科教学的优化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就如何克抗指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上海市新版历史教科书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苏智

4、良教授在2006年末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新版教材能够反映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能够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把人类从古到今的文明史讲清楚”。在贯彻二期课改的这一理念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求生存、求发展”的人类文明之路不应只通过教师来传授,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我们鼓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开发者、组织者、指导者、欣赏者。而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历史“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整合的课程,能够提供界面友

5、好、形象直观的交互或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整合出现的一些偏差和问题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偏差和问题。1. 整合的主体被错位整合是指整理、组合,强调合乎事理的将各部分的个体力量组织整理成有机的主体,强调了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其自身特性,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但在有的课件设计中出现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

6、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课件制作“精美”,艺术文字、三维图像、音乐、动画、影片,统统都用上了,大量的素材被搬进了课件,例如,讲授第七单元 西方文明的冲击与民族危机中“甲午战争”时,又是电影片断又是flash,还有战舰介绍和双方力量对比,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是花花绿绿的画面,强烈的一波又一波的视觉冲击,所提问题的正确答案也早就预设到课件中,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少到只是象征性的一点,而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应有的理性认识知之甚少。2. 仍以讲授型为主很多“课件”还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以讲授型、满堂灌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是历史教材的影像化,教学过程的

7、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例如第五单元 多元 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岳飞抗金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宋金对峙、岳飞抗金用图片、地图展示给学生,但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3. 过多预设干扰教学组织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就在于灵活多变,但是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往往大量预设了“合理”“正常”的教学环节,结果遇到学生的发散性问题,甚至是教师自己的突发灵感,都受制于课件的“按部就班”,而不能正常地组织教学。4. 教师作用被替代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灵魂,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育过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心灵的

8、塑造者。学生的主动性靠老师来激发,学生的活动由教师来设计安排,学生的才智与差异靠教师来培养和发现,学生遇到挫折有了疑问,还得教师来答疑解惑。因此,教师是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但是,在有些课件的“设计”下,教师成了点击鼠标的操作者。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指出:“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5. 课件缺乏交互性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9、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新瓶装旧酒,仍然是“灌输式”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统统编织进去,缺乏交互性和反馈功能,教学效果并不好。三、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整合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和时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时机,使用精心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激活课本内容,让静止变为运动,让抽象变为具体,可以将外部资源引入课堂,把课本以及课堂的概念大而化之,变为无限。1. 合理有度地使用信息技术我们不主张对整节课进行全面的预设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我们逐渐尝试在课程中,只针对某些问题进行逐个的课件制作和演示,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法和教学手段配合使用。所以,一节课可能会有几次用到多媒体设备,可能一次也

10、不用。在这样的课件引导下,学生们不仅可以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还会有广泛学习、探索发现规律、认识本质的兴趣,提高学习认知的能力和思考创新的能力。2. 丰富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历史课程要使学生树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本意识,将历史学习能力分为“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四项,和“识记鉴别、领会诠释、分析综合、评价论证”四项,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挂钩。历史学习拥有分属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个层面,包括教参、课外读物、直观教具、视听材料、多媒体资料库、网络、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历史遗址与遗物、当事人和亲历者的回忆等在内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大量史料用以

11、阅读、搜集、甄别、整理、分析、对比和综合运用,极大便利了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3. 演示模式通过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和直观。演示课件要注意不能太简单而枯燥乏味,也不能太炫技而喧宾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逐步领悟,发现规律性的历史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我探究、发现的能力,达到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4. 交互式学习模式在阶段复习和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分析评价时,例如在评价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宋元文明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中“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时,教师预先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同时也提供了多条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12、要求学生围绕“求生存、求发展”的人类文明进步进行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跟着电脑屏幕出现的问题操作、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以文明史(实则强调的是历史发展的基本时序与因果逻辑关系)的视角审视历史中的人与事即将历史中的人与事置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中去看待,同时又建构起“顾后而瞻前”的历史意识,观察其学习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5. 网络信息收集整理模式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带领学生通过查询网络所提供的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重新组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的方案。例如在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提

13、出了金字塔的种种迷题要求解答,老师就当堂上网,与学生一起破解迷题。从神秘的诅咒、金字塔的不可思议的数据、金字塔形状的神秘功效到石材的产地、运输、搭建,逐一从网络上搜集信息,再师生一起去伪存真,虽然花费了较多时间,但学生甄别史料、判断“伪科学”的能力大大提高。6. 构造历史信息资源积件式课件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它不只是在技术上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著作平台简单叠加,而是积件库与积件组合平台的有机结合。目前,常见的课件主要还是以专门为某一堂课或某一个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往往一个课件很少存在再利用的价值,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开发。积件式课件以教学者为核心,以编辑系统为引线,以积件为基石,构筑满足不同需求的课件。模仿搭积木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的小模块,例如,地图、图片、文字史料、影像资料等等,使用者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组合,便可构造出一个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软件,即为积件式课件,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如此,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对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等都会产生全面的影响,我们历史教师可以大有作为。只要我们勤于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参考文献1.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