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_第1页
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_第2页
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_第3页
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_第4页
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 姓 名 年 级 06 秋法 专 业 法 学 层 次 专接本 工作站(分校) 指导教师 目 录摘 要iii一、交通肇事逃逸概述1(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1(二) 交通肇事逃逸的特征1二、交通肇事逃逸定性问题研究3三、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自首问题研究5(一) 理论界关于交通肇事案件自首认定问题的不同观点5(二) 自首制度在交通肇事犯罪中适用的合理性6参考文献8 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摘 要伴随着交通肇事逃逸现象的愈演愈烈,我国刑法第133条将其规定为升格法定刑幅度的情节,引起了刑法理论界的巨大争议。针对交通肇事逃逸理论中存在的诸多争议问题,本文对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有感问题进行了初步研

2、究与探讨。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交通肇事逃逸概述中,首先从逃避义务的角度定义逃逸;其次,讨论了逃逸的特征,主观特征方面行为人不仅需要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而且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义务。论文第二章交通肇事逃逸定性问题研究中,笔者针对实践中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情况的复杂性,笔者简单罗列了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形后,逐一进行分析定性,并提出了处罚意见。论文第三章交通肇事逃逸自首问题探讨中,首先对交通肇事罪的自首问题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实践中两类情况均应认定为自首的观点,论证了自首制度在交通肇事犯罪中适用的合理性。关键字: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定性 自首7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交通肇事逃逸概述目

3、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而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逃逸的加重情节,要透彻理解交通肇事逃逸的含义,就要求对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也要有所了解。下面分别对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特征进行分析。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高铭暄著:中国刑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学者的表述各不相同。如有学者认为,“指行

4、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不依法报警、保护现场、等候处理等,私自逃离现场的行为。”还有学者认为“逃逸,即行为人与事故现场的被损害情况相分离,导致有关机关对肇事者的追究发生困难”。再有学者在详细分析了“逃逸”的主客观特征后认为,“所谓逃逸,即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目的是为逃避抢救义务及责任追究。”鉴于刑法理论界对“逃逸”行为的理解分歧和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不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在解释第3条中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5、的行为。”一般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逃逸仅仅是行为者离开某地的动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逃跑。但是刑法意义上交通肇事领域的“逃逸”则多了一层逃避法律义务的含义。从逃避义务的角度看,刑法学界对于逃逸的种种定义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逃逸”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第二种观点认为逃逸是为逃避救治或处理的义务第三种观点是前两者的结合,认为两者兼而有之。解释第3条的规定强调追究法律责任而忽视救助,其实质是优先选择了可以滞后的惩罚而放弃了无法弥补的救助义务,不符合惩罚与救助的逻辑关系,也失去了追究法律责任的实际意义。(二)交通肇事逃逸的特征如上所述,交通肇事逃逸区别于一般意义上逃跑在于“逃逸”具有刑法

6、上的意义,“逃逸”的动机是逃避救助伤者的义务或法律的追究。因此,“逃逸”与脱离现场的自然属性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1)主观特征确定刑法意义的“逃逸”必须引入主观要素,而不能简单地认为离开了事故现场就是“逃逸”,只有当行为人主观上已经认识到发生交通事故撞了人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逃逸”。如刹示为人对肇事情况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所谓的“逃逸”在行为人的主客观上无非是正常驾驶行为的连续化。另外,从主观角度讲,成立“逃逸”肇事者不仅需要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而且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义务。司法实践中,有些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面对受害者家属围攻的现实危险,选择离开事故现场,事后

7、到交通部门投案自首。对于此种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因其缺乏逃避救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主观要素,而不能构成交通肇事逃逸。(2)客观特征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在主观上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心理的支配下,客观上主要表现为逃逸的时间和地点方面的特征。首先,逃逸的时间应与肇事行为发生的时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即负有了两项义务一救助伤者和接受法律追究。逃逸行为一般产生于事故发生的短时间内,肇事者通过伪造现场、清洗车辆、隐匿车牌号等积树于为或者单纯消极逃绷于为来逃避救助伤者的义务和法律的追究。因此,逃逸的发生时间与肇事者义务的持续存在期间密切相关。救助义务由于受自然属性发展制约比

8、较容易把握,而逃避法律追究要复杂得多。另外,逃逸的地点不限于交通事故发生现场。逃逸的本质是逃避法律上的义务,逃逸的地点为肇事者放弃义务履行的地点。很多情况下行为人从事故发生现场即开始逃逸,但不排除有些时候肇事者在送被害人去医院救治途中临时起意抛弃伤者于路边,甚至会发生肇事者将伤者送往医院履行完救助义务后,担心巨额赔偿而逃跑以逃避法律追究。虽然不在事故发生现场,但肇事者逃避法律义务的本质没有改变。因此,这些逃避法律义务的发生地点就是刑法意义上的逃逸地点。二、交通肇事逃逸定性问题研究在司法实践中,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定性,应根据逃逸人主观心理状态并结

9、合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之间的因果关系,综合加以判断 游伟著:刑法理论与司法问题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笔者简单罗列了一下,正确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进行定性,可根据下列不同情况具体分析认定:1、行为人肇事后当场致被害人死亡又逃逸的,均应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无论其主观上是否已经认识到被害人被撞死。如行为人肇事后,被害人当场死亡,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已死亡,为逃避处罚而逃逸;或者行为人并不知道被害人已死亡,但为了逃避处罚,置被害人的生死于不顾而逃逸,以上这两种情形,行为人虽有逃逸行为,但与被害人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故不符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对行为人应当以交通肇罪定性,依照刑法第一

10、百三十三条第二个量刑档次处理,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被害人的死亡只与交通肇事有因果关系,而与逃逸行为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而不能适用第三个量刑档次。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应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个量刑档次处理。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只受轻伤(轻微伤),凭自身经验武断地认为不会出现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又如行为人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逸,致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这两种情况,都是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抱有侥幸心理,过于自信,因而成立过失

11、的罪过,即过失致被害者死亡。又如行为人肇事后按正常人的常识误认为被害人已经死亡而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亦应以交通肇事罪的此量刑幅度处理。在此类案件中只要有证据证明,肇事者主观上并不明知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就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而只能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这种行为不再成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3、交通肇事后被害人伤势极其严重(如脑部、心脏、肝脏等主要器官受损),以至生命垂危,即使得到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被害人最终确又死亡的,由于被害人死亡和行为人逃逸行为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12、被害人的死亡是行为人交通肇事行为的自然后果,所以对肇事者应当适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个量刑档次,而不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档次。4、行为人肇事将他人撞成重伤,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现实危险性,行为人逃逸,而被害人在被抢救途中再次发生交通事故直接被撞死,或者由于医生的严重不负责任或意外事件致其死亡。在这种情形下,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因果进程因为其他因素的介入而中断,故不能让行为人对该死亡结果负刑事责任,而只能令其对先前的肇事行为负责,因此只能定交通肇事罪,适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个量刑档次。5、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在当时情形下行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伤严重、

13、有死亡的可能,行为人也有义务消除这种危险状态,却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被害人进行救助,驾车逃逸,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这完全符合我国刑法意义上的不作为,肇事后弃伤者于不顾,行为人在主观上完全具有间接故意的罪过形式,对于这种情形,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二罪并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行为既非牵连犯也非吸收犯,而是各自独立的实质数罪。以上述情形为例,此时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新的罪过,客观上具有新的犯罪行为和新的犯罪结果,因而完全构成新的犯罪-(间接)故意杀人罪。行为人出于过失交通肇事后又具有故意杀人的故意,谈不上牵连犯和吸收犯成立所要求的各

14、犯罪行为追求一个最终目的的特征;在客观上,交通肇事作为前行为,并非后行为故意杀人的必经阶段,两者之间不存在所谓吸收关系;交通肇事与故意杀人行为之间,亦不存在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目的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但需要指出,当行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而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时,对行为人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时只适用第一个量刑档次,不应再考虑适用“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情节,否则就违背了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高铭暄主编:刑法学专论(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三、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自首问题研究自首,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

15、现。设立自首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犯罪分子自动归案,悔改自新,也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势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线索和证据,有助于及时侦破案件,尽可能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维护社会稳定。而多年以来,刑法理论界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自首问题却始终存在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亦存在各级公检法对此问题认识不一的情况。(一) 理论界关于交通肇事案件自首认定问题的不同观点(一)全部否定说该观点认为,在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肇事者在事发后主动报告公安机关,是其法定的义务,故交通肇事案件中不存在自首问题 黄祥青:浅析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载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4期,理由如下: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生

16、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必须报告公安机关或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由上可以看出,该行政法规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交通肇事者赋予了强制性告知义务,因此,肇事者在事发后没有逃逸,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不能认定为自首,只能视为肇事者履行了法定告知义务,在处罚时可作为认罪态度较好的情节予以考虑,给予从轻处罚。而交通肇事者逃逸后,又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的情况,则更不能认定为自首,理由大致有两点:第一点同上即因为投案是其法定的义务,第二点是因为如果认定为自首,则说明行为人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则不能认定是交通肇事逃逸,只能以一般的交通肇事罪认定。综上,交通肇事案件中不存在自首问题。(二)区别

17、对待说该观点认为,对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的自首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对于肇事者事发后没有逃逸,主动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如上述第一种观点中所述,不应认定为自首,但在处理时应酌情考虑从轻,因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中的第一量刑幅度内实际上已经隐含了自首情节。强调对自首的认定,不能只具备形式上的要件,而必须看到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实质内容,反之,如果把这种情况认定为自首情节就属于刑法理论上的重复评价,即在一个交通肇事案件中,考虑了两个自首情节,必然导致量刑畸轻的结果。该观点还认为,对于肇事后逃逸,在公安侦查阶段又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则应视为自首。因为如果这种行为不认

18、定其是自首,那还有谁会去主动投案呢?对于后者,刑法虽规定对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在掌握其量刑时,注意从轻或减轻的幅度应较前者小。(三)全部肯定说该观点认为,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肇事者在事发后没有逃逸,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依法认定为自首;而肇事者逃逸后,在公安侦查阶段,又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也应认定为自首。(二) 自首制度在交通肇事犯罪中适用的合理性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自动投案,是指

19、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从上述自首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对于交通肇事案件来说,对符合自首条件的行为人不认定为自首缺乏依据 侯国云、白岫云著: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理由如下:其一,法定的告知义务与刑法规定的自首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在交通肇事中,有些后果不严重的,可以按一般的交通事故处理,不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交通肇事者,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尽法定的告知义务,但这种义务并非刑法上规定的自首情节,因其并不构成犯罪,故不受刑

20、法规定的自首情节的约束,只有构成犯罪,肇事者的法定告知义务才可转化为自首情节。也就是说,未构成犯罪的,肇事者的告知义务是一种道路事故的原则性规定,一旦构成犯罪,肇事者的告知义务实际就是一个自首情节,因此我们不能把构成犯罪与未构成犯罪肇事者的告知义务一同并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的肇事者的告知义务,是仅针对一般的交通事故而言,只要出现交通事故,行为人就必须向公安机关报告以便及时得到处理,这也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而自首则是针对犯罪而言,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被告人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是一种自首行为。交通肇事罪本身是一种罪名,所以在刑法理论上就不存在告知义务,只存在自首情

21、节。其二,法定的告知义务不能替代刑法上的自首,酌情从轻与自首从轻两者的法律意义不同。法定的告知义务只能适用于未构成犯罪的一般的交通事故。当交通事故一旦成为犯罪,告知义务就自然转化为自首。在交通肇事罪的量刑上,只有自首情节才是法定的从轻情节。而告知义务,是仅针对发生事故的责任人的一种责任义务,它不能否定、也不能代替刑法所规定的自首情节,其酌情从轻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由法官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认罪态度等自由掌握的。其与自首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量刑的结果自然也不相同,因而只有确立了自首这一刑法规定的法定从轻情节,被告人的刑罚才能得以从轻,法律的内涵才得以具体体现。两者在法律意义上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22、。其三,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符合自首条件的行为人不认定为自首,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规定和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的诉讼原则。我国刑法规定的自首,应适用于所有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犯罪分子,故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的犯罪分子也应如此,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不适用于交通肇事犯罪案件或者适用例外的特别规定。如果对符合自首条件的交通肇事犯罪分子不作自首认定,则侵犯了犯罪分子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因为,交通肇事案件中正确认定自首情节,是法律赋予被告人法定从轻或减轻的具体体现,防止剥夺被告人所享有的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权利;是对肇事者公正处罚的具体体现,符合刑法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