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问题界说_第1页
”善“、”恶“问题界说_第2页
”善“、”恶“问题界说_第3页
”善“、”恶“问题界说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善“、”恶“问题界说“善”、“恶”问题界说多元文化视角下道德教育评价问题研究(李柯柯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善”、“恶”这两个概念,道德教育评价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善恶问题。那么何谓善?何谓恶?善恶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在进行善恶评判时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三个大问题。善恶的本质在于其自身蕴含的道德层面或价值层面的意涵,即善、恶的本质在于其道德性或价值性。关于善恶的标准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两大理论:“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即“动机论”和“效果论”。并不存在一种绝对的、区分善恶的标准,应该秉持一种“和合论”的道德原则。“和合论”主张“多样

2、道德的并行不悖,并育不害的和合发展”。这种理论的实质是,主张道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相对化、情境化。坚持道德评价的多元化、相对性和情境性只是为了说明道德具有多样性、特殊性,它并不否认终极道德价值的存在,并不否认道德具有普遍性、一般性,它也绝不等同于“道德相对主义”。关键词:善恶义务论功利主义多元文化道德教育一、“善”“恶”的本质界定(一)“善”、“恶”的词源考察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善,吉也。从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善,吉祥的言辞。由言、羊会意。这与义字、美字从羊的意思相同。义与美均从羊。羊,祥也。”1在现代汉语辞海中,“善”有九种解释:“言行、品质好,心地好,没有恶意;美好,良好;有好,

3、和好;擅长;容易,多;办好,弄好;熟悉;好,好好地;姓。”2在英文中,“good”的基本意思是“好的”,在伦理学中则一般译为“善”。“good”在牛津英语字典中的意思为,“表示赞扬的最一般的形容词,它意指在很大或至少令人满意的程度上存在这样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或者本身值得赞美,或者对于某些目的来说有益”。3“恶”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恶,过也,从心。”4段玉裁注解为:“人有过曰恶,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5在现代汉语辞海中,“恶”有三种基本含义(取音):“坏、不好,善的反义词;犯罪的事情;凶狠,凶猛。”6从词源上看,“善”在中西方语境中,以及古代与现代汉语中都可以表达“好”的意注释1 东汉许慎著

4、说文解字M汤可敬撰长沙:岳麓书社,2021:3663672刘家丰主编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5923 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Richard Mervyn Hare)著道德语言M万俊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84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M汤可敬撰长沙:岳麓书社,2021:14705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M汤可敬撰长沙:岳麓书社,2021:14706刘家丰主编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177思,而这种“善”(或“好”)既可以指道德意义上的“善”(或“好”),如一个善(好)人,一位善(好)老师;也可以指非道德意义上的“善”(“好”),如一本善(好)书,一把善(好)刀

5、。“恶”则一般作为“善”的对立面出现,表达恶的、坏的意思,且相应的也可以表达道德意义上的恶和非道德意义上的恶。(二)“善”与“好”,“恶”与“坏”善、恶的一般理解与实际用法考察通过词源上的考察可以看出,“善”一般可以理解成“好”,而“恶”则对应于“不好”或者是“坏”。这也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善、恶概念。这里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在实际用法中善是否等同于“好”,恶是否等同于“坏”?本文以“好”和“善”为例加以说明。1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好”这个概念。牛津英语词典中关于“好”一词的解释是:“最常用的称赞形容词,指高度的,或者至少令人满意的特有品质的存在,这些品质或者是本身值得称赞的,或者是对某种目的有

6、用的。”根据这一解释可以看出,存在两种意义上的好:一种是事物本身是好的,即内在好;二是为了某种外在目的,工具意义上的好,即外在好或手段好。弗兰克纳在善的求索一书中对“好”的用法进行了考察:“一是根据道德的理由判定为好的事物,即道德意义上的好;二是非道德意义上的好,从非道德意义上判定某事物为好,主要依据的是该事物的效用价值、外在价值、固有价值、内在价值、起促进作用的价值、最终价值等。”2这一层意义上的好表明,同一事物可以不止在一种意义上是好的,可以依据多重标准做出判定。并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好”与“不好”,“同一事物在一种意义上可以是好的,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则可以是恶的”3,好与不好具有相对性。那

7、么善又如何呢?为了更好地对“好”与“善”做出区分,下面通过对善在句子中的用法加以考察,然后再对二者进行比较。将“善”置于句子中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善”主要有两种用法:4一种用法是充当定语,这时候的善作为形容词放在名词前面,主要起修饰作用。如,一本好(善)书、一匹好(善)马、一位好(善)老师、一名好(善)战士,等等;另一种用法是充当表语成分,这时候善放在系动词后面,兼有形容词和名词的词性。如,知识是善的、快乐是善的、勇敢是善的,等等。1.作为“定语”的善当善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时,有两种基本用法:既可以用来修饰“人”,也可以用来修饰“物”。第一,当善用来修饰“人”时,我们通常指的是“这个人”具有善的

8、、成功的品质,这种品质是由于他自身的努力而达成的,因而是善的、好的。它同时还表达了一种“道德卓越”的特殊含义,即“道德上善”。但这种“道德上善”是相对的,是比较性的。在作出判断前,我们已经在心中对该类成员的“卓越性”方面设定了一个大致的“平均值”(或说“中点”,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适度”概念):“优于”这个平均值的任何事物称作“善”,“不及”此平均值的任何事物称为“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所谓的“平均值”或“中点”并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在“善”、“平均值”、“恶”三者之间并没有一套明确的界限。“优于这个平均值的事物称为善”,并不意味着“其他的事物都为恶”;同样,“不及此平均值的事物称为

9、恶”,也并不意味着“其他的事物都为善”。“善”与“恶”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这个“平均值”而言。第二,当善用来修饰“物”时,实质上表达了三种意思:一是指该事物满足了我们的注释1以“善”为例并不是因为“恶”不重要,而是因为恶往往作为善的对立面出现,为了避免重复,这里主要考察善这一概念。读者可以运用对善的分析方法类推得出恶的概念。2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72-173(有改动)3 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734 英罗斯(Ross,D)著正当与善M林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12

10、3-124兴趣或需要。如,一把好刀满足了我们切割东西的需要,一首好歌满足了我们听觉的需要,一首好诗满足了我们美感的需要,等等;二是指该事物是,制造该事物的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成功地达到了其目的的事物。如,制造刀的目的是为了切割,而切割的目的在使用刀的过程中得到了实现;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填饱肚子的目的在食用水稻的过程中得到了实现,等等。三是指非严格意义上的善概念,将善适合于人的含义赋予了非人的事物,将物半人化了。如,在表达“一个善的谎言”时指代的意思是在所有谎言意欲取得成功时,这个谎言成功了因而是善的。2.作为“表语”的善当善在句子中充当表语时,也存在两种意义上的“善”:“工具意义上的

11、善”和“内在的善”。第一,“工具善”(或称“手段善”、“后果善”),这里的“善”意味着一种“有用性”。这种“有用性”代表一种“因果关系”,具体指某种事物作为其“类”中的善事物“有助于达到这类事物本来要达到的善目的”1,其存在本身指向的是最后的“善结果”。“该善事物”相对于“这类事物”来说就是有用的,并且二者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第二,“内在的善”。“内在的善”指“离开它所产生的任何结果而言,还是善的”。2这里要注意将“内在的善”、“作为一种目的的善”和“终极善”区分开。“作为一种目的的善指事物只有在被欲求、因而只有在并不实存时才是善的,内在的善的事物并非在被欲求时才是善的离开它所产生的任何结果,

12、它也还是善的。”3“内在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部分善”,指“某事物虽然总体来说是内在地善的,但包含某些不是内在地善的部分”;4另一类是“终极善”,指“有些事物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别的部分了,或者(如果有的话)除了本身就内在地善的部分之外就没有任何别的部分了”。5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好”与“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包含有内在性与外在性、目的性与工具性、道德性与非道德性几个层面的意涵。“好”既可以指某种内在好也可以指外在好,既可以是目的好也可以是工具好。同时,“好”既可以表达道德意义上的好又可以表达非道德意义上的好。“善”在实际运用时也包含内在善和外在善、目的善和工具善、道德善和非道德善。因

13、此,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好”与“善”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二者是可以互换的。但是从狭义上来讲,“好”与“善”却是不同的,“善”或“善的”应该是“好”或“好的”,但“好”或“好的”并不一定就是“善”或“善的”。“好”表达的意涵更丰富一些。那么狭义上的善又当做何理解?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涉及到了对善、恶的本质界定。(三)“善”、“恶”的本质界定由于视角的不同、文化的差别以及语言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了对善、恶的诸多不同的解释。上文中以“善”为例提到了“善”在实际运用中包含以下几种意涵:内在善和外在善、目的善和工具善、道德善和非道德善。究竟哪种可以作为善的本质性意涵呢?善、恶的本质在于其自身蕴含的道

14、德层面或价值层面的意涵,即善、恶的本质在于其道德性或价值性。价值论意义上的“善”、“恶”,也可看作是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善”、“恶”一般被视为伦理学研究中的范畴。在伦理学学科中,“善”、“恶”有两种指称:一种是规范伦理学中研究的善恶概念,另一种是元伦理学中研究的概念。规范伦理学6中研究的“善”注释1 英罗斯(Ross,D)著正当与善M林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1262 英罗斯(Ross,D)著正当与善M林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1273 英罗斯(Ross,D)著正当与善M林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126-1274 英罗斯(Ross,D)著正当与善M

15、林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1275 英罗斯(Ross,D)著正当与善M林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1276规范伦理学是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探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本质、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人们应当怎样行为提出规范要求的理论。(参见余仕麟伦理学要义M成都:巴蜀书社,2021:24)指的是“道德善”,指一种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在万中航主编的哲学小辞典中,“善”被定义为是对符合一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的肯定评价;“恶”是对符合一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的否定评价。善恶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1“道德善”通常简称“善”,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在使

16、用“善”的概念时发生混淆。因此,有学者主张把元伦理学中的“善”叫做“好”,以便与元伦理学中的“善”相区分。元伦理学2中研究的“善”指善本身,而不是善的事物,属于我们第一个层次,即本体论意义上的“善”概念。以摩尔为代表的元伦理学研究认为,“善”作为伦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不可定义的,只有在讨论的客体或概念是某种复合的东西的情况下,才能对它进行分析,也才能下定义。善本身是自明的,无须加以说明也不能加以推导,既不需要借助其它事物或性质来证明,也不能从其它事物或性质中推导善。3二、孰“善”?孰“恶”?“善”、“恶”的评价标准善、恶的本质性意涵在于二者所揭示的道德意义,由此善恶的评价标准问题也就应当从道德

17、层面上去思考。“善恶标准”,亦称“道德标准”。是道德评价时所依据的标准,是.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一定阶级的.地位和利益的反映。道德评价,事实上是一种价值评价,亦即对道德行为作“善”或“恶”的评价。具体来说,道德评价是指“他人或自我对道德主体所具有的道德行为的判定或裁决,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一定.的道德规范准则”。4在道德评价中,人们诚然是以“善”与“恶”作为标准和根据的,但是善恶只是作为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当人们运用这个标准具体进行评价时,则是以道德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的善恶作为内在的根据。5善、恶作为道德评价的最基本的概念,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会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道德标准。6历史上

18、关于善恶的标准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两种理论:“义务论”(deontology)和“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义务论与目的论也对应于我们上面所谈到的“动机论”和“效果论”。(一)善恶与否看“动机”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论”评价标准“义务论”(deontology),亦称“道义论”(theory of duty)、“非目的论”(non-teleology)、“动机论”(theory of motivation),是与“功利主义”相反的关于道德终极标准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康德。“义务论”强调道德起源于道德自身,起源于每个人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任何行为目的在于道德自身,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

19、,实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者。7按照这一标准,义务论者便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说:行为是否道德,只要看它行为者的动机。动机善则行为善,动机恶则行为恶。义务论把“道义”奉为道德终极标准,把增减每个人的品德完善程度(而不是增减每个人利益总量)奉为道德终极标准,把无私利他奉为唯一标准。理解义务论的核心点在于行为者的动机是否是无私的、完全利他的,是否会导致行为者品德的完善。比如说有人看见小孩不慎落水,只要有救人的善良意志,至于人是否救上来是不影响其行为的高尚道德价值的;而倘若救人者是抱着期望被救小孩父母报答的愿注释1万中航哲学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3522元伦理学是从语言学和逻

20、辑学的角度解释道德术语的意义,分析道德语言的逻辑,寻找道德判断的理由和根据。(参见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0)3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4黄应航伦理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312325黄应航伦理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346万中航哲学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3527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312望而救人,那无论其行为结果如何都是不道德的。1康德作为“义务论”的代表,其核心观点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只要看其行为的动机和出发点。只要动机好,意志善良,就具有

21、道德,效果如何则不用考虑。行为本身的道德性体现在“出于责任”而活动的人身上,并不体现在行为的效果中。康德伦理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到一种普遍有效的、客观必然的道德原则。那么这种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有效的道德原则是什么呢?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康德把这种道德原则总结成了三条道德命题,这三条道德命题具有绝对的意义。在提出这三条道德命题之前,康德首先论述了道德的来源问题。2道德来源于人的“善良意志”发出的“绝对命令”。什么是善良意志呢?康德把“善良意志”界定为一种内在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善,“在世界之中,甚至在世界之外,除了善的意志,没有什么能被设想为可被称作为无条件的善的东西”。3善良意志,是“自

22、身之善,而且其为善并不因为别的任何东西”,4善良意志本身为什么具有自足性呢?或者说由善良意志出发得到的道德律令为什么就是绝对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呢?“善良意志之所以为善,并不是因为它促成的东西和它所实现的东西,也不因为它易于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仅仅是因为意愿而善,也就是说,它是善本身。”5善良意志之所以具有自足性是因为它受“理性”的指导。6“理性是被作为一种实践能力而赋予我们的,理性这种实践能力意指理性对意志有影响力。”7“理性的正当功能必定是产生在其本身即是善的意志,而不仅仅作为手段的善,就产生在其自身即是善的意志来说,理性是绝对必要的。”8善良意志受理性的支配,是人与生俱来的、不以环境为转

23、移的内在机能,因而从这种善良意志出发所得出的道德律令就具有绝对的、普遍的指导意义。善良意志受理性支配,道德受善良意志的指导,也就是说道德是从理性出发而制定出来的。这就符合康德伦理学的目的:从理性出发制定出一种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有效的道德原则用以指导人类一切行为。下面我们来看康德由“善良意志”出发得到的三个道德命题:9“第一个命题,一个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其必须是出于责任10而被做。”“第二个命题:一个出自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并不是来自于通过此行为而要实现的目的,而是来自行为被规定的准则。因此,它的道德价值并不依赖于行为对象的实现,而仅仅依赖于行为所遵循的意欲的原则,与欲望力的任何对象无

24、关。”“第三个命题,作为以上两个命题的结论,我愿做如下表述:责任是出于尊重规律1而做出的行为的必然性。”由这三个道德命题,康德得出结论说,“行为的道德价注释1黄应航伦理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342康德分析了以往理论研究中人们对道德来源问题的看法,认为从经验出发得到的道德原则是主观的、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它完全依赖于经验,因而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由神的意志引导出的道德原则之所以能够作为意志的推动理论,只是因为我们期望由于契合神意就会得到幸福。也就是说,那些把“神意”作为道德来源的人,只是为了想要得到个人的幸福。康德由此得出结论说道德原则既不能从外部经验世界中寻找,也不能由神的

25、意志引出,道德原则只能从人的意志(理性)本身引出。从人的理性出发的这种道德原则才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以及有效性。3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14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75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26康德认为,从人的理性出发的道德原则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以及有效性。7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68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

26、69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11-1210“出于责任”这个词在康德的概念里被视为含有道德的意义。康德举过一个例子,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是一项责任,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个直接的偏好去维持其生命。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对维持生命所持有的焦虑,是没有内在价值的,而且他们如此做的准则并没有道德的意义。他们只是“依照责任”来维持生命,而不是“出于责任”来维持生命。(参见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8)11康德认为只有那些只是作为根据而不是作为后果与我的意志相联系之物,也只有那些不是服从于我的偏好而是驾驭我的偏好,

27、或者至少是在做出选择时把偏好排除在考虑之外总之,是为了规律自身的值并不在于这个行为所期望的效果,也不在于从这预期的效果中借得动机的那种行为的任何原则。”1行为本身的道德性体现在出于责任而活动的人身上,并不体现在行为的效果中。确立了道德法则之后,善恶问题由此产生。善恶只是涉及人的行为本身,凡是行为符合道德律令的就是善,凡是违反道德律令的就是恶。善恶与行为的效果以及由行为产生的苦乐感觉,或与由行为产生的福利或不幸都是完全无关的。它与具体的利益无关,由纯粹理性来判断。这就是说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就是看行为本身是否是完全出于“责任”和“义务”而做出的。人遵守道德律令就是尽义务,义务不是出自人的爱好、情感

28、和欲望,也不是出自人的利害考虑,与经验世界毫无关系,纯粹出于人的理性自身。从“义务论”或“动机论”的角度出发是否足以能够判定一个道德行为的善恶呢?人们行为的动机作为一种内隐的东西,其好坏何以见得?“本身是好的”拿什么来证明?同样两个行为,如果动机都是好的,但是一个是“好心办坏事”,另一种是“好心成好事”。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评判两种行为?他们的好坏一样吗?我们能把它们一律看成是善的吗?下面我们来看“功利主义”如何解决道德上的善恶问题。(二)善恶与否看“效果”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评价标准“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又称“目的论”(teleology)、“效果论”(th

29、eory of effect),是与“义务论”相反的学说,代表人物是边沁和密尔。“功利主义”是把功利、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奉为道德的终极标准,它注重的是行为的实际效果,即行为是否能够带来更大的功利。道德的目的不是为了道德自身、为了完善每个人品德,而是为了道德和美德之外的他物,亦即每个人的利益和幸福。2在功利主义论者看来,行为是否道德,只要看行为者做出的行为的最终效果,即所导致的利益总量。效果善则行为善,效果恶则行为恶。“功利主义”者认为,动机本身无所谓善恶,其善恶是由效果所决定的,亦即由功利原则决定的。针对动机论的观点,边沁认为“就善恶而论,动机也同任何本身既非苦又非乐的其他东西的情况一样。假

30、如动机有善恶可言,那只是因为它们的效果使然。动机善,是由于它有产生快乐或阻止痛苦之趋势;动机恶,是由于它有产生痛苦或阻止快乐的趋势。”3一个极力从水中把人救起的人,即使他的动机是想得到别人的报酬,但这行为使人免于死亡,这无论如何总是道德的。“功利主义”以行为的最终效果来批判道德行为的善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效果在评价行为善恶中的作用,注意到了好效果与坏效果的道德价值不等。在他们看来“好心办坏事”与“好心成好事”两者之间并不是同样善的,后一种显然比前一种更能增进总体的利益。“功利主义”以行为的最终效果来批判道德行为的善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效果在评价行为善恶中的作用,注意到了好效果与坏效

31、果的道德价值不等。在他们看来“好心办坏事”与“好心成好事”两者之间并不是同样善的,后一种显然比前一种更能增进总体的利益。(三)“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动机论、效果论两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又不能总令人信服。现在人们主张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应当将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中国古代的墨子就主张道德的衡量要“合其志功而观焉”,即审度其意向与结果而准确地判断一个完整的行为,这就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问题。墨子举了一个例子来强调明察动机的重要性。他说,钓鱼东西,才能作为我尊重的对象,也因此而成为一条戒律。(参见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13

32、)德伊曼努尔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孙少伟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21:132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3123霍英敏伦理学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381者在钓鱼时谦恭谨慎,使人感觉似乎是为了不打扰鱼儿,但实际上是为了吃鱼;房间的主人放置小虫于老鼠洞前,看起来似乎是爱老鼠,但实际上是为了杀它。因此,墨子主张要从动机到效果统一的过程来确定一个人的道德行为。1此外,墨子在于巫马子论辩中也谈到了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动机的重要性。巫马子嘲讽墨子,认为墨子虽言“兼爱天下”,但并没有能够在实际上利天下;而他自己虽不爱人,但也没有害人,因此动机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墨子回答说

33、,如果有一场火灾发生,有人端来水准备浇灭它,另一个人准备添柴去加大火势,尽管事情还没发生,但你以为如何?言外之意是动机的道德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如此,墨子强调“立志“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当今之世,士君子们都知道仁义的概念,但却不能行仁义,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立志要行仁义,因而也没能带来应有的结果。2如果不能“知以行之“,也就违背了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动机与效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统一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动机是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效果是行为结束时出现的后果。动机构成了道德行为的起点,而效果则是行为的终点;动机总要指向并转化为效果,效果也总是一定动机的直接或间接的产物。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34、动机与效果的结合可以产生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动机与效果一致。善的动机导向善的行为;恶的动机导向恶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对行为的善恶做出判断,不存在歧义。第二种情形,动机与效果不一致。具体来说又可以分为两种:善(或好)的动机导致恶(或坏)的结果,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好心办坏事”;恶(或坏)的动机导致善(或好)的结果,即平常我们所说的“歪打正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情形下我们就需要将动机和效果两者统一起来综考虑。动机作为行动的开端,我们首先需要考察其性质,如果动机是善的,却导致了坏的结果。那么,这时候就不能简单的将行为判定为是恶的。要从行为的全过程来分析,即分析这种结果的出现是对客

35、观条件把握不够或不当引起的,或是客观情形发生了变化引起的,还是缺乏道德责任感而引起的。如果是前两种情形,那么行为依然是善的;而如果是后一种情形,那么行为就是恶的。同样,对恶的动机导致的善的效果的评价也是如此。除了上述所说的在进行道德评价时需要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之外,道德评价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舆论、传统习俗以及内心的道德信念等的影响。.舆论是指一个或几个.共同体通过思想和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对.道德生活的事件或现象而持的态度。4.舆论的形成一方面是直接来源于现有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另一方面则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传统习俗,也称传统习惯,指那些有历史发展中因沿袭而巩固下来具有稳定性的并变

36、成了一种风尚和行为常规的东西。5.舆论和传统习俗只是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而对行为主体起到一定的道德约束作用,道德行为的确实产生还必须通过主体内心的道德信念。主体的内心信念从道德意识上讲是一种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综合而成的自我需要系统。内心信念本身以行为主体良心上的谴责或良心上的自我满足、自我安慰的形式而发生作用。三、善、恶问题的时代困境道德教育评价中的多元主义上述谈到了善恶评价的两种主要理论模式:道义论和功利主义。这里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道义论和功利主义之间是绝然分裂的吗?善与恶、是与非之间的界线是清楚分明的吗?或者说,存在一种绝对的善恶判断标准吗?这些问题的思考对道德教育评价的标准问题

37、也有一定的助益。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45462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463黄应航伦理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354黄应航伦理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40-2415黄应航伦理学新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42面对上述众多疑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现实生活情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并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标准用以区分善恶。善恶评价标准需要与特定.的生活条件、文化氛围、理想信念、风俗习惯相联系。调整人与人、人与.、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善恶之间并不是绝然的二元对

38、立。善与恶在不同.、不同阶级和民族之间也并非完全相同。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不同的人对善的理解不同,因而善的概念是相对的,没有脱离具体善的普遍善,善本身只能存在于个别的具体善之中。不存在一种柏拉图意义上的永恒的、绝对的、普遍的善。同理,也不存在一种普遍的恶。恩格斯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时代变得这样厉害,以致他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1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善恶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根本没有什么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善恶标准。其次,理论上的确不存在一种绝对的善恶判断标准,可是现实中我们有时又必须对孰善孰恶做出区分。如何解决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呢?为此,有学者提出了一种解决策略“和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