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论文: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赞襄之责_第1页
明朝论文: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赞襄之责_第2页
明朝论文: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赞襄之责_第3页
明朝论文: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赞襄之责_第4页
明朝论文: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赞襄之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明朝论文: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赞襄之责摘要:宰相制度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皇权下纳百官,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制度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关键词:明朝;宰相;内阁制度宰相是中国封建国家辅政首脑的统称,宰相制度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皇权下纳百官,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制度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秦朝正式确立宰相制度;两汉时尚书台权力大增,逐渐取代三公;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制逐步形成,经隋朝的发展,在唐初走向了成熟;又经五代十国至北宋,二府三司制最终确立;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宰相的权力较之前代有所集中。一、明初宰相制度的立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初

2、,沿用了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及丞相。明太祖实录记载:“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璋即吴王位,建百司管属,置中书省。设右左相国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吴元年(1367),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1368)正月,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此时的中书省“综理机务”,诸司奏事,必“先关白中书省”,皇帝诏旨,亦需经由中书省下达。太祖亦明示:“国家之事,总之者中书,分理者六部,至为要职”。由此观之,在明初的中央官僚政治体系中,宰相不仅是六部的行政首长,综合决策各类国家事务,更是皇帝与百官和民众之间联系的桥梁,一人之下,万

3、人之上,对于国家政治机构的正常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突然废掉了中书省,将中国封建历史时期实行千余年的宰相制度断然抛弃,并宣布:“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为什么朱元璋突然间作出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决策呢?对于这一问题,史学界所公认的一个因素就是宰相胡惟庸的乱权。明朝的宰相制度存在了12年,在胡惟庸之前的宰相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和汪广洋,而胡惟庸则执政长达6年。明史卷三百零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的“奸臣”篇对胡惟庸的罪行进行了权威的描述。史载“当太祖开国之初,胡惟庸凶狡自肆,竟坐叛逆诛死”。在其任宰相期间,“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

4、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噪进之徒及功臣式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一切以他的好恶行事,专横跋扈多所不法。随着胡惟庸的权势日盛,谋反之心也悄悄地在他心里滋长。他遣元朝降臣封绩为使者向残元请兵助反,又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引倭寇,约定时间为外应。后来由于事情败露,朱元璋一怒之下,武断地作出了废除宰相制这一因噎废食的决定。虽然这种说法广泛的为中国史学界所接受,但是笔者认为,胡惟庸的谋反只能作为促使朱元璋废相的一个直接触发因素。朱元璋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深知宰相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外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

5、其巨大的制度惯性。所以朱元璋废相这一举措绝非一个模棱两可的胡惟庸谋反案所能解释,必定有更深层次的考量。事实上,朱元璋在创立明朝典章制度的初期就已经对元代的权相祸国有所警惕,他认为“元氏混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也因此,朱元璋在给予丞相大权的同时,也采取了各种措施限制和削弱宰相的权力。如压缩中书省正官和椽属编制、废行中书省、扩充六部官制、皇太子预征,采取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以削弱相权为中心,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改革。从这一角度分析,胡惟庸党案只是加重了朱元璋对于权相祸国的疑惧,促使其下定决心,对宰相制度“斩草除根”。二、内阁制

6、度的创立和完善朱元璋废相之后,提升了六部的权力和地位。六部尚书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侍郎则由正四品升为正三品。六部由宰相之下属变为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分理庶务,事权分散,在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同时,也无法对全国繁杂的政务做统一的协调和部署。通过这一调整,朱元璋大大地提升了皇帝的权力,致力于实现其所谓的“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的构想。然而改革的弊端也立时显现,那就是忽略了皇帝处理政事的能力和效率。据史料记载,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前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共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大小事务都要汇集到皇帝那里作出最后

7、决断,对皇帝的个人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天下是他打下来的,他励精图治,尚感力不从心;明成祖朱棣也算是打了半个天下的皇帝,也有这样的精力和胆识亲庶政务;再下去的孙儿,生长在深宫,精力逐代萎缩,便不能这样做。于是,在废相不久,朱元璋就开始思考另立新官辅佐其处理政事。洪武十三年(1380)九月,朱元璋设立春、夏、秋、冬四辅官,但因辅官皆为老儒,不满两年即罢去。随即朱元璋又于1382年仿照宋朝的制度建立了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秩五品,备顾问,却又无与机要,命令“不得平章军国事”,“帝方自操柄,学士鲜所参决”。这些人都在内廷,所以又称为内阁学士或内阁大学

8、士。其时,内阁学士的官职只有五品,在朝廷里的地位并不高,充其量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一切决策的最终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由于这些学士辅政有限,朱元璋很快又否定了这种形式,直至太祖终朝,没有再设过类似的辅政机构。明成祖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础之上对中枢辅政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即位之后,“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入值“诸臣,从容勿密,随事纳忠,固非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也”。内阁的职务是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虚。可以见得朱棣时期的内阁大学士相比朱元璋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更加精明强干,并且都是深得成祖信任的心腹,且得以参与机

9、务。但是在官制的设置上,与宰相相比,他们仍均为五品以下的官员,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明成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威柄自操,虽然重用内阁,但是却同时设置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约束内阁的行为,使其难以拥有弄权的空间。内阁被明令禁止与诸司交接,不参与政务的执行,“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关白”。明成祖退位,随着皇帝处理政事能力的下滑,内阁的权力慢慢增加。洪熙、宣德时期,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并且还以六部尚书(政府行政长官)和曾任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的人来兼任,权威益重;同时设置了诰敕、制敕两房做为办事机构,并且获得了对内阁权力

10、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票拟”之权。所谓票拟,“永乐、洪熙二朝,每召内阁造膝密议,人不得与闻,虽倚毗之意甚专,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委之他人也。宣庙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及尚书詹事,于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上或亲书否决,及遇大事大疑,犹命大臣面议,议既定,即传旨处分,不待批答”,这里的条旨就是票拟。票拟制度的实行,使内阁制度从此获得了普遍与闻朝政的权力,基本上打破了“诸司奏事不相关”的限制。此时的内阁,权力显然已在六部之上。陈登原在其国史旧闻中曾经有很恰切的描述:“尚书虽为政务之官,反不如代笔人之楼台近水,于是密勿献替,但为制度之虚名;秉笔票拟,反为握权衡之

11、现实。”到了嘉靖时候,内阁制度又有了一个重大的发展,那就是首辅制度的形成,这几乎象征着内阁制度的顶峰。原来的内阁只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寥寥几人而已,但到了嘉靖时期,内阁的成员不仅较之以前大幅度提高,还设立了内阁首辅以总其成,并且在朝位座次上,内阁首辅也已经超过了尚书。可以说,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权相的地位。从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内阁首辅大多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人,如:严嵩、高拱、张居正。他们虽不尽是乱权之臣,但却着实拥有堪比宰相的权力。特别是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总揽朝政,权倾朝野,势力漫布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三、对于“皇相”之争的几点看法上文详细论证了明初朱元璋

12、废除宰相和后世建立并不断完善内阁制度的过程。朱元璋的废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与相权相争的极端形式。一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中枢环节就是皇权与相权相辅相成又相互斗争的历史。从总的趋势来看,“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被强化。”直到明朝宰相制度被彻底的废除。然而,为什么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会有如此稳定的历史连贯性,笔者将在下文试图作一分析。要想分析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分别知道皇权与相权的特点。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古代封建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皇权的特点就已经基本的定型了。总体来看,皇帝的权力可以分为公权力和私权力两个方面。作为私权力的皇权,是一种任意、不确定、不受制约的权

13、力,正因为没有约束,作为私权力的皇权是最不稳定、最易生变的权力;而作为公权力的皇权,则是一种稳定、承担公共责任实现公共利益的权力。公权力是一种体制内的权力,因此必然要受到来自内廷与外廷有形无形的约束,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约束,公权力的皇权才得以有效而长久的运行。皇权的权威性主要包括最高立法权、最高司法权、最高仲裁权、最高行政决策权、最高人事任免权、最高军事指挥权、最高祭祀权、最高征税权、派驻使节与宣战权等。但是“权威”不意味着没有制约,更不意味着可以无法无天,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象征,必须服从国家所创立的典章制度,在体制内发挥其权威性。同样,相权也有着双重的特点。所谓“丞相”的“丞”,在古代

14、就是“副”的意思,那么“丞相”自然而然就应该是皇帝的副官。在秦朝之前的周朝行分封制,整个国家由许多个小的国家组成,每个国家内都有自己的君主和相应的“丞相”,那时的丞相大多管的是君王的家事。后来秦统一中国,“化家为国”,这时的丞相不仅要掌管皇帝的家事(私事),更要掌管国家政府的一切事情(公事),其职权自然就大大的提升了。那么皇帝与丞相之间的关系如果考虑到各自的双重性特点,就比较复杂了。最良性的情况应该是丞相一方面将“公事”处理的井井有条,杜绝擅自乱权,以权谋私,同时将皇帝的家事安排妥当。而作为公权力的皇权则应励精图治,积极采纳百官的建议,妥善处理国家事务;而作为私权力的皇权则要与国务泾渭分明,不

15、得轻易的活跃于体制内。但是这种情况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可谓是少之又少,也因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就不断地显现出来。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皇权强化,相权日衰的问题,也需要从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首先来看相权:在良性的条件下,实际上丞相拥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马克思韦伯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长期在体制内位居高位的丞相可以通过制度体系笼络一批拥护自己的官员,上下其手,左右朝政。当然并不是说丞相有了权力就一定会乱权,青史留名的宰相在中国数不胜数,就算是张居正这个不是宰相的宰相在在位期间,也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缓解了明朝的颓势。但是长此以往,宰相握重权的

16、结果,轻者是造成官场的流弊,重者则人心思变,妄图谋反。比如上文所言胡惟庸,竟私通残元倭寇而不为人所察觉。其次再看皇权:在历朝皇帝眼中,维持本朝的江山社稷是最根本的要务,唐朝就当是李家的,而明朝就当是朱家的,若有人染指觊觎,天诛地灭。因此,做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就成为皇帝眼中最需要警惕的对象了,因为他们最有这个条件去颠覆当朝的统治,而单纯的公权力的皇权由于受到体制内的限制,不能名正言顺的限制相权,于是,私权力就被派上了用场,充当削弱相权的“刽子手”。然而,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又不仅仅是“皇权强化,相权削弱”这般简单,如若是,则可在秦朝就废除宰相,不必要步步深入。丞相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则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合理性亦在于皇帝与宰相两个方面。宰相做为政府机构的首脑,综合掌管政府机构内部的各种事物,这本就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历史证明,就算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后来的内阁制度还是起到了宰相的作用,帮助皇帝处理国务。而由于皇帝精力有限,不可能自己处理所有的国家事务,也需要丞相的鼎力相助,戮力同心,共同维护王朝的延续。当然,内阁制度发展到了最后,内阁首辅已经等同于宰相,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法律制度的认可和保障。诚如钱穆先生所言:“研究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