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往事依依》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往事依依》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往事依依》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往事依依》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往事依依》学案 苏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往事依依 一、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3、 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二、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感情。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3学习看书、读书、听课等的情状描写。三、教学时数:2课时四、课前准备:1、作者的有关资料 2、录音带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2、预习检查指明学生讲解自己的预习作业,其他学生互改。3、作者简介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二、整体感知课文:1、 听

2、录音磁带,初步感受作品的情感。2、 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感情。(要求:学生点评)3、 学生默读,并思考问题:a、 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b、 往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要求:学生交流,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尽量用原文回答,以便更好地回答下面的问题。4、 学生讨论:a、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b、你能体会作者写“往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三、小结: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

3、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四、作业:1、 完成相关的基础练习。2、 熟读课文。3、 找一些歌咏祖国风物或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准备课上作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 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2、 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二、品味优美的语句1、 交流: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段落,朗读并讲讲自己喜爱的原因。2、 讨论:找出文中的成语,理解意思,并运用成语造句。3、 分组讨论: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a给文中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解释大意。b运用诗句写出了家乡的什么特征?c这一段写出了读书的什么作用?d归结文章语句的特点。三、欣赏文中听课的情状描写1、

4、学生默读“听课”这一段,比较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异同。2、 感受作者从两位老师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 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特点?四、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五、作业1、 写一段老师讲课或同学听课的情状。2、 摘录文中的优美词句。补充材料:1、于漪(1929),江苏镇江市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曾先后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农速成大学和杨浦中学任语文老师,现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工作。1978年获“特级教师”称号。在38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书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多万字。主要著作有语文叫眼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作文讲评50例于漪教案集、于漪文体教案选、学海探珠等。她主编了中学语文备课手册12册,高中语文教学指导书等,另有各种文体的教学录像20部。2、写作背景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