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复习PPT[稻谷书苑]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8/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1.gif)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复习PPT[稻谷书苑]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8/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2.gif)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复习PPT[稻谷书苑]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8/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3.gif)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复习PPT[稻谷书苑]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8/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4.gif)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复习PPT[稻谷书苑]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8/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c50c40ac-a263-4d3a-9478-9daf18edc09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总复习总复习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二章第二章 水文学基本知识水文学基本知识 第三章第三章 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第四章 河川径流情势特征值分析与计算河川径流情势特征值分析与计算 第五章第五章 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 第八章第八章 地下水基本知识地下水基本知识 第十章第十章 地下水的渗流运动地下水的渗流运动 1教学运用 1、水文学的含义、水文学的含义 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水体的形成、分布、循环和 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水文循环的概念、水文循环的概念 存在于地球上各种水体中的水,以蒸发
2、、降水、入渗和径 流方式进行的往复交替的运动过程,称为水文循环或水循环。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2教学运用 3、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 水文现象受上界面气象要素、下垫面因素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 综合规律 4、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原理 在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任意区域在一定时段内,输入 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的蓄水变化量。 水量平衡方程、径流系数(=R/P)。 4、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根据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按不同的条件和要求,工程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分为三类: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和地理综
3、合法。实际工作中,这三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 充。 3教学运用 第二章第二章 水文学基本知识水文学基本知识 1、河流与流域、河流与流域 (1)河流)河流 河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及河口五段。 河流的基本特征:河流长度、河流断面(横断面、纵断 面、中泓线)、河道纵比降的计算。 (2)流域)流域 流域:汇集地表和地下径流的区域。 流域的基本特征:流域面积、流域长度和平均坡度、流域自 然地理特征等(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下垫面条件)。 %100 12 L HH I 4教学运用 2、降水与下渗、降水与下渗 (1)降水的定义 是指大气中的水分以各种形式降落到地面。 (2)降水的三要素 常用降水量、降
4、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和暴雨中 心等来描述降水特征。 降水量: 一定时段内降落在某处或某面积上的总水量(mm). 降水历时: 降水所经历的时间。 (annual, month, day, hour, min)。 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mm/ min,mm /h). 5教学运用 (3)降水的特征表示方法)降水的特征表示方法 降水累积曲线 降水过程线 等雨量线 (4)流域平均降水量)流域平均降水量 雨量站观测的降雨量只代表那一点的降雨,而形成河川 径流的则是整个流域上的降雨量,对此,可用流域平均雨量 (或称面雨量)来反映。主要有算术平均法、等雨量线法、 泰森多边形法 6教学运用 (5)
5、下渗)下渗 下渗是指地面上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的运动过程。 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为下渗能力。对于比较干燥的土 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它们依次为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下渗曲线确切地说,应称下渗能力曲线,指地面充分 供水条件下下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 7教学运用 3、河川径流、河川径流 径流形成过程: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 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 径流形成过程 径流形成过程可概括为:降雨过程扣除损失净雨过 程流域汇流流量过程,其中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过程称为 产流过程;净雨转化为河川流量的过程称为汇流过程。 径流形成过程径流形成过
6、程 产流过程产流过程 汇流过程汇流过程 坡地汇流坡地汇流 河网汇流河网汇流 8教学运用 降雨损失量包括雨期蒸发、植物截留、填洼和补充土壤 缺水的下渗量。 径流常用流量、径流量、径流深、流量模数、径流系数 来表示。(计算) (1)流量Q 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过水断面的水量,单位为 m3/s、 L/s 。 (2)径流总量 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总水 量。常用单位为m3 ,万m3 ,亿m3 等。 (3)径流深Y 将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 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以mm为单位。 (4)径流模数M (L/s/km2)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 的比值 WQT 1000 W Y F
7、 F Q M 1000 (5)径流系数 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与相应的降雨量的比 值 = = Y Y/ / P P 9教学运用 4、水文测量与信息采集、水文测量与信息采集 (1 1)水位)水位 河流某时刻在某断面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目前全国统一基面:黄海基面 水位 = 水尺零点高程 + 水尺读数 水位观测设备:水尺、自记水位计 日平均水位计算方法:日平均水位计算方法: 算术平均法:算术平均法:一日内水位变化平缓,或起伏大但等时距观测 面积包围法:面积包围法:一日内水位变幅大,观测次数多但观测时距不 等 (2 2)流量)流量 流量测量包括过水断面测量、流速测量和流量计算三部 分。 流速
8、测量有一点、两点、三点(0.2H、0.6H、0.8H)或 五点法。 10教学运用 (3) (3) 水文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水文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 测站测流时,因施测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致使最高水 位或最低水位的流量缺测或漏测,在这种情况下,须将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作高、低水部分的外延,才能得到完整的流量 过程。 (1)根据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外延 (2)根据水力学公式外延 (3)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延长 一般要求高水部分不应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所占水位 变幅的30%,低水部分延长不应超过10%。 11教学运用 一、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基本知识一、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基本知识 水文现象的特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偶
9、然现象的规律称为统计规律。 水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1)根据已有的资料(样本),进行频率计算,推求指定频率的 水文特征值;(2)研究水文现象之间的统计关系,应用这种关系延长、 插补水文特征值和作水文预报; 二、累积频率二、累积频率 可理解为等量或超量值的累积频数(m)与总观测次数(n)之 比。 需要知道大于或者等于某一特征值的频率是多少,指的就是累积频率。 工程上习惯将累积频率简称为频率。 第第3章章 水文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水文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 (%)( n m xXP i 12教学运用 P T 1 )( 1 )( i i xXP xXT 例如,某洪峰流量的频率为1%,那么此洪峰流量的
10、重现期是100年,则称 平均100年出现一次大于或等于该洪峰流量的事件,或称为百年一遇。所 谓百年一遇,不可以认为恰好每隔100年一定会遇上一次,而是指相当长 的时间里平均100年出现一次。 三、重现期三、重现期 指某随机变量的取值在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 一次 (多少年一遇)。重现期是平均若干年出现一次,而不是 固定的周期。 13教学运用 P T 1 1 )(1 1 )( 1 )( ii i xXPxXP xXT 例如,某枯水位频率为p=95%,那么此枯水位的重现期T=20年。 则称平均20年中有一年的水位低于该枯水位,或称为二十年一遇。 14教学运用 可靠性:鉴定资料的可靠程度。 一致性:
11、是指同一系列的水文资料属于同一成 因、同一类型的。 代表性: 。 四、水文资料审查的要求:四、水文资料审查的要求: 15教学运用 五、五、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 随机变量统计规律的数字特征,称为随机变量的统计参 数。水文计算中常用的样本统计参数有均值均值、均方差均方差、变差变差 系数系数和偏态系数偏态系数。 (1)均值)均值表示系列的分布中心,代表随机变量系列 的平均水平。 或 式中 称为模比系数。 (2)均方差:)均方差:反映系列中各变量集中或离散的程度。 均方差越大,系列越分散,数值变化越大。 n i i n x nn xxx x 1 21 1 1 1 1 21 n i i
12、n k nn kkk k x x k i i 2 1 1 n i i xx n 样 16教学运用 (3)变差系数:衡量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 (4)偏态系数:衡量系列不对称程度。 2 1 1 1 n i i v k C xn 样 3 33 333 1 3 3(3) i ii s v xx xxk n C nnC 样 Cs 对密度曲线的影响 要求:要求:计算公式,理解各统计参数的意义。 17教学运用 六、经验(累积)频率曲线和理论频率曲线 水文分析计算中使用的概率分布曲线俗称水文频率 曲线,习惯上把由实测资料(样本)绘制的频率曲线 称为经验频率曲线,而把由数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频率 曲线称为理论频率曲
13、线。 (1)经验)经验频率频率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维泊尔公式: 式中:p为经验频率;m为序号; n为系列的总项数。 (2) 理论(累积)频率曲线理论(累积)频率曲线 皮尔逊皮尔逊III型曲线型曲线比较符合水文随机变量的分布, 我国基本上都是采用该理论线型。 (%) 1 n m P 18教学运用 )1 ( pvp Cxx x pv p p C x x K1 19 七、频率曲线参数估计方法七、频率曲线参数估计方法 由样本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主要有矩法、三点法、权函 数法等。 矩法:矩法:采用无偏估计。由样本系列无偏估计计算出来的 统计参数与总体更接近些。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用样本统计参数代替总体统计
14、参数引起的误差。 样本容量大,对总体的代表性就好,其抽样误差就小 n i i x n x 1 1 1 2 n xxi 1 1 2 n k C i v 3 3 3 1 v i s Cn k C 20教学运用 八、水文频率计算适线法八、水文频率计算适线法 1、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 2、目估适线法 以经验频率点据为基础,给它们选配一条符合较好的 理论频率曲线,并以此来估计水文要素总体的统计规律。 目估配线法的作法与步骤 3、优化适线法 在一定的适线准则(即目标函数)下,求解与经验点 据拟合最优的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的方法。 21教学运用 九、相关分析九、相关分析 1、相关的种类及在水文上的应用 完
15、全相关(函数关系):完全相关(函数关系):两变量x与y 之间,每给定一个x值,就有一 个完全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 零相关(没有关系):零相关(没有关系):两变量之间毫无联系。 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两个变量的关系界于完全相关和零相关之间。两变量相 关关系称为简相关简相关;三个或以上变量相关关系称为复相关复相关。相关形式有直 线相关和非直线相关。 2、简单直线相关 通过最小二乘进行估计,得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为 xxryy x y n i y n i x n i yx n i i n i i n i ii ii ii KK KK yyxx yyxx r 1 2 1 2 1 1 2 1 2 1 11
16、11 3、曲线相关 水文上常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两种曲线,基本作法是将其转 换为直线,再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22教学运用 一、年径流及其特性一、年径流及其特性 一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该断面以上流域 的年径流量。 1、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 径流过程的不重复 径流的年际变化: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 径流的年内变化:丰水期(或洪水期)和枯水期,或汛 期与非汛期。 2、设计年径流量: 设计(频率)标准下的年径流量。 第第4章章 河川径流情势特征值分析与计算河川径流情势特征值分析与计算 23教学运用 二、设计年径流量的推求二、设计年径流量的推求 (1)据长期观测资料 (目估)适线法;
17、(2)资料不足 相关分析法+适线法; (3)缺乏资料 水文比拟法 参数等值线图法 3、年径流分析计算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目的:推求不同保证率的年径流量及其分配过程。 内容内容:搜集和审查资料;年径流量的频率分析计算;提供 设计年径流的时程分配;对分析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 24教学运用 三、有较长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计算三、有较长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计算 年径流系列长度不小于30年。 1、“三性三性”审查审查 可靠性可靠性: 检查原始水位资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及上、下游站和区 间径流量的水量平衡。 一致性一致性:年径流系列都应是在同样的气候条件、同样的下垫面条件 和同一测流断面上获得的。 代
18、表性代表性:样本对年径流总体的接近程度。分析方法:周期性分析 (包含丰、平、枯,且丰、枯水段大致对称分布);与更长系列参证变 量进行比较。 2、设计年、月径流量系列的选取和频率分析 采用P-型频率分布曲线,估算均值( )、变差系数(Cv)和偏 态系数(Cs)三个参数。 3、实际代表年年、月径流量系列的选取 选出一个实际干旱年作为代表,用其年径流分配过程与该年的用水 过程相配合而进行调节计算。 x 25教学运用 四、短缺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计算四、短缺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计算 径流实测资料 30年,或完全没有径流实测资料。 1、有较短年径流系列时、有较短年径流系列时 寻求有较长观测系列的
19、参证变量参证变量,通过相关关系,将设计断面年径 流系列适当地加以延长至规范要求的长度。 (1)参证变量的选择条件(P87) 最常采用的参证变量有:设计断面的水位、上下游测站或邻近河流 测站的径流量、流域的降水量。 (2)年径流系列的展延 2、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 (1)参数等值线图法,如利用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及Cv等值线图。 (2)经验公式法 (3)水文比拟法:移置(经过修正)水文相似区内相似流域的实测 水文特征。 26教学运用 五、设计年径流的时程分配五、设计年径流的时程分配 (1)流量(水位)过程线 (2)流量(水位)历时曲线 根据实测径流资料情况和工程性质,常用设计代表年
20、法、 实际代表年法的。 设计代表年法设计代表年法 在长系列径流资料中选择一个典型的年内分配过程,并 按此典型计算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选择原则是年径流 量与设计值接近,对工程较为不利。 27教学运用 六、设计洪峰流量六、设计洪峰流量(或水位或水位)的分析与计算的分析与计算 (1)设计洪水三要素)设计洪水三要素 设计洪峰流量,为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最大流量。 设计洪水总量,为设计洪水的径流总量。 设计洪水过程线。 (2)设计洪水计算的基本方法)设计洪水计算的基本方法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由可能最大降水推求设计洪水 28教学运用 (3 3)
21、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水标准 合理分析计算设计洪水是解决工程规划设计中安全与经 济矛盾的一个非常严峻的任务,而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4 4)防洪设计标准分类)防洪设计标准分类 保障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确保水工建筑物正常运用的防洪标准。 29教学运用 (5)洪水资料审查)洪水资料审查 由 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峰流量时要经过资料审查、选样、频率 计算和成果合理性分析几个步骤。其中资料审查包括 (P102): (1)资料可靠性的审查:资料的可靠性是指资料的正确与否,要 从流量资料的测验方法、水位流量关系、整编精度和水量平衡 等方面进行检查。 (2)资料一致性的审查 :资料系列的一致性是指产生资料系列
22、 的条件要一致,就是说组成该系列的流量资料,都是在同样的 气候条件、同样的下垫面条件和同一测流断面条件下获得的。 (3)资料代表性的审查: 洪水系列的代表性,是指该洪水样本的频率分布与其总体 概率分布的接近程度,如接近程度较高,则系列的代表性较好, 频率分析成果的精度较高,反之较低。 30教学运用 (6)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量的计算)设计洪峰流量和设计洪量的计算 1、选样、选样 年最大值法,即每年只选一个最大洪峰流量及某一历时的最大洪量。 2、特大洪水、特大洪水 比系列中一般洪水大得多的洪水称为特大洪水,特大洪水,并且通过洪水调查 可以确定其量值大小及其重现期者。目前,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一般是根
23、 据历史洪水发生的年代来大致推估。从发生年代至今为最大:N=设计 年份 - 发生年份 + 1;从调查考证的最远年份至今为最大:N=设计年 份 - 调查考证期最远年份 + 1 3、不连续系列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不连续系列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 将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与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分别计算。设调查及 实测(包括空位)的总年数为N年,连续实测期为n年,共有a次特大洪 水,其中有l 次发生在实测期,a-l 次是历史特大洪水。 独立样本法 把包括历史洪水的长系列(N年)和实测的短系列(n年)看作是从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两个独立样本,各项洪峰值可在各自所在系列中排位。 31教学运用 一般洪水的经
24、验频率为: 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统一样本法(例4-3) 将实测一般洪水系列与特大值系列共同组成一个不连序系列作为代 表总体的样本,不连序系列的各项可在调查期限N年内统一排位。 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1 n m P m nllm, 2, 1 1 N M P M aM, 2, 1 1 N M P M aM, 2, 1 1 1 , ln lm PPP aMaMm nllm, 2, 1 32教学运用 4 4、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考虑统计参数变化规律。 (1)根据上下游、干支流及邻近地区各河流洪水频率分析成 果进行比较。 从上游到下游,均值增大。 (2)
25、与暴雨频率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一般洪水径流深应小 于相应天数的暴雨深,而洪水的Cv值大于相应暴雨量的Cv 值。 (3)推求出的稀遇设计值应与国内河流大洪水进行比较 (千年一遇、万年一遇)。 33教学运用 (7)设计)设计枯水流量枯水流量(或水位或水位)的分析与计算的分析与计算 1. 枯水径流及其影响因素 2. 枯水资料组成 3. 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4. 资料短缺时,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5. 资料缺乏地区,设计枯水径流的计算 34教学运用 第第5章章 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 一、一、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概括起来有4种:
26、推理公式法、地区经验公式法、历史 洪水调查分析法和综合单位线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推 理公式法和经验公式法。 二、二、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公式 (1 1)点雨量资料整理)点雨量资料整理 点雨量:某个雨量站的雨量。 暴雨强度与暴雨历时关系曲线的规律表现为平均暴雨强 度i随历时t的增加而递减,这是推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的 基础。 35教学运用 (1 1)点雨量资料整理)点雨量资料整理 点暴雨资料整理具体内容: (1)根据某站自记雨量计的记录,选出每场暴雨; (2)整理出每场暴雨的暴雨强度 i 与降雨历时 t 关系计算 表,点绘 i t 关系曲线; (3)在历年整理出的各场暴雨 i t 计算表基础上
27、,整理 出 i t T 关系表。 具体步骤: 按不同历时,将 i 从大到小排列,各历 时 i 的个数 s =(35)n 40 个; 对各历时的 i 系列作 频率计算。 t 为参数,在同一张概率格纸上绘制各历时 的 i P 曲线; 作转换P T,取 T=0.25,0.33,0.5, 1,2,3,5,10 年所对应不同历时的i值,制成 i t T 关系表。 36教学运用 (2 2)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公式 1)双对数坐标系,以T为参数, it呈直线: 2)双对数坐标系,以T为参数, it 不呈直线: i(mm/min)换算为q ( L/(s ha2)),有: n t A i n bt A i )
28、( n bt TCA q )( )lg1 (167 1 37教学运用 三、流域汇流分析与计算三、流域汇流分析与计算 1、流域汇流分析、流域汇流分析 流域汇流时间 :流域上最远点的净雨流到出口的历时。 等流时线:流域上,汇流时间相等点的连线。也就是说每条 线上的各水质点在一定时间同时到达出流断面。 等流时面积:相邻两条等流时线之间的面积。 2、流域汇流计算、流域汇流计算 . 3 2 2 1 1 f t h f t h f t h Q ttt t 多时段净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地面径 流过程,等于它们各自在出口形成的 地面径流过程叠加。 38教学运用 第第8章章 地下水基本知识地下水基本知识 一、一、
29、岩石的空隙与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空隙与岩石的水理性质 1 1、岩石空隙的水文地质分类、岩石空隙的水文地质分类 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可溶岩石中的溶隙。 2 2、孔隙度、裂隙率、岩溶率的表示方法、孔隙度、裂隙率、岩溶率的表示方法 3 3、影响孔隙的成因、影响孔隙的成因 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有:颗粒大小、分选程度、和颗粒排 列方式。 当分选性较好时,颗粒愈大、孔隙也愈大。当分选性较差 时,由于粗大颗粒形成的孔隙被小颗粒所充填,孔隙大小取 决于实际构成孔隙的细小颗粒的直经。排列方式的影响:立 方体排列比四面体排列孔隙大。 39教学运用 第第8章章 地下水基本知识地下水基本知识 影响孔隙度
30、的成因影响孔隙度的成因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 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 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 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 40教学运用 4 4、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5 5、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 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 6 6、岩层按渗透系数分类、岩层按渗透系数分类 渗透系数是 否随空间坐 标发生变化 均质岩层 非均质岩层 任一点不同方 向上的渗透系 数是否相等 各向同性岩层 各向异性
31、岩层 41教学运用 二、含水层、透水层与隔水层二、含水层、透水层与隔水层 通常将地表以下分为包气带与饱水带。 含水层含水层:饱含水的透水层,或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 岩层。 隔水层:隔水层:不透水的岩层,或不能透过并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层。 透水层透水层:只是透水而不储存水的岩层。 三、地下水的分类三、地下水的分类 1、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 承压水。 各自有哪些特点? 2、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 裂隙水、和岩溶水。 四、地下水循环四、地下水循环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排泄方式:泉排泄、蒸发排泄和泄流排泄 42教学运用 五、地下水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五、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做幸福的使者》课件
- 《甲状腺癌的护理》课件
- 《ERP管理理论》课件
- 2025年重庆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试题
- 我院医患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 2025年铝及铝合金材项目合作计划书
- 元宵节新媒体运营模板
- 绿色复古风艺术画册相册主题
- DeepSeek使用教程蓝皮书
-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正确格式范文
- 金锁记优秀课件
- 地产集团地产体系员工职业序列及职业等级管理规定
- 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杀虫单废盐资源化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单词表(默写版)
- 海德堡HRT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
- 世界国家地区区域划分 Excel对照表 简
- 幼儿园手工教学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以自贡市幼儿园为例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 雨水管道中粗砂回填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