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毕业设计_第1页
编译原理—毕业设计_第2页
编译原理—毕业设计_第3页
编译原理—毕业设计_第4页
编译原理—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度陕西省级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 荐 单 位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所 属 学 校 西北工业大学 (是否部属) 课 程 名 称 编译原理 课程类型 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 程 负 责 人 康慕宁 申 报 日 期 2007年5月陕西省教育厅制二七年四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

2、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康慕宁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9最终学历硕士职 称教授电 话02988493772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02988494390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软件与理论系e-mailmnkang通信地址(邮编)西安西北工业大学168信箱 710072研究方向软件理论、软件工程、数据库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

3、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 编译原理 64学时,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自9192学年起共16届,1900余人;(2)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每届学生30机时/人,10届,约600余人;(3) 组合数学 60学时,研究生课程,5届,560余人;(4) 形式语言自动机48学时,本科生专业课程,两届,200人;(5) 本科生毕业设计,近五年内共30余人;(6) 指导研究生36人,毕业25人,在读11人。编写的教材荣获 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之一,排名第二);编译原理课程2004年

4、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05年获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获资助经费2万元)。 2006年获西工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 国家xx工程子课题 “fortran到c自动转换程序开发”,负责人。(2) 国际合作软件开发合同项目“unix系统维护与开发”,共三期,作为其中两期主持人,一期为第二参与人员;(3) 国际合作软件开发合

5、同项目 “refam/disk nt版本强化,ism solaris版移植”,主持人;(4) 国家基金项目 “对象关系技术对olap的支持技术研究” 基金号60073055,2001.1-2003.12,排名第三;(5) 国际合作软件开发合同项目“扩展cobol自动翻译系统”,主持人。发表论文:1) 基于客户/服务器的两级语义数据缓存机制在olap环境中的应用,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3年第10期。2) 印刷体汉字识别技术,情报杂志,2004年第二期。3) 一个面向olap应用的多维数据查询语言及其在对象关系数据库中的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第13期。4) 用uml分析与设计经济性辅

6、助决策系统,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年第5期。5) 基于lvm的容灾系统传输协议的实现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5年,vol 22,第4期6) 单元测试中权限的成员函数的测试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5年,vol 22,第4期7) 高可靠性分布式虚拟存储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 第25卷第12期,2005年12月8) 一种基于knowledge的网络配置变更管理模型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6年,vol 23,第1期出版教材情况编译原理 (第二版) “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9 主编之一(排名第二)编译原理(第三版)“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7、9主编之一(排名第二)编译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9 主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蒋立源性别男出生年月1935.1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教授电 话02988493772学 位职 务传 真02988494390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软件与理论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西安西北工业大学168信箱 710072研究方向软件理论、软件工程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

8、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 编译原理 软件学院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64学时 三届 共400人;(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课程 48学时 五届 共780人;(3) 递归函数论 计算机学院博士生课程 40学时 四届 共80人;(4) 可计算性理论 计算机学院博士生课程 40学时 四届 共80人主编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编译原理获 第四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一。2-3学术研究近五年

9、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 “jovial语言编译器自动测试系统”(2) “并发pascal编译系统”(3) “183basic解释系统及pd-100并行仿真计算机fds系统”。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荣立航空科技研究院三等功一次,获“科技之星”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出版教材(1)编译原理

10、 (第二版) “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9 主编之一(排名第一)(2)编译原理(第三版)“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9主编之一(排名第一)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邓正宏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2最终学历博士职 称副教授电 话02988494332学 位博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软件与理论系e-maildthree通信地址(邮编)西安西北工业大学168信箱 710072研究方向软件工程、数据库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

11、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 编译原理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64学时 1届共150人;(2)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指导 30机时/人 两届共约130人;(3) 电子商务系统设计 专业课 40学时 1届30人;(4) 软件工程 研究生课程 48学时 两届300人(5) 面向对象设计与分析 硕士研究生课程 48学时 三届共约400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

12、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 基于数量化ii类的数据分析库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年8月(2) 基于san的统一数据备份/恢复系统计算机工程2003年11月,ei索引号03477740886(3) 基于判别分析的数据分析库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2003年12月,ei索引号04068009438(4) 广域网中分布式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2004年

13、17期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林 奕性别男出生年月1976.4最终学历博士职 称讲师电 话02988493772学 位博士职 务传 真02988494390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软件与理论系e-mailly_cs通信地址(邮编)西北工业大学168信箱 710072研究方向软件理论、软件工程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14、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 编译原理 专业基础课 64学时 一届 150人;(2)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辅导 30学时/人,二届共约 120人;(3) 专业外语 专业课 32学时 一届 90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

15、ted embedded systems based-on workflow and distributed resource management. sept. 2002, edcis02, springer-verlag, pp.381395. sci/istp index: by01v(2) 一种面向对象编译器体系结构框架. 2002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第20卷,第3期 ei number: 02447178591(3) 一种可扩展的交互式软件可视化框架. 2003年10月,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第21卷,第5期(4) the research on zero-copy receivi

16、ng method based on communication-page pool. aug. 2003, pdcat03, ieee, ei number: 04158108089.(5) 集成保护和分散式抽象的可扩展操作系统. 2003, vol.30, no.5, 计算机科学参加科研项目情况:(1) 空间实验室aos高级在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演示验证 (国防863项目)(2) 面向计算流体力学的交互式自动并行化软件 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3) xxx综合试验测试系统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赵政文性别男出生年月1956.9最终学历硕

17、士职 称教授电 话88493772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软件与理论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西北工业大学168信箱 710072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编译原理 本科生必修课 4学时 计算机学院

18、学生 68人;数据结构 本科生必修课 4学时 教改班 及计算机学院学生等讲授5次共800多人;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 本科生必修课 4学时 计算机学院学生等讲授2次共320人;算法设计与分析 研究生学位课 3学时 计算机学院硕士生等讲授4次共519人;数据库设计 研究生学位课 3学时 软件学院硕士生等讲授2次共125人;指导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五次 800人指导毕业设计26人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

19、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文件系统中备份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微电子学学与计算机2005 vol22 no4 p115118基于globusd的网格安全问题研究解放军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6卷solaris 系统中snapshot技术的设计与研究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 vol 22 no6 p170172文件系统中备份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5 vol 22 no4 p115118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康慕宁男1955教授计算机

20、科学与技术课程负责人、主讲、教材主编蒋立源男1935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讲、教材主编、赵政文男1957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讲邓正宏男1975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讲、辅导、电子教材主编林 奕男1976讲师、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讲、辅导、教材参编郑玉山男1975讲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职博士辅导、电子教材主编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本教学组承担我校计算机学院每届360余名本科生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及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的指导工作。另外,我们每年还组织指导10名左右的研究生进行教学辅导工作。教学组成员体现了以中

21、年教师为骨干、有经验的老教师作指导、青年教师为第二梯队的师资队伍。课程负责人康慕宁教授自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任教以来,承担过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组合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自1992年起,一直担任编译原理课程主讲,并担任此课程的负责人至今。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科研项目,总到款额200余万元,发表过学术论文多篇。由于教学成绩显著,多次获得学校奖励,曾被评为我校跨世纪优秀教学带头人。每年担任我院近200名学生的编译原理课教学工作及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指导工作。作为副主编,参与了“九五”和“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第二版、第三版)的编写工作,目前已经获

22、得了“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建设立项,并担任主编。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工作。其中编译原理(第二版)荣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二)。蒋立源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科研经历和经验。对形式语言、编译理论及并行软件开发技术有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曾主持或参与过jovial语言编译器自动测试系统、并发pascal编译系统、183basic解释系统及pd-100并行仿真计算机fds系统的研制,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发表过论文十余篇,荣

23、立航空科技研究院三等功一次,获“科技之星”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蒋立源教授至今仍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程序设计语言”、“数值计算”、“编译原理”、“形式语言与自动机”、“递归函数论”及“可计算性理论”等课程,对编译原理课程建设特别是教材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主编或参编6部教材,其中编译原理相继入选“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一);编译技术为部委规划教材,获得过原航空航天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台湾儒林图书公司购买了该书的版权,1992年在台北出版了繁体字版。目前仍主讲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担任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教学督

24、导组成员,指导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工作;作为主编,主持编写了“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第二版、第三版)的工作。赵政文教授 在西工大计算机学院主讲编译原理课程一次,并主讲过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多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邓正宏博士(副教授)在西工大计算机学院主讲一次,在西工大金叶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主讲过编译原理课程多次。林奕博士(讲师)在西工大计算机学院主讲一次,在西工大软件学院主讲一次。整个教学梯队结构合理,老、中、青三代人在我校计算机学院的课程及教材建设中均获得过校级、省部级及国家级教学奖励。郑玉山 (讲师) 指导多届本科生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参与编译原理电子教材

25、编写工作。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在教学方法上,为了加深学生对编译原理课程的理解,使其掌握编译原理的基本技能,课程组对上机实习的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将过去的算法实现验证型实习改进为课程设计开发实践环节。即通过学生自主开发小型的编译程序,使其全面掌握编译系统的知识。几年来的实践结果表明,此项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本课程教学梯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让他们参与教材编写、辅导、讲课,逐步得到锻炼,课程组也取得了一些指导青年老师方面的经验,为培养更年轻的教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邓正宏博士和

26、林奕博士通过两年多的教学、辅导,以及参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研究,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逐渐受到学生的欢迎及学院领导的肯定,目前已能挑起本课程的教学大樑。郑玉山(硕士、讲师)也通过辅导和参与电子教材编写制作工作,取得了许多课程教学经验。根据培养计划,年轻教师已从04年起逐步担任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及明德学院的本科生的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讲。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我校于1979年开设“编译原理”,是国内最早讲授此课程的高校之一,许多兄弟院校甚至是重点院校

27、的教师曾经来我校进修过编译原理课程,学习编译原理的教学经验。我们曾编写出版过两种风格不同的部委规划教材,其一为编译技术,于1985年出版,1992年在台北出版繁体字本;其二为编译原理(第一版),是在我校使用十余次的讲义基础上,先后经三次较大充实、更新、修改,于1993年正式出版的部委规划教材,曾于1996年获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编译原理(修订第二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于1999年9月出版。根据有关专家评议,认为该书体系科学合理,内容取舍、组织得当,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论述准确、清楚,并十分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该书出版后,迄今已印刷过13次,共7.6

28、万册,据初步了解,已有60余所兄弟院校采用,普遍反映很适合教学工作需要,特别便于读者自学。该教材荣获2002年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我们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第三版)已于2005年元月出版,目前已在许多兄弟院校中广泛使用。此外,我们还制作了与该书配套的电子教案(2000年起,编译原理课程组率先在计算机系使用),并于2002年出版了配套的课程学习辅导书,经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课程组正在编写列入“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选题的编译原理及其电子版。为搞好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组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教学工作,开展教学法研究,并多次对已成熟的教材进行修订。目前,新的

29、编译原理教学辅导书编译原理 导教 导学 导考已编辑完成,预计今年八月左右出版。此外,我们还根据国际计算机学会制定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1(简称为cc2001)及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为ccc2002)教学计划大纲要求,注意吸取近几年来编译技术及系统软件开发技术方面的某些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在教学手段的更新及教学辅助工具的完善上(如向教师提供电化教学版本,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向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工具等)做一些探索。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

30、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我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立项的的重点建设院校,是在全国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的研究型大学,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基于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本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编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掌握编译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基本知识,也具有设计、实现、分析和维护编译程序等方面的初步能力,为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及理论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在整体上与ccc2002的要求保持一致,以便和国内外同类课

31、程的现行教学大纲接轨。但在具体实施上力求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技术成果,以及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使课程具有本校自己的特色。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本课程共分为十一部分(章),按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的要求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三、四、五章特别是第四章为本课程的重点掌握部分(计划学时42,占全课程的65.6);第二、六、七、八基本掌握部分(计划学时18,点全课程的28.1),第一、九、十、十一章为一般概念性介绍部分(计划学时4,点全课程的6.3)。以下各章节所列参考学时数,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节:第一章 绪论(共2 学时)1编译过程概述2编译程序的逻辑结构3编译程序的组织

32、第二章 前后文无关文法和语言(共7学时)1语言、文法及其表示 (1学时) 2句型分析(3学时)3文法的化简与改造(2学时)4文法与语言的chomsky分类(1学时)第三章 词法分析与词法分析程序(共12学时)1设计词法分析程序应考虑的问题(1学时)2正规文法与状态转换图(3学时)3有限自动机(6学时)4正规表达式与正规集(2学时)第四章 语法分析与语法分析程序(共17学时)1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共5学时)(1)消除左递归(1学时)(2)消除回溯的条件(1.5学时)(3)递归下降分析(1学时)(4)预测分析(ll(1)分析)(1.5学时)2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共12学时)(1)简单优先分析和算符

33、优先分析(3学时)(2)lr分析(9学时)第五章 语法制导翻译及中间代码生成(共13学时)1属性文法及属性翻译文法的概念(2学时)2常见中间语言(1学时)3简单算术表达式及赋值语句的翻译(1学时)4布尔表达式的翻译(1学时)5控制语句的翻译(5学时)6含有数组元素的算术表达式及赋值语句的翻译(1学时)7过程说明及过程调用的翻译(1学时)8说明语句的翻译(1学时)第六章 符号表(共2学时)1符号表的组织2符号表的建立与查找第七章 运行时的存储组织与分配(共4学时)第八章 代码优化(共5学时)1局部优化(3学时)2数据流分析原理(1学时)3循环优化(1学时)第九章 目标代码生成(0.5学时)第十章

34、 查错与改错 (0.5学时)第十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1学时)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重点为第三、四、五章,其中第三章的难点主要有有限自动机的构造、确定化、最小化,正规表达式及其与有限自动机、文法的相互转换等。第四章的难点有自顶向下消除回溯条件的论证、预测分析法、优先分析表构造方法以及全章中最难的部分lr分析法。第三、四章特别是第四章的内容较抽象,同学理解有一定的困难,须投入较多的学时(两章共计划用29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5)进行理论及示例讲解、习题课。同时,加大在此两章的作业量,对同学们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作业中突出的问题进行剖析、讲解,提高教学效果。第五章难点在于属性文

35、法、属性翻译文法的抽象性与语法制导翻译子程序设计的实践性的有机结合。需要同学们在理解了语法分析知识、语义属性等知识的基础上,将翻译方法转换为语法制导下的语义程序。为提高同学们的理解能力,我们通过课堂教学,结合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让同学们将课堂内容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动手编写程序,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实践性教学是课程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编译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自96年起,改变了以往实验内容上只是对理论的验证的初级实验模式。在实践内容的

36、安排上,我们采用随所讲章节教学内容,同步验证实验与贯穿编译原理全部内容的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模式。这样,既让学生通过同步实践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了解,也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有:上机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共10机时) 1识别小型语言所有单词的词法分析程序设计(3机时) 2表达式文法的递归下降分析程序设计(3机时) 3表达式文法的slr(1)分析程序设计(4机时)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编译原理”课程兼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到难度很大。编译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综合所学

37、过的计算机知识、编程技术以及编译原理课程所学知识,在本课程实践中自己动手完成一个小型语言的简单编译程序的设计工作,以达到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对编译程序设计技术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并且,通过课程设计让同学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30机时+4学时) 1实验预备知识讲解(4学时)(1) 词法分析工具知识学习:介绍lex工具及常用词法分析方法;(2) 语法分析工具知识学习:介绍yacc、gcc工具;(3) 介绍课程设计目标:要求、难点、常见问题、编程环境等。 2一个小型语言编译器的开发(30机时

38、)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本课程设计是编译原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任务要求: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一个简化的pascal语言含有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符号表管理、语义分析以中间代码生成程序的小型编译系统的设计。所完成的系统能对给定的输入源程序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词法、语法及部分语义检查),输出等价的中间代码(四元式)程序和符号表。4-2-4考核内容与方法1.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学生自行完成,课外6学时)(1) 对设计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编写分析报告;(2) 进行概要设计,编写概要设计报告。2.详细设计、编码(上机实践1824机时)(1) 进行详细设计,编写详细设计报告;(2)

39、编码,完成程序设计工作;(3) 进行调试。3.调试(上机调试612机时)(1) 对所制作的系统进行综合调试和测试,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填写bug报告书;(2) 消除bug,完善系统。4.验收(2学时)提交验收申请,由指导老师组织验收工作。考核方法:程序完成情况验收(60)实验报告(20)技术文档写作质量(20)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配合文字教材(蒋立源、康慕宁主编,“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课程教学已具备全套的电子教案,该教案从2000年起已连续使用了6

40、届,并进行了多次修订。出版了配套的教学辅导教材一部(康慕宁主编,编译原理常见题型及模拟题,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第三版)已于2005年元月出版,为配合教材出版,现正在编写相应的电子版教材,目前已完成全部内容的90%。学校提供了教学网站,现正在进行调试。“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第四版)已获得国家批准立项,目前正着手编写的筹备工作。由于编译原理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均很强,因此,除课后上机实验外,我们还专门设置了“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课。通过让学生参与小型的编译程序的开发,把课堂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41、,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正在编写新学期使用的实习指导书。自2004年开始,计算机学院已面向全院学生开通编译原理课教学网站(网址:01/netteach/login.aspx,限于网站条件,目前只对我院学生通过西工大校园网进入)。通过两届同学的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还在完善中。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把好备课关。对于所教内容应注意难点分散,尽量将其

42、分解为便于理解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组合,以便于学生理解,采取所谓“避轻就重”的教学方式,即难点多讲,易懂内容少讲;2. 教学内容上注意承上启下、循序渐进,保持思维的连贯性;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4采用提问、反问、设陷等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5课外辅导与课程实践是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6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7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型的课程设计,独立完成小型系统的设计、调试工作,使学生能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 不断更新教学手段 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并配合传统的黑板书写,以增大

43、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2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配合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上机机时,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开设综合性实验即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3 充分利用先进的工具 将编译技术方面出现的新方法、新工具(如gcc,gen等)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及实验环节中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本课程在我校计算机学院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连年得到好评,教学效果很好。负责人多次受到学校表扬和表彰。所选用的教材由本校课程教学组成员主编,是“九五”及“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目前已获得“十一

44、五”国家重点教材立项。曾荣获2002年第五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通过四个年级共16455人(其中200304学年57人,0405学年63人,0506学年44人,0607学年55人)十个项目的抽样调查,在219*10=2190项中,评为优的项目为1853项,占84.6%;评为良的项目295项,占13.4%;评为一般项目43项,占2.0 %;评为差的项目0项。三年中每年评优项目比例依次为:84.56、84.60、86.12、84.73;评良项目历年平均比例为:13.86、11.39、12.47、13.09;评为一般项目历年平均比例为:2.29、4.43、2.74、2.18。在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中

45、,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很多同学因为编译原理教学效果好而发自内心地喜欢上编译原理课(参见“教学效果学生评介意见”)。以下是一些学生评价内容摘录:1 教材在内容和例题方面都经过作者仔细地筛选、甄别和编辑,每一个章节在一定程度或层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都有令人兴奋的亮点,呈现出独特的风格;2 教材印刷精美,内容清晰透彻,习题难易适中,既是一本教材,又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参考书。3 教师还收集了大量的跟课程相关的电子资料,开拓了同学的视野。4 教师上课生动详(翔)实,实践性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5 编译原理虽然是一门很难的课程,但是由于选择了一本优秀的教材,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同学们在学

46、习时并不感到困难。6 教师态度认真,效果明显,对疑点、难点仔细剖析,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真正理解和领会。7 教学理论先进,内容充实。教学手段先进,事半功倍。开展课程实践,学以致用。学生积极配合,相得益彰。8 老师的讲授方式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9 老师十分注重知识的连贯性。10 我挺喜欢学习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也许是因为康老师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与其认真负责的态度。课前复习与课后总结,我想这也是得到大部分同学认可的。11 老师循序渐进的上课方式能使同学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注意课程的衔接,使同学们对于整个知识结构有较清晰的认识,才能达到融汇(会)贯通、学以致用。12 老师对自己和同学们要求都很严格,课堂

47、上要求大家认真听讲、不迟到早退。所谓“严师出高徒”,这一点对大家是适用的。13 我了解到周围很多我认识的同学都特别喜欢上康老师的编译原理课,他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并对大家严格要求。14 老师讲课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实现了在课堂上老师主导,学生主动的目标。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还特别注意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总之,大家对老师的编译原理课非常满意。校教学督导组也对本课程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参见“教学效果校督导组评价”):1 教学团队力量强:教学团队以中年教授为骨干,以老、中、青年教师组成,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培养青

48、年教师措施得力。2 自编教材特色突出:蒋立源教授和康慕宁教授编写的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编译原理(第二版、第三版)共印刷了10余次,共7万余册,被全国60多所大学选用,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该教材于2002年获得了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该教材于今年再次被选为国家“十一五” 规划教材。3 教师授课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备课充分,概念准确。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实验教学注重创新,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综合性、验证性、设计性、创新性等实验内容,使课堂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5

49、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在编译原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成果显著,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的好评和学校的奖励。6 由于该课程组的不断能力,该课程教学已经得到广大学生和专家的认可。该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05年12月被评为“微软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杜文奎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在对本课程教学的评价中指出:康慕宁教授在讲授编译原理课程中,政治观点正确,做到教书育人,备课认真充分,教学全神贯注,语言生动,表达精练。在讲授内容上,能够突出重点,层次分明,论述严密,分析透彻,并注意启发学生,通过提问、反问、举例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培养学生

50、理解能力,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思想集中,气氛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间通过与学生交流,普遍反映对康慕宁教授的讲课感到非常满意。周兴社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在对本课程组的评价(参见“教学效果校内专家评价”)中指出:1 课程组注重将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和教学之中。2 课程组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2名青年教师通过教学辅导及部分章节的授课逐步得到了锻练,已能独立主讲课程。3 该课程在计算机学院历年本科生课程教学情况评价中,均被学生评为最满意的课程之一。张遵濓教授(原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原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教材委员会委员、

51、计算机学科组组长、现任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软件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在对本课程组的评价(参见“教学效果校内专家评价”)中指出:1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 主讲教师积极投身教材建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材加黑板”的教学模式逐步改进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将单一的课堂授课改进为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 在抓好教学工作。教材建设的同时,他们还注重教学队伍的建设,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4 相信他们会将编译原理课程建设得更好。中国科学院沈绪榜院士(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科技委员会主任、研究

52、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组成员)在对本课程组的评价(参见“教学效果校外专家评价”)中指出,西北工业大学编译原理课程有以下特色:1 有一支高水平教师组成的教学、实验人员队伍。2 编写出版了多种高质量的教材。3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完善实验环境,在教学软件和硬件条件上都已俱备相当的规模。4 坚持理论与实际并重,但十分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但使学生对编译器的设计原理及内部处理机制有深入的理解,而且也在实现、调试和维护编译器方面得到了初步的训练。5 是一门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西安交通大学冯博琴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副主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

53、机基础课程教学分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在对本课程的评价(参见“教学效果校外专家评价”)中指出:1 该课程是一门很优秀的课程;2 课程的历史沉淀很厚,形成了一支中青年为主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十分雄厚;3 教材建设卓有成效,课程教材建设做得十分出色;4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引入新技术,适应教学之需;5 教学“能满足学生知识结构变化的要求”。西北大学周明全教授(原西北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软件学院院长、可视化研究所所长、博士导师、陕西省软件工程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在对本课程的评价(参见“教学效果校外专家评价”)指出:1 在多年的编译系统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使该单位在编译技术领域里,学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2 跟踪国内外编译技术的最新技术成果,撰写了多本教材和教学辅助参考书;3 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学环境、教学硬件建设得到长足发展;4 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设施;5 建设了一支具有高水平、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刘坚教授(该校精品课程编译原理负责人)在对本课程的评价(参见“教学效果校外专家评价”)中指出:1 教学梯队组成、教材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