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8年9月12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8年9月12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8年9月12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8年9月12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6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 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

2、,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 “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

3、,亦未知其孝。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 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赞曰:孔子曰: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 不得而不懈, 遍天下之半, 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 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选自杨万里集笺校)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台州“至孝”的一组是

4、既长,仕所至必求母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自是奉板 舆孝养者十余年觌无子,子台州之子abcd【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不能反映“至孝”,与“李台州”无关。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文言文信息筛选类题目,大多是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如典例:人物是“李台州”,其品质是“至孝”,然后可分析出不能反映“至孝”,与“李台州”无关。排除这两项,答案自然就出来了。筛选信息技巧:一是明结构关系,即要弄懂人物、事件、观点、结论之间的关系,为筛选信息打下良好基

5、础;二是知对应关系,即筛选信息时应做到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对应;三是对位意识,即将信息选项代入语境去验证真伪,辨别正误;四是比对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意进行比较鉴别,以确定正误是非。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

6、 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 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 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 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 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 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选自史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次:次

7、序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曰谢:道谢c而卒 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 ,仓促d乃引 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荆轲性格特点中的耿直刚烈的一组是()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荆轲原打算等待自己的一位朋友到来和他一起去刺杀秦王,可燕太子丹认为等他朋友来到就太晚了,所以想让他马上就出发。b荆轲前往刺秦,太子等人都到易水来为他送行,荆轲的歌声感染了前

8、来送别的人,然后荆轲登上车离开,始终没有回头。c荆轲到达秦国之后,拿着一千斤金子贿赂了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经他引荐秦王非常隆重地在咸阳宫接见了燕国使者。d荆轲追逐秦王时,殿上的大臣们仓促之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只好扔给秦王一把剑,秦王才得以拔剑击伤了荆轲。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 “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

9、鞫武谏曰: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馁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 归身于丹, 丹终不迫于强秦, 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曰: “愿图国事于先生。 ”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田

10、先生坐定, 左右无人, 太子避席而请曰: “燕、 秦不两立, 愿先生留意也! ”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 “敬诺。”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太子丹质于秦,亡 归亡:逃亡b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灭口:杀死c太子避 席而请避:离开d却 行为道,跪而拂席却:后退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a樊将军亡秦之 燕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谓其 太傅鞫武曰其 孰能讥之乎c然

11、后乃可图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光不敢以 乏国事也又以 悲夫古书之不存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避席而请心惛然,恐不能须臾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abcd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

12、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一1b【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b 谢,谢罪。2b3b【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 项“太子丹认为等他朋友来到就太晚了” 不准确; c项“千斤之资币物”不是 “一千斤金子” 的意思; d 项“负剑” 不是“扔给秦王一把剑”的意思。所以选b。二4b【解析】奴,以灭口” 意思是 “希望太子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b 项,“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灭口”意为“消除借口”。

13、5d【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a 项,“之”,动词,“到”;助词,“的”; b 项,“其”,代词,他的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c 项,“乃”,副词,才副词,竟然、居然; d 项,“以”均为介词,“因”。故答案应为 d 项。6c7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不当,由原文“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可知,不是太子知道,而是鞫武认为。【参考译

14、文】燕太子丹被质押在秦国,逃回燕国,眼看秦国就要灭掉六国,秦兵已经逼近易水,害怕亡国之祸就要降临燕国。太子丹为此而担忧,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能为国家出谋划策。”鞫武回答说:“秦国占领的土地遍布天下,如果秦国出兵胁迫韩、魏、赵三国, 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土地未必能保得住。您怎么为了被凌辱的怨恨而去触犯秦王呢?”太子丹说:“这样,那该用什么办法呢?”太傅说:“请让我深入考虑考虑。”过了一些日子,樊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太傅鞫武劝他说:“您不能收留。 秦王暴虐无道,一直怨恨燕国,本来就很让人害怕的了,更何况又听说樊将军躲在我们这里呢! 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

15、饿虎出没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即使有像管仲、 晏婴那样的谋士,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希望太子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并且向西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 这样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要实现所需的时间太久,我心里忧闷烦乱,恐怕等不及了。而且不只是这样。樊将军在诸侯中走投无路,投靠到我这里来, 我总不能因为受到强秦的胁迫,便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现在是我拼命的时候了。 希望太傅重新考虑。 ”鞫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他深谋远虑, 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 ”太子说:“希望通过太傅结交田先生,可以吗?”鞫武说:“遵命。”鞫武出来去见田光说: “太子想跟先生商量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丹。太子跪拜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