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控制测量施工(完整版)_第1页
隧道控制测量施工(完整版)_第2页
隧道控制测量施工(完整版)_第3页
隧道控制测量施工(完整版)_第4页
隧道控制测量施工(完整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隧道控制测量施工方法一.测区及工程任务概况1. 隧道工程概况 现有一铁路隧道(老官山隧道)长达三千米,位于云南省昆明市 郊区,此山海拔两千多米,为曲线形特长隧道,山体为东西走向,地 势总体比较复杂,隧道进口地势平缓,坡面起伏不大,坡角约10 20 ,出口段地形陡峭,坡面起伏较大,坡角约 2030 。但由于 本公司项目部承担于隧道出口施工,因此施工条件比较复杂。2.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方案及精度要求根据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要求,隧道洞内采用四等 导线测量,测角精度要求为 2.5 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1/35000, 方位角闭合差为秒, 导线水平角采用徕卡全站仪观测 4

2、个测回,导线 边长观测 4 个测回,对向观测, 按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同样进行相关改 正计算。隧道洞内导线点布设: 曲线地段采用 150m-200m, 直线地段采用 200m-300m 布设一个导线点,组成主副导线闭合环。主副导线点长 期保存,作为施工测量和竣工测量的控制点。为了方便施工, 可从主副导线点布设临时导线, 临时导线可以按 一级线精度施测,要求临时导线及时和主副导线闭合校核。主副导线(临时导线)要紧跟施工中线,施工到达预定里程后, 及时测定导线点, 以导线点及时修正施工中线, 必须确保施工中线准 确,特别是在隧道设计有钢支撑和衬砌支护前, 必须先以导线校核施工中线,确保隧道设计尺寸洞口

3、测区总共有两个已知点点名 X 坐标 Y 坐标L1 2765014.765 531703.3300L22764640.946531743.8150高程1922.9171980.674二:施工工序流程1. 主要测量工作 、平面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 、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 、放样衬砌断面 、贯通测量2. 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项目部工程部分测量班, 隧道工区设测量小组, 综合素质能达到 独立胜任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和隧道放样的水平。 测量班和工区测量 小组实行班(组)长负责,测量班负责对隧道工区施工测量工作进行 指导,测量组长为隧道施工及时提供定位和服务。平面测量和导线点的布设控制由分部测量小

4、组完成, 并按开挖进 度情况进行复检, 项目部测量主管负责测量组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测量 成果的复核,随时做到监控测量,测量组在测量时加强自检自核,认 真与自己本分工作。三:主要测量工作及内容:1. 、平面控制测量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主要是保证隧道的精度和正确的贯通, 并定出施工中线。a.洞口投点测设 施工时通过洞外控制点,引进洞内采用双导线布置形成闭合导 线,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 点位布置完毕后, 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 网点 GPS 点(已知)作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 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 2 个水准点

5、测定导 线上各点的高程(并经平差) 。1.洞内导线测量 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 结合洞内施工 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导 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 选择长边布设。 导 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 角测距,在测回期间用全站仪和棱镜采用多次置中的方法, 并采用左 右盘照准目标。 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 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 面无水雾。洞内导线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也可采用近似平差。 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 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

6、 传算。2. 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 如特殊需要时进行 加密,其布置形式也为附和水准线路。全站仪闭合差w 20VL (L为 测段路线段长,以 km 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须应重测。当重测 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限时,取自己测出的结果为施工标准。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每隔 100150米设立一 对高程控制点。洞内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 并定期进行复测。3. 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 隧道开挖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放样及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 开挖面至预计贯通面 100 米时,开挖断面可适当加宽 (加宽值不超过隧道 横向贯通误差限差的一半。 初期支护完成

7、后, 采用断面检测仪对开挖 断面进行检查, 发现欠挖后及时报与施工班组处理。 仰拱断面由设计 高程线每隔0.5m (自中线向左右)向下量出开挖深度。4. 放样衬砌断面隧道立模衬砌前, 必须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测定。 并标 注特殊部位的高程位置。 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后, 必须对衬砌段进行中 线放样和高程复合,并测出衬砌后的净空断面。5.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为确保施工进度和改善施工环境, 分部人员必须团结奋进, 由两 端导线分别测量该点坐标,测量该点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 水平角求算方位角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 隧道贯通后, 中线和高 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

8、开挖和衬砌,均应A. 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通过导线测得的贯通误差按下述 要求调整:(1)、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2)、计算贯通点坐标闭合差;(3)、坐标闭合差在调线地段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4)、采用调整后的导线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中线放样的依据。B. 高程贯通误差在规定的贯通误差限差之内时,按下列方法调整:(1)、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2)、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 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 上按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3)、以调整后的高程,作为未衬砌地段高程放样的依据。(四)、竣工测量隧道竣工后, 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

9、线点。 在直线上每 200米设一个,曲线上按曲线五大桩埋设。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在隧道 边墙上绘出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五测量资料管理 测量放样的依据是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 要求使用的图纸及规范 必须盖“受控”章,确保其有效。 对工程所用测量资料加以分类存档, 并按要求进行管理。 所有原始测量数据必须在现场用铅笔记录在规定 的测量手簿内, 记录数据字迹应端正、 整齐、清楚,不得更改、 擦改、 转抄。每次施测前应在室内做好测量资料计算,同时将施工过程、测 量方法及要求对测量人员交底。测量资料必须由一人计算,另一人复核签认后才能用于现场测量放样。所有现场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将观测者、记录者、复核者记录 清楚且须是各岗位操作人员自己签名。中线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中线 记录手簿记录,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水平高程施工放样记录必须用 水准仪测量簿记录,记录中各项内容应填写清楚、完整。六注意事项严格按规范工作,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不合规范要求及时返 工。测量组内部人员一定要团结配合,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观测和计算结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