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1页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2页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3页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4页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上一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于1995 年3 月开始编制,1997 年9 月省政府第137 次常务办公会审查通过并上报国务院,2000 年7 月经国务院同意,由建设部批复实施。由于规划编制较早,原规划的某些内容已不适应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按法定程序调整完善。2003 年,经省政府同意,建设部以建规2003106 号同意对原规划调整。第二条:规划重点(一)以规划为依据,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二)优化省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加强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科学引

2、导各级各类城镇的发展;(三)立足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将省域空间划分为九类规划、管理、协调和管治区域,适应城镇发展和区域空间资源保护的双重需求。建立规划实施的决策、执行、监督三者相协调的机制;(四)发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各行业规划、专业规划和指导下一层面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职能。第三条:规划依据(一)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 号)文件精神;(二)国务院关于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的批复意见、建设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三)安徽省全面建

3、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00-2010);(四)有关专业部门的最新规划意见、省“两带一群”密集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成果、各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条:规划目的(一)稳步推进安徽城镇化,建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组合有序的城镇空间结构,引导区域性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与建设,提升城镇人口、产业、空间结构优化能力。(二)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区域与城镇间的协作能力。(三)引导和调控各项建设活动,提出区域空间管治要求,落实区域强制性规划控制内容,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4、,提升政府对空间资源的管治能力。第五条: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围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3的总体要求,贯彻东向发展战略,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以中心城市及城市群作为区域空间发展重点,继续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861”工程在空间上的落实,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省域城镇发展新格局。第六条:规划范围。安徽省行政区范围,面积13.94 万平方公里。第七条:规划期限。20042010 年,重大问题展望至2020 年。第八条:规划效

5、能。本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安徽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省域内城镇发展与布局、区域与城市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配置、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土地利用等均应遵守本规划。本规划同时指导省域内各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第九条:规划强制性内容。以黑体字划线标注。4第二章发展目标第十条:综合发展目标。到2010 年,全省综合实力力争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特别是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安徽建设取得新进步。到2020 年,全省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赶上并

6、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我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达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十一条:经济发展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 年超过1 万亿元,人均生产比2000 年翻一番半以上。财政收入1300 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 万亿元。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第十二条:社会发展目标。到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

7、长7%以上,分别达到12000 元、3800 元,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达到40%,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25 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之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 岁以上。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7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0%。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 年。普及和5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争取达到8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争取达到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分别达到200 万人和300 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扩大到400 万人,失业保

8、险覆盖人数达到370 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第十三条: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8.66%,淮河、巢河水质达到三类,城镇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天数315 天。第十四条:城镇化发展目标。“做强、做优、做美、做特”各级城市,重点做大核心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到2

9、010 年末,全省总人口控制在673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42%以上;2020 年末,全省总人口控制在710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50-55%,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第十五条:城镇化质量目标指 标 单 位现状 目 标2003 年 2010 年 2020(一)经济发展水平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 6778 12000 18000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35.95 43 456(二)社会发展水平 3.恩格尔系数 43.2 40 354.人口预期寿命 岁 70 73 755.每万人拥有医生数 人/万人 50.9 60 806.成人识字率 85 90 957.适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 2

10、5 30 408.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 比重 0.8 1.5 2.09. 科技进步贡献率 40 50 651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万人 347(2005 年) 400(三)基础设施水平11.人均住房面积 平方米/人 18.12 25 3012.人均道路面积 平方米/人 8.83 12 1413.自来水普及率 79.67 90 10014.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85 95 10015.燃气普及率 62.42 90 10016.人均生活用电量 千瓦时/950 1400 150017.住宅电话普及率 59.8 85 95(四)生态环境水平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7.2 30 4019.

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4.48 8 1220.tsp(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 毫克/立方0.10 0.09 0.0921.二氧化硫年日均值 毫克/立方0.03 0.02 0.0222.污水集中处理率 45.86 60 8023.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8.56 45 8024.环境噪声平均值 分贝 57 55 5525.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比例 0.8 1.2 1.6第十六条: 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到2010 年,控制在8086平方公里以内。严格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长管理,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用地机制,妥善协调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走“集约型”、“效益性”的土地

12、利用模式。第十七条:实现发展目标的“五大”策略。7(一)以融入长三角为主要方向的经济发展策略。突出比较优势,建设面向长三角其他省(市)的“四大基地”;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以东部为参照系的追赶或赶超战略。(二)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策略。统筹城乡发展,大力调整城乡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在优化城乡结构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进城建投资体制改革等方面迈开实质性的步伐,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城镇建设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带动工业和服务大力发展;促进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转移,协调人口城乡结构;引导人口向重点发展地区、地带集

13、聚,优化人口空间结构,推进部分城镇群地区城乡一体化。(三)以集聚、集约为目标的空间发展策略。进一步优化省域城镇空间结构,加强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的协调,提升省域城镇群体与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因地制宜,进行分区、分时序的空间战略引导,优化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空间资源利用的集约和紧凑,走布局合理、资源节约、功能完善、个性突出、环境优美、城镇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健康城镇化发展之路。(四)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大力调整区域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共同发展,实现突出中心城市发展和经济圈、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辐射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和

14、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与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一体8化进程及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注重与省外区域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科学运用非均衡发展战略,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上,以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增强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和带动能力。对内整合城乡,对外融入长三角,加快安徽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安徽省在中部区域的崛起。(五)以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把生态城镇建设作为生态省建设总体布局的核心,切实保护好各类生态用地,推进绿色社区建设。要以生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镇生态经济的大

15、发展。实行省域空间管治,划定不同类型的开发管治空间,提出发展策略和管治要求,实现城乡空间的可持续利用。9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第一节省域空间总体功能定位第十八条:省域空间总体功能定位。中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农产品基地和风景名胜旅游目的地;我国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西移的“首选地”之一;全国重要的物流基地之一;长三角城镇群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城镇化发展战略第十九条:城镇化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内涵发展为主,外延发展为辅,实现城镇集约发展;以大、中城市特别是城市群作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战略重点,以中心镇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基地,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有安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16、第二十条: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工业化、信息化为推动力,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导向,发挥外向型与内源型经济的互动作用,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二十一条:城镇化发展路径(一)走有安徽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道路,优化省域城市空间布局,走有序分工、协调互动的集约发展道路;(二)壮大中心城市实力,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引导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发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龙头作用;(三)积极发展小城市,逐步建成较强实力的县域中心城市,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0(四)有重点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强乡村居民点的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

17、主义新农村;(五)引导跨省劳动力流动,推动跨省域的异地城镇化健康发展。第二十二条:城镇发展策略(一)做“强”大城市: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培育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巩固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二)做“活”中小城市:培育专业化产业门类,参与区域协作与分工;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其在区域城镇网络中的节点作用。(三)做“特”小城镇: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培育特色产业,加强聚集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发展质量,成为推动农村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基地。重点发展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交通优势明显的小城镇。第三节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第二十三条:空间资源利用总的要求。与全省处于工业化中

18、期、城镇化发展加速阶段相适应,立足于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因地制宜,优化省域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模式,着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空间资源配置利用的集约化程度。第二十四条:制定空间发展战略的七大原则(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化;(二)集约紧凑,注重城镇化的集约发展;(三)做强大城市,打造区域增长极;11(四)做活中小城市,完善辐射网络;(五)因地制宜,加强小城镇建设;(六)明确方向,全面融入长三角;(七)统筹布局,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第二十五条:空间发展总体战略:“东向发展、奋力崛起”(一)对内整合城乡:“中心集聚、分区调控、点轴推进、网络发展”;(二)对外融入长三角:“实施东向

19、发展战略,梯度融入长三角”;(三)集聚、集约、协调:“坚持科学发展观下的健康城镇化道路,实现空间资源利用的集聚、集约”;(四)实现中部率先崛起:“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安徽省在中部区域的崛起”。第二十六条:城镇空间发展分区:“四大片区”(一)皖江片区: 以长江为纽带,由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宣城等城市和当涂、和县、无为、芜湖(湾址)、繁昌、南陵、铜陵、青阳、桐城、枞阳、东至、怀宁、望江、潜山、太湖、宿松、宁国、郎溪、广德等县(市)组成,面积约2.60 万平方公里。(二)皖中片区:由合肥市为中心,六安市、巢湖市、滁州市为次中心,包括肥东、肥西、舒城、庐江、霍邱、金寨、霍山、含山、

20、全椒、来安、明光、天长等县(市)和长丰县南部组成,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三)皖南片区:以黄山市屯溪区为中心,由黄山市徽州区、黄12山区、休宁、歙县、黟县、石台、绩溪、旌德、泾县等区、县组成,面积约2.65 万平方公里。(四)皖北片区:包括宿州、淮北、阜阳、亳州、蚌埠、淮南各市以及凤阳、寿县、长丰县北部,面积约6.32 万平方公里。第二十七条:分区空间发展策略:“抓沿江、强中部、促南部、带北部”。(一)皖江城镇片区空间发展策略:“以芜湖为核心,促进沿江城市率先融入长三角”。1.以芜湖为核心、安庆为副核心,促进沿江城市率先融入长三角;2.以马芜铜宜城市群为先导,率先融入长三角;3.突出建设重

21、点城镇密集区,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实力;4.加快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创造区域协调发展的平台。(二)皖中城镇片区空间发展策略:“以合肥为核心、建设合巢芜、融入长三角”。1.以合肥为核心、巢湖、六安为次中心、合巢芜为主要发展轴,加强合肥城市群建设,融入长三角;2.推进滁州全椒来安一体化建设;3.扶持省际边境城镇率先发展。(三)皖南城镇片区空间发展策略:“以黄山市为核心,县城、建制镇为节点,打造旅游城镇组团”。1.以黄山市为核心,县城、建制镇为节点,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13城镇组团;2.挖掘内涵、推进观光旅游向综合旅游的转变;3.注重旅游组团内外部城镇的合理分工和优化配置。(四)皖北城镇片区空间发展策略

22、:“培育两淮一蚌、实施中心突破、带动区域发展”。1.培育“两淮一蚌”城市群(蚌埠淮南和淮北宿州)成为皖北区域性增长核,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区域发展;2.推进蚌埠淮南和淮北宿州市一体化建设;3.因地制宜,立足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步伐。14第四章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第一节城镇空间组织规划第二十八条:城镇空间结构“两线三片多极”。形成以沿江、合徐合芜芜宣高速公路为城镇发展轴,合肥城市群、沿江城市群、“两淮一蚌”城市群为城镇组合发展地区,各地级市为发展极核的“两线三片多极”联动发展的省域城镇空间结构。第二十九条:城镇空间布局引导一:强化两条城镇发展轴“十字骨架”(一)皖江城镇发展轴:为省域东西发

23、展主轴。(二)合徐合芜芜宣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由合徐高速公路合巢芜高速公路和芜宣杭高速公路组成,为省域南北发展主轴。第三十条:城镇空间布局引导二:引导培育“三片”城镇集聚区(一)合肥城市群。是未来安徽省城市化的核心地域,将成为实现城市跨越发展、生产力布局调整、空间布局优化的主要空间。包括合肥市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六安市区、舒城县、庐江县、巢湖市区、含山县等3 市6 县的全部。(二)沿江城市群。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巢湖市所辖的和县、无为以及宣城市所辖的宣州区、宁国市、广德、郎溪等主要城市,是全省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联系紧密、城镇布局密集、区域综合交通联系便

24、捷的城镇群,是我省率先融入长三角的地区。15(三)“两淮一蚌”城市群。包括蚌埠市区、淮南市区、凤阳(府城临淮门台)、怀远(城关五岔)、凤台、寿县、宿州市、淮北市等主要城市组成的沿淮带状城市群,是皖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地区。第三十一条:城镇空间布局引导三:加强其他各地级市建设皖北城镇发展极点城市:阜阳市、亳州市。皖中城镇发展极点城市:滁州市。皖南城镇发展极点城市:黄山市。第三十二条:城镇空间布局引导四:因地制宜,有保有压,建构经济繁荣、环境良好的省域空间结构(一)注重沿江城镇开发时的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切实加强湿地和长江水系及其支流的生态保护,跨江发展要多方论证、慎

25、重选择。(二)对受到水容量限制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等城市和地区要加强生态环境的培育与保护,注重淮河及其支流的环境治理。(三)适当限制生态比较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如黄山地区、大别山区、沿淮行蓄洪区的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四)切实加强水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保护,积极探索解决水资源缺乏以及污染问题的途径和措施。第三十三条:分时序空间推进战略(一)2004-2010 年。1.重点打造马芜铜宜和合巢芜“t”字型省域核心发展地带;162.加大城市密集地区的建设与管理力度,强化城镇聚合轴的发展,对小城镇的重组与改造、生态绿地的建设与保护应予以高度重视;3.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要迅速与皖

26、江经济带和长三角接轨;4 积极推进各级城镇的现代化进程;5 形成连接全省各级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网,其他高等级公路通达县城,区域供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信息化网络建设全面展开。(二)2011-2020 年。1.重点打造以合肥、马鞍山、安庆为顶点、沿江城市群为重点的省域核心金三角;2.继续推进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战略,在完成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后,通过重要的产业、交通、城镇轴线,使安徽省全面融入长三角;3.继续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寻求重点城镇密集地段的率先发展,皖北重点培育“两淮一蚌”城市群、皖南打造皖南旅游城镇组团;4.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城镇之间,预留一些永久性的生态绿地。对大型湖泊、水体

27、要继续强化保护意识和措施。增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5.强化信息港的建设,注重网络节点城市的选择和布点,适应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三)远景(2021-)。17全省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形成以蚌埠、马鞍山、安庆为顶点,以合肥为重心,合肥城市群、沿江城市群、“两淮一蚌”城市群为核心的协调发展的“大三角”省域核心发展区域。形成两主(长江、合徐合芜芜宣杭高速公路)、四副(宁西铁路、界阜蚌蚌宁高速公路、商景高速公路、皖赣铁路)城镇拓展轴,多条城镇拓展轴交汇处的城市演化成为新的城镇群体。合肥城市群与沿江城市群联动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形成独具安徽特色的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沿江抱湖”的城市群。第二节城镇

28、产业分区与城镇职能结构第三十四条:城镇片区产业协作及合理分工(一)皖江城镇片区:以芜湖为中心,安庆、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等5 市为次中心,推动沿江城市跨江合作和联动发展,尽快形成以长江及重要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群,构筑优势突出、协调互补、外向带动的产业体系,形成高密度沿江产业带,在实现奋力崛起中发挥脊梁作用。(二)皖南城镇片区:以黄山市为中心,以“两山一湖”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充分利用黄山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形成多层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存的皖南综合旅游体系,加强与长三角旅游城市联动发展,建成无障碍旅游区,形成以黄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加强新安江流

29、域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无污染、低耗能、可循环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促18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三)皖中城镇片区:以合肥为中心,充分发挥科教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行的原则,逐步形成较高层次的机械电子、化工和建材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产业选择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保护大别山区以及环巢湖重要的生态资源,丘岗平原地区着力打造成为合肥城市群的产业配套和转移基地、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四)皖北城镇片区:由以蚌埠、淮南为中心,宿州、淮北、滁州为次中心的京沪铁路沿线地区和以阜阳为中心、亳州为次中心的皖西北地区组成的皖北地区,大力推进沿淮城市群建设,加快构筑“两

30、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发展特色制造业,尽快做大做强,使“两淮一蚌”成为皖北地区奋力崛起的龙头。支持发展皖北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第三十五条:经济发展重点地带。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重要交通干线为纽带,形成全省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带;以皖江城镇发展轴为东西发展轴,以合徐合巢芜宣高速公路组成的城镇发展轴为南北发展轴,构成全省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一级轴线。第三十六条:产业空间布局与城镇发展布局协调发展(一)大中型建设项目选址,应充分考虑城镇职能分工和各项建设条件,把经济建设同城镇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二)采用经济手段和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促进分散的乡19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并向小城镇集

31、聚;(三)优先建设产业带上的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第三十七条:省域城镇职能等级结构(一)省域中心城市:合肥市:职能定位安徽省省会、全国主要的科教基地,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商贸、金融、信息中心。(二)省域次中心: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城市群:职能定位整合芜湖、马鞍山、铜陵和安庆四市的比较优势,充当沿江城市群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的重工业和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芜湖:综合型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交通枢纽,全省主要加工业、外贸基地和商贸中心,马芜铜城市群核心城市,皖南旅游区门户之一;马鞍山:工业型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马芜铜城市群核心

32、城市;铜陵:工业型城市,国家重要的铜产业、电子基础材料工业基地,马芜铜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安庆市:综合型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沿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长江重要港口,皖西南旅游服务基地。“两淮一蚌”城市群:皖北地区的区域中心,经济、交通中心。蚌埠市:综合型城市,安徽省重要交通枢纽,全省重要加工业基地,皖北地区商贸中心,“两淮一蚌”城市群首位中心城市;淮南:工矿型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两淮一蚌”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淮北:工矿型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两淮一蚌”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20(三)区域中心城市1.黄山市:风景旅游城市,皖南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主

33、要职能:黄山风景名胜区国际性旅游和度假服务接待基地,皖南经济区的中心城市。2.阜阳市:综合型城市,皖北城镇群核心城市之一。主要职能:国家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京九经济带重要工贸城市,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皖西北地区主要商贸、金融和信息中心。3.滁州、宿州、六安、巢湖、池州、宣城市:综合型城市,主要职能:所在市域(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滁州、池州、宣城市兼具旅游职能,池州、宣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4.亳州市:综合型城市,主要职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际边境地区的商贸中心,皖西北地区次中心城市。(四)县域中心城市1.县级市。界首、天长、明光、桐城、宁国市。属综合型城市,主要职

34、能:所在市域行政文化中心、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桐城属于历史文化名城。2.县城。绝大多数属综合型城市,主要职能:所在县的行政文化中心、工业基地和交通、商贸、金融、信息、科教中心,当涂、涡阳、蒙城、全椒、繁昌、庐江等县城具有较强的工业职能,寿县、歙县、凤阳、和县等县城属于历史文化名城,潜山、青阳、广德等县城属于风景旅游城市。(五) 建制镇 全省有1150-1250 座,所在镇(乡)域的商贸服务21中心和乡镇工业基地,少数是旅游、工矿城镇。第三节人口空间集散与城镇规模等级第三十八条:人口规模的总量控制。2010 年全省常住总人口控制规模为6550 万左右,2020 年控制在7100 万以内。第三十九

35、条: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规模。2010 年、2020 年全省建制镇及重点乡集镇以上城镇实际居住人口分别达到2650-2850、3550-3900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0%-43%、50%-55%。第四十条:人口空间集散:“分区引导、出山进城”(一)通过政策引导与改革,促进人口向条件优越、特色明显的城镇片区良性集聚;(二)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鼓励农村人口“出山进城”;(三)引导跨省域劳动力的流动,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第四十一条:城镇人口规模等级。至2010 年形成合肥、蚌埠、淮南、芜湖4 个_特大城市、7 个大城市、11 个中等城市、35 个10-20万人口规模和18 个小

36、于10 万人口规模的县城和城镇以及1000 左右建制镇的省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到2020 年,合肥、淮北、蚌埠、淮南、芜湖、马鞍山、安庆、阜阳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全省形成8 个特大城市,7 个大城市,17 个中等城市和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的县城,39 个10-20 万人口规模的县城和城镇,1200 个左右建制镇的省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22表4-1 2010 年全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模序列 城镇个数城镇人口数(万人)城镇名称特大城市(城镇人口数100万以上)4 655-675 合肥市、淮南市、芜湖市、蚌埠市大城市(城镇人口数50-100 万)7 525-545淮北市、马鞍山市、安庆市、宿州市、阜阳市、

37、铜陵市、滁州市中等城市(城镇人口数20-50 万)7 235-253亳州市、六安市、巢湖市、明光市、黄山市、界首市、宣城市小城市(城镇人口数20 万4 70-72 池州市、桐城市、宁国市、天长市县城10-20 万5335 430-460涡阳、舒城、蒙城、太和、怀远、临泉、全椒、无为、阜南、肥东、肥西、芜湖、五河、固镇、凤台、枞阳、来安、定远、颍上、砀山、萧县、泗县、霍邱、寿县、庐江、灵璧、利辛、金寨、广德、泾县、含山、和县、长丰县、潜山、凤阳县5-10 万 18 100-110繁昌、南陵、太湖、宿松、望江、岳西、歙县、祁门县、休宁县、霍山、朗溪、绩溪、东至、青阳县、石台县、旌德县、黟县、怀宁县

38、建制镇 1000 635-735全省合计 2650-2850第四节主要城市建设指引第四十二条:皖江区域主要城市建设指引(1)芜湖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达到13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170-200 万人;建成长江沿岸重要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23性大城市。功能定位: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加工制造业基地;安徽省的经济中心之一,沿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马鞍山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90-10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120万人。建成长江沿岸现代化的加工制造业城市、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功能定位:国家重要的钢铁加工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重要的

39、加工制造业基地;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现代化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3)铜陵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6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80 万人。建成更加发达、更加文明的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功能定位:中国重要的铜产业、电子基础材料产业加工基地;沿江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4) 安庆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95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140 万人以上。努力建成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城市。功能定位: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皖赣鄂三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及商贸、物流中心,加工制造业基地;沿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 池州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18 万

40、人;2020 年城市人口25 万人24以上。建成现代化生态城市。功能定位: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重要的服务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市。(6)宣城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35-40 万人,2020 年城市50 万人以上。建成现代化的、多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定位:沿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皖东南的中心城市,以商贸为主的的山水园林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第四十三条:皖北区域主要城市建设指引(1) 蚌埠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115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165 万人。完善城市功能,成为“两淮一蚌”城市群的首位核心城市。功能定位:京沪铁路

41、沿线重要的物流中心,加工制造业基地;安徽省的经济中心之一;皖北地区主要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两淮一蚌”城市群首位城市、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金融保险、科教文卫、社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级园区。(2) 淮南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13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165 万人。继续提高淮南煤化工技术开发实力,积极实行城市转型战略,努力打造以煤化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的工贸专业性城市。功能定位: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示范基地;沿淮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两淮一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物流、商贸中心之一,25金融保险、技术服务及社会服务中心,旅游中心。(3) 淮北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

42、人口93-95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120万人以上。加快城市转型力度,由单一的煤电城市向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城市转变,“两淮一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功能定位: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皖北地区副中心城市之一。(4)阜阳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70-8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120万人以上,建成皖西北的商贸、物流、金融、信息咨询、技术及社会服务中心和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功能定位: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皖西北的中心城市。(5)亳州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45-46 万人,2020 年城市70 万人以上,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全面进步的以现代中医药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专业性城市。

43、功能定位: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重要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基地;皖北区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 宿州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57-6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73 万人以上,向现代化的皖东北综合性中心城市迈进。功能定位:“两淮一蚌”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技术服务及社会服务中心。26第四十四条:皖中区域主要城市建设指引(1)合肥市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280-30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350400 万人;建成开放型、多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特大城市。功能定位: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交通枢纽,长三角城镇

44、群的次中心城市,全省首位核心城市。(2)巢湖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为35-4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为60 万人。建成现代化的、多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定位:安徽重要的旅游城市;合肥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以巢湖风景区为依托,集旅游、休疗养为特色的滨湖山水城市。(3)六安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42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60 万人。建成多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定位:皖西中心城市,合肥城市群的次中心城市。(4) 滁州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60 万人,2020 年城市人口80 万人以上,打造特色鲜明的工贸城市。功能定位: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后花园之一;南京都

45、市圈的紧密层城市及西北门户;皖中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之一。第四十五条:皖南区域主要城市建设指引(1)黄山27发展目标:2010 年城市人口34 万人,2020 年城市46 万人。全国最美、生态环境最佳的现代化旅游城市功能定位: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国际性旅游城市;皖南旅游区的商贸、物流、社会服务中心。第五章省域城镇支撑体系规划第一节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第四十六条: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一)发展目标: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重点,集中建设对外运输主干线、重点港(站)主枢纽、沿江快速轨道交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机场、港口为枢纽,干线铁路、高等级干线公路、长江和淮河航道为骨架的水路空并举、干支相连、集疏成网的

46、综合交通体系。(二)时空目标:至2010 年,合肥至其他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行程时间不大于4 小时,各地方性中心城市至其所属各市(县)的行程不大于2 小时。第四十七条: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点(一)通道建设:建成与国家级运输通道合理衔接、与省域城镇空间组织、产业空间布局相互协调的运输通道,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重点建设与其联系的运输通道,构成轴向放射状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东西通道建设主要有沿江运输通道、沪汉蓉高速铁路、宁西铁路、界阜蚌蚌宁高速公路、陇海铁路。南北通道建设主要有京沪高速铁路、京九铁路、华东第二运输通道、合徐合芜芜宣杭高28速公路、合铜黄高速公路、商景高速公路、皖赣铁路。加强跨长江

47、交通通道建设,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沟通长江两岸路网,兼顾城市发展。(二)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形成以阜阳、蚌埠、合肥、安庆、芜湖、黄山为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和铜陵,宿州,六安,宣城为交通枢纽性城市的网状立体交通网。(三)城际快速交通:马芜铜宜、合巢芜城市城镇群适时修建连通各主要城市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并与沪宁间的轨道交通相衔接。(四)毗邻地区交通建设:第四十八条:区域铁路交通规划与江浙地区,实施“加密、联网、扩容、提速”工程,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一)建设以合肥枢纽为中心的国家干线铁路:包括合肥

48、南京、合肥武汉快速铁路,水家湖蚌埠复线,并按快速铁路标准改造合肥蚌埠现有铁路;(二)建设与东部连接的通道:包括南京安庆城际客运铁路、上海北京客运专线安徽段、铜陵九江铁路;(三)建设以“两淮”亿吨煤炭基地为重点的煤炭运输通道:包括阜阳六安铁路、庐江铜陵铁路、宿州淮安铁路、淮南矿区铁路,推进阜阳淮南合肥铁路和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第四十九条: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一)建设国家高速公路:包括庐江黄山、六安武汉、亳州29阜阳六安安庆景德镇、合肥六安叶集、芜湖安庆、黄山景德镇等高速公路;(二)建设连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支撑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包括铜陵南陵宣城、芜湖雁翅、巢湖马鞍山禄口机场、扬州绩溪、亳

49、州泗县、明光睢宁、高淳宣城千秋关、阜阳合肥、滁州马鞍山、蚌埠淮南等高速公路;(三)建设与其它邻省连接的出口高速公路:包括岳西武汉、阜阳新蔡、黄山祁门等高速公路;(四)加快干线路网改造、完善,重点是提高省辖市到县城、县城到县城的公路技术水平,完善其布局结构,改善通行条件。第五十条:区域水运交通规划。(一)港口:建设安庆五里庙港区三期、安庆马涡港区一期工程、长风铁水联运散货码头,池州港泥州港区二期工程、牛头山散货码头;铜陵港集装箱专用码头、件杂货码头二期扩建,芜湖港裕溪口煤码头扩建、朱家桥集装箱一期工程、西江汽车滚装码头、荻港综合码头,马鞍山港小黄洲锚地工程、马鞍山港六号码头扩建、人头矶散货码头;

50、合肥新港二期工程、蚌埠新港二期;(二)内河航道:建设芜申运河、蚌埠复线船闸、沙颍河颍上船闸、涡河大寺集船闸。整治淮河、新安江、沙颍河、涡河、浍河、顺安河、漳河等航道。第五十一条:区域空中交通规划。优先发展合肥机场,重点发展黄山、安庆、阜阳、蚌埠的机场。皖北主要利用阜阳、蚌埠机场,其30中淮北,宿州等地利用徐州观音机场,建设同徐州的快速交通体系。皖中主要利用合肥骆岗机场,皖南主要利用黄山机场,皖东包括马鞍山、芜湖等城市主要利用南京禄口机场。根据区域性空中交通要求,论证池州机场的规划建设方案。根据合肥市城市发展要求,进行合肥骆岗机场搬迁的可行性研究。第五十二条:区域管道运输规划。重点配合国家西气东

51、输工程,续建西气东输主管道安徽段,同步建设省内支干线管道。建设太和-定远-南京主管道、定远-合肥-巢湖和南京-马鞍山-芜湖支干线,实现西气输皖;根据安庆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南京-安庆输油管道的前期研究工作。第二节区域供水保障体系第五十三条:区域供水保障目标要求。严格保护区域供水水源地,相邻城市的城市取水口,污水排放口的位置要进行协调;逐步建立城市密集地区主要城镇相互衔接的一体化供水网络、供水水厂与污水处理厂;到2010 年,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饮水安全,全省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水质标准;初步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供水保证率达到95%。到2020

52、 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保证率达到97%;全省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水质标准。第五十四条:严格保护区域供水水源地,确保供水水质(一)严格执行有关水源保护条例,依法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各项开发建设活动,禁止一切排污行31为,重点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源地。相邻城市的城市取水口、污水排放口的位置由毗邻城市进行协调;(二)建立并实施跨地区河流水质达标制度、流域水源共管及上下游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第五十五条: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一)综合水利、航运、防洪、给水、排水和环保等对水资源的要求,建立以流域和区域为单元的蓄、引、提、排、灌、供、用协调统一的配置网络

53、;(二)以17 个地级市作为区域配置“中心”,以长江、淮河、巢湖等流域为“线”,以流域上的枢纽工程(水源工程)和取水工程为“点”,形成点线结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第五十六条:重点建设区域供水工程(一)引江济淮工程。加快引江济淮工程前期工作进程,开展供水范围、目标、水价、运行模式、资金筹措及运行管理方式等重大课题的研究,积极做好开工建设的各项准备;(二)淮水北调工程建设。按照政府扶持与市场化公司运作的模式,加快并完成淮水北调工程,以确保淮北市、宿州市城市和工业用水安全,为实现沿淮淮北地区安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奠定基础;(三)开展引江济巢换水工作。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

54、作用,全力推进引江济巢改善巢湖水生态环境前期工作,加快巢湖水体置换现场试验对比研究,促进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第五十七条:加强城乡供水保障32(一)各设区市根据水源情况、行政区划、服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相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区域水厂,在建设大中型蓄水和调水工程的前提下,建设专项城市供水水源和自来水工程,以满足市区范围内及邻近地区生活和生产用水量要求;(二)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管道直饮水工程。近期,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在部分小区和公共建筑实行分质供水,保证城镇居民饮用优质水;中、远期积极推进城镇居民饮用水的优质供水工程,逐步实现到户水可直接饮用;(三)保障城乡供水。近期,初步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中期,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远期,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安全供水;(四)逐步建立城市群各主要城镇相互衔接的一体化供水网络与供水水厂。第三节区域防洪工程体系第五十八条:防洪工程建设目标。长江、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建成较为完备的防洪体系,低洼地区具备与经济发展和防洪要求相适应的除涝能力。第五十九条:区域防洪工程规划(一)长江干支流治理工程1.长江干流堤防除险加固。主要内容包括堤身加培、填塘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