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课件_第1页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课件_第2页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课件_第3页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课件_第4页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 第四章第四章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功能与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功能与理化性质 第二节第二节 血细胞形态及生理功能血细胞形态及生理功能 第三节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 第四节第四节 血型血型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 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功能与理化性质血液的组成、功能与理化性质 一、血液的组成一、血液的组成 组成组成: :血浆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呈淡黄色的液体 血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清血清: :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血细胞比

2、容血细胞比容: : 概概 念: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正常值: : 男性为男性为40405050,女性为,女性为37374848 变变 化化: :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 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 例例: : 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血浆量血浆量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 贫血贫血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 血血 细细 胞胞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 二、血液的生理功能二、血液的生理功能 1 1、运输功能、运输功能 2 2、缓冲功能、缓冲功能 3 3、

3、体温调节作用、体温调节作用 4 4、防御和保护作用、防御和保护作用 5 5、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5 三、血浆的成分三、血浆的成分 血浆含水约血浆含水约90909292,含溶质约,含溶质约8 81010。溶质中血浆蛋白含。溶质中血浆蛋白含 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 ( (一一)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 球蛋白:球蛋白:1 1、2 2、四种球蛋白。四种球蛋白。 (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 纤

4、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 功功 能: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运输作用(球、白)、能: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运输作用(球、白)、 营养作用、缓冲作用(白)、凝血与抗凝。营养作用、缓冲作用(白)、凝血与抗凝。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6 (二)无机盐(二)无机盐 (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NPN)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 :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 氨和胆红素等。血中氨和胆红素等。血中NPNNPN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主要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 NPNNPN或尿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

5、蛋白质代谢状况或尿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 和肾功能。和肾功能。 (四)其它(四)其它 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 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7 四、血量四、血量 血量血量: :人体全身血液的总量人体全身血液的总量 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 约占体重的约占体重的7 78 8 包括循环血量和贮存血量包括循环血量和贮存血量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8 五、血液的理化特性五、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浆渗透压(一)血浆渗透压 当不同浓度的溶液被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当不

6、同浓度的溶液被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 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膜隔开时,水分子将在渗透溶质分子通过的半透膜隔开时,水分子将在渗透 压差的作用下,由渗透压低的一侧跨膜向渗透压压差的作用下,由渗透压低的一侧跨膜向渗透压 高的一侧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高的一侧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9 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比,而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比,而 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 分类:分类: 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组成组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 (主要为

7、主要为NaCl)NaCl) ( (主要为白蛋白主要为白蛋白) ) 压力大压力大(300mmol/L(300mmol/L或或770KPa)770KPa) 小小(1.3mmol/L(1.3mmol/L或或3.3KPa)3.3KPa) 意义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保持RBCRBC正常形态和功能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0 (二)血浆(二)血浆pH 正常值正常值:pH:pH为为7.35-7.457.35-7.45 pH pH低于低于7.35 7.35 酸中毒酸中毒 pH pH高于

8、高于7.45 7.45 碱中毒碱中毒 pH pH低于低于6.96.9或高于或高于7.87.8,将危及生命,将危及生命 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 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主要有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主要有NaHCONaHCO3 3/H/H2 2COCO3 3缓冲系,缓冲系, 通常其比值为通常其比值为2020:1 1;其次有;其次有NaNa2 2HPOHPO4 4/NaH/NaH2 2POPO4 4 和血浆蛋白和血浆蛋白 钠钠/ /血浆蛋白等缓冲系。血浆蛋白等缓冲系。 通过肺和肾的调节,一者可使血浆通过肺和肾的调节,一者可使血浆pHpH值保持相对稳定,值保持相对稳定, 二者可使血液

9、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二者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1 (三)血液的黏度(三)血液的黏度 全血:全血:4-54-5,取决于红细胞数量,取决于红细胞数量 血浆:血浆:1.6-2.41.6-2.4,取决于血浆蛋白和脂类,取决于血浆蛋白和脂类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2 (四)血液的比重(四)血液的比重 全血比重:全血比重:1.051.051.061.06,取决于红细胞数,取决于红细胞数 血浆比重:血浆比重:1.0251.0251.031.03,取决于血浆蛋白,取决于血浆蛋白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3 第二节第二节 血细胞形态及生理功能血细胞形态及生理功

10、能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4 一、红细胞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一)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 男性男性:4.5:4.55.55.5101012 12/L /L;Hb:120Hb:120160g/L160g/L 女性女性:3.8:3.84.64.6101012 12/L /L;Hb:110Hb:110150g/L150g/L 新生儿新生儿:6.0:6.0101012 12/L; Hb:5 /L; Hb:5天内达天内达200g/L200g/L (6 6月龄降至最低,月龄降至最低,1 1岁又渐高,青春期岁又渐高,青春期= =成人)成人)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5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二)

1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 1、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血沉血沉: :红细胞在静置血液试管中单位时间红细胞在静置血液试管中单位时间(1h)(1h)的沉降速率的沉降速率 数值数值: :男子为男子为0-15mm0-15mm(3 3),女子为),女子为0-20mm0-20mm(1010) 意义意义: :测定血沉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测定血沉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 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也可作为判断病

12、情变化的参考。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 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 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肿瘤、贫血等,血沉可加快。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肿瘤、贫血等,血沉可加快。 特征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 ,与血浆蛋白有关。与血浆蛋白有关。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6 2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等渗溶液:等渗溶液:0.90.9NaClNaCl溶液或溶液或5 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 近称为等渗溶液。近称为等渗溶液。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

13、渗溶液中发生肿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肿胀破裂的特性 红细胞渗透抵抗力:红细胞渗透抵抗力: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正常值:正常值:0.450.45 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大,表示其脆性小;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大,表示其脆性小;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 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7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8 (三)红细胞的功能(三)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O2和CO2 (四)红细胞生成与破坏(四)红细胞生成与破坏 1 1

14、、正常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正常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 红细胞生成部位在胚胎时期为肝、脾和骨髓,胎儿出生后 主要在骨髓(红)。 蛋白质和铁(Fe2+)是重要的造血原料。 缺铁性贫血特点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Hb)不足,红细胞 体积变小,呈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19 Hb Hb有有2 2条条 肽链和肽链和2 2条条 肽链。肽链。 每条肽链每条肽链 上有一个亚上有一个亚 铁血红素。铁血红素。 每个亚铁每个亚铁 血红素能结血红素能结 合一个合一个O O 2 2 分分 子。子。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0 2 2、红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 干干 细细 胞胞 早期红

15、系祖细胞早期红系祖细胞 (BFU-EBFU-E) 爆式促进因子爆式促进因子 晚期红系祖细胞晚期红系祖细胞 (CFU-ECFU-E) 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可识别红系前体细胞 网幼红细胞网幼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骨骨 髓髓 缺氧、缺氧、RBCRBC或或HbHb 肾成纤维、内皮细胞(主)肾成纤维、内皮细胞(主) 肝细胞(次)肝细胞(次) -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 雄激素、雄激素、T3T3、生长素、生长素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1 POPO2 2 RBCRBC HbHb 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内皮细胞 (主)(主) 肝细胞(次)肝细胞(次) 雄激素雄激素 T3

16、T3 生长素生长素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2 3 3、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破坏 衰老衰老 麻醉剂和毒素麻醉剂和毒素 抗体和补体抗体和补体 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也可被肝脾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也可被肝脾 中的巨噬细胞清除。中的巨噬细胞清除。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3 二、白二、白 细细 胞胞 生生 理理 ( (一一) )白细胞的形态与数目白细胞的形态与数目 总数总数: :4.04.010.010.010109 9/L(4000/L(400010000/mm10000/mm3 3) ) 分类分类: : 中性粒细胞占中性粒细胞占50507070 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占20203030

17、单核细胞占单核细胞占2 28 8 嗜酸性粒细胞占嗜酸性粒细胞占0 07 7 嗜碱性粒细胞占嗜碱性粒细胞占0 01 1 变异变异: :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如: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如: 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 新生儿最高新生儿最高, ,出生后出生后3 3天天3 3月月101010109 9/L/L; 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娠、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娠、 分娩分娩WBCWBC数数。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4 (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白细胞渗出:白细胞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挤出后进入白细胞渗出:白细胞

18、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挤出后进入 血管周围组织内血管周围组织内 趋化性:白细胞具有朝向某些化学物质发生运动的特性趋化性:白细胞具有朝向某些化学物质发生运动的特性 吞噬:吞入并杀伤或降解病原体及组织碎片吞噬:吞入并杀伤或降解病原体及组织碎片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5 ( (三三)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1.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2.2.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

19、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 较大颗粒。单核较大颗粒。单核- -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 功能。功能。 3.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趋化因子A 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6 4.4.嗜酸性粒细

20、胞嗜酸性粒细胞: 不能杀菌不能杀菌,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 ,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 反应。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反应。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5.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 :对对“异己异己” 构型物,构型物, 特别是对生特别是对生 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 T T 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

21、疫有关;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 B 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淋巴细胞主要与体 液免疫有关。液免疫有关。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7 (四)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四)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干干 细细 胞胞 白系祖细胞白系祖细胞 定向白系祖细胞定向白系祖细胞 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 成熟白细胞成熟白细胞 骨骨 髓髓 IL-1IL-1、内毒素、内毒素、CaCa坏死因子坏死因子 淋巴细胞单核淋巴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生成、释放)(生成、释放) - -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FSCFS) 乳铁蛋白乳铁蛋白 抑制因子抑制因子 转化生长

22、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 (直接抑制或抑制(直接抑制或抑制CFSCFS释放)释放)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8 三、血 小 板 生 理 (一)血小板的形态与数目(一)血小板的形态与数目 无核,有线粒体、致密体(无核,有线粒体、致密体(5-HT)、类溶酶体)、类溶酶体 分泌小泡。微管、微丝与收缩功能有关。还有分泌小泡。微管、微丝与收缩功能有关。还有 残存的核蛋白体和高尔基体。残存的核蛋白体和高尔基体。 正常人血小板小数为正常人血小板小数为10-3010-30万万/mm/mm3 3。饭后、运动后。饭后、运动后 增加,少于增加,少于5 5万易出血。万易出血。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29 (二)血小板的生

23、理特性(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黏附与聚集黏附与聚集 释放释放 收缩收缩 吸附吸附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0 (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三)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 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2 2、凝血和止血作用、凝血和止血作用: : 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 粘附粘附: : 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 吸附凝血因子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松软血栓松软血栓 聚集聚集: : 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ADP(ADP、PGPG) 释放释放: :释放血小板因子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

24、维蛋白形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网络血细胞 扩大血栓扩大血栓 收缩收缩: :在在CaCa2+ 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 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使血凝块回缩 坚实血栓坚实血栓 3 3、纤溶作用、纤溶作用: :释放出纤溶酶以及纤溶酶激活物释放出纤溶酶以及纤溶酶激活物 4 4、营养和支持:、营养和支持: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1 (四)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四)血小板的生成与破坏 1、巨核细胞系定向祖细胞(、巨核细胞系定向祖细胞(TPO、巨核系、巨核系CSF) 2、巨核祖细胞、巨核祖细胞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血小板(2-3千个)千个) 3、被肝脾

25、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在循环中破坏、被肝脾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在循环中破坏、 融入血管内皮细胞。融入血管内皮细胞。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2 第三节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3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 液将从血管中流出,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 停止。 生理性止血过程: 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血液凝固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4 二、血液凝固二、血液凝固 按按国国际际命命名名法法编编号号的的凝凝血血因因子子 编号同义名编号同义名 因子纤维蛋白原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AHF), 因子凝血酶原 抗

26、血友病球蛋白 因子组织凝血致活素因子 血浆凝血致活素成分(PTC) 因子Ca2 + 因子 Stuart-Prower因子 因子前加速素,加速球蛋白, 因子血浆凝血致活素前质(PTA) 易变因子因子 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 因子前转变素,血清凝血酶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原转变加速素(SPCA) (一)凝血因子(一)凝血因子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5 凝血因子特点凝血因子特点: : 除因子除因子外外, ,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 除因子除因子和和外外, ,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 ; 除因子除因子外外, ,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正常情况下都

27、不具有活性; ; 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将引起一系列连 锁酶促反应锁酶促反应, ,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 , 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 ; 在维生素参与下,因子在维生素参与下,因子、由肝脏由肝脏 合成,缺乏维生素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合成,缺乏维生素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 倾向倾向; ; 因子因子是重要的辅助因子是重要的辅助因子, ,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 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6 (二)血液凝固过程(二)血

28、液凝固过程 内源性激活系统内源性激活系统 外源性激活系统外源性激活系统 胶原纤维胶原纤维) () (组织因子组织因子) ) 因子因子XX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原复合物 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7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8 1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Xa+V+CaXa+V+Ca2+ 2+ +磷脂) 磷脂)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异同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异同点 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 凝血过程凝血过程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

29、 激活因子激活因子 与与和钙形成复合物和钙形成复合物 激活激活XIXI、IX IX IX IX、VIIIVIII、钙、磷脂共同催化、钙、磷脂共同催化 凝血因子分布凝血因子分布 全在血中全在血中 存在组织和血中存在组织和血中 参与酶数量参与酶数量 多多 少少 凝血时间凝血时间 慢、约数分钟慢、约数分钟 快、快、 约十几秒钟约十几秒钟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39 2、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形成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形成 促磷脂释放、加强促磷脂释放、加强VIII、V活性活性 激活因子激活因子XIII成成XIIIa 3、纤维蛋白的生成、纤维蛋白的生成 凝血酶凝血酶

30、+ 钙钙+XIIIa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0 三、抗凝系统三、抗凝系统 1 1、生理性抗凝物质、生理性抗凝物质 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正常血管内皮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使血小板吸附和聚、使血小板吸附和聚 集;血液中又无因子集;血液中又无因子,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故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 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 (一)抗凝血酶(一)抗凝血酶: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 血酶失去活性,还能使激活的因子血酶失去活性,还能使激活的因子XIXI、a a 、 、a a失活。失活。 (二)肝(二)肝 素:素

31、: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与抗凝血酶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与抗凝血酶 结合后提高抗凝血酶结合后提高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约约100100倍倍) ),使凝血,使凝血 酶立即失活;肝素自身尚能微弱地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酶立即失活;肝素自身尚能微弱地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并并 且促使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的功能。且促使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三)蛋白质(三)蛋白质C:C:以酶原存在,抑制以酶原存在,抑制V V、VIIIVIII;限制;限制XaXa同血小板同血小板 结合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维生素结合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维生素KK、肝病时减少。、肝病时减少。

32、2 2巨球蛋白、凝血酶调制素、巨噬细胞、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巨球蛋白、凝血酶调制素、巨噬细胞、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1 2 2、体外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的因素、体外延缓或阻止血液凝固的因素 (1)(1)局部适宜加温局部适宜加温 (2) (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 : 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 (3)(3)加钙加钙 (4)(4)肝素肝素 四、体外促凝因素四、体外促凝因素 1 1、缩血管物质、缩血管物质 2 2、粗糙表面、粗糙表面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2 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33、 _ _ 激激 活活 物物 血管激活物血管激活物 组织激活物组织激活物 依赖因子依赖因子激活物激活物 抑抑 制制 物物 抗活化素抗活化素 抗纤溶酶抗纤溶酶 纤纤 溶溶 酶酶 纤溶酶原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_ _ + + + + + +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3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4 1、纤溶酶原的激活、纤溶酶原的激活 1)血管激活物:内皮细胞内合成。)血管激活物:内皮细胞内合成。 血块、运动、血块、运动、CA、组胺、静阻、组胺、静阻 2)组织激活物:子宫、甲状腺、淋巴组织)组织激活物:子宫、甲状腺、淋巴组织 肺、卵巢。手

34、术、月经出血肺、卵巢。手术、月经出血 3)尿激活物:尿激酶)尿激活物:尿激酶 链激酶、葡激酶。链激酶、葡激酶。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5 2、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赖(赖-精)精) 3、纤溶抑制及其作用、纤溶抑制及其作用 1)抗活化素: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抗活化素: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 2)抗纤溶酶:正常时抗纤溶酶的数量大于)抗纤溶酶:正常时抗纤溶酶的数量大于 纤溶酶,发生血栓时相反。纤溶酶,发生血栓时相反。 4、纤维蛋白溶解于血液凝固之间的动、纤维蛋白溶解于血液凝固之间的动 态平衡态平衡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6 第四节血第四节血 型型 一、血型的概

35、念一、血型的概念 血型的发现血型的发现: :19011901年年Landsteiner 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发现了第一个在临 床上有重要意义的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RBC的的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血型的分类血型的分类: :目前已知人类的目前已知人类的RBCRBC除除ABOABO血型外血型外, ,还有还有R R 、KellKell、MNSMNSS S、P P等等1515个血型系统个血型系统, ,还发现一些亚型。还发现一些亚型。 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 统(统(HALHAL)在体内分布广泛,与

36、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 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7 二、二、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1 1、ABOABO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血型的分型及其物质基础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凝集原: :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 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 链)。链)。 凝集素凝集素: :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 特异抗体(由特异抗体(由- -球蛋白构成球蛋白构成 IgMIgM)。

37、)。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8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49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50 2 2、ABOABO血型的遗传学特征血型的遗传学特征 决定决定ABO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 型是显性基因,型是显性基因,A A基因和基因和B B基因是基因是 显性基因,显性基因,O O基因是隐性基因。基因是隐性基因。 基因型基因型 表现型表现型 OO O AA,AO A BB,BO B AB AB 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RBCRBC可检测到可检测到 抗原抗原A A和抗原和抗原B B,但抗体却在出生后,但抗体却在出生后2 28 8个月开始产生,个月开始产生,8 81010 岁时达高峰。其产生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因某些肠道细岁时达高峰。其产生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因某些肠道细 菌释放物和食物成分具有与菌释放物和食物成分具有与RBCRBC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能够刺激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能够刺激 针对自己所缺乏的抗原而产生抗体。抗体针对自己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