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三打白骨精》峄城阴平_第1页
六下《三打白骨精》峄城阴平_第2页
六下《三打白骨精》峄城阴平_第3页
六下《三打白骨精》峄城阴平_第4页
六下《三打白骨精》峄城阴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8.三打白骨精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6个生字, 查字典并联系语境理解生词的意思。2.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3.领悟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难点:领悟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

2、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三、教学评价设计: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看预习单、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孙悟空、白骨精、和唐僧的性格特点。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4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作出鼓励性的评价。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

3、、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看过西游记的故事书或电视吗?一提到西游记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2简介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它想象丰富,故事曲折奇幻,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深受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成为了世界文学中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之一 ,被改编成几国文字,还被拍成电影、电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3.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而来的课文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依据预习单,检查预习。1.课

4、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这些词语能读好吗?(课件出示词语):斋饭 拎着 妖精 徒弟 诡计 瞒过 骷髅金箍棒 紧箍咒 癞蛤蟆 不胜欢喜 火眼金睛(1)指名读准字音,帮助学生正音。(2)课前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到题目,你们认为课文应当写清楚哪些内容? (“白骨精”指的是什么?谁、在什么地方“三打白骨精”?每一次怎样打?结果分别是什么?从故事中我们可以读懂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圈、点,作批注。 3.交流 4.朗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 ),最后变成 (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先后( )次怒打

5、白骨精,最后终于( )白骨精。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是故事的开头,分别交代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1)“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路途艰难,无法翻山越岭,只得在山脚歇脚。还暗示此处乃险恶之地,不宜久留。) (2)“悟空跳上云端给师父充饥”(悟空动作敏捷,反应灵敏。) (3)“四处观望”“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此处没有人烟,不然,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及反应,一定早就发现,完全可以去化缘,不必摘山桃来给师父充饥。) 3.感情朗读,悉心体会。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

6、课文主要讲什么?(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第一次打) 1.找出描写白骨精的句子,思考:白骨精是一个怎样的妖精?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1)“孙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神通广大,本领不小。) (2)“不胜欢喜”“自言自语”“机会来了”(白骨精得意忘形、痴心妄想,也显示害人、吃人是白骨精的本性。) (3)“径直”(白骨精目标明确,迫不及待,恨不得眨眼工夫就将唐僧捉去。) (4)“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利用唐僧不感直观貌美女子的心理,利用猪八戒好色的毛病,解除他们的戒备之心,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2.找出描写孙悟空动作的句子,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孙悟空“认出

7、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火眼金精厉害,对妖怪嫉恶如仇,不能心慈手软。) 3.孙悟空“朝妖精劈脸一棒”,为什么没有能够消灭白骨精? (1)“唐僧连忙扯住孙悟空” (2)白骨精反应快,动作迅速,早做好逃跑的准备。 4.白骨精为什么“扔下一具假尸体,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5.唐僧不识白骨精的真面目,差点丢性命,还“责怪孙悟空无故伤人性命”。孙悟空是怎么做的?你又读懂了什么? (孙悟空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用事实告诉唐僧是妖怪的骗术。) 6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7.有感情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想象孙悟空第一次与白骨精交手时的情景,体会人物的特点。8. 总结学

8、法: (1)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2)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3)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三)学习课文五、六、七自然段,学习“第二打”“第三打”,全面感悟形象。1请同学们参考老师提供的表格,仿照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打、第三打”的内容,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性格。人物情节孙悟空白骨精唐僧一打睁开、一看、认出、举起、劈脸一棒不胜欢喜、变作村姑、径直走到、扔下假尸首、化作青烟连忙扯住责怪 二打三打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人物的形象、性格的?我们来交流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汇报、点拨。)2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

9、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2) 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考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 ,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前后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错在哪里? (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总结“三变”“三打”。师:白骨精一共变了三次,一变村姑,这是什么计?(美人计);二变老妇人,这是苦肉计;三变老公公,这叫离间计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计计相扣,这叫连环计。白骨精这才是

10、心想吃唐僧肉,有意作恶。所以,变一次,就得打一次,变两次,打两次,变三次,就打三次。孙悟空要把这里的恶都打死。比较三次打: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悟空暗中叫来众神在云端看着,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师:这三次打有什么不同呢?悟空三次打的态度又是怎样的?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来,没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脸一棒。这是急打。 第二次又来了,老妇人矮,所以就当头一棒。这是怒打。 第三次暗中叫来众神作证,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抡起一棒。这是 智打。指导学生分三组读三次打。 (四)学习写法,拓展练笔。1.教师过度:正因为三变不一样

11、,所以三打也不一样,人物的形象愈加丰满,作者的描写引人入胜,所以,虽然课文情节类似,但是我们却不觉得重复,反而感觉十分精彩。这就是西游记的神来之笔!那么,通过课文来看,作者是如何把故事情节描写得栩栩如生的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刻画来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引人入胜的。2.小练笔:在第三次斗争中,唐僧有什么表现?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他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五)课外作业。1.熟读全文,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2课外阅读西游记。七、板书设计: 孙悟空 三打(勇敢机智)8 三打白骨精 白骨

12、精 三变(诡计多端)唐 僧 三怪(善良糊涂)附三打白骨精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一、我会识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二、我会读1.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比如:斋饭 拎着 妖精 徒弟 诡计 瞒过 骷髅金箍棒 紧箍咒 癞蛤蟆 不胜欢喜 火眼金睛2.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三、我会思考1. 熟读课文,比较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有什么不同?2.记下你在

13、读书时的疑问。 3.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 ),最后变成 (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先后( )次怒打白骨精,最后终于( )白骨精。四、我会查资料 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等方式,查阅西游记,熟悉西游记中的一些故事,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教后反思:成功之处: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我注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词句这一特色上做文章。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势利导。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机会。我让学生自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打”,读读、圈圈、划划,

14、说说为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再师生交流讨论,老师及时点拨,指导朗读。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美。2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在学生交流自学心得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文中哪些词句用得好,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并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共同完成表格,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为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不足之处:整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感悟的内容太多,认为指导学生多分析句子、词语,有助于学生对主题的把握,结果课堂显得比较散乱。教学建议:在“篇”的教学中还需加大力度,语文课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生成的课堂,所以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