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模板_第1页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模板_第2页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模板_第3页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模板_第4页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2 第二章地质水文条件3 2.1地质情况3 2.2地下水类型6 第三章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7 3.1施工机械9 3.2施工工艺流程9 3.3成桩试验9 3.4施工准备工作 10 3.5施工方法10 3.6工艺参数:11 3.7质量控制措施12 3.8质量检测13 三、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3 3.1组织措施。13 3.2技术措施14 3.3材料设备措施 14 3.4工期目标管理14 3.5质量和安全措施14 四、人力及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15 第一章工程概况 永和河两侧截污管工程位于新塘镇内广园东路以南至107国道,港口大道至大 墩村的范围,属于永和河下游的流域范

2、围。本工程主要通过在环城路、新沙大道等 主干道敷设污水管道搭建新塘镇东部污水干管系统,截流新塘镇东部污水集中收集 进入永和污水处理厂,管径范围为 d500d2000,管道总长度约为19.2km。本工程通 过建设新塘镇内污水主干管,搭建完善永和河下游污水系统,逐步改善永和河水质。 其中我方施工为其中的标段2,主要为环城路污水主管和石新路污水管道工程, 管径范围为d500d1500,管道总长度约为8490m工程主要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 部分埋深较浅部位采用明挖开槽施工,过河段采用筑围堰明挖施工。工程总平面图 和标段范围如下图1所示。 / MM 第二章地质水文条件 2.1地质情况 据野外钻探资料,

3、场区主要出露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Q 4 ml )、全新统 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 4 me)、上更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 3 al )和残积层(Q el), 基岩为第三系莘庄村组(Ex)碎屑岩、元古界云开岩群(PtY)混合岩及碎裂岩(F)。 各岩土层的性质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 4 ml ) 1杂填土:分布于场区部分地段,呈似层状分布。杂色、褐色、褐灰色,稍 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砂土、碎石以及建筑垃圾组成,硬质物含量约占 3060%,顶部2540cm为砼路面。层顶埋深 0.001.50m,层厚1.008.20m,平均 3.33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14次,N=5.0

4、10.0击,平均7.6击。2素填土: 分布于场区的大部分地段,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褐色、褐灰色、褐黄色,稍湿, 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砂土和少量碎石组成,顶部2540cm为砼路面。层顶埋深 0.003.20m,层厚 0.407.00m,平均 2.93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56 次,N=2.015.0 击,平均7.9击。3耕土:仅揭露于钻孔 Yzk50、Yzk51和Yzk53。褐灰色、 灰黄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层顶埋深0.001.30m, 层厚 0.601.50m,平均 1.03m。 2、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 4 mc ) 1粉质粘土:分布于场区的部分地段

5、,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褐黄色、褐灰 色、灰黄色,可塑,局部偏软塑,土质不均匀,具砂感。层顶埋深0.6011.70m,层 厚0.5011.10m,平均2.82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94次,N=4.012.0击,平均7.1 击。2淤泥:分布于场区的部分地段,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深灰色、灰黑色, 流塑,含少量有机质(有机质含量1.1404.790%),具臭味。层顶埋深 1.0012.10m,层厚 0.807.30m,平均 2.77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87 次,N=1.04.0 击,平均2.3击。3淤泥质粘土:分布于场区的局部地段,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 布。深灰色、灰黑色,流塑,含少量有机质(有机质

6、含量1.3903.540%),具臭味。 层顶埋深1.6011.00m, 层厚0.5011.80m 平均3.92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68 次,N=1.05.0击,平均3.3击。4粉、细砂:分布于场区的局部地段,呈似层 状或透镜状分布。灰白色、黄 褐色,饱和,松散,粒径不均匀,含少量粘性土和淤 泥质。层顶埋深1.0014.70m, 层厚0.409.25m,平均2.58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14次,N=4.09.0击,平均6.3 击。5中、粗砂:分布于场区的部分地段,呈层状、似层状分布。灰色、灰白色、 灰黄色,饱和,松散,粒径不均匀, 含少量粘性土和淤泥质。层顶埋深 1.0012.10m,层厚 0

7、.5011.60m,平均 2.81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68 次,N=1.011.0 击,平均7.3击。 3、第四系上更新统河流相冲积层(Q 3 al) 1粉质粘土:分布于场区的部分地段,呈似层状分布。灰白色、褐黄色,可 塑,土质不均匀,具砂感,局部为角砾质粉质粘土。层顶埋深0.4013.10m,层厚 0.5010.30m,平均3.50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215次,N=5.016.0击,平均 9.2 击。2粉、细砂:分布于场区局部地段,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灰色、灰白色, 饱和,稍密,粒径不均匀, 含少量粘性土。 层顶埋深8.7012.00m,层厚 0.453.80m,平均2.13m。统计标

8、准贯入试验 11次,N=10.016.0击,平均11.4击。 3中、粗砂:分布于场区部分地段,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灰白色、褐黄色, 饱和,稍密,粒径不均匀, 含少量粘性土。 层顶埋深3.5014.00m,层厚 0.606.30m,平均 2.64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71次,N=10.016.0击,平均12.6 击。4角砾质粉质粘土:分布于场区的局部地段,呈似层状分布。褐黄色、褐红 色,硬塑,土质不均匀,约含10%的角砾。 层顶埋深1.0012.50m,层厚 0.5012.20m,平均5.52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32次,N=15.026.0击,平均19.9 击。 4、碎屑岩残积土( Q el

9、) 1粉质粘土:分布于场区的局部地段,呈似层状分布。紫红色,可塑,土质 不均匀,原岩结构清晰,为碎屑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层顶埋深 0.7011.90m,层厚0.805.90m,平均3.03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23次,N=7.0 14.0击,平均11.2击。2粉质粘土:分布于场区的部分地段,呈似层状分布。 紫色、紫红色,硬塑,土质不均匀,原岩结构清晰,为碎屑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 软化、崩解。层顶埋深 0.8011.70m ,层厚0.7012.70m ,平均4.40m。统计标 准贯入试验129 次,N=14.029.0击,平均21.5 击。 5、混合岩残积层(Q el ) 1砂质粘性

10、土:分布于场区的局部地段,呈似层状分布。褐红色、褐黄色, 可塑,土质不均匀,原岩结构清晰,为混合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层 顶埋深1.2012.00m,层厚0.5011.40m,平均5.27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58次, N=5.015.0 击,平均10.7 击。 2砂质粘性土:分布于场区的局部地段,呈似层状分布。褐红色、褐黄色、 紫红色,硬塑,土质不均匀,原岩结构清晰,为混合岩风化残积土,遇水易软化、 崩解。层顶埋深1.8013.90m,层厚0.509.00m,平均4.75m。统计标准贯入试验 28 次,N=15.026.0 击,平均 18.4 击。 水灰比:0.5 : 1;必须根据

11、现场情况严格控制水灰比; 送浆压力:0.5 1MPa视场地地质情况分三四档进行调节; 搅拌提升速度:0.8m/min ; 其它施工参数: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120- 99执行 搅拌桩施工允许误差如下: 项目 桩距 桩径 垂直度 桩长 单位 cm mm % m 允许偏差 士 10 不少于设计 不大于 1.0 % 不少于设计 3.7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桩位要复核无误,并加以保护。 2) 搅拌桩施工时由技术主管向作业班组下达操作指令,并负责监督 执行。作业班组必须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施工,没有 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不得任意更改。在施工过程中若需要更换电 流表、计量仪等影

12、响施工技术参数的设备时,必须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 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并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试桩,重新确定 施工技术参数,指导下阶段施工。 3)施工时要随时记录压力、输浆量、钻机钻进与提升速度、孔底电 流等有关参数。施工记录采用施工一桩、记录一桩的原则。不许提前记 或补记,不许随意涂改,记录需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且严禁用铅笔记 录。 4)要充分保证水泥不受潮,入罐时必须过筛。 5)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喷浆、停浆时间、钻进深度、钻机垂直度及水 平位置、停浆面标高、复搅深度等。 6)施工中不得中途中断供浆,以确保桩长。在尚未到达设计标高和 尚未喷浆的情况下不能进行钻杆提升作业;若因停电或机械故障等

13、原因 而中断喷浆时,应将钻机下钻至断浆点下不小于 0.5米的位置,待恢复 供浆时再喷浆提升。如中断超过六个小时,重新进行补桩。 7)施工按设计的供浆量喷浆,施工中若发现喷浆量不足时,应及时 对原桩复钻复喷,复喷的喷浆量仍不小于设计用量。施工过程中认真记 录每根桩的水泥浆喷入量,复核每延米喷浆量及成桩后喷浆总量。 8)经常检查钻头叶片的直径,一般每班组检查一次。钻头直径磨损 量不得大于2cm要时常清除钻头表面的粘糊泥土,以防喷粉口堵塞。 9)搅拌桩施工采取全过程监控,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检 查重点有:加固水泥质量、用量、桩长、制桩过程有无断桩,桩体是否 均匀、搅拌的转速、提升时间、复搅长

14、度、补桩和补搅等。 10)根据地质资料反映情况,对于不同含水量土质情况,适当调整 喷浆量。 3.8质量检测 搅拌桩的质量检查,按照规范要求和质检站规定,进行轻便触探 (2%)、抽芯(2%)和复合地基承载力(0.2 %)三种检测,桩长验收 用抽芯法检查,数量由甲方指定。 在成桩3天后进行轻便触探检测,检测比例为 1% 桩体强度试验:成桩28天后,对搅拌桩进行抽芯检测,检验桩身连 续性和均匀程度。成桩的芯样可进行室内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验 证桩体的整体强度及桩体变形情况,经取芯的桩需用水泥砂浆填满。该 试验由业主组织安排。检测比例 0.5-1 %。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成桩28天后,在交付使用前

15、,做部分大平板静 载试验,以验证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其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抽检比例0.2%。 三、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水泥搅拌桩于 2016年3月1日开始施工, 总工期12个月,计划在2017年3月1日完工施工进度保证措施如下: 3.1组织措施。 (1)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进度控制工作,施工前按照硬性工期的要 求编制详细的水泥供货计划、土方开挖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等,施 工后组织工程进度检查、协调、监督 (2)合理安排工作面及流水线,确保水泥的供应,加快工程的进度。 3.2技术措施 (1)制定合理的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进行工艺示范,

16、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加快施工进度。 3.3材料设备措施 (1)与信誉好的水泥专业生产厂家合作,保证水泥的质量及供货。 选调性能最优的机械为本工程服务,在施工中加强维护和保养,减少故 障发生。 (2)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预先提出需用工程材料计划,并根 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出详细的材料需用计划,明确材料进场时间,物料 采购组按时组织合格的材料进场,满足施工需要。 3.4工期目标管理 采用目标管理,分生产与现场控制施工进度,以工期目标为依据, 施工计划为龙头,编制周进度计划和组织实施,实行长计划短安排,确 保总工期的实施。 3.5质量和安全措施 (1)把好工程质量关,抓好安全生产,杜绝发生质量、安

17、全事故,把 影响工期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特别注意冬季防火、施工、生产的 用电安全安全。 (2)返工是影响工期进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施工班长和质安部门加强 对施工质量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督促班 组尽快整改。 (3)班组之间经常实行自检、互检、质量评比,消除质量通病。 加强生产调度 项目经理部每周召开一次进度协调会,总结本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米取的措施,并布置下周的施工生产。 四、人力及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1、人员投入表 序号 人员类别 数量 1 管理人员 4 2 测量人员 2 3 质安员 1 4 机械工 12 9 试验员 1 10 材料员 1 1

18、1 杂工 2 2、主要设备投入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1 搅拌桩机 6 2 挖掘机 1 3 推土机 1 五、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认真贯切执行国家、部、省、市有关安全的方针政策、规章,对 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 2、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及安全技术, 并发至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抓好“安全五同时”(即在计划、布 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 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3、针对本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使职工掌握安全生产必

19、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有计划地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生产制度、 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 的工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发上岗证。 5、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考核、复验,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 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号文执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 取操作合格证者方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 按期复审。 6、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安 全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变换工种或采用新工法、新工艺、新设备、 新材料及技术难度较大的必须经过技术培训, 未经培训合格者不准上岗。 7、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的观念,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规章的自觉性, 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