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与绿色农业生产_第1页
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与绿色农业生产_第2页
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与绿色农业生产_第3页
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与绿色农业生产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与绿色农业生产 摘要 根据当前农业生产中农业害虫防治存在的问 题,提出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是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的需要, 并提出了几方面措施。 关键词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绿色农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 高,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农药残留要求越来越严,对绿色 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作为农业减灾保产技术体系的植保 部门,如何搞好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促进高产、高效、优 质农产品生产,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环境,利用好环境,发展 可持续农业,将是我们植保部门今后的工作重点。 一、农业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综合治理 由于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科技素质不高,对

2、农业 害虫还没有一个整体上的综合治理,加之农业技术部门的宣 传培训力度不够, 农民只是简单的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使防治工作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2. 忽视害虫的预防工作 在作物害虫发生之前,不考虑怎样预防害虫的发生,到 害虫发生时才想去防治,往往达不到防治的预期效果。近几 年,地下害虫又猖獗为害,特别是金针虫对小麦、春玉米及 部分作物为害较大,减幅达 20%50%。主要原因是害虫隐 藏在地下越冬、越夏,对群众造成麻痹心理,对技术部门发 出的害虫情报未予理会,重治轻防,不积极进行土壤处理预 防害虫。 3. 重视化学农药防治,忽视其他防治措施 多年来防治害虫就是靠喷洒农药,特别是长期使用

3、单一 农药,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急剧下降。防治效果 差,就增加用药量,同时杀伤了大量天敌和有益微生物,使 害虫失去生物控制因素后,发生反而更加严重。据报道,我 省蚜虫对乐果的抗药性已增加了 1600 倍,即乐果制剂在不 稀释的情况下,对蚜虫已失去防效。 4. 乱用农药和使用剧毒农药,污染环境,造成人畜中毒 当害虫发生严重时,人们往往乱用药,违规滥用高毒有 机磷杀虫剂,造成的“毒菜” 、“毒麦”尤为严重。据报道, 1994、1995 年全国因食菜中毒者高达 8221 人,其中死亡 61 人;1998年武汉市一个月内连续 4起因食用小白菜、 空心菜、 苋菜等发生中毒 33 人。同时由于乱用

4、农药或使用高弄浓度 剧毒农药,造成自然资源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5. 忽视次要害虫的防治 “单打一”的防治措施,往往顾此失彼。在农业害虫防 治上,人们只重视主要害虫的防治,忽视次要害虫的兼治, 造成控制了主要害虫,后来的次要害虫又上升为主要害虫。 二、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与绿色农业生产 人类进入 21 世纪以后,会更加关心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质量效益型农业生产,要求既要减轻害虫 对农作物为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确 保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一即绿色农业生产。要搞好新世 纪的植保工作,我们必须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坚持走持续植保发展道路,

5、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补救,协调运用好各种防 治措施,使害虫的预防、控制达到无害化。 1. 积极利用农业措施 推广健身栽培控害技术,发挥农作物自身的抗虫作用和 补偿效应,把传统的农业防治措施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的结 合起来,用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如地 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根、块茎类作物,实行禾本科与非 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或间作套种,结合深耕耙翻、重施有 机肥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为害;科学进行肥水管理(N、 P、 K合理配比),及时清除田边杂草残体,能有效切断越冬(或 越夏)成虫滋生蔓延,减少害虫发生为害;果树上的套袋保 护及作物生产中的棚膜覆盖,

6、不仅可有效防治害虫为害,还 能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还可有效利用地热光能, 减少环境污染及用药成本。 2. 选用合适的高产抗性品种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抗虫品种渐渐推广普 及。特别是抗虫棉品种推广面积较大,有效遏制了棉花上的 一大害虫一棉铃虫为害。据统计,山东省2001年种植的棉 花中 85%是抗虫棉,棉铃虫在棉花上的为害明显减轻,由主 要害虫转变为次要害虫。 3. 加强预测预报,控制虫源、基数 每种虫害的发生为害与气象因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植保部门要结合气象资料, 搞好害虫的中长期预测预报, 提高其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消灭虫源,减少害虫越冬越 夏基数,从害虫发生的环境

7、、土壤、场所等源头抓起,控制 害虫发生为害,是综合防治害虫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也是保 证绿色农业生产的基础。 4. 大力开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直接或间接的自然控制因素,是害虫综合防 治的核心部分。过去利用天敌昆虫、细菌、真菌、病毒等防 治作物害虫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如抗蚜威只杀伤蚜虫,不杀 伤天敌,赤眼蜂、瓢虫的利用等, 可有效防治棉铃虫、 蚜虫) 但生物防治的作用速度缓慢,生物技术推广较为困难。现代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物防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或者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将杀虫剂的抗性基因转移到天敌中去,改良 天敌的基因组成,使其产生抗药性,提高其在田间的生物种 群竞争能力。 利用微生物农药治虫,

8、 包括病毒、 真菌、细菌, 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减轻农药的污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改进施药方法和施药技术,适当放宽化学防治指标,减 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 菊酯类农药,要与其他防治害虫的有效药剂合理轮换使用, 避免长期大面积单一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加强抗性监 测治理;开展用药培训和指导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农药安 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生产规定,推广标 准化、无害化植保技术,确保农业生产无污染。 6. 严格植物检疫,防治危险性虫害传播蔓延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作物种植结构、 品种、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害虫的种类、分布、发生规律 也相应发生一些改变,有待于重新探索研究。要严格植物检 疫,有计划的开展对地区间发展较快的经济作物、特种作物 虫害的监测,加大对外来植物种子、种苗的检疫力度,控制 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