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需要“前思后想”_第1页
好课需要“前思后想”_第2页
好课需要“前思后想”_第3页
好课需要“前思后想”_第4页
好课需要“前思后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好课需要“前思后想” 课前思考 1. 平均分 一课的重点是什么? 确立本节课的重点必须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平均分 是 一节概念课, 本节课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初 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在充分经历 “平均分”的过程中,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并且能感受“平 均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提高自身 解决问题的能力。2. 创设情境非得用多媒体动画吗? 教学情境创设是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策 略之一,通常的教学情境是多媒体下的大画面、大背景,形象生 动。但是 平均分 是一节概念课,因其具有的抽象性,使学 生在理解这一

2、概念过程中有些难度, 所以在创设情境中, 多用直 观教学,这是低年级概念教学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恰当 地运用直观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效果并不逊色于动画情境。3. 学生操作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动手操作, 形成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为理解“平均 分”的内涵打下基础。 在操作中, 学生一旦获取了足够的感性认 识后,操作便适可而止,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从直观操作转向思 维活动。比如,分析直观材料,比较其异同,找出规律等,然后 对其进行抽象概括,揭示直观的本质。可以追问学生:“刚才同 学们通过摆圆形纸片,能得出哪些规律?”或启发学生思考“通 过摆小棒,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等

3、,让操作成为学生思考的源泉,让操作推动学生的思维。4. 学生必须说出“平均分”概念吗? 在很多课上,教师必须总结出完整的数学概念。 当然对于高 年级学生而言,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为概念下个定义, 但是也要 引导学生在具备清晰的概念表象的前提下, 运用其理解的数学语 言,对概念的本质特征给予表述。 对于本节课的“平均分”这个 概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并不适宜给出具体的定义,教师对此 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对“平均分”有所感悟, 意思基本正 确就可以,能举出生活或现实中的平均分的例子就足够了。5. 小结一定要“谈收获”吗? 课堂小结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小结一般在每节课的最后 几分钟,恰当的小结

4、可以让学生回顾整理、反思所得所悟。小结 要依据学生心智特点,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小结”学习过程的快 乐。教师可以这样开始小结的环节:“今天学习的平均分,在平 时能遇到吗?说说看。”“这节课,你对自己哪点表现最满 意?”等等问题,从公式化的“收获”小结走出来, 效果应该比 较好。课中调整 1. 在情境中感知“平均分”师:同学们,你会分东西吗?(课件展示小朋友在分糖块) 可是,分着分着,有一小朋友却哭了(将镜头放大并定格),猜 猜看,小朋友为什么会哭?生:糖块分得不一样多。有多有少,还缺少 1 块,每个小朋 友应该得 2 块。2. 在操作中理解“平均分”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贴画,要送给你们,每小组

5、 4 个人, 请组长把贴画分给每一位同学,要求把贴画分完。 (每一组的贴 画的数量不相同,有的 3张,有的 4 张,有的 5 张)(1)小组操作。各小组开始分贴画,有的小组组长举手报 告,自己小组的贴画不够每人 1 张。(调整:将分剩下的贴画先放着,课后只要你们小组能知道 缺少几张,老师给补齐。)师: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小组分的结果,有什么发现? 有的小组回答每人 1 张,有的小组回答还少 1 张,有的小组 回答还多 1 张。师:怎么有的小组缺少 1 张?有的多 1 张?你们小组最想要 几张贴画?学生思考并汇报:最想要 4 张,因为小组内有 4 个同学,这 样分起来公平,每个同学分得一样多。师:是

6、啊,这几位同学说每个同学分得同样多,最公平,这 种最公平的分法,你能给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吗?想一想。学生自己取名。(公平分、同样多、一样多、平等分)(2)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对这种最公平的分法,取了很多名字,都很好, 在数学上通常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情况叫作“平均分”。 (教师 板书:平均分)师:同学们说一说,刚才哪些小组分贴画是平均分,哪些不 是?学生回答。师:不是平均分的小组同学请起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让 你们小组分贴画能够平均分?学生思考、交流,全班汇报。(3)学习验证。(调整:将例题调整为分 8 个圆形纸片,从分法上再次让学 生明确什么是平均分,巩固这一概念。)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

7、的 8 个圆形纸片,将它平均分, 看谁平均分的方法最多。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投影学生的分法。oo oo oo oooooo ooooo o o o o o o o 师:为什么这几种分法是平均分? 生:因为每份分得一样多。师:请分成四份和两份的小组,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平均分 的。有的说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说是两个两个地分。3. 在应用中掌握“平均分”(1)分一分:拿出 8根小棒,请同学们把它平均分成 4份。 (动手操作,交流汇报)(2)圈一圈:直接在课本上完成,如何将 12 瓶矿泉水平均 分成 3份?圈完后,说给同桌听。交流汇报自己的分法。(3)认真读读练习三的第 2题,思考哪种分法符合题目的 意

8、思?为什么?追问:说一说第三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要让第三 种分法是平均分,你打算如何做?(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 汇报)(4)完成课本中的“插花”活动。(调整:补充一题,比一比,分一分,给你 16 张圆形纸片,看谁的分法最快最多。) 4.在反思中回味“平均分”(1)这节课你对自己哪点表现最满意?(2)在平时谁遇到过平均分?(调整:今天上午放学回家后,家长如果要问数学课上你学 习了什么,你能找到生活中的平均分吗?你怎么回答?)课后反思 对于本节课,从预设到个别调整,从引入到渗透,从知新到 应用,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总体感觉较好。具体而言, 有如下几点。1. 情境创设要紧扣知识

9、点情境创设不能为情境而创情境, 要适合教学实际, 要紧扣知 识点。创设的情境必须能让学生达到“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 境生问”的境界, 为学习服务。 比如本节课设的分糖块和学生分 贴画时出现的“不公平”“分的不一样多”等情境, 比较适合低 年级小学生, 这也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 学生发现在“分东西” 时出现问题, 而这正是引发“平均分”这一概念的导火线。 这样 紧扣教学内容的情境,为学习探索新知作好铺垫。2. 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不是看课堂中学生的热热闹闹, 而是要关注学生在知识 探索中的参与程度、 关注学生思维的质量、 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 等。课堂是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沟通的过程,离

10、开了学生参与 的课堂,师生的沟通交流就会受阻。3. 借助数学原型是概念教学的根本 数学原型是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基础。 因此,从学 生生活实际出发, 把学生容易理解和有所体验的现实生活问题作 为数学原型,把常识提炼为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富有生活气息, 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 情,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大有裨益。 如本节课的“平均分”教学, 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数学原型进行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说一 说、猜一猜等具体的实践,并在“不同”中体会“相同”之处,更好地理解了这些原型中隐藏的数学概念平均分的含义, 养了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样化思维,并主动建构数学知识。4. 必要时及时调整教学预设课堂上什么情况都会发生, 根据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 调整 教学预设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比如,在学习验证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