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4.1 定量实验 一、中学化学定量实验 1.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公式: (1) 所用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 (2) 实验步骤: 第四步:转移和洗涤,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并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第五步:定容和摇匀,往容量瓶中加水到距标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溶液凹液面与标线相平,加塞 倒转摇匀后,将溶液转入指定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2. 中和滴定 公式: (1) 所用仪器:酸、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 所用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3) 实验步骤: 第一步:检查和洗涤。若
2、滴定管不漏水,先用水洗涤玻璃仪器,再用标准液洗涤盛标准液的滴定管23次,用 待测液洗涤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23次; 第二步:装液体。取标准液注入滴定管、除气泡、调零点、记录,取一定体积待测液注入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指 示剂; 第三步:滴定。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再变化,即达到终点,停止滴定,记录。重复23 次,做平行试验,取体积平均值计算。 3.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公式: (1) 所用仪器:电子天平、药匙、玻璃棒、研钵、坩埚、坩埚钳、酒精灯、泥三角、三 脚架、干燥器。 (2) 实验步骤:“四称”、“两热” 第一步:称坩埚(W g);第二步:称坩埚及晶体(V2 g);第三步
3、:加热至晶体变白; 第四步:冷却称重(W g);第五步:再加热; 第六步:冷却称重(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 0.1 g)第七步:计算(设分子式为CuSO xH2O) b.小火加热,c.在干燥器中冷却, (否则CuSO会分解变黑)。 d.不能用试管代替坩埚, (3) 注意事项:a.称前研细, e.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 二、反应仪器选用原理 1. 固体+固体反应(1) 2. 固体(或液体)+液体反应 高温灼烧:坩埚 (2) (1) 一般反应:试管、烧杯、锥形瓶 (2) 制取气体:圆底烧瓶、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 3. 气体+液体反应 4. 气体+固体反应 (1) 不加热:干燥管、 (2) 加热:硬
4、质玻璃管、 5. 气体+气体反应 【自主检测】 1.(2008 天津)I .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 广口瓶、大试管、锥形瓶 U形管、硬质玻璃管、试管 试管 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请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在方框内画出 用该方法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 所用试剂。(仪器可重复使用,固定装置不必画出) n.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 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在 50 C80C水浴中加热至 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产品。 (1) 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5、: (2) 硫酸溶液过稀会导致 (3) 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4) 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 (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化合物KxFe(C2O4)y 3H2O(Fe为+3价)是一种光敏材料,实验室可以用如下的方法来制备这种材料并测定这种 材料的组成。 , I .制备 (1) 结晶时应将溶液用冰水冷却并在黑暗处等待晶 体的析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2) 操作出的名称是 溶解 冷却 f操作 in 干燥 -ianri 3H2O n .组成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晶体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和稀硫酸,将G
6、C42-转化为H2C2O4后用0.1000 mol/L KMnO 溶液滴定,当消耗 KMnO溶液24.00 mL时恰好完全反应;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恰好将Fe 3+完全转化为 Fe2+,用上述KMnO溶液继续滴定,当Fe2+被完全氧化时,用去KMnO溶液4.00 mL。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配制100 mL 0.1000 mol L- 1KMnO4溶液及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锥形瓶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两次滴定中,终点时溶液颜色为 色,且30秒内不变色。 该化合物 KxFe(C2O4)y 3H2O 中,x= 。 3.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
7、过氧化钠作为供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 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 A 是制取CQ的装置。写出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过氧化钠与 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溶液 C D (3)填写表中空格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rofTM (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 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写出两种即可)。 (2) 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
8、。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i、n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 下: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I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n 氯水中加入NaHCO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i、n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分别指出甲、乙、丙中盛装的试剂、实验现 象及结论): (3) B、D、E装置相连后,在 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并进行有关实验。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
9、 在D装置的试管中收集满气体后,先关闭止水夹,再打开止水夹 试管丁中的NO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气体体积按标准状况计算 )。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制 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Ca(CIO)2+CaCI2+2H2SO4 宀 2CaSO4+2CI2f +2H2Q 他们利 用该反应设计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试回答 (1) 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填写下图 装置的序 号)。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 C中的NaSQ已 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 (3) 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使烧杯中的水进
10、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O2,直至试管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溶质的 b (4) 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 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 2.0 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 250 mL溶液,取出25 mL加入到锥形瓶 中,再加入过量的 KI溶液和过量的 HzSQ溶液,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 0.1 mol L-1的Na2S2O溶液作标准液 滴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方程式为:2NaaS2Q3+12 t Na2SQ6+2Nal,共用去Na2S2Q溶液20.0 mL。则该漂白粉中 Ca(CIQ) 2的质量分数为 。 6. 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 NaCI杂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
11、验方案测定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实验室只提供盐酸、天平、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 (带铁夹、铁圈),甲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中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同学的做法是 。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为 准确称量乘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设为M1) 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设为(M0,并放入广口瓶中,用柿盐酸 分液漏斗缓慢滴入稀盐酸,待不再生成气体后称量干燥管总质量(设 为M2)乙同学导出的计算公式为w(Na2CQ3)=(m2-m1)*53/(M0*22) 其中 M2-M1表示的意思为 |加丄样品 如果不计称量误差,该同学白有”或 “无”),如果有,是偏大还是偏小
12、? (如果无误差,此空和后面的空不用填写),产生此误差的 主要原因是。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在实验装置设计和使用药品上均有缺陷,若要解决乙同学实验中的问题,可对乙同学的实 验装置和实验药品进行适当的改动,请按合理顺序选择仪器并完成下表: 使用,夹持仪器略)选用的仪器 添加的药品(必要的操作) 7.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模式 为: 提出课题 确定研究方案 解决问题 总结和评价。如图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 质”的课题式学习中,甲同学设计的证明 CQ具有还原 性的实验装置。 (1) 实验时应先点燃 (填“A”或“ B”)处的酒精灯。 (2) 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3) 乙同学认为甲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 如图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 (填“ a”或“ b”)口通入 (用大写字母代表仪器,仪器可重复 三 二二 心戸b (其他装置略)。 LU 3 牡 空气蠹 川 乙 铜屑淀粉K1溶液 O C . NQ2通入 Na2S溶液中 (4) 丙同学质疑:CQ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CQ通入CuQ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比 较排除CQ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作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是否有必要 ,理由是 如果开始时通入的是 CQ和 CQ2的混合气体,则应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 8. (2013 山东八校联考)资料表
14、明,在加热条件下 SQ3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某研 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绿矶(FeSQ4- 7H2Q)受热分解的情况进行探究。(1)甲同学认 为,绿矶受热分解的产物是 FeQ SQ3 H2Q你支持该观点吗?说明理由。 。 (2) 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通过实验来探究绿矶受热分解的情况(部分夹持装置未画 出,C装置的水槽中加冰盐水)。请填写A B C。(试剂+预期现象) (3) 本实验设计明显不足之处是 。 实验结束后,要检验绿矶是否分解完全,请简述实验方法。 9. (2012 安徽巢湖一模,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图验证NQ2的氧化 性和NQ的还原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甲中反应
15、的离子方程式: (2) 说明NQ2具有氧化性的现象是 (3) 说明NC具有还原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4) 小组一成员对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 足以证明NQ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 经小组讨论,他们设计了以下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 A. NQ2与 HCI气体混合B . NQ2与 H2S气体混合 归纳: 原理T反应物质T仪器装置T现象T结论T作用意义T联想。具体分析为: (1) 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 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 (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 选择)。 (3) 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 (4) 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 (5) 实验现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 (6) 实验结论: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 【9.2回顾】 1.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学生提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几种方法,其中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案是 A.硫酸铵固体与石灰石共热B.浓氨水逐滴加到新制生石灰中 C.在一定条件下 H2与N2化合 D. 2. 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硝酸铵热分解 A. B. C. 加热分解氯化铵固体 ( )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二氧化氮热分解 D. 不能进行的实验 3. 右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行业保密协议标准合同
- 厦门市拆迁安置合同范本:公房、代建房、信退管理
- 可流通股代理缴款配股合同书
- 企业合同签订仪式暨包粽子比赛活动方案
- 办公室转租合同标准文本
- 水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合同
- 4 地球 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中小学生mixly创意编程 第4课 聪明的按键-教学设计
- Unit 1 Making friends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农村耕田合同范本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3第1课时startup
- FSC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福建福州地铁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康复健康小屋课件
- 《内部审计程序》课件
- 八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综合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日新班)(无答案)
- 江苏省2024-2025年跨地区职业学校职教高考一轮联考(机械专业综合理论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租车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改进协议3篇
- UL489标准中文版-2019断路器UL标准中文版
- 露天矿边坡稳定课件所有章节整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