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秕谷( b ) 收敛( lin ) 确凿( zo ) 脑髓( su )B. 崎岖( q ) 祈祷( q ) 踱步( du ) 喧嚣( xio )C. 女佣(yn) 踌躇( ch ) 重荷( h ) 荒谬( mi )D. 骊歌( l ) 花圃( p ) 脚踝( hui ) 涉猎( sh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气势磅礴 来势凶凶 荒草萋萋 惊涛澎湃B、浩浩荡荡 炯乎不同 杂乱无章 鲜为人知C、人声鼎沸 九曲连环 亦

2、复如是 家喻户晓D、鞠躬尽瘁 妇儒皆知 惹人注目 一拍即合3、下列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轻捷(快) 讪笑(嘲讽) 人迹罕至(稀少)B. 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的) 心会神凝(聚集)C. 哽住(声气阻塞)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锋芒毕露(毕竟)D. 鉴赏(鉴定) 宛转(曲折) 锲而不舍( 刻 )4、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 , ,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 ,力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提高民族素质

3、的目的。A.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B.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C.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D.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B安徒生,丹麦人,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我们熟悉的他的作品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C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他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夹叙夹议的方

4、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诗人的一些事迹,表现了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6、下列句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A B.C D.7、对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首句的“暗

5、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何人所吹,从何处来的意思。第二句“满洛城”是说笛声高亢嘹亮,加上春风助力,全城都听到了。、第三句不说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曲,而说在曲中听到了折柳,这个“折柳”代表了送别的场景,能唤起听者一连串的记忆,为下句铺垫。、“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激起思乡之情的,不正是诗人自己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反映了这种怀乡感情的强烈。、此诗着重是在以听众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的艺术魅力。8语言运用(2分)许多文学作品创造的著名文学形象已被人们广泛运用,成为生活中某一类人或事物的代名词,如丑小鸭、方仲永等。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生活实际,解

6、释下列人物形象:示例:丑小鸭自身有着潜力却没有被发现而被人看不起的人;方仲永 9综合性学习。(8分)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各题。(1).【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 , (2分)(2)【近之黄河】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

7、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的理解:黄河是 (3分)(3)【今之黄河】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0个字以内)。(3分) 10、默写(6分)(1)马上相逢无纸笔,_。(2) ,弹琴复长啸。(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4)夜发清溪向三峡,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 。 (6) ,青草池塘处处蛙。二、文言文阅读。(14

8、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初,权谓吕

9、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下列各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自: 自以为大有所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闻: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C、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于舅家见之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 孤岂

10、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伤仲永( ) (2)日扳仲永( ) (3)见往事耳( ) (4)与蒙论议( ) 14方父对方仲永、孙权对吕蒙的方法和目的有什么不同?(可用原文回答)(2分)方 父孙 权方法目的15、甲文中,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 ;乙文中文中“ ”这句话表明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分)16你从吕蒙跟方仲永的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11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

11、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7、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18、从这段文字中找出 “我”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

12、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书的一个原因。(2分) 19、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 20、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写出来。(2分) 例如: 、 、 、拔何首乌、 21、本段文字用词精妙,请你找出动词或者形容词用得好的一处,并说说它的妙处。(2分) (二)(14分)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

13、.”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在广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时,很珍惜,生怕有差错,早出晚归格外卖力。眼看有升职的希望时,却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一个人在人来车往的北京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

14、,天快黑时在公共电话亭打电话跟一个朋友说:“我把工作丢了。”朋友放下电话赶了过来,他对我说:“工作丢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去年7月,办好去欧洲的旅行签证,临走时却把脚扭伤了。骨裂,打着石膏坐在家里,心情无比郁闷。去拆石膏那天,医生看着我的脸,说我的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我被他这个夸张的说法逗乐了,他告诉我,错过一次旅游机会不要紧,但若是让伤痛和遗憾过于影响自己的心情,岂不成了双重的伤痛和遗憾?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这一生,我们会丢失很多东西:经验不足,丢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丢了一场无法回头的爱情;为了看得到业绩,甚至丢失了一个本来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15、的孩子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22.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3阅读第(3)节,说一说,面对哭泣的小姑娘,我为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3分) 24、说说下面语句的含义。(3分)医生不是哲学家,但他真的不仅仅让我裂开的骨头复原如初。 25下列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开头叙写朋友家小保姆丢手机的事情,是为了引出后文作者的感悟: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 B第(5)节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与我“无法忍受老板对下面员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门而去”相呼应。C第(6)节中医生说我“眉头皱得可以拧出水来”,是

16、医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当时因内心郁闷而眉头深锁的样子,为“我”后来情绪的转变作铺垫。D文章通过多个事例诠释人生感悟,这种写法深入浅出,容易激起读者的共鸣。26. “每一次丢失,心里都会有隐隐的痛,但每个人都是在丢失后才一天天长大”,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会,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文后27-31题。(11分) 寻人启事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地笼罩着椅子,就像母爱,寒冷而忧郁,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来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外,最大的偏好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下的定义,并作为母亲的代

17、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读着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 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品味到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每天晚上,抱着有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睡,已经成了女孩离家后的一种习惯。

18、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与自已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里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满了,女孩风尘仆仆地赶回A市,近家情怯,女孩颤抖着手按响了门铃,开门的却是陌生人。 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母,速归。 27、文章第5段中的“寻人启事”与最后一段中的“寻人启事”意思一样吗?请加以解释。(2

19、分) 28、女孩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什么?(1分) 29、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请联系上下文谈谈文章第7段画线句“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表现了女孩母亲怎样的心情? (2)文章第10段中的“总算表达了女孩当时怎样的心情? 30、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表现女孩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至少找出4处,写下来。(2分) 31、你读了本文之后有哪些感受?请简要谈一谈。(2分) 四、作文 :(40分)题目:这事真让我 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要求:(1

20、)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班级(4)字数不得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1、B 2、C 3、 B C 4、B 5、D 6、 B 7、 D 8、方仲永有着良好的天赋,却没有得到好的教育而变得平庸的人9、(1)(2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3)(1分)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10、略二、 11、C 12、(1) (2)13、哀伤 通“攀”,牵、引 历史 谈论14、方 父孙 权方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文也可)不可不学(严格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