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导练13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导练13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导练13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导练13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同步导练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课六国论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用法。2把握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3认真朗读, 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预习学秦【诗海拾贝】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 忧虑。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 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 “不知亡 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 (陈叔宝) 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

2、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 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文本卡片】一、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 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 称他们为“三苏”。眉山三苏祠有幅楹联对他父子做了高度评价:-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本文选自苏洵嘉祐集 权书。嘉祐,宋仁宗的年号。权书 包括10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这篇是权书的第八篇, 原题为六国。这是篇史论文,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赂秦, 但论古是为了讽今,所以作者的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 评宋朝赂契丹、西夏的不当。二、背景简介宋

3、朝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 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 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 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 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开国到苏洵去世,宋军和辽军、西夏 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 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 的。【基础荟萃】1. 字音辨识。弊在赂秦(2. 辨形组词。赂洛3. 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的含义。洎牧以谗诛()暴霜露()搀搀(1)积威之所劫:(2)李牧连却之:(3)思厥先祖

4、父:(4)举以予人:(5)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6)奉之弥繁始速祸焉(8)强弱胜负已判矣:(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0)盖 失强 援不 能 独 完:(11)洎牧以谗诛:(12)胜负之数:(13)终继五国迁灭:4.名句填空。(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 古人云:“ , , , ”此言得之。(3)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要点突破】1.通假字。(1) 暴霜露通(2)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_(3) 当与秦相较 通(4)暴秦之欲无厌 通2古今异义。(1)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2

5、) 思厥先祖父。 古(3)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4)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今义(5) 智力孤危。古义今义(6) 刺客不行。古义今义3.词多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1)速不速之客-兵贵神速”非兵不利,战不善斯用兵之效也兵方急时,不及召下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r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I君安与项伯有故(3) 故暮去朝来颜色故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4) 非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臂非加长也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至丹以荆卿为计(5) 为邯郸为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词类活

6、用。援,不匕匕 厶冃独宀 兀(1)盖 rm失强(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5.文言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 是 故 燕 虽 小 国 而 后 亡 , 斯 用 兵 之 效 也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6翻译句子。(1)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译文(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译文(3)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文(4)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5) 较秦之所得,与

7、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文7如果说文章第一段是提出论点,一总 (弊在赂秦 )二分 (赂秦 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那么下面的论据是如何围绕它们展开 的?8有人说,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透彻,后二段完全可以不要或 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感悟总结】一、中心主旨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 而 是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侵 略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 不被“积威之所劫”,而要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二、写作特色1语言生动形象。在语言方面, 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 言简意赅的特 点之外,还有语言

8、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 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 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 用“食之不 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2饱含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不仅有“呜呼”“悲夫”等 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 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 对“义不赂秦”的赞赏, 对“用武而不终”的 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 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3修辞方式的运用。 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 辨以昭” (欧阳修语) ,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

9、于变化,承转灵活,纵 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三、结构思路 六国论 错误!文白对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不善,弊 在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 赂秦。兵:兵器。赂秦:贿赂秦国。-II贿赂秦国。_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赂秦而力贿赂秦国,自己的实亏,破灭之道也。或 曰:六国互 丧,率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 赂秦耶?他们贿赂秦国吗?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或,不定代词。 互I一一丧:彼此都火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率:I全都,一概。曰 :不赂者以赂者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丧 。盖失强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 援,不能独 完。助,就不能单独保全。-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II一的意思。完: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故曰: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