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翻译思想_第1页
梁启超的翻译思想_第2页
梁启超的翻译思想_第3页
梁启超的翻译思想_第4页
梁启超的翻译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人承诺本文无抄袭、无造假、无一稿两用。梁启超的翻译思想O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Liang QichaoZhang Cuiling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张翠玲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革命家和学者,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其翻译思想。一是翻译与救国,梁启超把翻译看作强国之路。二是翻译的方法,梁启超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翻译弊端提出了翻译方法和策略。三是翻译与佛典,主要讨论梁启超对翻译文体、佛典翻译与一般文

2、学的关系等的看法。关键词:梁启超;翻译思想、佛典翻译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Liang Qichao, one of the greatest revolutionaries and scholars in modern China. 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a strong China.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on. In the third p

3、ar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utra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as native literature in terms of style and vocabulary. Key words: Liang Qichao; translation theory; Sutra translation 1. 引言提起梁启超,多数人会首先想到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其次会想到梁启超丰厚的学术著作。他出色的才华,超人的精力和勤奋精神都值得后辈汗颜。他一生著述多达1400多万字注释 百度百科http:/bai

4、/link?url=pfMszJYirWxtnX7xDpfZTWbQ9nvmPHLZhAniKrIE8Qs-pMNvHyunZs4-BxkSYpce,内容涉及宗教、哲学、史学、文学、经学、法学等领域。梁启超在翻译领域的论述也颇有见地,很多见解和看法堪称翻译理论之滥觞。梁氏的翻译思想集中在论译书(收于变法通议)和翻译文学与佛典之中,细读之后,深感他对翻译本质认识的深刻,实为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之瑰宝, 现将其翻译思想分三部分总结如下。2. 翻译与救国梁启超(1873-1929)生长的年代正是清王朝腐败没落的年代,历经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全国一片颓败,国破民哀。而此时,西

5、方已完成工业革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扩张时期。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发起了维新运动,他们上书朝廷、痛陈改革之必要和迫在眉睫,并出版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宣扬变法。 梁启超把翻译看作向西方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强国第一义”,并把翻译事业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把翻译西方之书看作救国之道,看作开启民智的途径。他在起草的由李瑞棻上奏的奏请推广学校,设立译局、报馆折(见罗惇曧京师大学堂成立记)中提出“设藏书楼”、“创仪器院”、“开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其中“开译书局”写道: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与西人交流而不能尽知其情伪,此见弱之道也。欲求知彼,首在译书。近年以

6、来,制造局、同文馆等处,译出刻成已百余种,可谓知所务也;然所译之书,详于术艺而略于政事,于彼中治国之本末、时局之变迁,言之未尽。至于学校、农政、商务、铁路、邮政诸事,今日所亟宜讲求者,一切章程调理,彼国咸有专书,详哉言之;今此等书,悉无译本。又泰西格致新学、制造新法,月异岁殊,后来居上;今所已译出者,率十年以前之书,且数亦甚少,未能尽其所长。今请于京师设大译书馆,广集西书之言政治者、论时局者、言学校农商工矿者、及新法新学近年所增者,分类译出,不厌详博,随时刻布,廉值发售,则可以增益见闻、广开才智矣! 梁启超在这里强调,想要了解西方,首要之选是翻译西方的书籍。近年来,中国的同文馆、制造局等部门已

7、经翻译了一百多种西方书籍,但多数都是关于艺术的,关于政治和管理的书太少,这对于中国的政体改革益处不大。中国的教育、农业、商业、铁路、邮政等诸事的管理,西方都有专门的书籍,我们应该全部翻译过来为我所用。而西方社会发展迅速,我们所翻译的书跟不上西方书籍更新的速度,所以他倡议设立译书馆,将西方之书分门别类进行翻译,并廉价销售,以扩大国人见闻,启迪民智。但这篇奏章没有引起当局重视,1897年他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义,在第七章论译书里又对翻译的作用进行了强调: 兵家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谅哉言乎!中国见败之道二,始焉不知敌之强而败,继焉不知敌之所以强而败,始焉之败,犹可言也,彼直未知耳,一旦情见势迫,

8、幡然而悟,愤然而兴,不难也,昔日本是也。尊攘论起,闭关自大,既受俄、德、美劫盟之辱,乃忍耻变法,尽取西人之所学而学之,遂有今日也。在这篇论译书里,梁启超开篇仍然强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认为中国之所以不强,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外国的强大,二是不知道外国为什么强大。他用日本国的例子说明,中国要想强大,首先要了解西方,要想了解西方,应效法日本,学习西方:“尽取西人之所学而学之”。中国人不知彼,而西方却对中国很了解。自明朝互市以来,西人已经将中国经史记载译成了拉丁、英、法各文。康熙年间,法国人还在巴黎设汉文馆,专译汉书。西人比中国人自己还要更了解中国,以至于中国人还要借助于西人的著作,重新翻译

9、过来去了解中国。面对这种了解的不对称,这种彼知我而我不知彼的情况,梁启超指出两个解决的方法:欲救斯弊,厥有二义:其一使天下学子,自幼咸习西文;其二取西人有用之书,悉译成华字,斯二者不可缺一。”这其中,第一义让儿童自小就习西文,效果较慢,须十年以后才可见效。而第二义,则能在数年之间见效。第一种方法是从小就让儿童学习西文,以便长大后掌握西方的先进知识,但这种方法效果较慢,须等到十年以后,儿童长大才能实施。第二种方法就是将西方有用之书全部翻译成中文,这种方法数年之内就能见效。他列举中国明清强盛时期的皇帝,太祖高皇帝、太祖文皇帝、高宗纯皇帝、宣宗成皇帝等,都特别重视翻译外族文献,并说这些皇帝如果生活在

10、当今中国,肯定也会非常重视翻译,“苟其处今日之天下,则必以译书为强国第一义,昭昭然也。”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译书第141页 梁氏认为世界各文明强国莫不是受益于翻译:欧洲诸国各以其国之今文,译希腊罗马之古籍,译成各书,立于学官,列于科目,举国习之,得以神明其法,而损益其制。故文明之效,极于今日。俄罗斯崎岖穷北,受辖蒙古,垂数百年,典章荡尽,大彼得躬游列国,尽收其书,译为俄文,以教其民,俄强至今。日本自彬田翼等,始以和文译荷兰书;洎尼虚曼孑身逃美,归而大畅斯旨,至今日本书会,凡西人致用之籍,靡不有译本。故其变法灼见本原,一发即中,遂成雄国。梁启超认为欧洲各国,都将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翻译成本国的文字,

11、全民学习,才有今日之发达的文明。俄罗斯、日本也都是因为大量翻译了外国的书籍,而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3. 翻译的方法 梁启超指出当今的翻译质量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当今的译者,要么西文不精通,不能将原文的深奥微妙的本义译出,要么汉文不精通,译出来的东西诘屈聱牙,粗俗鄙陋,读起来让人生厌。要改变这些毛病,梁启超认为需从三个方面入手,那就是译本的选择、译名的统一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故今日而言译书,当首立三义 一曰,择当译之本;二曰,定公译之例;三曰,养能译之才”。梁启超变法通义论译书第144页 “择当译之本”指的是关于翻译内容的选择。外国书籍林林总总,数量繁多,译什么,不译什么,先译什么,后译什么,总

12、要做出选择,中国翻译外国的书籍并不算少,但相对于外国书籍数量,只是九牛一毛,我们的翻译速度远远跟不上西书更新之速度。中国官局译的书籍,多是有关兵学之书。因为官方认为中国屡败于西方是因为西方兵法强大,所以如果能将西方的兵学学为我用,必能反败为胜。梁启超认为这是错误的思想,西方军队强大,但强大只是果,而不是因。“西人之所强者兵,而所以强者不在兵”梁启超变法通义论译书第144页参考书目1 李端棻(梁启超起草). 奏请推广学校设立译局报馆折. 1896年 光绪朝东华录卷1342. 梁启超 论译书 1897年变法通义第7章3. 梁启超 翻译文学与佛典.中华书局 1936年版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作者简介

13、:张翠玲(1976-),女,河北邯郸人,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的是其强大的原因,而不是强大的后果。所以在选择所译之书时,应该选择其“所以强”的书,梁启超将西方这些书分成分成八大类,一一列出。首先是西方章程之书。因为中国的例律往往一成而不变,可行与否、奉行与否,一概不管。而西方各种章程,都经过了几百年几代人的不断修订,所以,中国要想施行新政,应当将西方的章程,全部翻译过来,为我所用,这是第一要紧的书籍。其次是西方学校的教材,各个科目,各个年级,都应翻译过来,让各级学校使用。第三类是法律,因为中国新政的当务之急是修改宪法,应将

14、西方各国的宪法、民法、商法、刑法等书,全部译出。第四类是历史书籍,应将西方诸国的农业史、商业史、工艺史、矿史、交际史、理学史等书,选择重要的几本进行翻译,以借鉴他人的经验。第五类是农学之书,包括种植方法、灌溉方法、畜牧方法、渔泽方法,以及各种农具的书,这些书更新速度极快,都是当务之急应该翻译的书。第六类是矿学之书,即关于炼矿和察矿方法的书,也应补充翻译。第七类是工业书籍,如果能广译,也是多多益善。第八类是西方哲学,主要是古希腊哲学,为近代哲学鼻祖,应选精要部分译出。翻译伊始,如果范围太广不能一下子同时都译出,则应当按照急需程度列出顺序。 “定公译之例”讨论的是译名统一问题。梁启超认为翻过来的书

15、之所以难读,是因为名称不统一。同一样东西,书与书不一致,同一书中前后不一致,让读者眼花缭乱、不知所从。所以梁启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编写一本统一译名的专书,把所有译名统一,让译者共同来遵守。他对西方人名、地名、官制、名物、度量衡、纪年的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翻译方法一一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翻译建议,他的这些关于译名统一的理论大多为后来的译界所遵循。具体而言,梁启超主张将佛教的内典作为当今翻译的标准进行模仿,即意译的方法,只要保存了原文本的意义,“茍其义靡失,虽取其文而删增之,颠倒之,未为害也”,则可以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增减和颠倒。 “养能译之才”讨论的是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梁启超认为好的译者应该三通:通母

16、语、通外语、通所译之书的专门知识。“三者具通,斯为上才;通二者次之;仅通一则不能以才称矣。”而译者的这三项才能中,又以专门知识最为重要,其次才是语言才能。几何原理译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译者也都精于数学。他引用马建忠的话,指出当今中国翻译人才的培养,比须自设翻译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将学堂里的学生分为两班,一班是已通晓西文的,让其每日边译书边读汉文。一班是天资好、擅长汉文的,让其每日习读西文,入学堂一二年后以译书为其功课,这样学堂出来译成的书也很可观了,是翻译人才培养的最佳之道。4. 翻译与佛典 中国翻译史和翻译理论离不开佛经翻译史,中国的翻译事业也是从佛教传入开始。梁启超对中国佛经翻译的论述集中

17、在他的翻译文学与佛典,在该书里,梁启超论述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以及佛经翻译的方方面面,其中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翻译的分类 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1920)一文中,指出翻译可分为两类,一是“以今翻古”,二是“以内翻外”。“以今翻古”就是用当代的白话文去翻译古代的文言文,在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时代,“以今翻古”非常必要。第二类“以内翻外”是狭义上的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雅各布森(Jackboson)在1959年把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梁启超的这种说法要比雅各布森早了将近40年。4.2 译学发展的轨迹 梁启超将佛经在中国的翻译阶段分为三期:一、外国人

18、主译期;二、中外人共译期;三、本国人主译期,以此来说明翻译学发展的轨迹。在第一阶段,由于外国人不通华语,受笔的华人,对外语与教理也不甚精通,所以有很多错误。在第二阶段,主译人既通晓汉语,我们也懂了他们的语言,双方合作起来,译文更加顺畅。第三阶段,是由精通华人的汉人前去学习西语,归而从事翻译,如鱼得水,如“鹅得水中之乳”(宋赞宁高僧传三集,转引自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3795)。这是译学发展的轨迹。4.3 早期的佛经译场 梁启超指出,我国早期的翻译,都没有原文可循,凭的都是译者的背诵。如毗婆沙,经过两次口授,两次笔受,才终完成。相比无原本的口授和笔受,有原本的翻译有两点好处:一是有选择的余地,二

19、是能够进行重复校对。翻译事业的进行也与时俱进。最开始的翻译是由一两个僧人,随意约一信士对译,后来发展为大规模的译场。这类译场,有私人或团体组织的,也有国家出力设置的。在这些译场里,翻译被分成几道复杂的程序,译员有不同的职位,各司其职。这些译员职位和翻译程序如下:一、译主,二、笔受,三、度语,四、证梵,五、润文,六、证义,七、总勘。每译一本书,都要经过这七道工序,翻译态度的严谨可见一斑。这和早期的圣经翻译场是相似的,也是组织一批译者,进行分工翻译。翻译发展初期的译场,是现代翻译服务公司的雏形。4.4 翻译的文体翻译文体问题,即翻译的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梁启超通过翻译的发展阶段指出,在

20、翻译的启蒙时代,源语和目的语都不熟练,翻译时只能依文描写,照葫芦画瓢,梁启超将这种翻译方法称为“未熟的直译”。再往后,译文渐渐通顺晓畅,是否和原文吻合则不甚在意,这样的翻译梁启超称为“未熟的意译”。但是在早期,由于译本稀少,所以无论怎么翻译都会受到欢迎,大家不太考虑翻译的得失问题。等到后来译本见多,鱼龙混杂,大家就有了求真的追求,所以力崇直译。然而,对于直译的过度追求则导致矫枉过正,译文诘屈聱牙,反成诟病。随之则意译论兴起。翻译发展的最终结果,则是直译和意译的融合,兼顾直译和意译。道安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讨论翻译文体的人,也是强烈呼吁直译的人。他把译者夹杂自己的主观思想,随意改动原文的精神,比喻为

21、“葡萄酒之被水”,是坚决应该反对的。鸠摩罗什却认为直译不可取。他精通梵语,深谙汉文,其译文偏重意译。他认为太过直译的文章,“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他对于原文,或增或减,务必求其传达原文的意思。僧睿评论支谦翻译的思益经时说其译文“颇丽其辞,仍迷其旨”。顺畅易读,文辞华丽,但有时却与原文旨意相去甚远,因此,意译的弊端,也逐渐为大家所认识。玄奘译经,不用辗转经别人口述,自己身兼口译笔译两职,意思准确,译文通顺,直译意译,圆满调和,梁启超认为是达到了翻译的终极之道。梁启超认为,直译的弊端,充其量也就是读起来难读,终不至于害人。而意译的弊端,则是双重的不忠:一方面是对原著不忠,另一方面也

22、欺骗了译文读者。因此,相对于直译来说,意译的失误危害更大。4.5 翻译文学对一般文学的影响翻译外来文学无疑会对本国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梁启超是中国第一个意识到翻译文学和本族文学互动关系的人。他认为,一个民族的容纳性越强,其发展力也越强。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容纳在佛学输入时代最为明显,这时候的翻译不仅给中国的思想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文学界的影响亦不能小窥。在翻译文学之影响于一般文学中,梁启超指出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一、国语实质之扩大 翻译扩大了汉语的词汇。早期的译家,如支谦等,习惯用音译的方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必然不能完全满足翻译的需要。所以,后来的译家们共同努力创造新词汇,从佛经翻译正名以来,译家们共为华文增加了三万五千个新词汇,这三万五千个新词汇相当于三万五千个新观念,大大扩充了华语的实质。 第二、语法及文体之变化 佛经初入我国时,读者都觉得其文体非常不同于其他书籍,最显著的地方有:普通文学中的“之乎者也哉焉”等,佛经译文中一概没有;佛经译文中既没有骈文家的华丽词句,也没有古文家的抑扬格调;倒装句很多;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等等。这些外来语句式,色彩多姿,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细细玩味之后,又觉得佛经文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