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知识总结 、本节内容概述 本周学习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重点介绍了: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缓 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能燃烧的物质一般叫可燃物。 2、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 本身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3、燃烧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时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4、灭火原理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
2、其他物品隔离;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说明: 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 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器种类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 沫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 物与空气隔绝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 失火 干粉灭火器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 的干粉(主要为碳酸氢钠) 灭火 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以及扑灭油、 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灭火 器 将加压的液态二氧化碳喷
3、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 用 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 密仪器等的失火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 急剧膨胀而引起爆炸。 注意爆炸有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也有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 自燃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的现象。 自燃的实质是燃烧,属剧烈的氧化的反应。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不需点燃 通常能发生自燃的物质着火点较低,如白磷易自燃 几种消防安全标志如下图 慕止放果罐術 当心爆炸物质却心火克电化物 生活小常识 (1)如果住房着火,尽量不开或少开门窗,其原因是防止室内空气流通, 空气流通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旺(容易造成火势蔓延)。从火灾现场逃离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原因是防止燃烧产生的烟尘吸 入人体。 (2)在油库、面粉厂、煤矿矿井里要注意通风、禁止烟火。 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爆炸的联系与区别 燃烧 爆炸 自燃 区 别 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 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氧化反应 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的急速 燃烧 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 烧 发 生 条 件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由于急速燃烧发生在有限的 空间里,聚积大量的热,使气 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 炸 由于缓慢氧化产生的热 量得不到及时散失,聚积 的热量使可燃物达到着 火点而发生自燃 联 系 燃烧、爆炸、自燃均属于氧化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中医药大学《电子商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12年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自愿赠送房屋协议书(3篇)
- 有关妇女节活动方案模板(31篇)
- 电梯销售合同
- L-Alan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L-656224-生命科学试剂-MCE
- JX040-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师版2024春八下数学4.2提公因式法 第2课时【教学课件】
- 30层商业办公楼给排水施工方案
- 茶道礼仪课件
- 二十四节气课件:《立冬》
- 同步电动机课件
- 动画场景镜头透视与应用课件
- 文献调研与分析课件
- 军团菌实验活动风险分析评估报告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 中国算力服务发展研究报告
- 电磁污染精品课件
- 《哲学与人生》测试题及答案
-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1-7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