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调研报告_第1页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调研报告_第2页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调研报告_第3页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调研报告_第4页
中国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月月 2010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年物联网产业链分析及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2010年年01 议题 国外物联网产业和运营商及服务商策略 我国物联网产业环境 国内运营商策略 物联网策略建议 议题 国外产业环境和面临的挑战 运营商和服务商发展模式和策略 相关概念澄清 m2m智慧地球 应用层 传感网 不包括 传感器+近距离无线通信 (低速、低功耗) 物-物 物联网 一个或几个网络 初期:传输 后期:融合,协同 传感器网+近距离无线通信 rfid、二维码、二维码 近距离中高速通信 内置移动通信模块各种终端 物-物 人-物 泛在网络 多网络、多技术 异构协同智能: 跨技术、跨网络

2、、 跨行业、跨应用 传感器网+近距离无线通信 rfid、二维码、二维码 近距离中高速通信 内置移动通信模块各种终端 通信终端:手机、上网卡等 物-物 人-物 人-人 网络层 基础网络 末端网/终端 通信对象 政府 产业链 客户 全球物联网发展主要的驱动因素和挑战 驱动 各国都把物联网提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的战略高度,并纷纷提出了计划,制定 目标和行动 产业链初步形成,各环节分工较为清晰 产业链各环节中以全球领先的跨国企业 为核心,带动着产业链能力的总体提升 通信终端及通信模块环节:非常重视m2m 的研发和投入,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驱动 全球运营商随着个人用户普及率的增长, 需要寻求新的增长驱动 各

3、产业环节初步形成了产业的相关能力 新兴的服务商看好产业机会,也在积极参 与和推动 终端: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 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逐步 挑战 尚没有具体的扶持和立法政策出台 产业链各环节尚未形成共赢商业模式, 且协同较差 产业链环节较长,复杂度高,导致整体 成本很难降低 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对分散,规模小, 尤其是服务环节。各环节总体属于投入 阶段,很难实现收支平衡,规模小 终端:技术有待提升促进成本持续下降 网络:ipv6在适用阶段,ipv4资源存在 技术成熟 网络:3g、4g技术的发展会促进通信成 本的下降 客户存在潜在需求 局限;多种无线传感技术与通信网络的 融合尚未

4、解决 应用:海量数据的计算和处理 对物联网的认知度较低 技术标准相对完善,生产制造领先 研发能力:日韩研发能力很强 欧美:各环节传统厂商以及运营商共同推进 欧美产业生态环境相对成熟,主要以政府推动为核心,产业链的主要推 动者欧美和日韩有差异 行业监管者 传感器提 供商 通信模块 提供商 电信运营 商 中间件及 应用开发 商 系统集成 商 服务提供 商 服务二次 销售商 用户 测试认证商管理咨询服务商 日韩由运营商 担当服务商 政府和行业监管成为 主导因素 产业环境 厂商和运营商共同推 进产业发展 欧美:美国的“智慧地球”、电子商务等;欧盟的“e-call”、“物联网行动计划” 日韩:日本的“e

5、-japan”、“i-japan”;韩国的“u-korea” 欧美: 研发能力:产业内聚集全球100强企业,技术标准相对完善 市场认知:客户认知度和接受度高,工业应用相对领先工业应用相对领先,网络高带宽低资费 产业链发展:产业链已经形成,并通过内部并购合作整合能力推进发展 日韩: 日韩研发能力很强,紧跟欧美推行自主研发标准体系 市场认知:客户认知较高,尤其是个人用户个人用户,带宽基础好,高带宽低资费 产业链发展:产业链各环节清晰,但尚未看到产业链内整合 传统厂商以及运营商共同推进,新兴专注于m2m厂商积极参与 日韩:运营商成为产业链的主要推动力 systems vander- i2 lande

6、 logies manu- banner 全球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参与者产业定位和规模 竞争全景图 ibm 说明 edsat hoovers; multex investor; pictet; csmg analysis 且欧美市场上,产业链各环节中全球大鳄们都在进行横纵向整合,抓住 新一轮机遇 以提升市场占有,提高技术解决方案能力及服务能力而展开横纵向并购及合作 传感器提 供商 通信模块 提供商 电信运营 商 中间件及 应用开发 商 系统集成 商 服务提供 商 服务二次 销售商 用户 nphase m2m部门 red bend 个人用户 目前全球m2mm2m应用主要集中于三大行业和三大领域应用主

7、要集中于三大行业和三大领域 重点应用 定位/跟踪/ 导航 安全/监控 移动支付及 管理 计量/检测 自动化和远 程管理 远程医疗 公共事业/服 务 交通运输 日韩一直以推动个人业务为核心,公共事业刚刚起步以支撑u-japan和u-korea计划 批发零售 工业/制造业 商业/服务业 农业 开采/建筑 金融 1. 1. 2. 2. 1.1. 从技术层面看,各环节发展现状及主要难点各不相同 终端域 1. 现状:能满足部分应用 短距离为主,嵌入式基本实现,功 耗有待改进,目前能满足部分应用 2. 难点:技术标准及成本成为障碍 技术协议和标准存在多种,且各有 优劣,目前处于混战 由于技术的发展不足以支

8、撑终端成 本的下降,成本成为重要障碍因素 3. 热点:业内关注zigbee和rfid zigbee功耗低,成本低50美分, 网络域 基础网络层面:能够支撑 从带宽、网络结构方面, 基本能够支撑。未来对于 流量的增加应如何合理利 用带宽和网络资源成为业 内关注热点 业务网络层面: 应用域 借助云计算等新的运算处理系 统来处理信息和辅助决策 复杂的应用层语言环境、内容 管理等要求 组网方便,但缺乏安全规范及完善 的标准 rfid成本高,无源单向,未来重 点研究超高频和有源rfid,推向 民用 终端及网络的融合 支撑层从垂直向水平融合 存在不足,需要搭建水平 分层业务网络体系 目前ip资源的紧缺 网

9、络与应用的融合 传感网和通信网的无缝连接上下文感知技术 2.统一的协议栈2.信息和数据集成处理技术 w3c cen smart metering 网关 应用 物联网技术标准:相关技术标准组织和切入点 itu-t ngn 业务平台 oasis ip网络 ietf 6lowpan phy-mac over ipv6 ietf roll ipso routing over low power ipv6 hareware lossy networks and protocol;s zcl zigbee alliance iso/iec jtc1 uwsn cenelec smart metering

10、远距离 传输网 etsi m2m tc esmig metering 传感器网 epcglobal gs1 utilities metering hgi home gateway initiative wosa knx w-mbus ieee 802.15.4 整体框架 itu-t sg13 usn网络的需求和架构设计 etsi m2m tc m2m需求和功能架构 iso/iec jtc1 sc6 sgsn sn研究报告 wsn/rfid ieee802.15 低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 zb applicattion profiles oma gsma scag, 3gpp sa1,sa3,

11、 , ietf 6lowpan roll 基于ieee802.15.4的ipv6,低功 耗有损网络路由 智能电网/计量 fcc:美国智能电网标准 ieee:p2030:智能电网guide 802.15.4g :智能电网近距离无线标准 cen/cenelec/etsi 欧洲智能计量标准 信息来源:etsi m2m tc 电信网 3gpp sa1/sa2/ran2 m2m优化需求 网络和无线接入的m2m优化技术 gsma scag:智能sim卡 oma dm epcglobal gs1 rfid标识和解析 epc global召开了有关 ons(object name service) 的路 由和

12、命名问题的讨论 rfid由于成本和功耗方面的优势,且与目前物联网需求发展阶段吻合度 高,成为主流趋势,而成本是无线通信技术的规模应用主要障碍 主要技术主要应用优点缺点节点成本 替代有线:遥感勘测、移动电 蓝牙 子商务、数字电子设备、工 业控制、智能化建筑、家庭 和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 应用较多、成本较低且 方便使用 以移动电话为中 心,每网最多8个 节点 低于5美元 无线公文包、军事 无源rfid物流、军事、防伪等多种行业成本低、无功耗无处理能力,单向 5-50美分美分 zigbee 家庭、楼宇自动化以及监控类 应用 可靠、电源和成本优势、缺少安全性规范和 组网方便 完善的标准 50美分左右

13、 wifi(802.11b) 无线通信 web/email/video等相关应用 大范围语音和数据传输应用 使用现有网络、高速率、 组网灵活(前向、后 向兼容) 覆盖广、质量好 高功耗、协议开销 大、需要接入点 成本相对较高 约20美元 30-100美元 (模块) 三大rfid 织 结 构 rfid标准对比标准对比 epc (epc c1g2被接受为iso18000-6c) iso (iso18000-6b) uid 地区 美国 欧洲欧洲为主日本 组 技 术 差 异 标准化组织 研发机构 采用的组织 和企业 频段 读写速度 信息位数 epc global 芯片:美国国防部,德州仪器,intel

14、;识别 器:symbol;软件:ibm,微软。目前欧洲 也开始参与研发。 美国军方,fda和ssa等政府机构,沃尔 玛,保洁,吉列,强生,100多家欧美流通企 业均为epc成员。 902mhz-928mhz (uhf频段) 13.56mhz (智能卡) 40kbps640kbps 最多同时读写1000个标签 epc c1g1: 6496位 epc c1g2: 96256位 iso 芯片:stmicroelectronics,philips;识别 器:nokia,checkpoint;软件:sap 大型零售商,如德国metro,英国tesco。 860mhz-950mhz 40kbps 同时读写

15、数十个标签 64位 ubiquitous id center 日立ulsi牵头,nec、东芝、富士通 等国内企业。也有少数外国厂商,如 微软,三星等参与。 nec(rfid手机), sankei, shogakukan(产品跟踪)。t-engine forum的475家企业将会采用(大部分 为日本企业) 2.45ghz (iso标准) 13.56mhz (智能卡) 250kbps 128位,可扩展至512位 应用领域 车辆管理、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物资跟踪、 出入境人员管理。 关卡、码头作业和rfid标签数量不大的区 域。 电子支付、物流、服装、印刷等,在 物流等非制造领域使用较为广泛。 议题

16、国外产业环境和面临的挑战 运营商和服务商发展模式和策略 国外运营商策略分析 战略定位 总体策略 总体目标 发展方向和原则 市场和应用 重点行业/客户和 应用 客户发展现状 运 营 商 产品和技术 产品和服务策略 技术及研发策略 资源整合 产业链定位 合作联盟策略 产业链主要合 作伙伴 服 务 商 收入模式 收入来源 资费标准 telenor 1. 2. 4. 5. 垂直行业应用专家, 战略定位及目标 分析结论 orange 1、战略高度 telenorverizon 各运营商均将m2m提高到 欧洲最顶尖的m2m供应供应 商,尤其是在b2b领域 telenor三大战略举措之 一:聚焦在m2m通信

17、通信 关注潜在数据业务 物与物的连接将成运营 商发展核心动力 战略高度 认为是未来业务发展的动 力之一 2、目标 3.目标都是打造端到端的服 关注企业客户市场,为 企业提供集成式的端到 端的企业it应用 提供从咨询,开发,集 成,实施的完整解决方 案 成为全球性的m2m服务服务 和支撑大型组织 成为垂直行业应用专家 从产品开发、应用到运营 m2m客户数从百万级增加 到千万级 区域从以挪威、瑞典为主 的北欧地区向全球扩散 目前700万万万的终端收入占 服务收入的20%,未来 希望提高到50% 务能力 目前均处于探索期,并不 关注收入 未来衡量目标总收入、收 入增长、盈利,而不是 arpu、用户数

18、、离网率 计量/检测 1 2 业务和市场推广策略 业务范围及推广策略结论 定位/跟踪/ 导航 安全/监控 重点应用 移动支付及 管理 自动化和远 程管理 远程医疗 市场策略: 目前大多数运营商主 重点行业 公共事业/ 服务 交通运输 个人用户 批发零售 工业/制造 业 要以sim发卡量衡量, 大多处于百万级 欧洲运营关注全球客 户的规模化推广,关 注全球平台的搭建 美国没有特别强调全 球客户,但跟服务商 的合作使其具备了全 球服务能力 市场推广: 自主推广为主 orangeverizontelenorntt 利用杠杆充分分享终 端厂商、集成商和服 运营商 1 终端、集成、服务商 最 终 用 户

19、 运营商 2 终端、集成、服务商 最 终 用 户 运营商由不直 接面对客户向 直接面对客户 转型 长期看两种模 务商的客户资源 运营商正在向最终用 户渗透 欧洲运营商推广能力 和对客户的把握更强 式共存 控 技术和平台策略 平台功能 结论 接口协议标准 主要关注全球性平台的打造 m2m 平台 力求搭建跨全行业水平一体 化通用平台 终端管理功能 基本 非常关注接口协议标准 终端配置 终端激活及关闭终端认证鉴权 目前大多能实现对终端侧的 状态监控 账户管理 自动报警 计费管理 定位跟踪 系统管理 信息记录 问题诊断 安全保障 部分 报告生成 可视化监控管理 客户服务 制 中 心 (通过控 制中心

20、实现管 管理及配置,对应用侧的计 划管理等,未来希望更多更 开放的平台功能 目前关注如何调整带宽资源 使资费下降,研究地址和号 码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储备 行业解决方案 数据库 网关 开源管理 开放的apiapi接口接口 部分 理员和 用户的 界面功 能配置) 关注行业解决方案相关研发 orange:主要自主研发 为主 telenor:主要合作为主 verizon:自主研发为主 (odi针对终端基本实现) 终端模块 芯片 终端集 成 网络 应用及集 成 推广及 服务 客户 合作研发 verizon合作提供 端到端解能力打造策略 分析结论 终端模块 芯片 终端集 成 网络 应用及集 成 推广及 服务

21、 客户 1.都非常关注网络、系统应用集成 orange 合作提供 技术:自主研发和提供 市场:自主推广及服务 及服务推广等环节 市场能力 mobistar、oem合作 研发能力 合作定制sim卡关注rfid标准 imc中心、orang lab、研发中心 2.技术能力打造方面各有差异: 合作整合: telenor:合作整合为 telenor 以我为主 合作提供 市场能力 telenor connexion 、oem合作 技术:合作为主 市场:自主推广及服务 主,sim卡自主研发 并购: verizon:通过并购获 研发能力 自主研发sim为主关注rfid应用telenor object及m2m

22、test lab 得能力 自主研发: 技术:并购整合 市场:自主推广和服务 市场能力 n-phase(合资) ,vzb、 vzw、vzt合理分工、oem合作 orange:核心能力自 主研发 研发能力 odi终端认证n-phase 3.三家运营商都关注sim和终端的 ntt合作提供 技术:自主研发和提供 市场:自主推广和服务 推广和应用(rfid和sim) 4.都已经进入某些领域开发应用解 市场能力 自主推广 研发能力 定制终端 ntt研发人员占5% 决方案 战略 sim 运营商均将m2m提高到战略高度,极力打造端到端的服务能力 提至企业战略高度,打造端到端服务能力 orang全球顶尖;tel

23、enor聚焦m2m通信;verizonm2m未来核心动力 市场能力建设 总包能力: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向 终端厂商伸出橄榄枝,提供 技术能力建设 平台 通过成立子公司或并购模式 获得平台研发及建设能力 统一认证,简化成本,缩短 产品推出周期 与应用集成商合作:通过合 作或者并购模式 推广能力: 调整部门结构或成立子公司 或并购合作支撑市场推广 市场能力 总包能力 推广能力 技术能力 平台 sim卡卡 短距离 网络 sim卡:卡: 定制sim卡,以sim为切入点 研发工业级sim,telenor非 常关注 短距离: 多非常关注rfid,orange主 要向标准进攻,telenor主要 向应用

24、进攻 与终端厂商合作共享客户资 源,了解客户 价值衡量 收入增长的驱动因素,目前关注能力建设,开始跑马圈地 网络: 积极建设3g和4g网络 价值衡量 初期以option衡量为主,未来衡量收入、利润及增长率,而非mou、arpu及离网率 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收入来源结果 分析 目前主要收费项 结论 sim卡及终端定制 次要收入 来源 名称 wyless sim卡 费用项 安装费、 月使用费 (包含1mb 收入可 能的组 流量收入 目前主要 收入来源 的使用量) 额外数据 量 wyless服 务平台 pptp vpn 月使用费 安装费 安装费、 1. 2. 目前运营商主要通过通道 收入获得收益 运

25、营商正在通过合作及研 成 平台服务收入 潜在收入 来源 ipsec vpn csd 月使用费 安装费、 月使用费 月使用费 发等多种形式向其他收入 模式转化 网内sms月使用费 解决方案收入 潜在收入 来源 网外sms月使用费 sms 紧急语音 sms vpn 基于saas 服务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和功能 服务商存在的原因 无线网络接入平台 其他网络 中间件平台 1. 市场上存在客观需求: 一次性认证需求:减少产品成本,缩短产品推出周期 精细化资费需求:由于业务不同,流量不同,占用资源 不同,客户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差异化资费套餐 全球化运作需求:面对移动性强的跨国公司需要全球化 网络及平台 fix

26、edip vpn(基于硬件和基于软件(基于硬件和基于软件 2. 运营商目前能力不足以支撑: 目前运营商平台尚无全球化 财务测算基础无法定制个性化资费套餐 美国终端认证复杂且费用高,运营商仅能认证自身网络 产品 终端连接 saas的终端管理平台的终端管理平台 平台功能 普通客户 客户平台需要跟 wyless平台衔接平台衔接 安全性要求高的 1. 共性: 功能与运营商雷同:具有认证、鉴权、配置、计费、诊 断、报告及控制中心等功能 都非常关注sim卡的掌控:都推出自己的sim卡 都非常关注全球化服务能力 2. 差异: 技术解决方案不同:wyless是haas+saas;jasper是 saas si

27、m卡技术解决方案不同:wyless关注安全性,推出具 有自主产权的固定ip的sim卡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能力不同:wyless具有自主组网、设 计及提供专业解决方案能力 服务商的运作模式 运营商 通道 流量、客户 平台解决方案 jasper wyless 平台及服务 sim卡 客户及流量 终端厂商/解 决方案提供商 系统集成商 和asp 产品及 解决方 案 最终用户 产品及解决方案超大客户 服务商服务推广模式 推广核心:为运营商及客户带 来利益 运营商:带来大企业流量 客户(包括终端厂商/解决方案 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asp及 最终客户):方便简捷地获得 全球化服务 服务商收入 客户承担: si

28、m卡一次费用 流量费用(差价) 平台账户使用费用(一次性或一次性+按 月) 售后服务费用 运营商承担: 平台费用 佣金及提成 判断 由于专业服务商自身能力及 产业链发展现状,向下游收 费模式收益不大 以jasper为首的主要服务商 开始转向上游运营商提供服 务,成为运营商的平台供应 商 1. 从收入上看,服务商收入能力较弱,生存空间较小 分析结论 盈利情况 年收入7000万左右、毛利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率:35-50% telit 收入(百万欧元)10.718.330.152.259.1 2.总体处于亏损状态,08年 numerex 收入(百万欧元) 23.0

29、30.0 52.8 68.0 72.3 度,两家公司均为亏损状 telit 收入增长率71.0%64.5%73.4%13.2% 态 numerex 收入增长率 telit 毛利 numerex 毛利 3 10.04 30.3% 6.3 12.72 76.3% 11.7 18.92 28.8% 22 23.41 6.4% 29.1 25.42 3. 4. 主要由于研发、市场、管 理等费用和利息费用较高 总体来看,专业的服务业 务处于市场孵化和投入 telit 毛利率 numerex 毛利率 28.0% 43.7% 34.4% 42.5% 38.9% 35.8% 42.1% 34.4% 49.2%

30、 35.1% 期,服务商存在的空间较 小 telit 净利 numerex 净利 8.4 -9.04 -1.31 1.98 -3.64 7.77 -5.18 0.65 -1.88 -15.18 5.未来有被取代的可能 议题 国外物联网产业和运营商及服务商策略 我国物联网产业环境 国内运营商策略 物联网策略建议 现 我国物联网政策环境良好,产业环境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政策环境经济环境 有利 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家 发展战略 初步明确了未来发展 方向和重点领域 不利或挑战 国家今年在通信信息 领域改革力度大,步 伐较快,对通信市场 可能造成一定冲击, 有利 中国企业正在随着国家 的快速发展,持续提升

31、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对物联网的需求逐步呈 不利 近期全球金融危机, 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 的经济发展,会影响 企业对信息化需求和 正在着手制定相关财 政、金融政策和法规 以确保物联网发展体 过渡分散运营商精力 产业和行业标准正在 建立,是机遇也是挑 企业对信息化方面的认 知提高,经济支付能力 相关资源的配备 制的有效性战 宏观环境 也将增强 有利 环境保护压力 节能减排要求 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 平的提高 不利 对信息化的认知较低 支付意愿和能力有限 有利 行业内产、学、研机构 推动力加大 全国知名研究机构积极 参与 不利 企业分散,规模小 技术能力薄弱 人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社会环境产业环境

32、移动支付 1 2 3 4 5 6 根据国际重点行业经验及国家重点推进行业确定重点关注领域 重点行业结论 定位/跟踪/ 导航 安全/监控 重点应用 计量/检测 及管理 自动化和 远程管理 远程医疗 重点关注领域排序(按规模和应 用情况) 重点行业 公共事业/服务 交通运输 个人用户 批发零售 工业/制造业 行业 公共设施(电 力、公交、 环境) 物流仓储 应用 定位、监控、 计量、管理、 医疗 定位、监控、 管理 商业/服务业 农业 开采/建筑 金融 图例 中国 欧美 日韩 个人支付及 智能家居 医疗卫生及 社保体系 农林牧渔 定位、监控、 医疗、支付 监控、管理 监控、管理 目前国内与国外相比

33、,国内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速度相比国外要快一些 欧美国家重视,市场发展依赖企业推动,国家不参与推动,但企业更关注短期利益 国内国家统一调控,统筹力度大,推进要比国外政府推进得快 工业制造业监控、管理 产业技术不成熟,国家倡导自主创新将加大产业链发展周期 终端侧及应用侧技术环节薄弱结论 传感器和芯片 制造、集成、预处理 技术非常薄弱 信息网络和传输 基础好 但与国际相比,仍 有一定差距 海量信息处理 软件、业务模式和 流程需要创新 智能感知与处理 软件薄弱 技术薄弱: 导致成本很难下降,成为产 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很难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个 带宽管理体系薄弱 部分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已经在市场上规模化应

34、用 比如rfid低频和高频技术及导航技术相对成熟 技术标准紧跟国际步伐并有一定的影响力 性化解决方案 目前近距离技术如rfid等 已经成功应用,且价格较 低,有推广基础 标准: 中国在建立自主标准方面具 1999年 开始传感网相 关研究 2005年 启动传感网标 准化研究 2006年 成立传感网 项目组 2007年 参与国际传感器网 络研究组的建立 有一定优势,并有成为主导 标准的机会 国内产业各环节的企业未来 的主导能力决定于在标准制 定中扮演角色 2009年9月 成立传感网器网 络标准工作组 2009年10月 成为iso国际传 感网器网络标准 组主要成员 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多项标准提案

35、被采纳 技术行业标准未形成,且制 定需要一个较长周期,因此 行业规模化推广可能会受标 准的制约 终端网络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客户 现 有 难 点 推 动 方 向 同时,产业链商业模式尚不成熟,运营商需斟酌定位 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一定问题 整个产业链主导推动力: 政府及产业联盟 结论 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共赢 商业模式需要各环节有效协 同,运营商需要明确自身在 整个商业模式中的定位和作 用 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 终端网络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客户畅,相互制约 产品接口不统一,很 终端通用性 差,成本高 应用缺乏统 一性 供应商少 宽带资源不 足 窄带成本高 缺乏物联网 业务运营支 终端标准不 统一,导致 开

36、发成本高 很难多样化 需求 受上游供应 商限制,项 目时间长 垫付资金, 资金压力大 初期投资大 可选供应商 少 难规模化 产业链资金承担量不 同,集成环节压力大 目前运营商在产业链上可能 的着力点 撑平台 终端:接口协议统一 统一终端接 口协议 推出普适性 高的终端 培育自主研 发生产企业 推动宽带的 发展 降低资费 建立业务运 营支撑平台 统一产业相 关技术标准 培育国内应 用软件开发 企业 改变垫付模 式,缓解资 金压力 提高上游供 应商能力 丰富供应商 降低投资成 本 网络:宽带建设和平 台搭建 应用:协议标准统一 标准化 集成:培养,合作及 资金支撑 20% 10% 9.29% 11

37、89 1235 5.81%5.81% 3.74%1012 2.98%2.74%956 933 2.55% 0% 743 638632 318302299 217215 99 76 国内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起步阶段,定位比较专,盈利能力尚不稳 定,技术水平低,多为代工 传感器/芯片 厂商 通信模块 提供商 电信运营 商 中间件及应 用开发商 系统集成 商 服务提供 商 联发科 展讯 通信芯片 2500 2384 单位:百万元 30% 上海贝岭 士兰微 通富微电 长电科技 华天科技 复旦微电子 深圳先施 芯片封装 1500 500 -2.36% 13.40% 359 353 -10% 136 -1

38、3.61% 4.14% 4.55% 1.35% 1.25% 6.86% 37 32 45 13 21 13 16 69 21 16 37 32 7 39 12 257 10.08% 10.74% 491 521 18.20% 16.23% 华东科技 歌尔声学 大立科技 传感器 -500 -23 长电科技 航天机电 通富微电 歌尔声学 士兰微 -21.36% -35 -46 华天科技 华东科技 大华股份 上海贝岭 大立科技 -20% -30% 航天机电 大华股份 08年营业收入 09年上半年净利 08年净利 08年净利润 09年上半年 09年上半年净利润 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

39、小,针对于m2m领域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盈利能力尚不稳定,更 多是在专注领域稳定发展,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激励出部分企业投身于跨领域拓展型发展 124 81 0 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其中华为中兴国际知名,盈利能力较 为稳定,拥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 传感器/芯 片厂商 通信模块提 供商 电信运营 商 中间件及应 用开发商 系统集成 商 服务提供 商 芯讯通 单位:百万元 烽火通信 44293 13.44%13.56% 20% 华为 大唐 中兴通讯 通信传输模 块及通信传 输设备 40000 30000 3.14% 4.32% 27708 8.74% 6.85% 10.03% 5

40、.89% 10.78% 8.62% 11.63% 14.13% 15% 10% 5% 0% -5% 中天科技 (这里没有区 分出真正通 20000 -10% -15% 亨通光电 信模块的占 比) 10000 1912 869 3427 1949 235 170 2912 1833 172 184 1438 756 654 76 382 51446 63 29640 -20% -25% 光讯科技 -30% 中兴通讯烽火通信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光讯科技三维通信 三维通信08年营业收入08年净利09年上半年09年上半年净利08年净利润09年上半年净利润 国内通信模块厂商不仅生产通信模块,还生产配套的通信

41、传输设备,统计数据为两部分之和,从收入规模及盈利能 力上看,该环节的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其中很多企业都专注于通信传输设备,比如光纤光缆的生产。 0 国内中间件、软硬件集成、应用开发划分不清晰,同方为国内目前最大 的综合平台提供商,运营商也在涉足 传感器/芯 片厂商 通信模块 提供商 电信运营 商 中间件及应 用开发商 系统集成商 服务提供 商 同方软件综合平台 单位:百万元 亚太安讯gps及网络视频 安全监控系统 13928 31.54% 31.78% 40% 30% 新大陆 远望谷 二维码行业应用、 电子回执、烟草 物流信息化管理 atis铁道部车号 10000 3.87% 2.85% 569

42、3 6689 1.19% 0.88% 4145 14.43% 12.20% 5931 9.85% 4.10% 20% 10% 0% 自动识别系统、 2878 -10% 烟草、军事行业、 rfid产品 397 221 5949 724 415 1018 42 497 49188 60 90 28 -20% 航天信息防伪税控系统、 -30% ic卡、系统集成 同方股份厦门信达航天信息新大陆远望谷 业务08年营业收入08年净利09年上半年09年上半年净利08年净利润09年上半年净利润 厦门信达光电业务和电子 标签 这与国内m2m产业发展水平有关,产业链分工尚不清晰。各企业目前处于在相关技术领域内向相

43、关行业提供应用开 发、系统集成、中间件等一整套解决方案阶段。 垂 直 合 作 横 向 合 作 透 目前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合作模式主要集中于产业联盟 传感器/芯片 厂商 通信模块提 供商 电信运营商 中间件及应 用开发商 系统集成商 垂直并购及合作尚未 垂直并购及合作尚 垂直并购及合作尚未出现 出现 各厂商处于生存成长 期 部分厂商在相关行业 应用内拓展应用开发 及系统集成服务 未出现 各厂商主要专注于 设备生产 部分厂商拥有子公 司开展芯片设计及 生产 各厂商处于生存及发展期,除同方做综 合平台外,其他厂商主要专注于某一个 或几个行业应用 多数厂商在提供解决方案时,也提供相 应的终端设备 各环节

44、除运营商 外,厂商整体综 合实力均较弱 目前产业联盟是 产业链主要的合 作形式 产业联盟是目前产业链上横向合作的主要形式 运营商在产业链上处于主导地位,向上可制约上游设备供应商, 向下通过合作提高控制能力 向下的合作还处于初级形态,主要是由运营商发起,以市场为导 向,以买卖形式来实现运营商与软硬件集成商的合作 移动在这方面比较走得快,已经形成了对系统集成商的分级管理 模式,希望提早卡位软硬件集成环节 运营商是产业链 的主导,扮演集 成商和服务商角 色,通过产品和 服务购买的形式 向产业链下游渗 国 家 推 动 id 产 业 推 动 f 深圳 中国无线传感网id中心 产业联盟的建立和主要推动力呈

45、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 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 中国射频识别(rfid)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中国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 北京 无锡 中国传感(物联) 网技术产业联盟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感知中国”中心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r 上海 中国射频识别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感知中国”中心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移动全国m2m运营中心 全国m2m产业基地 北京 武汉 重庆 无锡 上海 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 武汉 广东 射频识别创新技术联盟 广东省无线射频标准化技术 委员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给机器注入思想”的m2m产 业联盟 射频识别创新技术联盟

46、广东 深圳 杭州 运 营 商 推 动 重庆 中国移动全国m2m运营中心 全国m2m产业基地 杭州 中国无线传感网id中心 “给机器注入思想”的m2m产 业联盟 广东省无线射频(rfid)标准 化技术委员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2009年2010年 时间 育 场 培 定 进 市 商 业 备 鉴 值 链 络 接 短 销 和 供 建 定 运 营 商 降 杂 度 程 期 略 模 式 售 周 的 复 入 策 商 的 动 设 放 网 价 低m 2m 支 确 持 开立 运 推 货 营 商 缩 之 间 合 作 28 6.11 74% 0 从客户角度,中国市场仍处于培育和认知阶段 45% 4

47、0% 41% m2m产业紧迫要解决的问题产业紧迫要解决的问题 120 100 80 28% 大企业集团客户数及占比 100 30% 25% 20% 35% 60 16% 15%15% 15% 30% 25% 20% 26% 25% 24% 23% 21% 19% 40 20 42 11 19 9% 10% 5% 15% 0 广东浙江北京山东合计 0% 10% 5% 0%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19.7 79% 广东 大企业终端数量及占比 88% 83% 83% 13 8.77 浙江 北京 山东 47.59 90% 88% 86% 86% 84% 82% 80

48、% 78% 76% 合计 数据来源:yankee调研数据来源:中国移动 导入期仍需较长一段时间,企业需调整视角及行动措施来推动产业发展 数量 技术不成熟客户认知不足 未形成完整产 业链链条 态度:高风险,敏锐洞察、 审慎决策 价值衡量: 长远考虑 早期采用 13.5% 创新者 2.5% 早期大众 34% 晚期大众 34% 顽固派 16% option价值取舍原则 行动措施: 深度理解客户需求,明确发展 定位 选取优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 针对性聚集、吸引产业内优质 资源 技术/产品导入和推广周期 议题 我国物联网产业环境分析 国外运营商经验借鉴 运营商竞争分析 物联网策略建议 国内运营商比较重视

49、物联网发展,并已经初步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方向 m2m起步早,目前已经提至战略 战略定位 高度,把物联网作为第三波增长 的业务领域 下一步重点是形成m2m标准,促标准,促 进规模化推广 在产业链上更多关注整合者角 色,没有特别强调端到端,分行 明确了物联网努力方向 转变原有的传输通道型应用 提供端到端的综合服务 但尚没有具体战略 电信尚未明确提出物联网在公司战 略中的定位,没有对物联网发展制 定明确目标,正在尝试推进 已经开始尝试建立开放的 m2m业业 务管理平台 业依能力而定 确定m2m业务发展三个阶段 快速切入市场 具体规划 制定物联网三步走发展策略 第一步信息汇聚 第二步协同感知 第三步泛在

50、网络 积极成立运营和研发中心,参与产 业联盟的建设 从三大客户群入手,尝试几种业 务的推广 参与产业联盟的建设 提升业务价值,搭建m2m平 台 形成电信级泛在网融合 确定首批关注的“3+2”领域 “3”:公用事业、交通、无线 商圈 “2”:拓展若干第二梯队行业 应用解决方案(烟草) 参与产业联盟的建设 1. 2. 从应用和领域有一定差异,但高度雷同 分析 重点应用 结论 定位/跟踪/ 导航 安全/监控 移动支付及 管理 计量/检测 自动化和远 程管理 远程医疗 重点行业 公共事业 (城市) 能源 交通物流 个人用户 目前较为成熟 正在进入领域 从应用名称上看,各运营 商所用名称有所差异,但 功

51、能非常雷同 移动提出了八大物联,电 信确定了十大智能,其中 批发零售 在医疗、司法、文博方面 工业生产 农业 司法/文博 建筑 中 国 特 色 决 定 企 业 应 用 移动 研发试点推广 电信明确提出,而移动尚 未涉及,可能与所具有的 客户资源有关 金融 联通 电信 能 力 1. 2.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市场和相关应用开发方面相对领先 终端数量 业务收入 arpu值值 300万左右 40.8亿/年 19元/月 n/a n/a n/a n/a 全球眼收入:7.5亿/年 n/a 市 场 技 术 能 力 业务类型 业务应用 平台 标准 终端芯片 8大产品系,21个产品 1.重点推广的应用5个:数字城管

52、、 车务通、动物溯源、电力抄表、手机 支付 2.重点试点的应用2个:企业安防、 电梯卫士 3.重点研发的应用1个:智能家居 正在建设一个全网平台 拥有若干个省平台 制定终端接口协议wmmp 推出动力100机器卡(尚无特殊工业级 参数) 9个产品 1. 重点推广的应用4个:rfid产品、 定位服务、无线抄表、宽视界-神眼 2. 重点试点的应用2个:老人儿童看护、 家庭安防 3. 重点研发应用1个:个人健康监测 正在考虑 n/a n/a 10大产品系 1.重点推广的应用:全球眼、平安 城市 正在建设全网平台 n/a n/a 合作伙伴管理及 资源整合能力 形成了合作伙伴三级管理体系 建立响应合作伙伴

53、扶持基金和 政策 n/a 2010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打造巧 实力,但尚未落地实现 中国移动将新一波的增长空间定位于“聚合服务市场” 基于中国移动的优势和产业发展趋势,工作未来新一轮发展空间在以移动互联网为基 础的聚合服务市场。 基于移动互联网 交通 金融 娱乐 办公 生产 基于用户规模 基于随身终端 餐饮 体育 零售 中国移动 教育 物流 游戏 基于通信专长 从信息流的传播者称为服务应用的聚合者 物联网作为聚合服务的一个载体,移动在其产业链中的定位非常明确 做行业物理信息平台的提供者,不成为信息的透明通道: 收集者和分发者的定位要求运营商提 供物联网信息的存储平台,运营商能 够控制更多的行业

54、物理信息,将能够 获得更多的行业市场竞争优势 做物联网与互联网接口规范的标准制定者,不涉 足具体传感器件或者标准的制定: 物联网是真实物理世界的信息交换网 络,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做产业链的整合者,不做产业链的需求推动者: 运营商可以以控制入口,制定标准,提 供物理信息平台,成为整合物联网产业 链的整合集成者 让物联网成为蓝海的利润贡献者,不成为利润的 消费者: 坚持一个盈利原则,或者说能够从物联网中找到 新的增长点,才是做物联网的首要要义 中国移动期望在物联 网产业链中发挥积极 作用 做物联网信息的收集者和分发者,不做应用的开发 者和运营者: 运营商有庞大的用户群,这些用户群必然 是物联网

55、物理信息的消费者。运营商可以 建立一个公共的信息数据库,成为信息的 提供者和分发者 做物联网信息的剩余价值获取者,不做智能通道 的信息费获取者: 信息也是有价值的商品,运营商完全可以 有条件通过信息的销售获取比单纯的通信 费或者流量费更多的价值 通过智能通道平台促进其与客户、集成商的合作,本着共赢的原则,充 分发挥产业链各方优势,并强化自身产业链地位 智能通道模式促进了电信运营商与客户、集成商的合作,发挥了产业链各方的优势 终端 数传型 应用平台 1、和集成商形成合作关系 集成商使用移动的平台实现业务, 形成合作关系 封装 m2m平台 开放政企应用 2、增强集成能力 pos型平台与终端采用统一

56、 将应用和通信过程封装成api,减 车载型 计量型 协议通信 平台对应用开放、接 入各类应用 家庭应用 个人应用 少开发难度,扩大集成商的数量 3、提升用户感受 为用户提供可管理可控制的通信能 力,提供通道的价值 同时建立集成型si资源扶持计划,提高自身业务集成能力 集团业务合作的主基调:扶持、培育、引导 利用sisi的研发集成能力和客户关系资源,提的研发集成能力和客户关系资源,提 高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实施能力 si资源扶持计划 建立孵化中心 建立孵化中 心,承担解决 方案和应用孵 化、培训认证 和si技术支持 共享sisi资源资源 建立各省共享 的si资源;实 施合作资源引 入及规范制定 的对

57、口帮扶 优化合作机制 优化合作接入 和管理规范流 程、系统支撑 手段、si激励 资源分配机制 启动创新大赛 组织开展行业 应用创新大 赛,挖掘和培 育创新应用、 吸纳合作者 搭建合作联盟 与主流it厂商 建立合作联 盟,技术-客 户资源-合作 伙伴开展合作 商务模式 按照移动是否承担营销职能,移动与si的功能分 行业信息化应用集成孵化基金 鼓励各省设立专项基金,在集成项目中使用 成比例分为5:5和3:7两种模式 集团推荐各各省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可将卓望作为核心si集成合作伙伴 1 2 4 并在商业模式建立中强调“四个方向”的结合 与集成的方向相结合: 通过通信通道、协议、网络覆盖等 平台合作,与

58、相关的终端、软件供 应商相结合,实现集成业务的突破 和专业化 即确立方向、形成概念,按成熟的市 场动作模式操作这种新兴应用市场的 与支付的方向相结合: 运作模式,占据可能的资本市场的高 起点,寻求中国移动的涅槃 中国移动物联网 发展四结合 物联网最终应实现物的交换,应必须 涉及可能的资金流的概念,移动支付 可以在其中在放光芒 与资本的方向相结合: 即通过对行业客户内部网络应用的延伸 ,转而对其语音、专线、互联网等承载 类传输和应用的备份替代 与业务交叉协作的方向结合: 3 中国 无 通过细分市场,将提供差异化服务作为中国移动推动m2m业务的抓手 应用类型 典型应用(举例) 终端 通道型 电力监

59、控 客户定制 不封装wmmp 客户采购 终端管理型(支持wmmp) 移动资产管理 客户定制 封装wmmp 客户采购 端到端应用(wmmp及扩展) 物流通 移动定制 封装wmmp 客户采购 客户 需求 业务 支撑 应用集成 服务质量 客户自服务 受理 计费计算 客户集成 移动提供通道 有故障定位和响应时间要求 移动无法满足 无 boss受理途径 标准通信资费 客户集成、移动集成 移动提供通道和终端管理 有故障定位和响应时间要求 移动通过差异化服务保障 有 boss受理途径 标准通信资费+终端管理功能费 由移动代收,与设备商按比例分成 移动集成 提供端到端应用解决方案 有故障定位和响应时间要求 移

60、动通过端到端的服务保障 有 boss受理途径 标准通信资费+终端管理功能费 +应用管理功能费 由移动代收,与si和设备商按 比例分成 统计分析 通过apn来统计终端数量 无法精确判定sim卡状态,通 过网络层单独查询 可准确知道终端数量 可准确掌握通讯层面运行状态 可准确知道终端数量 可准确掌握通讯层面运行状态 可准确知道客户和应用分布 移动 自身 管理 终端和终端质量管理 应用质量管理 分级管理 不可管理 不可管理 可管理 不可管理 全网、省地市三级管理 可管理 可管理 全网、省地市三级管理 目前重抓接入标准,建立m2mm2m行业内首个统一接口协议行业内首个统一接口协议wmmp 1.0版协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