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 言“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许昌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为阐明全市发展的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根据中共许昌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新局面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的五年。未来的五年全市上下要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格局,增

2、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乘势而为,砥砺奋进,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全市上下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贯彻落实“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好的趋势,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花木之都”等称号,胜利完成了“

3、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攀升的五年,是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的五年,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连续五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2.8亿元,年均增长13.4%,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确定的力争突破千亿元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75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7.45亿元,年均增长23.5%;人均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1.8倍、2.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720亿元,与“十五”相比,

4、翻了两番还多;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到10.8亿美元,年均增长24.8%。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2010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8.6%,比“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了“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中原电气谷上升为省级战略,并逐步成为市区经济新的增长极。主导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风电装备、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布局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达到275万吨,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47.1%,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发展迅速,荣获“全国农业

5、产业化先进市”。物流、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规划建设了6个物流园,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空港产业园落户许昌,引进了4家股份制银行,成功举办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三国文化周和中国钧瓷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比“十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许昌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由许昌战略上升为全省战略,为未来赢得发展空间。城市基础建设力度加大,许都大剧院、文博馆、体育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和许长城际道路、魏武大道、天宝路等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市承载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和灯饰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县(市)城和重点镇综合功能显著增强。农村生产

6、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有效启动,农民文明素质和社会和谐得到提高,土地等资源得到集约节约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交通实现跨越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3.6公里,许昌至登封、许昌至扶沟、郑州至尧山许昌段高速竣工通车,京珠高速许昌段拓宽完工。国道107复线、国道311等重要干线公路完成升级改造,农村公路快速增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石武客专、许禹铁路改建等重点项目开工兴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国省干线公路为网络的运输大通道初步形成,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能源基地建设取得新成就。在关停全部燃煤小火电机组的同时,建设完成禹州电厂二期工程、许昌东城区热电

7、厂等大容量、高参数机组,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煤炭资源重组基本完成,资源快速向优势企业集中,建设完成了首山一矿、泉店煤矿等大型煤炭矿井。覆盖各县(市、区)的天然气输配管网基本建成。许昌500kv输变电站竣工投产,220kv及以下输配电网不断完善,电网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南水北调工程许昌段开工建设,实施北汝河综合治理、颖汝灌区节水改造、禹州纸坊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呈现新态势。全省率先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市、县均建成了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了小火电、小

8、水泥、小造纸。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有了明显的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林木覆盖率达到30.5%。在全省率先规划启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园区,长葛大周再生金属产业园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能力日益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行政管理、企业、医药卫生、投资、城市公用事业、农村税费等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五年累计完成企事业改制257家,企业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发水平不断提高,大招商活动成绩斐然,引进了一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和中国平安、国家电网、澳门名嘉等一批战略投资者。郑

9、许联动发展步伐加快,城际公交开通。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新增上市企业4家,全市上市企业达到7家,总数居全省第二位。五年累计出口35.8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实际利用外资6.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4.5倍。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连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高了薄弱学校办学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取得重大进展,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成功申报许昌陶瓷职业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文化、卫生、体育、广播

10、电视、新闻出版、档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五年财政投入改善民生的支出达到212亿元,年均增长25.5%,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52.5%。每年为群众办好“十项民生工程”。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五年建设廉租房24.8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6.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06万平方米。继续落实免除农业税和实施农机、种粮、良种、综合直补四项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价格,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逐步缓解。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171元和7197元,年均增长14.3%和

11、14.6%。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进入了转型升级、蓄势崛起的新阶段。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无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我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审视、谋划工作,理清思路,完善举措,力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过了一条科学发展路,实现了辉煌“十一五”。专栏1 “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类别指标名称2005年实际“十一五”规划目标“ 十一五”完成情况指标属性2010年年均增速%2010年年均增速%经济增长生产总值(亿元)605.471063121312.813.4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元)134402261728416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12、亿元)239.4(645)482(1857)16829.4(2720)31预期性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万美元)35579715001510800024.8预期性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426010600202200038.5预期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9.9645.71857.4523.5预期性经济结构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83.58888.6预期性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7.67070预期性研究开发费用占gdp比重(%)0.91.51.5预期性城镇化率(%)3240以上41预期性人口资源环境年末总人口(万人)450.54706.464625约束性市区面积(平方公里)50.88

13、080预期性市区人口(万人)51.48080预期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5年降低18%5年降低18%约束性耕地保有量(万公顷)34.3934.3934.41约束性林木覆盖率(%)212630.5约束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317320320预期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38590约束性公共服务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7691197091517114.3预期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64248706719714.6预期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5.3100100约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43.5约束性城镇人口基本养老覆盖人数(万人)252934.4约束性劳务经济收入(亿

14、元)70100110预期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2.48282预期性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万人)2.533.1预期性注:1、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当年价。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第一节 机遇和有利条件“十二五”时期仍是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中部崛起带来新机遇。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把加快许昌电力装备制造基地纳入国家产业布局,为我市以电力装备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新机遇。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市作为核心区的重要支点城市,面临

15、着借力发展、乘势而为的新机遇,尤其是我市推动郑许联动发展等思路和重大布局将上升为省级战略,甚至国家层面,为我市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产业转移带来新机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产业梯次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向中部地区设点布局,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扩大内需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市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国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我市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许昌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改善民生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6、将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利于我们补齐社会事业“短板”,促进协调发展。思富思进带来新机遇。全市干部群众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注重运作中找到的克难攻坚办法,在真抓实干中形成的务本责实作风,为继往开来、加快发展带来强大动力。第二节 挑战和突出矛盾“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市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和突出矛盾: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转型发展带来的“两难”问题增多,我市面临着扩大经济总量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结构升级与扩大就业、加快项目建设与要素资源紧缺等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原城市群及周边地市竞相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保位争

17、先的难度加大。同时,我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滞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偏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经济外向度偏低,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关系民生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面临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提升公共服务和群众生活水平的巨大压力。综合判断面临的形势,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市要根据当前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走出一条科学、跨越、创新、协调、和谐发展的新路子。第三章 “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

18、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战略重点,坚持走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着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创业、着力改善民生,力争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质量、生态环境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奋力开创许昌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第二节 发展定位综合考虑我市的综合实力、产业基础和成长潜力等因素,确定我市的战略定位是:中原经济区内的“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发

19、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中原经济区中率先走出一条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创新创业示范区。构建内联外合、灵活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对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创业就业的支撑功能;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努力推进创新强市,创业富民,在中原经济区中率先建成创新创业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增强资

20、源对发展的支撑能力,提升环境对发展的容纳能力,强化社会对发展的促进能力,探索一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中原电气谷高端载体和许继集团龙头企业作用,以推进中国电力装备高端化、成套化、国际化为重点,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聚发展,提升电力装备制造业实力和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充分发挥我市花木生产交易的品牌优势、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优势,推进花卉苗木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构建和延伸花卉苗木产业链,进一步

21、增强我市花卉苗木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第三节 奋斗目标“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两高两好”,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的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城乡结构、

22、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在全省率先取得突破,高端产业引领能力和主导特色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在全省居领先地位。专栏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类别指标名称2010年“十二五”目标指标属性2015年年均增长%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312.8221210以上预期性2、人均生产总值(元)2841645625预期性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829.4(2720)1742(6616)16预期性4、境内财

23、政总收入(亿元)15627512预期性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57.45101.2125、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2.863220预期性 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10.828216、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亿美元)2.25.7121预期性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7、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990预期性8、城镇化率(%)4150 预期性9、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1.52 预期性1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0.241预期性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11、全市总人口(万人)462480以内约束性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1712443310左右预期性13、农民人均纯收

24、入(元)71971159010左右预期性14、城镇登记失业率(%)3.44.5预期性15、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万人)累计39.2累计30预期性1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96约束性1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37预期性18、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3540约束性19、城乡三项医疗医疗保险参保率(%)8090约束性20、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按省下达目标约束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1、耕地保有量(万公顷)34413441约束性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14按省下达目标约束性23、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50.60预期性2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

25、重(%)3.9按省下达目标约束性2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2005年价)按省下达目标约束性26、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吨)(2005年价)按省下达目标约束性27、主要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按省下达目标约束性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28、森林增长林木覆盖率(%)30.532.5约束性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587.7680注:1、规划指标的属性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方向,主要通过改善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努力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市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

26、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完成。2、城镇基本养老参保人数2010年数据统计口径仅包括城镇职工,2015年数据统计口径包括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3、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约束性目标待与省衔接后,以省确定的目标为准。第四章 “十二五”战略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确保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促进产业升级为重点,按照“强一优二做大三”的思路,加

27、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心任务和重要引擎,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镇功能,推动竞相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强化城乡管理,确保“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把许昌打造成对接郑州、辐射豫南、联动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把许昌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品牌带动战略

28、,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积极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着眼于增强软实力、竞争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强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充满活力的“人文许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改革,再造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和新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加快发展,积极做好对外开放机构的申报争取工作,构建许昌大开放经济体系。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富民优先”,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和谐许昌。第二篇 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

29、较快发展坚持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持续拓展投资需求增长空间,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投资消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第一章 着力扩大投资需求突出发挥投资的带动作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投资保障能力,促进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到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600亿元,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第一节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把实施项目带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工作尽可能转化为具体项目,以项目带动要素集聚、服务提升、作风改进、合力形成、工作落实。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围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要

30、素3大基础,工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城镇基础设施、农林水利、交通等6大领域,每年组织实施100个经济社会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带动年度平均投资不低于千亿元,实现投资规模五年翻番。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强化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提高新谋划项目的规模和质量,每年储备产业规模远景规划目标在50亿元以上的重大前期项目100个以上,及时调整完善“十二五”规划项目库,努力保持较大投资规模。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规范便捷的项目审批机制,实施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完善项目建设服务保

31、障机制,坚持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分包制,实行项目审批代办制和服务承包制,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科学制定项目年度推进计划,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考核和问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第二节 提高投资保障能力加快完善有机统一、高效运作的现代投融资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积极稳妥发展和规范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出台许昌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债务监测分析预警机制和良性偿债机制,确保政府投资安全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上市、债券、信托、股权等多种

32、方式直接融资,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相互合作。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出台许昌市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第二章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实施富民工程,完善消费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到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00亿元,力争翻番。第一节 大力促进城市消费抓住当前城市居民由商品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合理利用各类商业资源,增强城市核心商业街区的消费服务功能,巩固和促进城市居民消费。加快城市专业市场改造升级换代,合理布局超市、便利店、连锁店、仓储式商店、

33、专卖店、折扣店等城市新型消费网络,支持发展邮购、网购以及电话、电视购物等新兴购物方式。落实国家有关扩大汽车消费的减免费税政策,逐步降低不合理的消费费用。充分利用和发展社区服务平台,推广建设居民服务对接中心,探索以社区商业发展为核心的消费多种模式,扩大社区消费范围,使占城镇居民消费近40%的社区消费成为城市消费的增长点。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住房消费。第二节 大力促进农村消费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工作,落实好国家“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简化办理程序。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鼓励重信誉、懂经营、有实力的知名商业企业在乡镇和人口较多的村布局一批连锁直营店、加盟连锁店、超市、便利店等商业网点

34、,方便居民消费。加快农村集贸市场等的改造,建设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大对承办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力度,提高配送率。“十二五”末全市连锁农家店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市范围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满足农村对现代消费品的需求。加强农村文化通信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建设等工程,积极开展“送电影、送演出、送设备”下农村活动,不断丰富和扩大农村的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第三节 完善消费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扩大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预防性储蓄,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到2015年,实现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养老

35、、基本医疗、生育、失业和工伤等五项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加快面向民生领域的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强化财政对富民的促进作用,坚持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民生,财政预算用于教育、农业、科技、卫生、文化等方面支出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加大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投入力度。发挥好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和撬动各类社会资源投向富民工程。规范消费市场秩序,完善制度法规、社会信用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营造消费者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第

36、四节 实施富民工程以创业富民和政策富民为核心,实施富民工程,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加大政策优惠、信贷支持力度,健全担保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国家、省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各项政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提高创造财富人群的比重,增加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源泉。实施积极地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努力扩大就业。增强产业对富民的支撑能力,培育发展高端产业,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民营经济,在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就业吸纳能力,拓展富民空间。把提高工资水平作为调

37、节分配关系的着力点和增加居民收入的主渠道,合理调整劳动者、企业、政府的分配关系,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土地、房产等权益性收益,促进城乡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第三章 促进增投资与扩消费有机结合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形成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城镇化在拉动投资增长和扩大消费需求中的龙头作用,拉动投资和消费协同增长。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居民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迁移,以扩大人口和消费力量,培育消费需求。加强推进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支撑产业建设,扩大投资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等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产业,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体系完善并重,积极培育消费

38、热点和投资增长点。加强农村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疏通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为农村消费市场流通提供便利。第三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高端产业为引领,主导特色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现代工业体系。实施高端产业跨越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第一章 培育发展高端产业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项目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高端化为重点,建设全省重要的高端产业基地。到2015年,高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

39、到1200亿元以上,占工业比重达到25%以上。第一节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智能电网、风电装备、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医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产业。智能电网。按照“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以中原电气谷和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发展载体,依托许继集团、森源集团、阳光电缆等重点企业,加强与国家电网公司合作。加快建设融“研发攻关、标准制订、检测检验”为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攻克掌握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实施“发、输、变、配、用

40、、调”六大领域产业化项目工程,构建涵盖未来智能电网各环节智能化产品的智能电网特色产业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制造、研发和服务基地。到2015年,智能电网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风电装备。依托许继集团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森源集团河南省风力发电工程研究中心,大力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以兆瓦级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及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主要方向,支持许继集团实施襄城、禹州试验风电场项目,加快研发适合于中原气候特征、低风速特点的大叶片风电机组。有序推进2.0mw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零部件控制系统、结构件等规模化发展。加快风电场并网系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突破风电主齿轮箱、轴承

41、、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支持开展风电场有功、无功分散协调控制新产品的研制工作,适时进军5.0mw以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备领域。同时,以实用型小功率风电设备为补充,形成规格从300kw以下实用型小功率风电设备到5.0mw以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应用范围涵盖海洋、平原、山区无人值守风电机组的齐备产品体系,构建形成从风电标准制定、风机制造、风机检测到并网稳定运行相关环节完整的产业链,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风电产业基地之一。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新材料。以黄河、瑞贝卡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品品级,推动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

42、展。重点发展超硬材料及制品、发用新型功能性纤维材料。金刚石单晶方面,重点开发粗颗粒高品级金刚石、宝石级大单晶、黄色细料及制品。超硬复合材料方面,主要做好矿用复合片、刀具复合片、石油钻头复合片及金刚石聚晶产品。同时积极拓展复合片和金刚石聚晶等产品新的应用领域,推进超硬砂轮材料、金属粉体、叶蜡石原辅材料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展塔机项目的国际业务,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具有区域特色的超硬材料及其制品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发用化纤发丝、蛋白发丝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加大对高性能新型发用纤维材料的研发,加速推进pet高温阻燃纤维项目。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电动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微

43、型和专用及大型客车整车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设备。整车方面重点发展面向城乡的微型乘用车和环卫、公务执法等专用车以及大型客车。零部件方面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发动机等产品。加电站方面重点进行充换电关键技术研发。打造集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微型、客车和专用电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充换电站设备三大生产基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生物医药。重点发展中药材深加工、医药中间体和生物保健品等特色产业。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利用现有药号资源,发掘民间中药古方资源,突出发展有特色优势的现代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以原(辅)料和关键医药中间体为突破口,积极开发新型药物和新

44、型制剂。加速构建灵芝孢子粉、氨基酸螯合钙、特种植物营养油等生物保健品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加快产业规模化进程。加快新型流感疫苗项目建设,推动疫苗及诊断试剂领域发展。加强与中国医药集团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市外生物医药高端企业,借力发展。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第二节 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高效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创新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高效发展。纺织行业要向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业发展,培育服装设计创意产业,改造提升棉纺织和化纤业,高起点发展环保高效印染产业,积极承接高端纺织产业转移。箱包产业要拉长产业链条,向品牌化发展,扩大市

45、场占有率,提高知名度。建材业要严格控制水泥总量,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向卫生陶瓷、钢结构、节能板、高强度市政管材、绿色环保墙体材料等方向发展。再生金属加工业引导企业向深加工发展,重点发展高档建筑用材、大截面工业用材、汽车面板、轻轨、铝板带箔、光亮铜杆、复合涂层漆包线、不锈钢型材、日常生活用品及铸件等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两端延伸或实施中间分离,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提高在价值链中的分工水平。专栏3:高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围绕培育发展高端产业,重点实施“5212高端产业跨越工程”,即大力培育发展风电装备、智能电网、新材料、电

46、动汽车、生物医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施200个重点项目,打造10个产业创新平台,培育200家骨干企业。实施200个重点项目。以重大项目推动高端产业跨越发展,200个项目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风电装备:年产400套2.0mw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兆瓦级风电齿轮箱项目、600套风电控制系统项目,总投资30亿元;智能电网: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化变电站项目、智能传感器及智能终端产业化项目、区域智能电网一二次智能设备产业化项目,森源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开关成套设备制造项目,河南森尼瑞智能配电及建筑能耗监测系统项目等,总投资45亿元;新材料: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高品级金刚石单晶系列产品产业化、超硬聚晶

47、复合材料产业化,河南瑞贝卡股份有限公司多功能性腈纶纤维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0亿元;电动汽车:长葛市奔马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辆电动车项目,河南新美景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000辆电动客车及10万台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总装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生物医药:长葛市新天地医药中间体基地建设项目,东城区康德药业公司细胞培养型流感疫苗项目,总投资12亿元。打造10个产业创新平台。以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制约为导向,重点在智能电网、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疫苗、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生物保健品等领域,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创新平台。培育200家骨干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大对国内外优

48、势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重点企业扶持,培育200家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骨干企业。 第二章 做强做优主导特色产业以提升、转型、优化为方向,强化装备制造业、提升食品工业、巩固能源工业,到2015年将三大主导产业打造成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第一节 强化装备制造业以提升自主创新力、产业配套力、市场竞争力为支撑,着力做强电力装备制造和机械装备制造。电力装备制造以全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许继集团、森源集团等龙头企业作用,巩固提升高压开关和电力二次设备自主化设计和成套化水平,加强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装备及电力自动化、高压变压器、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及配套产业、轨道交通电力控制装备、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建

49、设,积极拓展配用电、民用机电设备领域。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支持许继、森源、阳光等电力装备企业组建产业链技术联盟,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整体水平,建设国家级电力装备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以中原电气谷等高端载体为平台,积极引进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扩大电力装备领域和品种,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到2015年,努力将许昌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机械装备以烟草机械、电梯、农业机械等为发展重点,以许昌烟草机械公司、西继电梯公司、豪丰机械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机械装备高端化、成套化,推动机械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到2015年,将装备制造业打造

50、成营业收入超千亿的产业。第二节 提升食品工业以优质安全、精深加工、集约发展、品牌创建引领食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做大做强烟草制品、肉制品、面制品、食用菌、生物保健品五大优势食品产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提高食品工业装备水平,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卷烟80万大箱、众品冷链物流、高等级专用面粉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树立安全意识、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促进食品工业向依靠技术和品牌支撑的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加快豆制品、蜂产品、红薯“三粉”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着力抓好优质安全,提高产品质

51、量和档次,打造全国知名的特色食品基地。到2015年,力争使食品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100亿元。第三节 巩固能源工业巩固发展传统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和现有煤矿技术改造力度。到2015年,煤炭生产能力达到3500万吨/年。鼓励煤炭企业实施上下游联合经营或跨行业战略重组,充分挖掘、利用煤的内在固有特性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推动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项目建设。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电网与电源以及各电压等级电网和城乡电网协调发展。加快新能源发展,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继续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加快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络建设。到2015年,力争

52、使能源工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第四节 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巩固发展电子信息、烟草、发制品、金刚石四大特色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以国家(许昌)电力电子系统产业园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广晟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烟草产业要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复烤、烟机制造、卷烟、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全国性烟草工业基地地位,重点抓好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和烟草薄片、烟机公司异地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制品产业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舒适、时尚、耐用、保健等功能化的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和节能、环保、高效、简洁的新助剂、新工艺;金刚石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健全超硬材料行业生产链条,推动生产经营

53、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要以专业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锻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专栏4: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围绕做强做大主导特色产业,重点实施20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装备制造:许继集团轨道交通用智能型中压开关生产线、年产500万kva变压器扩建项目;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控制模块及装置项目、电能质量控制装置项目;河南许昌阳光电缆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1000kv特高压输电导线、年产500千米750kv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许昌西继电梯有限公司年产5000台节能高速乘客电梯及电扶梯生产基地建设等;河南豪丰机械公司年产1500台重型农机

54、具和3000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食品工业: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卷烟80万大箱、新增年产3万吨烟草薄片生产线项目;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肉制品生产能力20万吨项目;河南钧鼎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罐装豆乳;禹州华美植物高蛋白实业公司年产3万吨植物蛋白等。能源工业:许昌新区热电厂新建23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禹州电厂三期工程21000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襄城县坑口电厂一期工程2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襄城县首山二矿年产300万吨原煤矿井、禹州市梁北矿及选煤厂改扩建新增生产能力150万吨/年项目。特色优势产业: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套非等速传动轴、年产200万套等

55、速传动轴、年产500万套商用车传动轴总成项目;禹州东风汽车部件制造公司年产100万套汽车悬架;许昌通达汽车车轮制造公司年产120万套无内胎钢制车轮;许昌万向钱潮远东有限公司年产1800万只万向十字节总成;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高档白人发饰产品、年产300万条高档工艺发条、年产1000万条新型化纤发丝发条;许昌恒源发制品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套化纤发丝头套等。年产400万套商用车传动轴总成、年产200万套等速传动轴、新增年产500万套商用车传动轴总成扩能项目;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高档白人发饰产品、年产300万条高档工艺发条、年产1000万条新型化纤发丝发条。第三章 加快建设效益产业集聚区以提升规模和效益为方向,实施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突出主导产业、强化支撑体系、完善功能分区,推进集约节约发展,加快建设效益产业集聚区、品牌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打造超千亿的产业集聚区1个,超5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6个。第一节 突出主导产业积极推动项目围绕主导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加快产业集聚区集群发展。各产业集聚区要明确自身主导产业,确定的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能超过2个。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围绕主导产业链,大力推进专业招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