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兴海县大河坝河流域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_第1页
青海省兴海县大河坝河流域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_第2页
青海省兴海县大河坝河流域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鑫,王万庆,李成英,米民杰(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青海 西宁810008)摘 要: 论文介绍了兴海县地质灾害现状特征,论述了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最后提出了为减轻地质灾害险性应建立以群测群防网络系统、三期重点监控和勘查治理、重视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普及工作的地质灾 治体系的建议。关键词: 地质灾害; 现状特征; 成因; 防治对策中图分类号: x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 2454( 2012) 03 132 03层自下更新统至全新统均有分布。海县地质灾害频繁,历史上,泥石流、崩塌、33 1地质灾害现状特征及成因现状特征。截至 2010 年 底,兴 海 县 境 内 地

2、融等地质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重,尤以泥石流灾害更为突出。随着兴海质灾害有潜在不稳定斜坡、崩塌、泥石流三种灾种和冻土冻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本次调查发现具 有危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主 要 威 胁 对 象 为居民 点、耕 地、重 要 交 通 干 线、重 要 工 程 设 施 等) 的地质 灾 害 隐 患 点 136 处。其 中 泥 石 流 117 条,潜在不稳定斜坡 15 段,崩塌 1 处,冻土冻融 3 段。区内的 117 条泥石流 沟,主要分布于东部黄 河西岸、大河坝河、曲什安河等河谷平原区阶地后 缘及南部中高山沟谷区,少量零星分布于西北部 高山区。有沟谷型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沟

3、谷型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的破呈加剧之势,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日趋为制约该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概况海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部,西秦岭 山 地 西南高原北缘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势西南高,境内最高点西部的虽根尔岗海拔 5304m,黄河出境处海拔 2590m,平均海拔 4300m,子 科 滩) 海 拔 3300m。依据成因和形态类 水石流、泥流 4 种类型; 规模巨型 2 条,大型 4 条,地貌可分为侵蚀剥蚀构造高山、侵蚀构造、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山前冰碛高台地、高中型 28 条,小型 83 条; 易发性为低易发的 32 条,和河谷平原等七种类型。兴

4、海县属大陆性中易发的 85 条。15 段潜在不稳定斜坡主要分布于兴( 海) 同( 德) 和兴( 海) 赛( 什塘) 公 路内侧斜坡地带,少量零星分布于中北部的桑当 乡桑当村、河卡镇确石滩村和子科滩镇青根河村 及黄清村,其中岩质斜坡 7 段,土质斜坡 8 段,稳 定性均为不稳定。地质灾害在全县 2 镇 6 乡均有 分布,涉 及 34 个 行 政 村 108 个 社,至 少 威 胁 着2 338人和 价 值 741 89 万元的财产安全,其 防 治高山草原气候,具寒长暑短,四季不分明,短,日温差大,多风少雨,蒸发量大等特点。气象资料,降水量多集中在 5 9 月份,占水量的 80% 以上。兴海县地形

5、复杂,垂直,区内气候垂直分带性明显,随地形增高降大,而蒸发量减少,气温降低。兴海县出露四纪地层以二叠系、三叠系最为齐全,元古灾害成因分析。据调查,兴海县境内地质灾分布于泥石流的形成区和流通区的坡体下部,故补给段较长,一般大于 60% ,沟岸松散物丰富。3 2害的发生除了受地质环境条件影响外,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了地质环境条件的恶化,在遇 到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时,引发了地质灾害。主要 表现在:3 2 3人类工程活动3 2 3 1潜在不稳定斜坡。人为切坡是不稳定斜坡的主要诱发因素,县内潜在不稳定斜坡共有15 段,主 要 分 布于区内中部兴 ( 海 ) 同 ( 德 ) 和兴( 海) 赛( 什塘)

6、公路内侧岩 ( 土) 质斜坡 地带,少量零星分布于中北部的桑当乡桑当村、河 卡镇确石滩村和子科滩镇青根河村及黄清村。其 中 岩 质 斜 坡 7 段,土 质 斜 坡 8 段。 例 如: 兴 ( 海) 同( 德) 公路内侧斜坡地带的 6 段 潜 在 不稳定斜坡位处高台平原与河谷平原的过渡斜坡地带,流水冲刷侵蚀作用强烈,坡面形态呈直线 型,岩性为中下更新统砂砾卵石,结构松散,原始 斜坡坡 度 25 41,坡 长 15 30m,坡 宽 220 1 300m,坡高 10 20m,在修建公路时因不合理开 挖,形成坡度 72 80 的人工高陡边 坡,坡 高 103 2 1降雨条件。兴海县地处青海东部农业区与

7、青海南部高山区的过渡带,也是黄河上游岸边地带,该区是青南地区暴雨中心之一。泥石流灾 害年内分布与降水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暴雨季 节( 6 9 月) ,而且泥石流多发生午后或夜间,此 间也是强降水时段。从发生泥石流的频率来看, 每 1 2a 发生一次的泥石流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 原区,每 2 10a 发生一次的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高 山区,每 10a 以上时间才发生一次的主要分布于 西北部高山区。据兴海日志2资料,自 1942 1989 年,全 县有记载的较大泥石流灾害 14 次,且均发生在暴 雨季节的 6 9 月份。其中 20 世纪 60 年代 3 次,70 年代 5 次,80 年代 6 次,灾害频

8、率有逐年增加, 危害程度越来越强的趋势。3 2 2 地质环境条件。兴海县属区域地质构造 抬升区,沟道切割较强烈,沟谷上游地形呈瓢形或 漏斗形洼地,便于水流汇集。而中游沟谷大多呈 “v”型,主沟纵坡降、山坡坡度、沟道密度较大,便 于泥石流体迅猛流通。据统计,县 内 117 条 泥 石 流中主沟纵坡大于 213 的 有 48 条,213 105的 有 48 条,105 52 的 有 19 条,小 于52的有 2 条,沟 岸 山 坡 坡 度 大 于 或 等 于 32 的 有 14 条,坡度 32 25 的有 92 条,小于 25 的有11 条。下游为地形相对开阔平坦的洪积扇区,泥 20m,加之岩土结

9、构松散,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坡体形成累进性崩滑体,坡面变形迹象明显。不稳定斜坡危害对象为公路,常堆积于公路路面上,影响行车安全,潜在变形形式最终均为崩塌。崩塌。县内仅发现崩塌 1 处,位处大河3 2 3 2坝河右岸斜坡地带,分布于桑当村那日干社以东兴海同德公路内侧斜坡上。组成岩性为下更 新统泥钙质半胶结的细砂夹砂砾卵石。主要引发 因素为修建公路时人工不合理开挖形成高陡的临 空面,岩体 软 弱 结 构 面 ( 主要为平行坡 向 的 一 组节理裂隙 面) 经 风 化、冲 蚀、振动等破坏而软化、松弛,导致崩塌。原始斜坡坡度 26,现今前缘临空的高度为 10m,坡度 76,且坡体下部有少量地质灾害发生前

10、,有明显的前兆,及时采取避让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的,因此,地质灾 害预防科普知识普及工作非常重要。建议通过经 常性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全面提高 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达到预防和减灾的目的。的 1 905 人彻底摆脱地质灾害对其生命安扰,避免或减轻 577 19 万元的财产损失。制全县危害城镇、居民点、重要设施的地质,重点搬迁避让,基本截止住地质环境加速趋势。( 2 ) 中 期: 对曲什安水电站西南不 坡等 7 处潜在不稳定斜坡,鄂拉山等 2 段5结论兴海县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受降雨、地 质 环融,加木格尔沟等 66 条泥石流进行治理或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受威胁较严境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本县社会经济发展实力3,提出以 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三期重点监控和勘查治理、重 视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普及工作的地质灾害防治体 系。3 人彻底摆脱地质灾害对其生命安全的困或减轻 157 2 万元的 财 产 损 失。较 全 面县危害城镇、居民点、重要设施的地质灾害迁的必须全部搬迁,地质环境开始向好的换。( 3 ) 远 期: 对黄清河右岸不稳定斜坡 不稳定斜坡,河卡山冻土冻融,才乃亥南侧参考文献:1郭 守 鋆 青海省兴海县地 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r 青海省水勘院 2004泥石 流 等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