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震害特点震害特点 第二节第二节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第三节多层粘土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第三节多层粘土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第四节第四节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 第一节第一节 震害特点震害特点 一、宏观震害调查一、宏观震害调查 v砌体结构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砌体结构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砌体结构多采用粘,砌体结构多采用粘 土实心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砖块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土实心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砖块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 连接的目的;楼板、梁和其他构件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连接的
2、目的;楼板、梁和其他构件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 v整个结构由于组成和连接的原因具有脆性性质整个结构由于组成和连接的原因具有脆性性质(强度低强度低)。抗。抗 震设计欠合理的砌体房屋,抗震性能较差,破坏率都比较高。震设计欠合理的砌体房屋,抗震性能较差,破坏率都比较高。 多数砖房的抗破坏能力很低,但具有较高的抗倒塌能力,因此多数砖房的抗破坏能力很低,但具有较高的抗倒塌能力,因此 ,砌体结构房屋只要进行合理设计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砌体结构房屋只要进行合理设计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精,精 心施工,仍可在地震区采用。心施工,仍可在地震区采用。 v因结构上的地震作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准确计算结构的地因结构上的
3、地震作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准确计算结构的地 震反应还有困难;另一方面,在试验室内难以真实模拟地震作震反应还有困难;另一方面,在试验室内难以真实模拟地震作 用。因此必须用。因此必须重视震害的实地考察重视震害的实地考察,找出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找出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 ,总结出有益的,总结出有益的抗震措施抗震措施。 二二、震害现象、震害现象 1 1墙体墙体 v横墙横墙(包括山墙包括山墙)、纵墙上出现斜向、交叉、水平裂缝,严重时、纵墙上出现斜向、交叉、水平裂缝,严重时 出现倾斜、错动和倒塌现象。当地震作用在墙体内产生的主拉应出现倾斜、错动和倒塌现象。当地震作用在墙体内产生的主拉应 变超过相应极限拉应变
4、时则产生斜裂缝;在地震的反复作用下,变超过相应极限拉应变时则产生斜裂缝;在地震的反复作用下, 形成了交叉裂缝。高宽比较小的横墙,中部出现水平剪切裂缝。形成了交叉裂缝。高宽比较小的横墙,中部出现水平剪切裂缝。 v交叉裂缝易出现在交叉裂缝易出现在纵墙的窗间墙或窗肚墙纵墙的窗间墙或窗肚墙( (即窗洞上下间墙即窗洞上下间墙) )中中 ,原因是墙上压力较小,而墙体抗拉强度较低。在高烈度地震区,原因是墙上压力较小,而墙体抗拉强度较低。在高烈度地震区 ,承重横墙开裂后,当水平地震力继续作用,由交叉裂缝所分割,承重横墙开裂后,当水平地震力继续作用,由交叉裂缝所分割 出的三角形墙体可能被挤出,造成房屋的原地塌落
5、。出的三角形墙体可能被挤出,造成房屋的原地塌落。 v水平裂缝多出现在水平裂缝多出现在纵墙窗口上下截面处纵墙窗口上下截面处(房屋中段较重,两端房屋中段较重,两端 较轻较轻);顶层大空间的外纵墙在;顶层大空间的外纵墙在7度时也可出现水平裂缝。产生的度时也可出现水平裂缝。产生的 原因是:横墙间距过大或楼板水平刚度不足,纵墙产生了过大的原因是:横墙间距过大或楼板水平刚度不足,纵墙产生了过大的 平面外变形,导致墙体的抗弯强度不足而出现水平裂缝。平面外变形,导致墙体的抗弯强度不足而出现水平裂缝。 v当采用木屋架时,因屋面构件与山墙之间缺乏可靠锚固,山墙当采用木屋架时,因屋面构件与山墙之间缺乏可靠锚固,山墙
6、 顶部出现水平裂缝、倒八字裂缝,严重者则墙顶部局部倒塌。顶部出现水平裂缝、倒八字裂缝,严重者则墙顶部局部倒塌。 2 2墙角的破坏墙角的破坏 v房屋四角以及凸出部分阳角的墙面上,出现纵横两房屋四角以及凸出部分阳角的墙面上,出现纵横两 个方向的个方向的v形斜裂缝,严重时则发生墙体局部倒塌。形斜裂缝,严重时则发生墙体局部倒塌。 由于扭转影响及墙角部位具有较大的刚度,分配到房由于扭转影响及墙角部位具有较大的刚度,分配到房 屋角部的地震作用效应明显加大,且此处易产生应力屋角部的地震作用效应明显加大,且此处易产生应力 集中,加之其水平约束作用均较弱,因此抗震能力有集中,加之其水平约束作用均较弱,因此抗震能
7、力有 所降低,容易产生上述裂缝和墙角局部塌落。所降低,容易产生上述裂缝和墙角局部塌落。 3 3纵横墙连接处的破坏纵横墙连接处的破坏 v施工时纵横墙往往不能同时咬搓砌筑,墙体间缺乏施工时纵横墙往往不能同时咬搓砌筑,墙体间缺乏 拉结,或虽同时砌筑,但砌筑质量不好,导致墙体间拉结,或虽同时砌筑,但砌筑质量不好,导致墙体间 拉结强度低。在垂直于纵墙的地震力的作用下,纵横拉结强度低。在垂直于纵墙的地震力的作用下,纵横 墙连接处产生破坏,出现竖向裂缝或纵墙整片倒塌。墙连接处产生破坏,出现竖向裂缝或纵墙整片倒塌。 地基条件不好时,地震时的不均匀沉降也可产生竖向地基条件不好时,地震时的不均匀沉降也可产生竖向
8、裂缝。裂缝。 4 4楼梯间的破坏楼梯间的破坏 v楼梯间墙体的震害一般比较重,支承楼梯的横墙破楼梯间墙体的震害一般比较重,支承楼梯的横墙破 坏更为普遍。因其横墙间距较小,其水平抗剪刚度较坏更为普遍。因其横墙间距较小,其水平抗剪刚度较 大,因而承担较大的水平地震剪力;而其空间刚度相大,因而承担较大的水平地震剪力;而其空间刚度相 对较小,特别是顶层休息平台以上的外纵墙常为一层对较小,特别是顶层休息平台以上的外纵墙常为一层 半高,且竖向压力较小;楼梯踏步板又削弱了墙体的半高,且竖向压力较小;楼梯踏步板又削弱了墙体的 截面。因此楼梯间的墙体容易产生斜裂缝或交叉裂缝。截面。因此楼梯间的墙体容易产生斜裂缝或
9、交叉裂缝。 当楼梯间布置在房屋端部或转角处,因受扭转附加剪当楼梯间布置在房屋端部或转角处,因受扭转附加剪 力的影响,其震害更为严重,常引起墙体破坏或倒塌。力的影响,其震害更为严重,常引起墙体破坏或倒塌。 v楼梯本身的震害较轻,预制楼梯在接头处裂开;现楼梯本身的震害较轻,预制楼梯在接头处裂开;现 浇楼梯与平台梁相接处被拉断浇楼梯与平台梁相接处被拉断。 v楼板楼板和和屋盖屋盖是传递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其刚是传递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其刚 度对房屋抗震性能影响很大。现浇楼度对房屋抗震性能影响很大。现浇楼盖盖、屋盖整体、屋盖整体 性好、水平刚度大,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预制楼性好、水平刚度大,是较
10、理想的抗震构件。预制楼 盖盖、屋盖整体性较差,地震时楼板连接处容易拉裂。、屋盖整体性较差,地震时楼板连接处容易拉裂。 墙体开裂、错位乃至倒塌常导致预制楼、屋盖的掉墙体开裂、错位乃至倒塌常导致预制楼、屋盖的掉 落。落。 v另外,预制板端部之间及预制板与墙之间的拉结不另外,预制板端部之间及预制板与墙之间的拉结不 好也可造成楼、屋盖的掉落好也可造成楼、屋盖的掉落。 5 5楼板与屋盖的震害楼板与屋盖的震害 v地震时由于受到地震时由于受到“鞭端效应鞭端效应”的影响,高出屋面的烟的影响,高出屋面的烟 囱、塔楼、楼梯间、水箱问的墙面上出现交叉裂缝、水囱、塔楼、楼梯间、水箱问的墙面上出现交叉裂缝、水 平裂缝、
11、错动、甚至倒塌。平裂缝、错动、甚至倒塌。 6 6房屋阻属物的破坏房屋阻属物的破坏 v房屋砖墙的特定部位设置了不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砖墙的特定部位设置了不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 柱,地震时,由于混凝土柱约束着破碎的墙体没有一柱,地震时,由于混凝土柱约束着破碎的墙体没有一 塌到底,因此上层楼屋盖没有塌落,形成了裂而未倒塌到底,因此上层楼屋盖没有塌落,形成了裂而未倒 的情况,与未设构造柱的同类房屋对比震害显著减的情况,与未设构造柱的同类房屋对比震害显著减 轻。轻。 7 7带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砖房的震害带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砖房的震害 承重山墙剪切破坏承重山墙剪切破坏 山墙开洞时窗间墙剪切破坏山墙开洞时窗间墙
12、剪切破坏 v承重横墙的破坏与圈梁的设置情况有密切的联系。 地震中破坏时,在上、下圈梁间的墙体发生锯齿形 塌落,这说明抗震圈梁对墙体有显著的约束作用。 圈梁设置不同时的墙体破坏圈梁设置不同时的墙体破坏 不同高宽比时窗间墙的破坏不同高宽比时窗间墙的破坏 内墙砌留直缝时外纵墙的倒塌内墙砌留直缝时外纵墙的倒塌 横墙圈梁间距过大时横墙圈梁间距过大时 外纵墙甩出倒塌外纵墙甩出倒塌 开洞墙体的破坏开洞墙体的破坏 墙角的破坏墙角的破坏 第二节第二节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一、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一、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 二、二、底部框架的底部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多层砌体房屋 三、内框架的三、内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
13、多层砌体房屋 一、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一、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 v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2. 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 连续,洞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宽度均匀。连续,洞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宽度均匀。 3.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4.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5.
14、 墙体附属构件(烟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被削弱墙体附属构件(烟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被削弱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6. 当房屋立面高差在当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各以上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各 部分结构刚度与质量截然不同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部分结构刚度与质量截然不同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 应设置墙体,缝宽可采用应设置墙体,缝宽可采用50100mm(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 度确定)。度确定)。 二、底部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二、底部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 v 底部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应符合下列要求:底部框架的多层砌
15、体房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 2. 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 对称布置。对称布置。 3. 在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应避免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抗震墙在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应避免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抗震墙 侧向刚度的过大差异。侧向刚度的过大差异。 4.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基或桩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基或桩基。 三、内框架的三、内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多层砌体房屋
16、 v 内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应符合下列要求:内框架的多层砌体房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房屋宜采用矩形平面,立面宜规则,楼梯间横墙宜贯房屋宜采用矩形平面,立面宜规则,楼梯间横墙宜贯 通房屋全宽。通房屋全宽。 2. 对于横墙间距对于横墙间距18m(7度时)或度时)或15m(8度时),外纵度时),外纵 墙的窗间墙宜设置组合柱。墙的窗间墙宜设置组合柱。 3. 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基或桩基。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基或桩基。 第三节第三节 多层粘土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粘土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二、二、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
17、三、三、楼、屋盖楼、屋盖 四、墙体拉结钢筋四、墙体拉结钢筋 五、楼梯间五、楼梯间 六、其它构造六、其它构造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1. 构造柱的设置部位构造柱的设置部位 l )一般情况:)一般情况: v 根据房屋层教和设防烈度按下表的要求设置。根据房屋层教和设防烈度按下表的要求设置。 2)特殊房屋的设置:)特殊房屋的设置: v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 的要求设置的要求设置,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v
18、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按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的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按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的 要求设置。当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房屋时,尚应按要求设置。当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房屋时,尚应按1)的要求设构造柱,)的要求设构造柱, 且且6度不超过四层、度不超过四层、7三层和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 2. 构造柱作法构造柱作法 1)截面尺寸及配筋:)截面尺寸及配筋: v 最小截面尺寸采用最小截面尺寸采用240*180mm; v 纵向钢筋宜采用纵向钢筋宜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
19、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 密;密; v 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v 对对7度时超过六层、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及度时超过五层及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14,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2)与墙体连接:)与墙体连接: v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并沿墙高每隔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设2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l m; v 应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应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 3)与圈梁连接:)与圈
20、梁连接: v 构造柱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构造柱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构造柱基础)构造柱基础 v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或 ; 与埋深小于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的基础圈梁相连。 5)构造柱间距:)构造柱间距:当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规定限值时,纵、横墙当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规定限值时,纵、横墙 内构造柱间距尚应满足下述要求:内构造柱间距尚应满足下述要求: v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2倍,下部倍,下部l3楼层的构楼层的构 造柱间距
21、适当减小;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v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时, 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构造柱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构造柱 间距不宜大于间距不宜大于4.2m。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二、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 1. 圈梁的设置部位圈梁的设置部位 v 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楼、屋盖砖房,楼墙承重时应按下表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楼、屋盖砖房,楼墙承重时应按下表 要求设置圈梁;要求设置圈梁; v 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 适当加密。适当加密。 v 现浇或装配整
22、体武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允许不现浇或装配整体武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允许不 另设圈架,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构造柱钢筋可靠连另设圈架,但楼板沿墙体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构造柱钢筋可靠连 接。接。 2. 圈梁截面及配筋圈梁截面及配筋 v 圈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圈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基础圈梁高度不应小于基础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80mm。 v 圈梁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圈梁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10(6、7度时)、度时)、412(8度时)和度时)和414(9度度 时);基础圈梁纵向钢筋不应少于时);基础圈梁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12。 v 最大箍筋间
23、距分别为最大箍筋间距分别为250mm(6 、7度时)、度时)、200mm (8度时)度时) 和和150mm (9度时)。度时)。 3. 圈梁其它构造圈梁其它构造 v 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v 在要求布置圈梁的位置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在要求布置圈梁的位置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 v 圈梁应闭合,遇洞口被打断时,应在洞口处进行搭接(同非抗震作法。圈梁应闭合,遇洞口被打断时,应在洞口处进行搭接(同非抗震作法。 三、楼、屋盖三、楼、屋盖 1.楼板的支承长度和拉结楼板的支承长度和拉结 v 装配武钢筋混凝土楼板
24、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装配武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 高时,板端伸入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高时,板端伸入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入内墙长度伸入内墙长度 不应小于不应小于100mm;在梁上不应小于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 v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长度均不应小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长度均不应小 于于120mm。 v 当板的跨度大于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 应与墙或圈梁拉结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v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的屋盖和度时的屋盖
25、和9度时的楼、屋盖当度时的楼、屋盖当 圈梁设在板底时,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梁、墙或圈梁拉结。圈梁设在板底时,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梁、墙或圈梁拉结。 2. 梁或屋架的连接梁或屋架的连接 v 楼盖和屋盖处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构造柱或楼盖和屋盖处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构造柱或 圈梁等可靠连接圈梁等可靠连接 v 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各层独立砖柱顶部应在两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各层独立砖柱顶部应在两 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 四、墙体拉结钢筋四、墙体拉结钢筋 v 对对7度时长度大于度时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及的大房间及8度和度和9度时,外墙转角及
26、内外墙交接处度时,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处 应沿墙高每隔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配26拉结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拉结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五、楼梯间五、楼梯间 v 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突出屋顶的楼梯间、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 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配2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m。 v 8度和度和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设26通长钢筋;通长钢筋; 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
27、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厚的钢筋 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纵向钢筋不应小于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纵向钢筋不应小于210,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7.5。 v 8度和度和9度时的楼梯间及门厅内墙转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度时的楼梯间及门厅内墙转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 并应当圈梁连接。并应当圈梁连接。 v 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 栏板;栏板; v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装配
28、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 六、其它构造六、其它构造 1. 过梁过梁 v 门窗洞口处不应采用无筋砖过梁门窗洞口处不应采用无筋砖过梁; v 过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过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68度时)或度时)或360mm(9度度 时);时); 2. 基础基础 v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宜采用同一类型,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宜采用同一类型,底面宜埋置在同一标 高上(否则应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高上(否则应增设基础圈梁并应按1:2台阶逐步放坡)。台阶逐步放坡)。 3. 后砌非承重隔墙后砌非承重隔墙 v 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配置26拉结钢筋与承重拉结钢筋与承重 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干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干500mm;8度和度和9度时,长度时,长 度大于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4. 横墙较少的住宅楼:横墙较少的住宅楼:对横墙较少的多层普通砖、多孔砖住对横墙较少的多层普通砖、多孔砖住 住宅楼,其总高度和层数达到或接近规定限值时,应有如下住宅楼,其总高度和层数达到或接近规定限值时,应有如下 加强措施:加强措施: v 房屋的最大开间尺寸不大于房屋的最大开间尺寸不大于6m; v 横墙和内纵墙上洞口宽度不宜大于横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协议网络广告协议
- 借款延期合同
-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范文
- 《深入解析HTTP协议》课件
- 金钱与期刊:媒体禁制令及一稿多投禁制
- 区块链共识机制与改进算法研究进展
- 生长因子促进膝软骨再生: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系统设计
- 考虑失效相关性的无人机飞控系统可靠性分配与预计
- 基于蓝牙的LBS系统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 《环境管理学》教案
- 2025年蛇年年度营销日历营销建议【2025营销日历】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父母赠与子女农村土地协议书范本
- 集团母子公司协议书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南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各乡镇、街道分布情况登记清单(表五)
- ITSMS-D-038 问题记录表范本
- 第1课+古代亚非(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物业客服管家的培训课件
- 2024年房地产行业的楼市调控政策解读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