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习题整理汇总0001_第1页
化工原理习题整理汇总0001_第2页
化工原理习题整理汇总0001_第3页
化工原理习题整理汇总0001_第4页
化工原理习题整理汇总0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习题整理汇总 第一章测试及答案 第一题填空题(22分) 1. ( 3分)流体在等径管中作稳定流动,流体由于流动而有摩擦阻力损失,流体 的流速沿管长不变。 2. ( 3分)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 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2倍。 3. (3分)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若仅增大管径,则摩擦系数变 变去,直 管阻力变变小,计算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变 变太。 4. (3分)用内径为200mm勺管子输送液体,Re为1750。若流体及其流量不变, 改用内径为50mm勺管子,则Re变为7000。 5. (3分)苯(密度为880kg/m2 黏度为6. 5 X 10_1Pa

2、s)流经内径为20mm勺 圆形直管时,其平均流速为0. 06m/s,其雷诺数Re为1625,流动形态为层流,摩 系数入为0. 0394 6. (4分)某液体在套管环隙内流动,大管规格为 56mX 3mm小管规格为 30mrX 2. 5mm液体黏度为1 Pa - s,密度为1000 kg/L,流速为1 m/s,则该液体 在套管环隙内流动的Re为20000o 7. (3分)流体体积流量一定时,有效截面扩大,则流速减小,动压头减小,静压 头增大。 第二题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 1. 如下图所示,若水槽液位不变,阀门打开时,各处的流体总机械能的关系为 (B) o D. E 1E2=E3 A.Ei

3、B 只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与粗糙度无关。 7. 在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 粗糙管的摩擦系数入数值C A) B) C) D) 三、计算题: 第1题(17分):如附图所示,高位水槽液面恒定,距地面10m,水从108 X 4mm钢管流出。钢管出口中心线与地面的距离为2m,管路的总阻力(包括 进、出口等局部阻力损失)可按刀hf=16. 15u2 (J/kg)计算,式中u为水在管内的 流速(m/s) o求 (1)A-A截面(垂直管路中的某一截面)处的流速m/s? ( 2)水的流量为多少 m3/h ? 10m Siu 解:(1)设水槽液面为1-1,管出口外侧为2-2,以地面为基准面,列柏努利方程式 得

4、: Zig + (Pi/ P ) + (Ui2/2) = Z2g + (P2/ P ) + (U22/2) +23 分 hf 代入数据:10X 9.807+0+0=2X 9. 807+0+0. 5 U22+16. 15u22 得 3分 3分 U2=2 2 m/s 水在管内连续流动dA=d2 , -3分 5分 A-A截面处流速Ua=U2=2. 2m/s (2) qv=3600nX (0. 1)2X 2. 2/4=62. 17m3/h 第2题(17分):敞口容器的侧壁装有内径为25mm的短管,用以排水。水以 4. 5m3/h的流量连续加入容器内,以维持液面恒定,如图所示。试求容器中的水 位高度。

5、解:短管中的流速u=qv/ (d2n /4 =2. 55 m/s 在容器的恒定液面1-1及侧壁短管出口外侧2-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以短管中心 线为基准面),得 zig+ui2/2+pi/ P + er Z2g+u22/2+p2/ p +Ef h 其中 p i=0 (表压),P2=O (表压),UiMO he=0, Z2=0, U2=0 故 Zig=Ehf 因放水管很短,可以忽略直管阻力,即 Ehf (Z+ Z u2/2二(1+0. 5) xtf/2 故 zig=l. 5 XU2=1. 5 X 2. 55 解得Zi=0. 497m第3题(16分):在如图所示的并联管路中,支路ADB长20m,支

6、 路ACB长5m (包括管件但不包括阀门的当量长度),两支管直径皆为80mm,直管阻 力系数皆为0. 03,两支管各装有一个阀门,一个换热器,换热器的局部阻力系数皆 等于5。试求:当两阀门全开时,两支路的流量之比。 解:下标“ 1”“2分别表示支路ACD和ADB,因并联支路的阻力损失相等,所以 Ui 2/U22=(尼 12/d2+ Z + D) / (刀 li/di+ Z + C)=1. 8 qVi/ qv2= Ui /u2=l 34 此例说明,对于并联管路,若各支管长度不等,即使直径相同,也会导致流量分 配 的不均匀,使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点在并联管路的设计中必须充分注 思。 第一章

7、总复习 1. 当理想流体在变径管路中做稳定的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 静压 力降低O 2. 实验证明,流体 流动类型为滞流, 在管内稳定流动时,当Rew 2000时,怎,则入随/d的增加 滞流时的摩擦系数入与_Re成反比;湍流时,当Re 而_增加。 P29图1-32 3. 在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粗糙管的摩擦系数入数值与光滑管一样;只取 E)决于雷诺准树Re; F)只取决于相对粗糙度;与粗糙度无关。 G)S ,水力光滑管,入与Re有关,与 /d无关, S ,入与Re、 /d都有关, 5 ,完全湍流粗糙管,入与Re无关,与 /d有关。 4. 流体体积流量一定时,流通截面扩大,则流

8、速 ,动压头 压头 o (填增加,减少,不变)减少,减少,增加。 5. 减少流体在管路中流动阻力2 hf的具体措施有: 。管路长度尽可 能缩短、尽量走直线;减少不必要的管件阀门;增大管径 6. 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C ) A. 恒截面、恒压差B.变截面、变压差C.变截面、恒压差 7. 柏努利方程实验中,在一定流速下某测压管显示的液位高度为静压头与动压 头之和,若水平管路中的阻力损失等于零,当流速增大时,测压管液位高度(升 高、降低或不变),因为 0 不变,流体流动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 8.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B) o A.增厚减薄C.不变 9. 流

9、体流动中的理想流体是指: 0 没有粘性、没有摩擦阻力、液体不可压缩。 10. 液体在等直径的管中作稳态流动,由于有摩擦阻力损失,其流速沿管 长,静压强沿管长 0不变;降低 11. 相同管径的圆形管道中,分别流动着粘油和清水,若雷诺数Re相等,二者 的密度相差不大,而粘度相差很大,则油速(A )水速。A.大于 B. 小于C.等于 12将管路上的阀门关小时,其阻力系数(B ) 0 A.变小B.变大C.不变 13. 在一定流量下,流体在并联管路中作稳态连续流动,当并联管路数目愈多, 则(C ) O A.流体阻力损失越大B.流体阻力损失越小 C. 流体阻力损失与并联管数无关 14. 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

10、 型曲线,其管中心 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 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 倍。抛物线,2 15. u2 / 2的物理意义是表示流动系统某截面处(A )流体具有的动能。A. lkgB. INC. Im 16. 因次分析法的目的在于:c 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B得到各无因次 数群的确切定量关系; C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工作简化; D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17. 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若仅增大管径,则摩擦系数变 o大,小 18. 内流动时,由于流体具有粘性,使得管 流体在圆管处速度为零, 管的速度最大。管壁;中心 19. 滞流底层越薄,则C。 A近壁面速度梯度越

11、小;B流动阻力越小;C流动阻力越大;D流体湍动程度越小 20. 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其中粘性 系数(粘度)的物理意义 在单位接触面积上,速度梯度为1时,流体层间的内摩擦 ,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C ) 倍。 8C. 4 22. 产生流体流动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流体具有粘性,流动时产生了内摩擦切向力。 23. 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C ) 0 A.流动速度大于零 B.管边不够光滑 C.流体具有粘性 24. 当 20r 的水(P =998. 2 kg/m3,卩=1. 005X 10-3 Pa. s)在内径为 100mm 的 光滑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1.0

12、 m/s时,其雷诺准数Re为 ,流动型态为(填 滞流或湍流)。9. 93X 10,湍流 25. 水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流速不变, 失为原来的(A) o A、1/41/2若管子直径增大一倍,则阻加员 C、2倍 A ) C、不变 则(C ) o A、流体阻力损失越大B、流体阻力损失越小 C、流经各支管的阻力损失皆相等 三、问答题: 1. 说明流速、体积流量、质量流量的单位,以及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关系。 答:(1)流速u, m/s;体积流量qv, m3/s;质量流量qm, kg/s (2 )相互转换关系:u=qv/A ; qm =qv. p 2. 什么叫化工单元操作?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

13、有哪些? 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共同物理变化,遵循共同的物理学定律的一些物 理操作过程。例如:流体流动、流体输送、非均相分离、传热、蒸发、蒸憾、 吸收、萃取、干燥等。 3. 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有哪两种流动形态?写岀判断流型的具体根据。 答:(1)两种流型:层流、湍流; (2)判据:雷诺准数 阻詡之间过渡流Re Q= 132m7h H= 3(T的离心水泵?度),两液面高度差八z = 11% 摩擦系数 解:(1)必须计算出输送系统所需的流量、压头与离心泵的Q、用进行比较后z 才能确遇能否选牆I趣雜IWz尸I耐鉄加间勿武:pHfe Pi 3. 92 10 ga (表压) (2)120/3600

14、 u 2 2. 474m/s 2 貼2-时)9備0】299.97m 求 He。代入可得:Htl )9.924.54m (3)_ 、 ,1120 9.81 “、确定能否选用。 (4) 输送系统所需的流量Qe= 120 m3/h,压头He二24.54m,而离心泵能提供的流量 Q = 132 m3/hQe,提供的压头30mHe;且溶液的性质与水相近,故能选用该水泵。 一、填空及选择题 ,流量,效率 不变:变大 ) C、增大流量 泵特性曲线H - Q和管路特性 1 离心泵输送的液体密度变大,则其扬程 ,轴功率。不变:不变: 2离心泵并联操作的主要目的是(C A、增大位能B、增大扬程 3.离心泵的工作点

15、是如下两条曲线的交点: 曲线H - Q。 4离心泵起动时,如果泵内没有充满液体而存在气体时,离心泵就不能输送液 体,这种现象称为象。气缚 5现用离心泵将河水抽送到水塔中,其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He=20+2. 5X 105Qe2 (式中 He的单位为m, Qe的单位为;当输送量为20 mlh时,则泵的扬程为 mo 27.7 6离心泵采用并联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扬程或流量) 串联操作的 目的是提高(扬程或流量)o提高流量,提高扬程 7当离心泵出口阀门开大时,流量 降低 ,泵出口压力 O变大 8.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离心泵 (进或出)口管路上,关小出口阀 门后,真空表的读数变,压力表的读数

16、变。 (出口减小 减小增大由于流量的增大,流速增大,动能增大,由伯努 利方程知压能 减小,即压强降低,故泵出口压强表读数下降。泵入口的压力也 是降低的,只不过泵入口压力是小于大气压的,小于大气压的数值叫真空值,此值越 大,表示压力越小,由真空表来量测,所以流量增大,真空值由真空表读数增大。) 9某同学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启动泵后,出水管不出水,泵进口处 真空计指示真空度很高,他对故障原因作出了正确判断,排除了故障,你认为以下可 能的原因中,哪一个是真正的原因() A.水温太咼B真空计坏了 C. 吸入管路堵塞D.排出管路堵塞C二、简答题 1. 离心泵有哪些基本参数和特征曲线?离心泵的基本

17、参数是:流量、扬程、功率和 效率。 离心泵的特征曲线是:He Qe扬程曲线,Ne Qe功率曲线,n -Q效率曲线。 2. 离心泵为什么会出现气蚀现象? 是因为叶轮入口及其背面存在低压区,随着吸水高度 E的增加。 Z= ( Pa-Pe ) / (pg) -Uc72g-刀hfc则吸入口压力Pc减小,当Pc减小到某一值时,低 压 区的压力R就会等于小于送液的饱和蒸汽压PsOg卩PkWps,低压区液体沸腾,产 生大量气泡,同时,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也会因压力降低而逸出,生成的气泡,随 液流流入叶轮高压区,气泡就会破碎,体积骤然缩小,大量液体就会冲击过去,冲击 点可达上百个大气压,且频率非常高,冲击波及

18、气中微量氧共同作用可使叶轮及原壳 岀现斑痕,甚至呈海绵状,即气蚀。 (欲将某减压精憾塔塔釜中的液体产品用离心泵输送至高位槽,釜中真空度为 67kPa (其中液体处于沸腾状态,即其饱和蒸汽压等于釜中绝对压强)。泵位于 地面上,吸入管总阻力为0. 87J/N,液体的密度为986kg/m3,已知该泵的必需汽蚀余 量(NPSH)为3.7m ,试问该泵的安装位置是否适宜?如不适宜应如何重新安 排? (最大允许安装高度:Hg =P:. / p g-Pv/ p g -刀-(NPSHr+0. 5) 由液面最高处和离心泵入口出列柏努利方程,得 Hg = (Po-Pv) / p g-(NPSH)r+0. 5- 2

19、 二(67*1000-67*1000)/986*9. 81-(3. 7+0. 5)-0. 87 =-5.07m 由于-5. 07m ;B. V ; C 12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 A、介质阻力;B、滤渣阻力;C、介质和滤渣阻力之和。 13-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是指能完全分离出来的()粒径。 A.最小; B.最大;C.平均; 14 旋风分离器主要是利用()的作用使颗粒沉降而达到分离。 A.重力;B.惯性离心力;C.静电场 15.板框过滤机采用横穿法洗涤滤渣时,若洗涤压差等于最终过滤压差,洗涤液 粘度等于滤液粘度,则其洗涤速率为过滤终了速率的()倍。 A、1; B、0. 5;C、0. 25

20、 16当固体微粒在大气中沉降是层流区域时,以(响最为)的大小对沉降速度的影 显著。 A.颗粒密度;B.空气粘度;C.颗粒直径 17. 过滤速率的定义是,在恒压过滤时,过滤速率将随操作的进 行而逐渐变 18. 板框压滤机洗涤速率是过滤终了过滤速率的倍。 19欲提高降尘宝的生产能力,主要的措施是()。 A、提高降尘宝的高度;B、延长沉降时间;C、增大沉降面积 20悬浮在静止流体中的固体微粒在重力作用下, 沿重力方向作自由沿降时,会 受到 个力的作用。当此三个力寸,微粒即作匀速沉降运动。 21. 球形粒子的球形度();非球形粒子的球形度( A.等于1; B.小于1; C.大于1 22. 恒压过滤时过

21、滤速率随过程的进行而不断( C.不变 A.加快;B.减慢; 23. 降尘室做成多层的目的是 24、恒压过滤时,如介质阻力不计,过滤时间减半,其它条件均不改变,则所 获得的滤液量()_ A、为原来的1/3倍B、为原来的倍 C、为原来的1/72倍D、为原来的1/2倍 25、过滤介质阻力可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若恒速过滤过程中,在相等时间滤 液体积由V1增多至V2二2V1时,则当操作压差由厶Pi增大至 P2,八P2= Pio 26、对于可压缩滤饼,若过滤压差增倍,则过滤速率(A增加一半 C、基本不变 28、恒压过滤且介质B、增加一倍 阻力忽略不计时,若d、有所增加但增加不到一倍 ,过滤速率 20%

22、,则在相同条件下所获 27、恒压过滤时,滤浆温度降低,则滤液粘度 粘度降低 得的滤液量增加( A、11.8%B、9. 54% C、20%D、44% 29、将降尘室分成多层后,若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要求不变,则生产能力, 沉降速度 的是 ,沉降时间。(增大、不变、减小)30、洗涤滤饼的主要目 31、在重力场中,微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A粒子的几何形状 C、流体与粒子的密度B、粒子的几何尺寸 D、流体的流速 第六章传热 1. ( C)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热能的方式。 A、传导B、对流C、辐射 2. 在列 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

23、K接近体的对流给热系数。蒸汽空气 3. 应设法控制在( A、核状B、稳定的膜状 对于沸腾传热,工业生产一般 Ao沸腾下操作。 C、不稳定的膜状 4对外来辐射能吸收率为100%的物体称为长辐射能 _ (黑体或灰体。,对各种 均能同样吸收的理想物体称为波(黑体或灰体)。黑体, 5蒸汽冷凝时,膜状冷凝的(C)滴状冷凝的a。 a A.等于B.大于C.小于 6.有两种不同的固体材它们的导热系数第一种为入!,大于第二种的入2,若 料,作为换热器材料,应种;当作为保温材料时,应选用种。 选用第一第二 7进行换热的两流体,若a ia 2时,要提高K值,应设法提高 ;当口 / a 2时,要提高K值,应使 a.

24、2; a 1与a 2同时提高 8.在间壁式换热器内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此过程的总传热系数K值接近于 (B)0 A. a蒸汽B. a空气C. a蒸汽与a空气的平均值 9套管冷凝器的内管走空气,管间走饱和水蒸汽,如果蒸汽压力一定,空气进口 温度一定,当空气流量增加时: (1) 传热系数K应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A ) (2) 空气出口温度A增大B 减小C基本不变(B ) C (3) 壁温A增大B略有减小 基本不变(B ) 5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a116w.m r2. K1, a 2= 11600 w.m-2. K1,要提高传热系数K,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A) 0 A.设法增大a

25、1;B设法增大a 2; C.同时增大a 1和 2 O 10.当间壁两侧流体稳定变温传热时,工程上为何常采用逆流操作?简要定性分析 主要原因。 答:因为逆流操作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可由以下两方面分析: (1) 当T】、T2、tl t2四个温度一定时,逆流操作的比其它流向大。根据: Q二KA 切,当K、A 一定时, tmT则Q T,对现有的换热器来说,可提高生产能 力。当Q、K 一定时, tmT则A对生产能力要求一定时,新设计制造 换热器由于 A较小,设备尺寸可减小,节省投资费。 (2) 一般逆流操作的正常操作费比其它流向要少。逆流操作时,载热体用量比其 它流向的要小,降低能耗,提高了经济效

26、益。 一、在内管为巾180*10mm的套管换热器中,将流量为3500kg/h的某液态桂从100C 冷却到60“其平均比热Cp(w=2. 38kJ/kg. C,水从40C加热到50C,其平均比热Cp 水)=4.17kJ/kg基于传热外面积的总传热系数K)=2000W厂设其值恒定,忽略热 损失。试求: (1 )水用量; (2)计算两流体为逆流和并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及所需管长。 答:(1) qmh. C ph. (T1_T2)=qmc. C pc. (t2tl)3 分 3500*2. 38*(100-60)= qmc *4. 17*(50-40) qme =7990Kg/h4分 (2) At)= (

27、50-20) /In (50/20) =32.7502分 t)二(60-10) /In (60/10)=27. 93r2分 Q= qme. Cpc. (t2-ti) =7990*4. 17*(50-40)=3. 332*10*J/h2 分 A(逆)二Q/ (2) 如采用并流操 作,热气体的出口温度有无可能降为200E ?为什么? 解:(1) Q - qml. Cpl. (T1_T2)= qm2. Cp2(t2_tl) =5000/3600*3. 04*1000(500-200) 二1. 26*1(/ W 3分 t2=5000*3 04*(500-200)/(4000*3. 14)+30=393

28、C 2 分 A二n. n . d. 1=501*3. 14*0. 025*6=236m22 分 Am= (500-393) + (200-30) /2=139C 2 分 K=Q/ (A Atm)=l. 26*107(236*139)=38. 4W/m 2. K2 分 因为并流操作时,应有 T2t2,由前热量衡算可知,当 T2=200C时, t2=393C OT2),所以并流操作时,T2不可能达到200 Co6分六、90C 的正丁醇,在逆流换热器中被冷却到50C,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6忆传热系数 K=230W/m2 TC,正丁醇的流量为1930kg/ho冷却介质为18C水,热损失可以忽略。 70C

29、 正丁醇 Cp=2. 98kJ/kg. C,水 Cp二4. 187 kj/kg Co 求:A )冷却水出口温度;B)冷却水消耗量。 解:Q=qmh. Cph. (T1_T2) 二(1930/3600)*2.98*1000*(90-50) =63900W5 分 m=Q/KA=6. 39*10000/(230*6)=46. 3 C4 分 Am- (Tlt2)+(T2_tl) )/2 =(90-t2)+(50-18) /2=46. 3C 所以,t2=29. 4C4 分 冷却水消耗量Qme=Q/(C pc (t 2-t 1) =6.39*1 0000/(4. 1 8*1 0000*(29.4-1 8)

30、=1 34kg/s=4800kg/h5 分 由于两端温差分别为6 06和32 ,故平均温度差采用算术平均是可以接受的。 七、拟采用 89X 4和57X 3. 5mm的钢管套管冷却器将甲醇液体5000kg/h,从65 C 冷却至35C,已知甲醇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如下:P =770kg/m ; Cp=2. 64kJ/kg. K ; Pr=5. 48; A=0. 207 w.mK;卩=0. 43Cp 现安排甲醇走内管,忽略 热损失,Cp (水)=4. 187kJ/ (kg.K)甲醇的给热系数; 求:若冷却水初温为20C,终温为45C,冷却水耗用量为多少kg/h? (1 )K=430w. m-2. K

31、-1,两流体呈逆向流动,需套管的长度为多少 m? (2) (3)若 解:(1) u (甲醇)=5000/ (3600X 770 /0. 785(50 X310 =0. 9186m/s 2 分 Re=dup / P=(50 X3X00. 9186 X 770)/(0. 433)X 10 =82250) 10l Pr=CP 卩 / 入=(2.64 3X 0043 X31) 00. 207 =5. 484 假设L/d60 a 甲醇二0.023 (入 /di Re0.8 pr。4 =0. 023 X 0. 207/0. 05 X (82o,28X5O () 5. 484) 4 =1357W. m-2.

32、 K1 qm 水二qm 甲醇 XC 甲醇(T1-T2) /Cp 水(t2-ti) =5000 X 2. 64 X (65-35)/4. 187 X(40- 20) =3783kg/h (3) C 1=65-45=20 C; C 2二35-20二 15 C C m=( C tVr C t2)/2=(20 + 15)/2=17. 5 C Q=qm 甲醉 XCp 甲醇 X (T1_T2) = (5000/3600) X 2. 64 Xs1065-35) =1. 1 X ftW A =Q/ (K XCm) = (1. 1 X) 1Q430 X 17. 5)=14. 62m L=A/( n d)=14.

33、 62/( nX X81063m 验证:L/d=81. 63/0. 057 = 1. 432 X1060 八、有一台套管换热器,内管为 38X 2.5mm钢管,外管为57X 3mm钢管,换 热 管总长36m,逆流操作,管内走水,将管间4200kg/h的苯液从65C冷却到35C,水 温从25C升到35C,现已知苯侧对流传热系数为2030w/m34.k,水侧对流传热系数为 6610w/m2. k,苯侧污垢层热阻为0. 18m2. k/kw,苯液比热CP i=l. 80kJ/kg. k,钢导热 系数入=45w/m. k试计算: (1) 该换热器传热系数K; (2) 水侧污垢层热阻。 (1) Q -

34、qmiC pi (TiT2) =(4200/3600) X 1.8 X 1000X=03000w Ai=n dl=3. 14 X 0. 038 X 26=4. 295m2 分 C m=(65-35)-(35-25)/In (30/10)=18.2 C3 分 K=Q/ (A 1 C m) =63000/ (4. 295 X 18.2)=806 W/mn2 分 Ri2 = 1/K_1/ 1+SAi/ (入 m)+Ro2+Ai/ ( 2A2) =1/806-1/2030+0.0025 X 38/(45 X 35.5)+0.18/1000+38/(6610 X 33) =3. 33 X_lm2. K/

35、w = 0. 333 m2. K/kw 九、物)温度t2 =430 Co S03混合气入口 接触法硫酸生产中用氧化后的高温S03混 温度10000kg/h,热损失为原料气所得热合气予热原料气(S02及空气混合,已 量的知:列管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为90 m2 ,原 料气入口温度h二300C,出口 Ti=560 C ,两种流体的流量均为 6 % 1. 05kJ/kg,且两流体可近似作为逆流处设两种气体的比热均可取为 理,求: 3Q二K.A. tm=10000X 1.05X( 560-T2) =10000X 1.05X( 430-300)X 1.06 得 T2 = 4222C 1. S03混合气的出口

36、温度T2;2传热系数K(Wnf2/K)。 T2 2. 560422. 2 430 300 tm =(130+122. 2)/2=1260 K = 1. 446X 106X 1000/ ( 90X 126X 3600)= 35.4 w. m-2. K 1 十、某列管式加热器由多根 25mrX2. 5mm的钢管组成,将苯由20 C加热到55 C, 苯在管中流动,其流量为15t/h,流速为0,5m/so加热剂为130C的饱和 水蒸气, 在管外冷凝。苯的比热容Cp=l. 76kJ/kgC,密度为858kg/m3o已知加热器的传热 系数为700W/m5 6 7 8 9 10 11 12 13.C,试求此加热器所需管数解:门及单管长度I。 qm2=15T/h=4. 17kg/s qm2=n. n /4 力口 2. p 故,n=qm2/ (0. 785. d2. u2. 2) =4. 17/(0. 785*0. 022*0 5*858)=31 Q=qm2CP2 (t2-ti) =KA tm=Knn dL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