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六 .枣核》研讨课教案_30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六 .枣核》研讨课教案_30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爱国情怀六 .枣核》研讨课教案_30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执教教师: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第六课枣核 教材分析: 文章讲述了旧时同窗离开故土50余年,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表达了海外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心系故土之情。学情分析:由于刚升入八年级的学生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难以理解 “游子心境”,教师宜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中同窗思乡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处异国他乡,心恋故国故土。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二、体会词语的准确性。三、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教学重点:1. 朴

2、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2. 思乡之情的具体化。教学难点: 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1分钟)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宣布退伍军人可以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四十年不相往来的历史。而这些台湾同胞回到大陆的怀抱,感受到了亲情、友情。有的在离开大陆时仅带走了一瓶长江水,一捧黄泥土。那么这普通的长江水、黄泥土为什么会得到台湾同胞的厚爱呢?如果同学们读了当代著名作家萧乾先生的枣核也许你就能找到答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枣核。板书课题。二、猜读课文,明确目标(2分钟) 如果不看课文内容,只看题目,你想对这篇文章做哪些了解?学生猜题,师生明确。我们可以把大家的问题归为三类

3、,即预设:1、写什么、2、为何写、3、怎样写小结:这三个问题也是我们阅读其他文章时需要掌握的问题,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三个问题,基本上也就完成了对课文的阅读。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听读课文,要求:12分钟1、 画出自己认为需要积累的字词,并理解音、形、义多媒体显示字词,生齐读两遍(2分钟)蹊跷 qqio 嫣红 yn 倘若 tng 山坳 o 镶嵌qin 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安顿 泛舟 感慨良深精致匀称2、概述课文大意。提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生答后,师小结:阅读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时,要尽量抓住记叙的要素,抓住文章的关键段落,概述才能完整无缺漏,精练不冗血红繁。3、本文围绕

4、“枣核”写了哪些事?提示:请画出相关句子。用一个短语概括。学生概括,师生明确。板书:预设:求枣核、托枣核、话枣核、种枣树(4分钟)浓浓爱国意切切思乡情 索 话 枣核 托 种 线索清楚以小见大用词精当设置悬念四、品读课文,体悟情感(6分钟)过渡:作者为什么索要枣核?通过议、话枣核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速读课文,要求,1、注意正字正音、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2、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预设:1、“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2、“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追忆起当 年”(心理)3、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4、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

5、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质疑:1、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朋友解释原因时,为什么“有点不好意思”?)答案:说明他并不追求、迷恋海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海外高度的物质文明冲淡不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2、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有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朋友心上缺点什么?如何理解“没出息”?) 答案:缺的是故乡的温暖。“没出息”既是一种自嘲,又含着某种喜悦。小结:思家、爱国对联:切切思乡情 浓浓爱国意 五、精读课文,品味写法(15分钟)1、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运用了哪些词语。预设:(1)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树(2)她托在掌心,像比珍

6、珠玛瑙还贵重。(若改为“她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似乎是在感受枣核上的分量,显得珍惜。(3)她就殷切的问我(4)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5)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小结:用词精当,形象生动2、为什么课文一开始“再三”托付、故弄玄虚,最后才交待枣核的用途?师生明确:悬念是在文章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设置疑团,引起读者关注。本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有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的吸引着读者。小结:设置悬念,引人入胜3、枣核在本文起了什么作用?师生明确:枣核是全文行文的线索,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写作特点 1、用词精当,形象生动 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3、线索清楚,以小见大总结学生总结:为什么台湾同胞带走一瓶长江水、一捧土?生答教师总结:炎黄子孙历来就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往往集中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上,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川、草木、人物、故乡的一切,总是始终萦绕在心头。俗话说: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是一种“绿叶对根的情意”。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兽犹如此,人何以堪。六、拓展课文,当堂训练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