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2、桂林山水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学习首节。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欣赏同时教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
2、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 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 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 二、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 一)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1、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
3、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 学生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2、静。 1)请同学们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 。(点击略缩图可放大)让同学们体会漓江不的静。(漓江的水多静”桂林的水“演示: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啊,像不像一面镜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 2)朗读指导:漓江的水多静啊,你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吗?朗读指导。(注意“真静啊”,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叹) 3)在多次指名读后齐背。 3、清。 1)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书上只有概
4、括的文字介绍,同学们肯定觉得不够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吗? 2)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图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课件中把鼠标放在两幅图片的中间,会出现详细的说明文字。通过这幅图片的欣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 3)看了图片,同学们对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观的感受,让我们再来看一组具体的数字吧? 演示“对比图”: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漓江的水整整比黄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谓是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景色如画。 4)朗读指导: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们该怎样朗读来表现呢? 5)齐背。 4、绿。 1)“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 2)演示:“半边渡”(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中,还
5、有其它的图片,教师可根据需要展示,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个特点。) 桂林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山上长满了绿色植物,山是绿的,把水也映绿了,看,多绿的水,像不像无瑕的翡翠? 5、连读描写三特点句子。 这是几个句子?一个还是三个? 简要说明本自然节首尾两句,齐读全段。 6、本节小结,演示:连续欣赏。(在课件“桂林的水”部分点击画面中间的动画。) 二)了解桂林的山。 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 水,而望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点是什么呢?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板书:(奇、秀、险) 2、奇。 1)齐读“奇”一句。
6、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骆驼山”、“苹果山”、“雪狮岭”。(欣赏这些图片时,把鼠标放在图片的中间部分,会有说明文字出现,如不想让学生看到,请不要把鼠标放在中间) 语言补充:朝板山、九马画山、八仙过海、月亮山、孙悟空吃仙桃等等。(需要有关这些山的文字说明,请到我的专辑中下载) 其实又岂止是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说也说不尽。此时此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七个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2)指导朗读。 2、结合七幅图片,让学生理解山之“秀、险”。 3、连读三个特点的句子。 三、理解“连绵的画卷”,总体了解桂林山水。 1、教师接读:(这样的山.连绵的画卷) “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哪样的
7、山、水?(围绕、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进这哪儿? 2、理解“连绵的画卷”。 板书:连绵的画卷 什么是“画卷”,“连绵不断”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图。 由桂林到阳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条青绸,如一条绿带,盘绕在两岸万点峰峦之间。一路上风光奇丽,奇峰夹岸,青山浮水,碧水萦回,真犹如一幅百里的画卷。说它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3、齐读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再次演示:“配乐欣赏”:看看你有没有在“画中游”的感觉。 四、桂林山水歌 桂林山水歌,这是诗是著名诗桂林的山水如诗如画,下面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一首诗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人贺敬之写的。我们一
8、起来看看诗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样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灵活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诗中桂林山水的美。 五、总结升华。 1、本文写了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过桂林吗?你游过什么地方?(让学生畅所欲言,赞美祖国美丽的山河)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岂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美丽山河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国是多美丽,我们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3、欣赏“带”字:最后老师请你们来欣赏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风景
9、线。 演示:“鉴山楼石刻” 让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找学生代表来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学生回答,总结结束全课。 层层剖析 领悟内涵桂林山水句子教学一得 多媒体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同学们,假如把这句话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 生: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具体。 生:当然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具体地写出了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
10、得怎么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我也认为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把漓江水静、清、绿的程度写清楚了,更令人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师:(去掉第二句)同学们说得真棒。的确,这句话具体地写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让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师:要是把这句话再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现在哪句话写得好呢?为什么?(请两位学生分别读句子) 生: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用了感叹句,语气比较强烈。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用一些感叹句,把作者赞美漓江水的强烈感情写出来了。 (去掉第二句)同
11、学们真会读书,说得很好。不错,这句话运用了感叹句,抒发了作者师: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对漓江水的赞美之情,让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漓江水的美。 师:如果再把这句话换种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很,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现在,哪句话写得好呢?为什么?(同桌一人读一句) 生:我还是认为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用了“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读起来琅琅上口,而第二句用“真静啊”、“很清”、“绿得很”,感觉有点乱。 生:我也觉得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是个排比句,写得十分有节奏感,更令人体会到漓江水的美;而第二句
12、没有运用排比句,显得有点零乱。 师:你的课外知识挺丰富的,居然还知道排比句,真了不起。(去掉第二句)是啊,这句话运用了一组句式相同的语句,也就是(生齐:排比句)这样一来,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生齐:朗朗上口)让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漓江水的美。 【评析】 这个重点句子是描写漓江水的精华所在。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比较感知中,学生对句子差异看得特别清晰,帮助学生领悟语言内涵,获得语感。这三组句子的比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水美。通过第一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形象美;通过第二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情感美;通过第三组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美。这样,层层剖析,
13、步步深入,由语言的变化带动情感的升华,体会赞叹之情,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最终使学生既体验到语言之美,又体会出情境之美,达到语言美和情境美的统一。 桂林山水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广西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生:广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师:有多少小朋友到过桂林?(数生举手)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怎样? 生:桂林的山水很美。 师:没去过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吗?一定想去的。李老师也没去过桂林,也很想去。今天李老师和小朋友从课本上到桂林游览一下,好吗?(板书课题)现在请小朋友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生:(齐答)喜欢。 师:好。请你们认真地读一
14、读。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节课文写的是什么;) 生自学课文(第二,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节课文内容。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师:学完了吗?谁能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生:第一小节课文写桂林的水。 师:是写桂林的水吗? 生:是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板书:山和水)第二节呢? 生:写桂林的水。 师:(板书:水)第三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 师:(板书:山)第四节呢? 生:写桂林的山和水。 师:(板书:山和水) 我们先来弄清课文写的顺序,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谁能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生:桂林山水
15、甲天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 师:(板书: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生:最好的。 生:是第一的。 师: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丽的图画。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谁说说? 生:桂林山青水秀。 生: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用图显示情境,从情境中引出新词,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词义。 生:欣赏桂林山水。 师:对的。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观看。 师
16、:观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赏的意思没说进去。 生:观赏。 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欣赏“用)生跟说(欣赏桂林山水,观赏桂林山水。,师:对。大家跟我说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换上“观赏”。比如可以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 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为什么? 生:因为观赏是看,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听。 师:对。因为音乐是听的,观赏的“观”包含了看的意思。 引导学生找出近义词进行比较,既积累了词汇,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图,再读读书。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的时候,
17、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生自学。教师巡视。) 破从头讲起的程式,暂时搁下头一句不讲,抓主要内容讲,突出了重点。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师:看好了吗?找好的请举手。请你说。 生:静。 师: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个特点“静”,还有呢? 师:清、绿。 师:(板书静、清、绿) 漓江的水静、清、绿。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生: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对不对?还可以怎么说? 生:对的。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找出重点词,并用关联词
18、组成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进行了字、词、句基本训练,理解静、清、绿三个词在句子中是并列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漓江的水棗 生: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漓江的水清清的。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生: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生: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
19、 将形容词重叠,变陈述句为感叹句,从词和句的变化中,让学生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 师: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生:(念第二小节第二句话)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示范) 生:(再念) 师: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师范念) 生:(齐念第二句) 师: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生:(齐念第三句) 师:很好。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生:不能。 师: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
20、,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略) 用引读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补充说明部分的内容。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 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运用遐想旅游、哼乐曲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味文中意境。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21、 生:我觉得只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师: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生: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师:翡翠是什么? 生:是玉石。 师:预习得好。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那叫什么? 生:瑕。 师: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斑点点的叫什么? 生:无瑕的翡翠。 师: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生:(念课文)。 师:现在李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 漓江
22、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 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 这样写美不美?为什么? 生:书上用排比句的写法,还用了感叹句。 师:书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书上把写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内容,排成一串句子,这些句子的结构是差不多的。这样可以加强语势,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排比句。运用排比句的写法,就把这种又静又清的气势写出来了。谁能把这种气势念出来? 生:(齐念) 教师有意改变排比句式,让学生从具体语句的对比中,体会排比句的修辞作用。 师:这节写漓江的水,写到这儿,李老师有个问题,这段是写漓江的水的,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写“我们荡着小船”可以
23、吗?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生:写大海和西湖,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是这样。这样才使我们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现在请大家念这句话。 ) 念(生: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师:“波澜壮阔”就是大海里的波涛很大,一个接一个,气势很大,“水平如镜”的“如”是什么意思? 生:像的意思。 师:你学得很好。水静静的,很平,就像一面镜子。这些句子是衬托的,怎么念? 生:(念第二小节) 师:这节写什么? 生:写桂林的水静、清、绿。 师:这节写桂林的水的特点。写桂林水甲天下。 以设疑方式,回顾前文,引导学生弄明白,开头一句话,在本节课文中起衬托作用。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读
24、一、二两小节课文。 生:(念课文) 师:今天我们学了排比句,我请你们做个小作业;(示小黑板:我爱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这是一个句子,大家把它说成个排比句。可以先说个简单的,比如“我爱大海” 生: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也爱西湖和漓江。 师:你只说了两只。不行,要说三句。 生: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爱水平如镜的西湖,我爱又静又清又绿的漓江水。 师:小朋友学得很好。这节就学到这里。下课。 设计把句子改成排比句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扩句,让学生体会:把事物描绘得具体、形象,句子才有丰富的蕴含。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桂林的水,这一节课,我们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样美呢?让我们读课文
25、第三小节。请大家读两遍。第一遍读懂,有不懂的做上“?”记号。第二遍要抓住重点。把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语画下来,记上这样的符号“。”,大家在下面学,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画。(出示抄好第三小节课文的小黑板,一个学生上讲台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师:她有这些不懂的问题,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 生:拔地而起、香山这两个词我不懂。 师: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红叶很多,很有名。红叶就是枫树叶。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师:(把学生画出的词念一遍)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我来南宁的时候,看到南宁也有山。南宁的山是连绵起伏的(画连绵不断的山),桂林的山好像是从
26、地里拔出来高高挺立着(画一挺立的山),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生:(齐)拔地而起。 师:(出示词卡)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开不连在一块的(边说边画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叫什么? 生:各不相连。 教师绘画再现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鲜明的词的形象,进而理解抽象的词。 师:(指图)你们看,这些山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老人,像骆驼,像大象。 师:(指老人山)你看这老人像在干什么? 生:老人望着远方。 生:老人在思考。 生:老人在沉思。 师:我们再看骆驼像在那干什么? 生:像伏在地上。 生:好像在沙漠里蹲着。 师:我看到这骆驼,就会产生一个联想,想到它跪着等人,等我们
27、干什么? 生:等我们骑上去。 师:对。你们再看这只象在干什么? 生:在饮水。 师:对。桂林的山的形状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变化很多,句子中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形态万千。 师:(示词卡)“万千”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样子很多。 师:就是说变化多。 ?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桂林的山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生:奇。 师:(板书:奇)怎么奇呀?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个特点。这里的“奇”字当什么讲?是不是奇怪? 生:不是奇怪。是说样子很多。 生:很少见的。 师:对了。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这里的山就是奇特。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 生:叫
28、奇峰。 师: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 生:叫奇峰罗列。 师:“罗”是什么意思? 生:散开的。 师:对。“罗”是散开,“列”是排列。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 大家把这句念一下。(生齐念) 师: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 师:在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画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 生:危山。 师: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 生:危险。 师:你们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个注释(出示小黑板:不安全;损害;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 生:用第三个。 指导学生根据语境
29、,分析字在词中的作用,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义项,这是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好方法。 师:对。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 生:危峰兀立。 画(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在桂林,师: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 生:怪石嶙峋。 师:(出示词卡)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 生:桂林的山真险啊! 师:怎样念才体现出桂林山势险? 生:(念课文) 师:这句写桂林的山险。这个“险”是危险吗? 生:是说山陡。
30、师:山陡,不易通过。 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抽象概括,学生难于理解。教师运用了描述、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认识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然后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这些事物的词,在此基础上,对个别词素进行分析,化难为易,顺应了学生接受知识、理解词语的思路发展过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深刻了。 刚才我们把不懂的词语学会了,同时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险。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险之外,还很秀。秀是什么意思? 生:是美的意思。 师:“秀”可以组成哪些词表示美? 生:秀丽、秀美。 师:秀就是指美。你们看(指放大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风。一折一折的(做手势助说)打开可遮住后面的
31、东西。这山像屏风一样挡住后面的景物。现在请一个同学指着图说说桂林的山怎样秀,哪些像屏风,哪些像竹笋,色彩怎样明丽,怎样倒映水中。 生:(上讲台指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这山像新生的竹笋。 师:色彩明丽就是颜色鲜明,好看。这座山哪块地方色彩明丽? 生:(指一座山的中部) 师:色彩明丽就是很美。色彩明丽这个词中,哪个字说美? 生:明丽。 优秀教案 名师精编 师:丽才是美。“明”呢? 生:鲜艳。 生:明快。 师:对了。明快,色彩明快、美丽。 我们念念这个句子。(师生同念课文) 师:学习第二节课文时,我们知道了在写漓江水之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这几句也是衬托的话。这里有个“峰峦雄伟”怎么讲? “写在漓江水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几句话,也是衬托的话。”教师简短的提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两节课文结构相似,避免重复的讲解。 生:峰峦就是山峰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 师:对。“山峦”在这里是指大的山峰一个接一个,气势很雄伟。 这一节我们学完了,让我们读一遍(生读)。 师:这节课文,写桂林的山奇、险、秀,写出了山的特点。说明桂林的山(生:甲天下)。 现在我们看课文最后一小节还写了什么景物。谁来念一下课文? 生:(念课文) 师:最后一节课文,还写了哪些景物? 生:写了绿树红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办公空间租赁免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合作社民宿与旅行社合作共赢协议
- 2025年度房屋买卖合同中介服务费争议诉状
- 2025年度家具行业展会赞助合同
- 2025年度手摩托车转让及赛车改装技术支持协议
- 初高中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研究
- 麦粒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状态的影响
- 接受理论角度下《凯渚维保协会》(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 2025年耐温隔热纸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包装设计师作品原创性鉴定合同
- 四川省成都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初中生物】病毒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企业愿景和未来三年规划
- 发酵馒头课件教学课件
- YAMAHA(雅马哈)贴片机编程培训教材
- JGJ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20211102195200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见书、债权处理法律意见书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苏科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中华小厨神(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劳动人教版1
- 世界建筑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