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饲料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_第1页
辽宁饲料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_第2页
辽宁饲料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_第3页
辽宁饲料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_第4页
辽宁饲料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 /辽宁饲料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辽宁饲料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泓域咨询机构报告说明大型饲料企业通过对动物营养需求、饲料原料特性和工艺装备特色的长期研发积累和不断优化,逐渐建立起较高的技术壁垒。首先,饲料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饲养品种、养殖区域和养殖模式的差异建立动物营养需求动态数据库,研究不同配方的实证生长效果;其次,饲料企业需要对不同原产地、不同季节、不同品质的饲料原料进行检测,建立动态饲料原料数据库,研究饲料原料间营养替代关系,掌握饲料原料价格变动规律和趋势;此外,在加工装备上,饲料企业选择更加精准化、智能化的设备对加工过程进行全程运作,全面控制饲料产品的质量与成本。大型饲料企业通过长

2、期的配方技术和饲料原料筛选技术的积累,研发生产出对不同饲养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系列产品,在产品品质和性价比方面远远超过一般中小饲料企业,从而获得较强的产品竞争优势。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9039.9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93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80%;建设期利息759.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5%;流动资金6344.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25%。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3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1897.80万元,净利润6812.2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92%,财务净现

3、值3073.4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7.09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自觉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以坚强毅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把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大业推向前进。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

4、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说明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 行业前景及市场预测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第八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第十章 劳动安全分析第十一

5、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三章 建设进度分析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评价第十六章 项目招标方案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评估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第十九章 附表第一章 项目总论说明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辽宁饲料产品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程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

6、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明确了饲料工业的重要性,即“饲料工业是联结种养的重要产业,为现代养殖业提供物质支撑,为农作物及其生产加工副产物提供转化增值渠道,与动物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息息相关”,并提出了“饲料产量稳中有增,质量稳定向好,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安全高效环保产品快速推广,饲料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通过5年努力,饲料工业基本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为养殖业提质增效促环保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总体发展目标。按照饲养对象的不同,饲料可以分为猪饲料、禽饲料、反刍料、水产料及其他特种

7、料。在此基础上,按照饲养对象的不同生长阶段可以进行进一步细分。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自觉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以坚强毅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把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大业推向前进。四、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

8、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二)报告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建设原则。2、根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生产纲领和技术方案。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根据行业的现有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设备选型和工艺方案,使企业的建设与未来的市场需求相吻合。4、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选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最大化。5、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二) 报告

9、主要内容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市场需求预测;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5、工程技术方案;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评价。四、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129.69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五、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饲料产品20000吨的生产能力。六、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02887.29,其中:生产工程5298

10、6.95,仓储工程11523.3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350.14,公共工程33026.82。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9039.9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935.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80%;建设期利息759.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5%;流动资金6344.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2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1935.93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6791.6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211.27万元,预

11、备费933.06万元。八、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39039.96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5500.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633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51897.80万元。3、净利润(NP):6812.28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7.09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16.92%。3、财务净现值:3073.40万元。十、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一、项目综合评价综上

12、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86459.91约129.69亩1.1总建筑面积102887.29容积率1.191.2基底面积54469.74建筑系数63.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27.551.4基底面积54469.742总投资万元39039.962.1建设投资万元31935.932.1.1工程费用万元26791.60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211.272.1.3预备费万元933.062.2建设期利息万元759.512.3流动资金6344.523资

13、金筹措万元39039.963.1自筹资金万元23539.963.2银行贷款万元15500.004营业收入万元633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1897.806利润总额万元9083.047净利润万元6812.288所得税万元2270.769增值税万元2341.3210税金及附加万元2319.1611纳税总额万元6931.2412工业增加值万元18730.6913盈亏平衡点万元14450.59产值14回收期年7.09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6.92%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073.40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行业背景分析1、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

14、了饲料工业的重要性,即“饲料工业是联结种养的重要产业,为现代养殖业提供物质支撑,为农作物及其生产加工副产物提供转化增值渠道,与动物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息息相关”,并提出了“饲料产量稳中有增,质量稳定向好,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安全高效环保产品快速推广,饲料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通过5年努力,饲料工业基本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为养殖业提质增效促环保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总体发展目标。2、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针对工业饲料总产量提出了目标,即“工业饲料总产量预计达到2.2亿吨。其中,按产品类别分,配合饲料2亿吨,浓缩饲料1,200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800万吨;按动物品种分,猪

15、饲料9,400万吨,肉禽饲料6,000万吨,蛋禽饲料3,100万吨,水产饲料2,000万吨,反刍饲料1,000万吨,宠物饲料120万吨,毛皮动物等其它饲料380万吨。国产蛋氨酸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维生素和其他氨基酸产能保持稳定;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主要品种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值比2015年增加50%以上”。3、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全面实施,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非法添加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重大质量安全事件”。4、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猪生长育肥阶段饲料转化率平均达到2.7:1,商品白羽肉鸡饲料转化率

16、达到1.6:1,蛋鸡产蛋阶段饲料转化率达2.0:1,淡水鱼饵料系数达到1.5:1,海水及肉食性鱼饵料系数达到1.2:1”。5、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今后我国生猪生产要以“提素质、增效益、稳供给、保安全、促生态”为目标,以调结构、转方式为抓手,优化区域布局,统筹种养加协调发展,推动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到2020年,生猪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现代饲料科技成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节约了大量的饲料用粮。动物全程饲养平均饲料转化效率(即动物增加每公斤活体重所需消耗饲料量)大大提高,饲

17、养周期亦大幅度缩短。饲料转化率的提高来源于饲料加工工艺提升、饲料营养品质改善、育种技术进步及科学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等。6、饲料配方水平不断提升饲料配方是指通过不同饲料原料的最优组合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例如猪用饲料是用玉米、豆粕、鱼粉和其他原料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饲料配方是实现饲料生产的核心。目前,国内饲料企业普遍采用“最低成本配方技术”,即以满足一定生产水平下畜禽的营养需要量为基础,设定一定范围内的约束条件,以单位饲料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应用计算机筛选最优配方。饲料配方需要综合考虑动物的营养学标准(不同类型动物、不同品种、不同的饲喂阶段)、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原料的营养成分与产地、季

18、节、水分含量等密切相关)、饲料原料价格、养殖模式和养殖环境等因素。目前,我国部分大型饲料企业的配方水平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数据积累,已经逐渐赶上发达国家水平,饲料质量逐渐提高。以猪用饲料为例,国内饲料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合适的饲料原料,从美国和巴西买入大豆、从美国买进玉米和玉米酒精糟(DDGS)、从南美和东南亚等国买进鱼粉等。此外,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发展迅速,品种大幅度增加,产量快速增长,逐渐改变以往进口的局面,实现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添加剂的国产化。7、饲料原料应用多样化、精准化随着饲料原料研发的深入,饲料原料应用日趋多样化、精准化,对新型饲料原料及原料替代的研究成为发展方向。从营养学角度考虑

19、,动物对营养素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在玉米、豆粕、鱼粉等主要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之外,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摄入。对于不同类型、品种和阶段的饲喂对象,针对不同产地、品质标准和环境条件的饲料原料,采用精准化配方,可以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目的。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由于玉米、豆粕、鱼粉等饲料原料的供给不足及价格波动,在满足动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在配方中对同类型营养作用的饲料原料进行替代,以降低饲料成本。比如,木薯、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等能量饲料原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玉米,菜籽粕、棉籽粕等蛋白质饲料原料可以用于替代豆粕等。我国饲料行业目前最迫切的是对饲料原料动态数据库的开发,通过

20、大量的对比试验,建立动态模型,对饲料原料进行精准的营养价值评估,充分了解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利用效率。此外,进一步研究动物的饲养标准,优化现有的饲料配方,选用安全、高效、环保的饲料原料及添加剂,研发出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生态型饲料。从精准化角度考虑,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养殖区域、季节和养殖模式动态选择饲料原料和优化调整配方。以目前的养殖水平看,猪饲料的分阶段使用仍不够精细化,但随着养猪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未来猪的饲养将更加精细化,从而要求饲料营养更加精准化。8、饲料加工工艺改进随着饲料行业的发展,配合饲料比例的提高,饲料企业越来越重视饲料生产加工工艺。大型成套饲料生产线在专业化程

21、度、自动化程度、工序参数控制和节能水平等方面不断提高。在专业化程度方面,专门加工幼畜禽饲料、种畜禽饲料、水产育苗料、特种饲料、宠物饲料的专业生产线逐步增多;在自动化程度方面,在小料称重配料、投料环节等人力投入较多、容易出错的工序全部实现自动计量配料,提高精准度,人工工序不断缩减;在工序参数控制方面,原料预处理(膨化或膨胀、发酵等)、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如原料粉碎粒度参数、混合时间参数等)。9、育种技术逐步推广完善良种化是提高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以生猪养殖为例,近年来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种猪质量明显改善,育种技术逐步推广完善,养殖效益明显增加。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PSY)是衡量母猪

22、群繁殖性能的最常用指标,其影响因素为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窝产存活仔猪数和哺乳仔猪成活率。我国生猪养殖企业的PSY指标平均在18-22头之间,而发达国家生猪养殖企业的PSY指标已达到25-28头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地方猪种的主要特征是产仔数多、肉质好、适应性强,但存在生长速度慢、胴体瘦肉率低、脂肪多等缺点。通过从国外引进约克夏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皮特兰猪等瘦肉型良种猪,培育出产仔数多、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良品种,成为商品猪养殖的主流。10、防治疫病、科学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疫病防治是养殖生产的保障措施。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例的上升,养殖企业防疫意识的提高,兽用生物制品广泛

23、用于畜禽疾病预防,减少疾病发生,大幅度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此外,大型养殖企业科学饲养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新建养殖场地密闭通风、保温隔热、排污能力设计合理,环境控制能力加强,对提高畜禽养殖效率起到很好的效果。11、饲喂方式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随着现代养殖规模不断增大,传统人工饲喂方式问题不断凸显出来,已经不再适合大规模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饲喂成为趋势。机械化饲喂技术是将配合饲料通过料管送入各舍料塔,然后由输送机将饲料输入猪舍或禽舍,再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定时定量精准给料,控制猪或鸡的采食量,使饲喂实现全部智能化、精准化,避免人工饲喂时给料不准和饲料的浪费。该技术智能化程度高、噪音低、喂料均

24、匀、使用寿命长、喂料速度快,与人工饲喂相比,机械化饲喂具有节省饲料、有效避免猪发生应激反应、切断了疫病的传播途径、提高效率等优点。二、产业发展分析(一)行业的经营模式总体来看,饲料产业具有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体系,普遍实行“统一管理、集中采购、属地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销+直销”的销售模式,并且大型饲料企业都趋向于采取产业链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饲料产品毛利率低、存在销售半径的限制,国内大中型饲料企业普遍采取“统一管理、属地经营”的经营模式,通过在重点市场区域设立子公司,实行就近生产、产地销售。饲料原料种类繁多,产地各不相同,国内大中型饲料企业通常采取集中采购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加强原材料品控

25、及其库存管理、提升对供应商议价能力。对于不同的客户,饲料企业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如针对众多的中小型养殖户,企业通过经销商销售饲料产品;而有规模、有资金的养殖企业和养殖场,则更倾向于向饲料企业直接采购饲料产品。因此,我国饲料企业普遍采用的是“经销+直销”的销售模式。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产品服务的升级,大中型饲料企业正在从单一生产饲料产品向提供饲料、养殖、疫病防治等一体化综合服务方向发展。产业链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增强承受和抵御行业风险的能力,也客观上抬高了新入企业的进入壁垒。(二)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1、周期性饲料行业前端连着种植业,后端连着养殖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

26、消费水平的提高,肉、蛋、奶的消费总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长期来看,作为养殖业上游的饲料行业不具备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但由于饲料行业的下游畜禽养殖行业具有存栏量的波动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饲料产品的需求量,从而使得畜禽饲料具有各自不同的周期特点。由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散养规模大。大量生猪养殖户根据当年生猪价格行情来安排生产,由于从选育母猪补栏到育肥猪出栏需要固有的生长周期,从而形成了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近年来,国家为保持生猪价格稳定,采取了养殖补贴或猪肉收储等措施,并加强

27、对生猪等畜禽产品价格监测,建立了针对猪粮比价、能繁母猪存栏量等指标预警及调控措施,有力地缓解了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幅度。2、区域性从生产经营模式来说,饲料生产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通过采购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原料进行加工,饲料产品主要是配合饲料,采购、销售的物流量很大,配合饲料的销售具有一定的经济运输半径。为降低运输成本,增强竞争力,大型饲料企业普遍采取“全国设厂、就近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因此饲料生产经营具有一定区域性特点。受粮食生产区域影响,在我国北方饲用粮食生产大省,如东北、华北地区,浓缩饲料和预混饲料的占比较大;而在南方沿海的养殖大省,饲料产品以配合饲料为主。由于全国各地居民消费习惯

28、和养殖品种的不同,饲料品种布局也各不相同。我国传统上以猪肉、鸡肉为主要副食品,沿海地区海鲜及水产品养殖较多,东北、西北地区牛羊等反刍动物养殖较多,不同的地方饲料供应品种与当地主要养殖品种相关,从而体现出区域性的特点。3、季节性受畜禽产品的市场消费和养殖动物生长的季节性特点影响,我国饲料消费市场存在季节性,主要体现为“节前消费旺盛、节后消费趋缓”。每年“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等节日,市场畜禽产品消费量会明显增加,养殖行业为节日销售高峰提高存栏量导致节前饲料需求量较大。其中以春节前后饲料的消费季节性最为明显,而在春节后两个月,猪和禽的养殖存栏量大幅下降,形成饲料消费的淡季。

29、水产养殖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更为明显。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冬季寒冷,鱼类进入冬眠期,每年11月到次年的4月为水产饲料销售的淡季,5-10月为水产饲料销售的旺季。“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站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互联网+”、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融合将对产业分工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复苏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围绕市场、资源

30、、技术、标准等竞争更加激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发起的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设置了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更加趋紧,地缘政治导致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新高度,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

31、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同时,国内传统要素优势减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长动力减弱,风险挑战增多。从省内看,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同步实施,必将使辽宁的发展动能和优势得到充分释放。我省产业基础较为雄厚,设施条件完备,为促进结构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为推动新一轮全面振兴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发展基础。同时,我省发展形势更为严峻复杂,经济增速下滑,有效供给不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体制

32、机制弊端突出,市场发育不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欠佳,国企改革未迈出实质性步伐,发展理念落后,历史欠账较多,民营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人才支撑不足;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第三章 行业前景及市场预测一、行业基本情况1、技术壁垒饲料技术主要体现在原料筛选技术、原料预处理技术、配方技术和加工工艺技术。饲料配方需要综合考虑动物的饲养标准(不同类型动物、不同品种、不同饲喂阶段)、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原料的营养成分与产地、季节、水分含量等密切相关)及饲料

33、原料价格以及工艺装备。科学的饲料配方可以促进动物高效生长,同时降低饲料成本,最终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大型饲料企业通过对动物营养需求、饲料原料特性和工艺装备特色的长期研发积累和不断优化,逐渐建立起较高的技术壁垒。首先,饲料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饲养品种、养殖区域和养殖模式的差异建立动物营养需求动态数据库,研究不同配方的实证生长效果;其次,饲料企业需要对不同原产地、不同季节、不同品质的饲料原料进行检测,建立动态饲料原料数据库,研究饲料原料间营养替代关系,掌握饲料原料价格变动规律和趋势;此外,在加工装备上,饲料企业选择更加精准化、智能化的设备对加工过程进行全程运作,全面控制饲料产品的质量与成本。大型饲料

34、企业通过长期的配方技术和饲料原料筛选技术的积累,研发生产出对不同饲养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系列产品,在产品品质和性价比方面远远超过一般中小饲料企业,从而获得较强的产品竞争优势。2、规模壁垒大型饲料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可以在生产效率、采购成本和综合服务等方面建立起较高的竞争壁垒。饲料产品的销售存在运输半径的限制,一般情况下,畜禽配合料的经济销售半径在200公里以内,在有限的市场区域内,饲料企业需要获得较大规模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才能保证当地生产工厂的开工效率,降低单位固定生产成本。此外,以玉米、豆粕、鱼粉为主的饲料原料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因此饲料原料的价格波动对饲料企业效益的影响较大。大型饲料企业

35、可以凭借规模优势,通过批量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并且在饲料原料价格波动较大时保证紧缺饲料原料的及时供应,从而确保较高的产品品质和性价比。同时,规模较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可以在饲料销售的基础上为养殖户提供品种选育、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从而增强下游养殖户对饲料品牌的粘性,并且提高综合效益。3、资金壁垒饲料生产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较低,约在10%-15%。以玉米、豆粕和鱼粉为主的饲料原料占饲料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约占60%-70%,大量的原材料采购需要货到付款。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饲料企业对于下游养殖户需要进行一定比例的赊销,因此饲料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大量营运资金。随着大型饲料企业业务规模

36、扩大及向下游不断延伸,其资金需求也日趋增加,饲料行业的资金壁垒也在不断提高。4、资质与环保壁垒近年来,随着饲料安全日益被公众广泛关注,国务院出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要求设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具备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厂房、设备和仓储设施;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专职技术人员;有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人员、设施和质量管理制度;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的生产环境;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等条件。农业部制定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对饲料生产行业建立生产许可制度,提高了饲料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严格淘汰一批技术水平较低、环保处理能力较弱的

37、中小饲料企业,对行业准入设置了一定的资质和环保壁垒。5、品牌壁垒品牌是企业技术、规模、营销等方面的综合外在体现。高知名度的饲料品牌较为容易被养殖户接受,品牌已经成为大型饲料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资源。然而,品牌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新入行的企业往往因知名度低而增加了业务拓展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市场开发的费用支出。特别由于行业平均利润率较低,品牌较弱的企业盈利能力将更低,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在未来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品牌将日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二、市场分析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饲料行业市场容量巨大饲料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作为连接种植业与养殖业的

38、饲料行业,其发展对促进粮食高效转化增值、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畜牧水产养殖起到良好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饲料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农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1990年至2016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从3,194万吨增长至20,91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50%。我国饲料行业市场容量巨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农业重要的一部分,饲料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肉类加工业等产业的枢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政策、产业规划以及税收政策上都给予饲料行业相当大的支持。在国家政

39、策上,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颁发了14个一号文件,将三农问题列为国家发展重中之重。产业规划上,2016年农业部发布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饲料产量稳中有增,质量稳定向好,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安全高效环保产品快速推广,饲料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通过5年努力,饲料工业基本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为养殖业提质增效促环保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税收政策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21号)规定:国家对“单一大宗饲料、混合饲料、配合饲料、复合预混料、浓缩饲料”继续免征增值税。(3)规模化养殖促进饲料行

40、业的发展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业模式依然相当落后,就养殖业而言,家庭散养仍然是许多地区主要养殖模式。家庭散养主要养殖规模在10头以内,很少用到工业饲料。近年来,随着标准化养殖场的不断增多,传统散养户难以抵制市场的冲击,纷纷退出养殖市场。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统计,我国年出栏量1-49头的养殖规模数从2007年的8,010.48万户下降到2015年的4,656.00万户,同时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从2007年的12.46万户增长到2015年的26.46万户,未来规模化养殖将会成为我国养殖行业趋势,而规模化养殖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饲料的使用率。(4)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

41、饲料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肉类总产量从2000年的6,014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8,540万吨。肉类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将对上游饲料行业的发展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5)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促进饲料行业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和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重视。2014年1月农业部颁布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对饲料产品质量安全规范要求;2015年4月我国颁布修订后食品安全法,要求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进行评估,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

42、使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加强饲料安全、提高饲料产品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国对设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原料目录制度,进一步保障了饲料行业的规范性。这将有助于促使饲料行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产业格局较为分散由于我国养殖区域遍布全国,造成我国饲料行业格局比较分散,2016年我国统计在册的饲料加工企业为7,047家,平均单厂产能仅2.97万吨。整体上来说,由于我国饲料企业众多、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技术水平与生产规模差异明显

43、等众多因素导致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水平较低;同时由于饲料行业不断集中,大型企业业务扩张与行业总体产能过剩矛盾加剧,这些均构成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2)易受动物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近年来动物疫情在我国不断发生,猪链球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热症、口蹄疫、H7N9流感等动物疫情严重影响了我国养殖业的正常发展。这些疫情的发生直接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导致肉制品消费的严重下降,从而对上游饲料需求量造成冲击。除此之外,下游水产养殖易遭遇台风、低温、强对流天气、病害、赤潮等多重打击,进而造成相关饲料需求减少;同时全球极端天气的频发,也会对上游种植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大,不利于饲料

44、企业的发展。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86459.91(折合约129.69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2887.29。(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饲料产品20000吨,预计年营业收入63300.00万元。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

45、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建设区基本情况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界于北纬3843至4326,东

46、经1853至12546之间,南濒黄海、渤海二海,西南与河北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总面积14.86万平方公里。辽宁省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构成;地跨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鸭绿江六大水系,属温带季风气候。新石器时代,在这里居住的除汉族的先人外,还有东胡、肃慎等民族的先人。辽宁是大清王朝的发祥地,努尔哈赤在此统一东北各族诸部,建立了后金政权,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国号为大清,建立了清王朝。新中国成立后,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新中国贡献“100

47、0多个全国第一”,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辽老大”。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共有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2019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249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站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互联网+”、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融合将对产业分工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

48、期,经济复苏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围绕市场、资源、技术、标准等竞争更加激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发起的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设置了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更加趋紧,地缘政治导致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新高度,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

49、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同时,国内传统要素优势减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长动力减弱,风险挑战增多。从省内看,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同步实施,必将使辽宁的发展动能和优势得到充分释放。我省产业基础较为雄厚,设施条件完备,为促进结构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为推动新一轮全面振兴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发展基础。同时,我省发展形势更为严峻复杂,经济增速下

50、滑,有效供给不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体制机制弊端突出,市场发育不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欠佳,国企改革未迈出实质性步伐,发展理念落后,历史欠账较多,民营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人才支撑不足;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一年来,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2亿元,增长1.4,考虑政策性减收因素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左右。粮食产量达到486亿斤

51、,创历史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47.5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77元和16108元,分别增长6.5和9.9。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

52、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上述预期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相衔接,兼顾需要与可能,以体现既积极进取又切实可行的要求。三、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使创新成为引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协

53、同发展新格局。(二)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以建设沈阳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要载体,打造创新高地,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三)提升创新保障能力以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为重点,加强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切实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开创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的良好局面。四、“十三五”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努力把辽

54、宁建成体制机制重点突破、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创新创业成效显著、民生社会全面进步的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先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投资效益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全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型省份加快建设,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和创新发展新模式。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

55、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中国制造2025第一阶段目标,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重点行业和企业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强省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城镇化发展质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构筑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推进。保持全社会改革振兴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6、根植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健全,法治辽宁建设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42%,森林蓄积量达到3.41亿立方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水平取得重大进展。收入差距缩小,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使全省人民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五、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增量提升与存量优化并举,调结构与促发展并重,抓好工业稳增长、降成本、增效益,推进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