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练习题(20210407095631)_第1页
断句练习题(20210407095631)_第2页
断句练习题(20210407095631)_第3页
断句练习题(20210407095631)_第4页
断句练习题(2021040709563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处断句。(5分)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 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 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取材于刘向说苑)答案】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 /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画对两处得1分, 共5分)【参考译文】齐桓公问管仲说:当君王的应尊重什么? ”管仲说:应尊重天。” 桓公抬头望天。管仲说: 我所说的天,不是指那个幽蓝辽阔的天空。做国君的 应该把百姓当作天,百姓赞成他国家就安定,协助他国家就强盛,反对他国家就 有危险,背叛他国

2、家就会灭亡。”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5分)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 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 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 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答案】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参考译文】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 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情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 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忠

3、臣并不忠,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知 晓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 官大夫和令尹子兰。3. 用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部分断句。(5分)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 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取材于墨子贵义)【答案】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 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参考译文】墨子说:古时候的圣王,想把他的学说和道理传给后代的子孙, 因此他们把这些学说和道理写在竹帛上, 刻画在金石上,用这种方法传留给后代 子孙,让后代子孙能效法它。现在

4、听到先王所遗留下来的学说却没有尽力去实现, 这就是把先王所流传下来的学说废弃了。”4.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5分)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 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谏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答案】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 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 /必轻吾国/尔罪三

5、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 ”太 宗意乃解。【参考译文】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 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 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 罪状,说: 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 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 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5.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鱼得水而游焉则

6、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 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 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取材于淮南子)【答案】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 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 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参考译文】鱼在水中游就快乐,(但如果)池塘决口,池水流干,(鱼)就会 被蚂蚁吃掉。(如果)有人掌管整修它的堤防,补好它的缺口漏洞,那么鱼就可 以有水并且由此获利。国家有存在的基础,人有生存的条件。国家存在所凭借的, 是仁义;人生

7、存所凭借的,是做好事。国家(如果)没有仁义,即使强大也必定 灭亡;人(如果)没有行善之心,即使勇猛也必定会受到伤害。6.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 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 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 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取材于梦溪笔谈)【答案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 面令小/则】鉴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 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参考译文】古人铸造镜子,镜子大就铸成平的,镜子小就铸

8、成凸的。凡是镜 面凹的照出人脸就大,镜面凸的照出人脸就小。小镜子不能完全看到人脸,所以 让它稍微凸些,照人脸让脸变小,那么镜子虽小却能够完全容下人脸。(造镜时) 反复测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凹的程度,总是使人脸和镜子大小 互相符合。这就是铸镜工人的机巧与智慧,后人不能铸造出来。7. 用斜线(/ )给下列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世之所贵,同而贵之,谓之俗;世 之所用同而用之谓之物苟违于 人俗所不与苟忮于众俗所共去故人心皆殊而为行若一所好 各异而资用必同此俗之所齐物之所饰。故所齐不可不慎,所饰不可 不择。(取材于尹文子 大道上)【答案】世之所贵,同而贵之,谓之俗;世之所用/同而用

9、之/谓之物/苟违于人/ 俗所不与/苟忮于众/俗所共去/故人心皆殊/而为行若一 /所好各异/而资用必 同/此俗之所齐/物之所饰。故所齐不可不慎,所饰不可不择。【参考译文】被世人看重的东西,与世人同样看重这些东西就叫做顺应风俗习惯; 被世人所使用的东西,与世人同样使用这些东西就叫做物尽其用。 如果违背众人 的意愿,就会遭到习惯势力的反对;如果伤害了众人的感情,就会被习惯势力所 摒弃。因此,人们的心思尽管不同,但行为却能互相一致;人们的爱好尽管各异, 但所使用的东西却能相同。这就是风俗习惯对人们所起的统一作用, 也是物质对 人们所起的修治作用。所以,对风俗习惯的作用不可不慎重对待, 对物质的修治 作

10、用不可不认真加以选择。8. 丰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 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取材于吕氏春秋)【答案】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 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 也。【参考译文】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 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 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 才会发生

11、。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 未曾 有过。9.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 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 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取材于淮南子缪称训)【答案】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 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 /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参考译文】一般而言,人们都欣赏自己所喜欢的人,而所喜欢的又是自己感到 愉快的人或物。世上没有人不举荐自以为贤能的人,但有的能够使国家得到

12、治理, 有的却使国家混乱,这并不是举荐的人自己骗自己,而是因为寻求和自己相同的 人的缘故。自己未必是贤人,而寻求与自己相同的人,这样要想得到贤人,不是 离得很远吗。让尧去鉴识度量舜是可以的,让桀去衡量识别尧,就好比用升来度 量石一样是没法量的。10.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 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 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 已。(节选自典论论文)【答案】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 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

13、不以隐约而弗务/ 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参考译文】因此,古代从事著述的人全力投身在写作里, 思想感情表现在著作 中,不借助优秀史官的文辞,不倚靠显赫人物的势力,声望名气自然而然传到了 后世。所以西伯虽然被拘囚,还推演出易,周旦虽然很显贵,仍然写作了礼。 他们不因为贫穷而不努力,不因为安乐而转变想法。这样看來,古人轻视尺长的 璧玉而珍惜分寸的光阴,就是害怕时间白白地过了。1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5分)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 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 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

14、治。治则 治矣,非书意也!【答案】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 误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 燕相国受书而说之/ 曰/ 举烛者/ 尚明也/ 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参考译文】楚国的都城有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了一封信, 他是在夜里写的,写时 光线不够亮,便吩咐捧蜡烛的人说:举烛! ”说着,便随手在信上写上了 举烛”两个字。其 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燕国的相国收到他的 信后,却解释说: 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呵!崇尚光明,这就要选拔贤德的 人来加以任 用。”燕国的相国便对自己的国君说了这个意思,国君听了十分高兴 地照着去办,国家因此得到了治理。国家固然是治理好了,但是 “举烛 ”毕竟不是 信中的旨意。12. 请用“/ ”为下面一段文字断句。( 5分)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 禾 以 名其 书 汉 武 得 鼎 以 名 其 年 叔 孙 胜 狄 以 名 其 子 其 喜 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苏轼喜雨亭记)【答案】 亭以雨名 / 志喜也 /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 示不忘也 / 周公得禾 / 以名其书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