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方向 摘要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如何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贸易环境 和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将面临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很 大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本国经 济的影响,将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和国际贸易政策,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也将发生较大变化,本文就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方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外贸政策 调整方向 Abstract After financial crisis, how does the Chinese foreign trade policy adjust adapts to the new
2、 international trade circumstances and the Chinese economy develops, China will face new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world economic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The world economics integration further develops, In response to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impact on th
3、e domestic economy will adjust its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Chinas foreign trade policy will be changed greatly, This article on China s foreign trade policy adjustments in the direction for analysis. Key Words The crisis era Foreign trade policyAdjustment direction 目录 一、对外
4、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 ( 1)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 ( 1)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 ( 1) 1、贸易政策的宏观性 . ( 1) 2、贸易政策的统一性 . ( 2) 3、贸易政策的协调性 . ( 2) 4、贸易政策的政治性 . ( 3) 5、贸易政策的国际性 . ( 3)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 ( 3) (一)外部需求萎缩 ( 3) (二)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压力加大 ( 4)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调整需注意的问题 . (5) (一)强化贸易政策的独立性 ( 6) (二)注意贸易政策与其他政策的互补性 ( 6) (三)贸易政策要辅助于贸
5、易结构 ( 6) (四)贸易政策要遵循 WTO的基本原则 ( 7) (五)贸易政策要注意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 7) 四、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趋势 . ( 8) (一)外贸政策趋于扶持一般贸易的发展 ( 8) (二)外贸政策调整中应重视自由贸易区的作用 ( 10) (三)有机结合管理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 ( 11) 五、结论 ( 11) 参考文献 ( 13) 浅析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方向 随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结束,世界各国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各国面 临严峻的经济考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国际贸易争端、摩擦 不断,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应进行相应的 调整。
6、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 对外贸易政策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 国别对外贸易政策和进出口贸 易政策。对外贸易总政策是各国从国民经济的总体结构和长远目标出 发,在一个长时期实行的基本政策; 国别对外贸易政策是根据对外贸易 总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各国或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 对个别国家或地区 所实行的贸易政策; 进出口贸易的具体政策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 和每个时期进出口商品的规模与国际市场状况, 对主要进出口商品采取 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 对外贸易政策具有五大基本特征,即宏观性、统一性、协调性、政治 性、国际性。对外贸易的调整必须考虑
7、这些基本特征及其综合性的影响, 从战略性的高度对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贸易政策的宏观性 贸易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宏观调控的四大 目标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都有直接或间接的 联系。首先,进出口贸易产生的贸易差额直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外 贸政策可以间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这一宏观经济目标。其次,外贸作为经 济增长的“发动机”,对 GDP和就业增加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进出口贸易 作为连接国内外市场、国内外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基本渠道,进出口政策也 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国内物价,达到控制通胀的目的。因此,外贸政 策在宏观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应引起足够重视。
8、 2、贸易政策的统一性 贸易政策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且是稳定的、透明度、可预见性 的。统一实施指贸易管理政策的统一性、关税政策的统一性和立法的统一 性。 3、贸易政策的协调性 贸易政策的协调性是指,它应当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 投资政策、区域政策等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增强互补性,减少互竞性。 首先,贸易政策与产业投资、区域政策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但它们之间 不是从属关系,贸易政策不是其他政策的简单延伸。贸易政策要与上述政 策保持协调一致性,形成各种政策的互补性,同时避免各种政策目标的冲 突性或互竞性。其次,贸易政策与财税、金融政策应更多从如何支持对外 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角度考虑
9、,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后,贸易政策 与收入政策、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环保政策的关系都有相互联系的 方面,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均应考虑对外贸的潜在影响,综合各种政 策效应,做出最后的宏观经济决策。 4、贸易政策的政治性 贸易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远远超出了一国经济政策的范围,具有 政治属性,包括内政、外交、社会、安全、气候、环境等超经济属性。贸 易政策既有经济属性,也具有政治属性。对外贸易是一国发挥其国际影响 力,实现其政治目的的主要经济手段,因而贸易政策也是一国经济外交的 主要政策工具。一是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政治性。如优惠政策安排、发展 援助、区域经济合作( FTA)等都具有明显的对象
10、性,在选择优惠对象(国 家)时,其政治考虑将是决定贸易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国际经济贸 易谈判的政治性。如在国际贸易谈判、与贸易相关的其他国际谈判(如国 际气候变化谈判)等场合,利益相似的国家往往组成各自的谈判阵营,统 一谈判立场,实现有利于本利益集团的国际贸易体制安排、应对国际气候 变化的体制安排等。 5、贸易政策的国际性 在贸易政策的制定、实施及修改,不仅要依照本国法律,而且要遵守 多边协议、区域协议和双边政府协议以及有关国际规则与惯例。贸易政策 的国际性除了体现为应当遵守签署的双边和区域经济贸易协定 (如 FTA)外, 贸易政策的国际性主要体现为 WTO规则体系约束下通知义务磋商机制和
11、政 策审议机制。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一)外部需求萎缩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尽管全球各国推出了 大量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全球市场经济的恢复、体制和结构等深层次 问题的解决短期内难以奏效, 2009至 2010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大幅度萎 缩,连带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其害。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后金融危 机时代, 美国总体进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进口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 , 同时美元大幅度贬值导致我国对美出口价格和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 再者 美国的经济放缓和国内需求不振会导致我国对美国整体出口增长速度的放 缓, 最后美国国内日益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对
12、我国对美国的出口产生重 要抑制作用 , 因此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大大减少。 欧盟经济萎缩导致消费需求减弱,其进口增速也随之放缓,对中欧经 贸发展造成极大压力。一方面,欧盟失业率高起,内部消费不振,对海外 产品需求的恢复有限。另一方面,经济日益复苏过程中,欧盟的保护主义 倾向也不断增强。鉴于未来欧盟经济的复苏力度较弱, 2010 年我国对欧盟 的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东盟与我国出口结构类似导致竞争加剧。我国与东盟在自然禀赋、生 产传统、技术水平、市场辐射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双方在 出口产品结构以及出口市场结构方面都十分相似。随着全球和东盟经济的 逐步复苏,我国的出口市场必然面临着东盟
13、越来越强劲的竞争。 (二)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压力加大 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以来,我国的一些主要贸易伙伴一边高喊反对贸易 保护,一边却展开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后危机时代,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进一步深化,美国对中国所出口的 产品采取一系列的关税和非关税的保护政策,如对中国出口的 小轿车和轻 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如在轮胎特保案的影响下,美国 内产业又接连对我无缝管、紧固件、铜版纸和磷酸盐 4 种产品提起双反调 查申请 同时,欧盟对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 期 5 年的正式反倾销税, 税率分别高达 39.2%和 30%。此外,巴西做出对中国进口轮胎征收附加税的 措施。
14、随即,阿根廷也宣布,参照巴西的做法,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 进行反倾销调查。 据商务部统计, 2009 年 1-8 月,共有 17 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 79 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 100.35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16.2%和 121.2%。 中国的贸易摩擦出现常态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贸易规则不公平 的外部原因,也有我国产业发展的内部原因。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形势 的变化,中国出口贸易面临更加严峻的保护主义压力,贸易摩擦不断上升。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调整需注意的问题 当前,对外贸易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差别:一方面,认为贸易政策是单 纯的产业政策的延伸,从而使外贸政策处于产业
15、政策的附属地位;另一方 面,也存在过度拔高外贸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忽视外贸政策的相对独立 性,频繁动用外贸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扭曲了外贸政策的本质属性。 同时,贸易政策与后危机时代加快推进贸易强国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应 根据贸易政策的特性,以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 平的需要,对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完善。 (一)强化贸易政策的独立性 强化贸易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增强贸易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提升 贸易政策在宏观决策中的地位。在外贸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就业日益产 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必须将贸易政策放在宏观政策中的重要位置。但是 同时要注意到,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相比,贸易政策本身
16、有其自身特点, 其政策功能与定位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提升贸易政策在宏观政策中的地 位的同时,也要保持贸易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二)注意贸易政策与其他政策的互补性 明确政策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增强政策调控的统一性、稳定性、 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在政策制定和调整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政策调控只是起到补充、引导市场的作用,而不是凌驾于市场之上。外贸 政策不能像宏观调控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那样相机抉择,也不能像宏 观调控中为避免“理性预期”而采取“突然性”的调控政策。相反,外贸 政策应保持相对统一性、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见性,以此为外贸企业营 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三)贸易政策要
17、辅助于贸易结构 外贸政策调整应有利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为此必须加快调整出口贸 易结构与进口贸易结构,以利于实现贸易强国目标。后危机时代,政策调 控应着力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好 字当先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外贸政策调控应该更加突出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三自三高) 产品出口;更加注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出口与进口、沿海与内地、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及不同贸易方式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贸易与环 境、气候的和谐发展;更加强调外贸发展对经济增长、国内就业和国民福 利的贡献。 (四)贸易政策要遵循 WTO的基本原则 遵循 W
18、TO倡导的自由化、便利化和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在当前全球 经济体制下,外贸政策必须以 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关规则为依据,不断 推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维护公平竞争的对外贸易制度环境。 (五)贸易政策要注意理论与现实的结合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替的历史。一 国不同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往往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国际经 济环境和政府的政策目标:当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贸易交换的商品具 有比较优势,并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时,就会倡导自由贸易政策;而当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及其利益与工业化发展之间出现矛盾时,必 然转向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传统的比较利
19、益理论,并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 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层次上的变化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基础。如 从需求角度解释贸易发生的重叠需求理论,从供给角度的规模经济、差异 产品和不完全竞争来阐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等。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首先取决于政府要保护的目的,其理论基础包括早期的重商主义李 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观点,以及在新的市场竞争条 件下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等。其次,根据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 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 WTO)框架下对各 国实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明显抑制作用,当前新的贸易政策措施层出不 穷,并成为政府政策目标的工具。最后,
20、这些政策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 政府的政策目标,从而成为继续或将来实施的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对外贸易经历了由国家统一经营国家管理经营 到放开经营的过程,贸易开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 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不断深化,但是,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 主义却在自由化进程中更加激烈。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外贸易的高速 增长和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拉动经济的需求; 另一方面与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凸显出 来,而这一变化与我国改革开放后不同发展水平和采取的政策调整分不开 的。在我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之时,因贸易的迅速增长而引起的贸易冲 突加剧
21、,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当前贸易政策的调整必 须注意保留贸易平衡政策运用的空间。 四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趋势 (一)外贸政策趋于扶持一般贸易的发展 一般贸易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 进出口 贸易方式,其交 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一般贸易进出口在 一国国际贸易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贸易进出口的增加会带动出口 和进口。 2010年一季度我国外贸顺差同比减少 76.7 ,3 月份更是出现了六年 来首次单月贸易逆差 72.4 亿美元,由于美、日、欧仍处于后金融危机的大 调整和大分化时期,势必导致我国出口增长减速,商务部预测全年贸易顺 差将减少 1000 亿美
22、元,虽然国家提倡出口企业多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来弥补 空白,但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出口的主要方向仍以欧美为主。所以,这 时期要追求的绝对不是规模和速度,否则只会带来更大的贸易摩擦和利益 冲突,进一步增加我国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在 全球经济遭受重击时,外贸企业还承受着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的重压, 而且这一局面恐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分析认为未来的外贸政策会倾 向于扶持一般贸易的发展,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改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 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包括从扩大市场准入、政策扶持、大企业带动等入 手改善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环境;从信贷、征信、担保、政策性金融等入 手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
23、环境;从内外贸一体化入手帮助中小企业合作建立 境外分销网络、“走出去”平台、加工组装基地、物流及配送体系。 (二)外贸政策调整中应重视自由贸易区的作用 后危机时代,东亚板块正在崛起,东亚模式也在调整为扩大内需对经 济的拉动作用、增强技术创新对增长的贡献和加大金融对本地区经济增值 的作用。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在贸易和投资区域化中,将着重发展区内贸 易、投资和货币合作,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 10+1(东盟 10 国 和中国)、10+3(东盟 10 国和中日韩 3 国),再到整个东亚,内容则从通商 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和规则的规范化,到低碳经济合作和全面经济技术 合作。外贸企业应该增加对该地
24、区的关注和重视,及时捕捉我国外贸政策 的变化。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外贸发展的重中之重,结构如何 调整,未来,我国对关税和非关税政策、贸易方式政策、进口政策、服务 贸易政策等均会做出适当的调整,通过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逐步 降低或取消对资源、能源、技术装备的进口关税;同时通过税率结构调整, 提高进口关税的有效保护程度,并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对出口产品征税,适 度降低进口环节消费税率。继续扩大进口应该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 国的外贸发展走向,以此推动本国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改善贸易平衡状态。 对于国际高度关注的人民币问题,中国将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推 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逐步推进资
25、本项目完全可自由兑换。低碳、节能和 循环经济贸易等绿色贸易战略是未来全球贸易的发展趋势,国家必定会在 这些领域投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 欧盟四国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很可能波及整个欧盟国家。财政赤字的 剧增必将引起国内税收的增加,导致国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口需求随 之减少,市场对欧元的信心不高。欧盟今年极有可能使用经常运用的贸易 保护政策,包括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措施来限制中国的出口,中 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会更加频繁。另一方面,欧元的示弱一定程度上导致美 元指数一直在不断攀升,资本回流美国市场。因此中国应该调整进出口结 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质的转变,提 升中国
26、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中国创造的实质就是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 , 创造中国产品的品牌效益。 (三)有机结合管理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 后危机时代,中国的外贸政策的总政策 WTO体制下的自由贸易政策 是不会改变的,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不加干预、任其自由发展。 WTO主导的自由贸易政策是以多边互惠为基础, 带有广义和阶段性特点, 具 有一定的约束力,其权威性和影响力远远超过历史上的自由贸易政策。 WTO 运行以来,推动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它已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要的公 共产品,成为主导自由贸易政策无可替代的国际组织。然而,在世界性的 金融危机下,各国为了挽救经济,采取各种救市活动,形形色色的
27、贸易保 10 护主义兴起,冲击了 WTO主 导的自由贸易政策。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WTO 竭尽所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发表调查报告,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揭露和抵 制贸易保护主义,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可谓 功不可没,但也显出力不从心、作为不大的窘态,使其主导的自由贸易政 策出现曲折,甚至蒙羞。 WTO赖以建立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较利益理论是有利于世界贸易 发展的,但是其有效实现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参与贸易的各国面对的 竞争条件应是平等、公正的。后危机时代,世界金融危机破坏了竞争条件。 因此根据当前中国外贸政策的走势,中国的外贸政策应将管理贸易政策和 自由贸易政策有机的结合起来,
28、建立一个具有和谐性、有序化、管理性的 管理型的自由贸易政策。 和谐性的自由贸易政策是遵循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目标,与中国的经 济发展相和谐。和谐要求国内有关对外经济部门的和谐、对外经济部门的 和谐、对外经贸各领域的和谐、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的和谐各种行业组织 与企业的和谐等。 有序化的自由贸易政策是要求,中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在遵循WTO体制 的要求下,加强国家法律与行政法规对自由贸易政策的规范,使之与本国 具体情况相符合,使之更具有主动性。 管理性是指中国政府对贸易政策的“自由”加一层自己的管理。作为 世界贸易大国,中国涉及与众多贸易对象的互动关系。中国作为贸易大国, 既是优势,也面临挑战。优势是,
29、贸易利益扩大,对世界的贸易影响加重, 参与全世界经济贸易规则权和话语权加大。挑战则是,中国的贸易发展要 11 更多考虑与贸易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承担与之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为 此,从宏观上协调与贸易伙伴的利益,磋商和协定相互的贸易政策,明确 权利与义务,再加以管理落实,保证双赢的实现。 五结论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方向,是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 国经济的发展为依据的。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的目的是使中国贸易中的比 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过渡, 培育中国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中国要充分利用 WTO 的给予的权利,注意比较优势的动态性,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调整中国产 品的进出口结构,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产业的基础研究和产品的科 技含量,以政府的力量扶持有独立知识产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