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事业管理 +题 2012-11作者:日期: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研究生公共事业管理试题( 2012 年 11 月)一、名词解释(每题6 分,共1、政府购买公共服务30 分)政府购买服务(Purchase of Services) 是西方国家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方面的改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实践,对社会服务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种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其主要方式是“市场运作、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将由自身承担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定期按照市场标准相互
2、建立提供服务产品的合约,由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履约情况来支付服务费用。2、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 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3、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 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 促进小
3、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 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也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以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式实现财务目标,通过商业活动所得为社会项目提供资金。它们所得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企业家为弱势社群提供工作环境,逐步改变弱势社群的心态,提高其工作技能,使他们最终能自力生活,融入社会。4、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去行政化以职能让渡、职能卸载和职能分担来重塑政事关系,借助行政改革达到政策目标。改革方向:明确职能,各归其位;基本特点:围绕体制和权责;区别监管者与服务者角色;5、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
4、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30 分)1、简述公共服务的分类和基本特征。公共服务,是 21 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
5、、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分类: 公共服务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分为维护性公共服务,经济型公共服务,社会性公共服务。基础公共服务是指那些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提供从事生产、生活、发展和娱乐等活动都需要的基础性服务,如提供水、电、气,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邮电与气象服务等。经济公共服务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及其组织即企业从事经济发展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科技推广、咨询服务以及政策性信贷等。公共安全服务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公民提
6、供的安全服务,如军队、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则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满足公民的社会发展活动的直接需要所4提供的服务。社会发展领域包括教育、科学普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社会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公民的生存、生活、发展等社会性直接需求,如公办教育、公办医疗、公办社会福利等。按照大的专业属性,还可以如下分类:国防建设、国内与国际公共救助与灾害援助、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文化经济产业开发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特色产业建设、金融保险与消费建设、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发展等。按照工程专业属性还可以分为:国防工程、公用
7、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安居工程、法治工程等。2、简述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现实意义,结合案例分析其成效与问题。3、简述公用基础设施 BOT 建设模式的积极意义与存在的问题。BOT ( Build Operate Transfer )即 “建设经营转让”,是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政府的意图通过合同来体现政府角色转变:平等的契约主体规避委托- 代理问题弥补市场失灵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 40 分)1、结合案例,分析城市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问题及对策。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的基本问题1、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8、中最重要的结构性要素,直接攸关服务体系建设的成败。 就笔者掌握的调查数据显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设备设施陈旧简陋,质量不好; 二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文化机构的设备设施建设需要填补空白; 三是城乡分布严重不平衡; 四是文化设施建设的标准混乱, 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规范。 从全国的情况看, 这类现象也十分普遍。 这就严重影响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影响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率偏低。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城乡公平覆盖,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覆盖。调查发现, 一、公共文化建设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均尚未实现全
9、覆盖,很多基层文化服务机构还没有建立基本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二、城市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地区内部的设施分布不平衡的现象依然突出,市民参与和享受文化的机会较少;三、农村地区的设施建设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设施的缺位, 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服务。整体而言,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率偏低。3、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调查发现,一方面随着积极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迅速壮大, 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策划和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十分贫乏。这就
10、出现了一个矛盾, 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挑战。活动贫乏主要表现在:数量稀少、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其后果是:群众文化活动队伍建设处于自在成长状态,缺乏积极的诱导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势必打击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这表明: 基层群众的文化自觉正在提升,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还远远不能适应这种文化自觉的觉醒。4、部分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现“城乡倒挂 ”现象。调查发现,涉农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上好于城区。除街道(乡镇)文化辅导员平均数量略低于城区、活动队伍平均数量与城区相当外,其余指标如室内、 外文化活动场所、 设备总
11、值、 图书藏量等均高于城区。这与我们通常所形成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不如城市的认识刚好相反,出现了 “城乡文化建设倒挂 ”现象。主要表现在: 由于经济基础的差异, 大量的文化保障性建设举措偏重农村地区,主观上普遍对城市区域予以忽视。这就使得部分基础薄弱的城区街道和社区的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困难。城区条件较差的街道和社区甚至租用办公用房的情况还客观存在,他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空白。近年来,农村地区在保障性建设的关注下,文化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文化资源正在稳步积累,受到关注的程度相对比甚于城区。 而城区公共文化的建设良莠不齐,区域内部的差距也还比较明显。城乡文化建设 “倒挂 ”现象在部分地区
12、的出现, 无疑增加了文化建设规律的复杂性,并将影响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普遍认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应当在实施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谨防由此造成新的不公平。其中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5、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意识淡薄。尽管不少地区已经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积极性依然不高, 表现在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内涵单一、服务频率低下, 群众对文化服务的参与和接受度不高。调查显示, 年开展公益性和有偿性文化服务活动不足 4 次的社区(村)级文化服务机构的比重很大。街道(乡镇)和社区(村)两级文化机构的文化服务积极性较差,缺乏对文化服务的认识,还没有转变文化职能观念。这就造成
13、了公共文化投入与产出的失衡。6、公共文化建设缺乏法律体系的有力支持。就公共文化而言,目前我国只有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两部法律法规。 其它有关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规章,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 法律效力层次低, 无法构成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坚强的制度空间。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公益性工程,也是一项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 在当前统筹城乡建设新的历史阶段, 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 主要要素有三: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公众主体,三是社会积极参与。其中
14、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关键是投入和服务意识到位。6当然,社会和公众的文化主体回归,也是十分关键的要素。笔者针对上述问题,简要谈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1、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政府作为投入主体之外,公众的文化参与、社会的文化责任承担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否则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会成为一相情愿的事。因此, 全民的参与, 首要在于对其公共文化意识的唤醒。有了公共文化的自觉,才会形成与政府公共文化责任的积极呼应,形成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但我们的现实语境是,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意识相当淡薄。从我国的历史看,从出现国家形态开始,文
15、化资源就掌握在权力阶层,文化享受只是统治阶级与贵族的专有内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资源短缺和配给制,也根本无法促成文化资源的公共化。换句话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从未有过公共文化形态的产生。全民的公共文化意识无从谈起。 直到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 才有了社会公众在文化领域实现平民化消费和部分自我价值确证的机会。全民公共文化意识的觉醒,关系到文化决策层的履职到位,关系到群众本质文化需求的自觉生成,关系到社会对文化义务的履行等根本问题。2、坚定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文化责任不可推卸, 否则市场将以泛文化的形态和内容取代公共文化,
16、 伤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体来讲,主要是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规划、投入、管理、领导和制度安排等方面实现文化责任的兑现。3、强化对文化需求的诱导,拉动积极文化内需。我们知道,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需求与实现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前的主要矛盾。当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滞后的时候,文化的投入和产出会出现失衡,但当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基本到位,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未被激活的时候,文化的投入和产出同样会失衡。因次,我们不能忽视政府投入热,群众参与冷的现象。文化设施内涵建设薄弱、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使得设施建设得而复失、形同虚设。从全国的情况看,除看电视外
17、,玩扑克、打麻将、打电子游戏、泡茶馆等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方式,在基层群众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基层群众尚未确立公共文化权益意识, 还满足于最浅层的非健康的文化消费,对政府投入的更加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缺乏应有的参与积极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群众还没有具备理性的文化选择能力,一方面政府也没有提供充分的公共文化产品。这实际上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相对低下的问题。文化产品和服务缺乏吸引力、普适性和创新意识,进而造成一头热一头冷的尴尬局面。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利用“文化需求的可诱导性”,以 “拉动群众积极文化内需”为着力点与落脚点, 积极寻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设施投入与产出的和谐
18、统一、良性互动, 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吸引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积极性。如公示文化服务内容、时间、场所,免费开放活动场馆,定点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向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服务等,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积极诱导和激活群众的本质文化需求的自觉, 在参与文化中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丰富内心世界, 促进人际和社会和谐。4、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指导开展文化活动。随着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基层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正广泛呈现。就全国而言,仅农村地区愿意亲自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就达到34.82%。各地自发组建的群众业余文化活动队伍,可谓蓬勃发展。但
19、调查显示,由于设施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基层群众业余文化活动队伍蓬勃发展与活动贫乏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笔者认为, 搭建基层7群众业余文化活动队伍的组织平台, 使分散的群体得到整合, 已经相当必要。 如成立群众文化协会, 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对协会的管理, 文化业务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 由协会组织基层文化活动队伍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解决基层活动队伍多, 文化活动少的问题。5、均衡城乡文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均衡城乡文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其根本目的是,保障全民享有文化权益,享受文化建设成
20、果。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 重点应当努力推进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 各类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农民、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区域(如农村、民族地区、山区、城乡结合部、老工业生活区等)的覆盖。当前,我国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 就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的基础性保障。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区出现了城乡文化建设“倒挂 ”现象,如大型城市的涉农区域的文化建设普遍好于城区。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时, 不能放松对城市弱势区域文化建设的投入,否则将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更无法保障公共文化的均衡发展。6、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安排( 1)抓紧研制出台适合客观实际的公共文化建设标准化体系。我们从调查中发现,街道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质量等都十分混乱。街道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标准浮动较大,没有相对统一的指导规范。 因此尽实现文化建设标准化,是建立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C卷-含答案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分析
- 石河子大学《信息技术教学技能训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土力学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运筹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传感与测试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农村户改厕施工协议书
- 当代社会政策分析 课件 第十一章 残疾人社会政策
- 2023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九年级全册简答题专题
- 家政公司未来发展计划方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屋顶光伏发电应急预案
- 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配电网保护分级配置及整定技术规范》
- 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培训
- 《室内设计基础》课件
- 《戏剧基本常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