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3级进一步治疗建议_第1页
心功能不全3级进一步治疗建议_第2页
心功能不全3级进一步治疗建议_第3页
心功能不全3级进一步治疗建议_第4页
心功能不全3级进一步治疗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功能不全3级进一步治疗建议(网上摘录)病例1:高血压、房颤、心功能不全 2级、脑梗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既往高血压、房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1级。1月前,突然右半身活动 不灵,到县医院神经内科治疗,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治疗 7天后好转, 每天输液1500-1750ml,均为盐水代入。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20天前,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静滴硝普钠、米力农,3天未见明显好转,停用改为 单硝酸异山梨酯一周,未见明显好转,再次静滴硝普钠 10天,仍未见好转,现口服 地高辛半粒/日、单硝酸异山梨酯40mg/阿司 匹林100mg、速尿40mg,螺内酯40mg,患者无水肿、无胸

2、腹水、肝脾 不大、无咳痰。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孙大夫,我是您的同行,患者是我的母亲,鉴于目前情况,请问医师是否 有好的办法?请问B受体阻滞剂需要从小剂量开始吗?现在口服地高辛 0.125mg/日,还需要静推西地兰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孙勇主任医师心脏超声结果?目前不适合加 b受体阻滞剂,西地兰不用。室壁运动良好, 各瓣膜形态及开闭正常,EF81% ,说明心功能还好,房颤控制心室率即可, 预防栓塞并发症。目前治疗重点是脑梗。(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网上咨病例2: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20

3、09年3月出现水肿,除了稀饭吃别的都会胃涨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彩超开始检查为心衰、心悸、二尖瓣狭窄,治疗一段后说心包积液治愈,现结果左房、右房、右室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 主肺动脉增宽,肺动脉高 压(中度)二尖瓣狭窄并相对性关闭不全 彩色血流示:二尖瓣、三尖瓣 返流(中量)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对于以上症状刚入院都是重度,治疗一段后为中度 医院让出院,我想知道 贵院能否进一不治疗,是否有完全治愈的可能你好!你的问题是 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心功能不全,通过药物治疗后会 有好转,但要比较彻底的治疗还要通过手术的。如果再出现这样的心衰就 必须手术治疗病例3: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功能不全 3级要怎么治疗您好,半卧

4、位休息,限制水钠摄入,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心衰三级,有什么治疗方法 心衰分为 左心衰 、右心衰、全心衰 等只能是对症治疗, 没有其他好的办法!给一点保健方面的建议:1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 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 呼吸道感染 , 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2适量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 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 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3饮食宜清淡少盐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 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 免盐。

5、4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老年人心衰的早期征象 劳动或上楼梯时,发生呼吸困难; 睡眠时突然呼吸困难,坐起时又有好转; 下肢浮肿,尿量减少; 没患感冒却咳嗽、痰多、心慌、憋气; 失眠、疲乏、食欲减退; 病情加重,四肢抽搐,呼吸暂停, 紫绀,但发作后,又马上恢复正 常; 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 呼吸极度困难,有窒息感,咳嗽、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对上述症状如有 1-5 项能对得上号者,为早期心衰的典型表现,应引 起注意;如有 6 项能对得上号者,是由于 脑缺血 而引起的心性晕厥;若全 部都有者则为 急

6、性肺水肿 的表现。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首先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整齐,空气新鲜, 冬天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加重病情。 氧疗 可改善机体缺氧,促 进组织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是 心功能不全 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给氧应 从小流量开始,待病人适应后根据需要调节流量。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心动能不全程度,采取适当体位配合治疗。 一般病人应采取高枕位睡眠;较重者采取 半卧位 或坐位,可以减少夜间气 短、喘憋等呼吸困难症状。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竭者,应 采取端坐位,同时双下肢下垂,使回心血量减少,隔肌下降,胸腔容积扩 大,肺活量 增加,可缓解呼吸困难;对于轻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做重 体力

7、活动,如允许可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对于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增加 卧床休息,避免激烈运动项目,较适于散步一类轻活动,出现心功能不全 症状即止;对于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心功能改善后,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尽早活动,以防止长期卧床而导致肌肉萎缩、消化功能 减退、 静脉血栓形成 等,活动应注意循序渐进。其他回答一、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体力活动。较重心力衰竭病人以卧床休息为 主;心功能改善后,应适当下床活动,以免下肢血栓形成和 肺部感染 。二、减轻胃肠道负担,宜少量多餐,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宜用 低 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 5 克(1 钱) ;忌食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心 力衰竭时,由于

8、胃肠道充血,消化机能低下,容易引起腹胀,如再进食过 多,胃部饱满,易导致 膈肌痉挛 ,影响心肺功能,因此,心力衰竭病人的 饮食原则是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三、严禁烟、酒,不喝浓茶或咖啡四、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特别在服用利尿剂和 地高辛 时更应如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五、感冒、腹泻、发热或病情变化时要及早就诊。六、要注意的是 育龄妇女 要做好避孕工作。1, 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2, 使用扩血管药物,如钙通道拮抗剂、 ACEI、ARB类药物3,使用强心药物,如洋地黄类,如地高辛或者西地兰。4,同时可以考虑应用B受体阻滞剂。对症

9、支持治疗,吸氧等。关于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通常是心电图报告中,对心脏有 ST-T 改变的一个诊断术语,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如为青年人,以心肌炎、心肌病等较为多 见,而中老年人则以冠心病多见。另外,中医的诊断与西医在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目前,诊断心肌缺血还应以心电图(动态或静息)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诊断为准。你近段时间感到胸闷 , 心慌, 时有头晕 , 以前无此症状,仍应进一步做检查, 如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脏 B 超等;另外贫血、甲亢等 也常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如果经检查仍无明显异常发现,则说明你的主观症状多是功能性的。可不 必太担心,这种症状常由植物神经

10、功能紊乱所致。患者以女性较多, 心电图检查可有 ST-T 改变,酷似心肌缺血,患者可有心 悸、胸闷、气短、头晕、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这种症状与心电图改 变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患者在服用心得安 后症状可明显改善。 心电图检查做心得安试验后, 低平、倒置的 T 波及 S-T 段的偏移,可恢复正常 ,称心得安试验阳性。 借此可与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相 区别。如果为中老年人,心电图有ST-T动态变化,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有心肌 缺血表现,或有较典型的冠心病心肌心肌缺血的症状 (如典型的心绞痛等) , 则可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二、心肌缺血的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防治分三级:1

11、、无冠心病时,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为一级预防;2、得了冠心病, 要积极治疗, 改善与防治急慢性心肌缺血, 称为二级预防;3、有心脏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延长寿命,称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戒烟、 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是 防治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药物预防: 40 岁以上,有心脑血管家族史,或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 等,冠心病易患因素者,除应积极治疗这些易患因素外,可日服阿斯匹林 75mg ,也可服用活血化瘀活中药如丹参片或地奥心血康等。 二级预防:主要为抗心肌缺血治疗。目前,防

12、治心肌缺血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防治心绞痛)如消心痛(短效)10mg3/日,急用时可舌下含化,治心绞痛。鲁南欣康(单硝酸异 山梨醇)等,为中效制剂, 20mg 2/日服。异乐定(长效) 50mg 1/日。2、B 阻滞剂(减慢心率,改善心肌耗氧,治疗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12.525mg 2/ 日。抗血小板制剂阿斯匹林 75mg 1/ 日。 中药如丹参片或地奥心血康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怎样才能有效的治疗超负荷运动的人? 许多人认为猝死只发生在年老体弱者身上 ,但最近一段时间里 ,年轻人发生 猝死的消息频频出现在报纸上。上周的一个下

13、午,一名大三学生在踢球的 时候突然倒地而死,又使运动猝死的话题成为热点。 北京安贞医院 心内科 专家温绍君教授介绍,我国运动猝死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偏小,死亡原因多 为心源性心脏病 等。在北京,运动猝死的高发时间段是每年的 10月到来年的 1 月。他建议 体育运动爱好者们,锻炼身体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感觉胸闷、气短等不 适,就应立即停止运动;如果这两天感冒或工作劳累,就不要参加体育活 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少吃油腻食物,保证睡眠质量,避 免精神紧张等。运动猝死最小的只有 12 岁秋冬季是北京地区猝死高发季运动猝死的定义是 : 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 中或运动后

14、24 小时内意外死亡。 1996 年, 德国科学家在英国 伯明翰 举行的 欧洲心血管学会会议上公布 , 从 1981年到 1994 年,德国各俱乐部中猝死的 运动员达 2000名,其中足球运动员 628名, 是所有运动员中猝死率最高的 , 占猝死总数的 30%以上; 其次是网球运动员 151名,再次是自行车运动员 124 名 , 两者占 13%左右。在美国成年人中 , 大约 5%的猝死是在剧烈运动时发生的。如果将运动 后短期内的死亡包括在内 , 则发生率在 15%左右。我国地大人多 ,至今尚未 进行过全国范围内调查 , 目前仅在重点省市地区进行抽样调查 , 从上海和华 东地区 1998年抽样调

15、查收集的 40例猝死病例分析 , 运动猝死所涉及的人群 较为广泛 , 有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教师、干部、工人和大中学生 ,年龄从 12 岁到 78 岁有报道 , 北京地区猝死的多发季为 10月到来年的 1月, 以星期日为最多 , 他们认为, 这可能与忙碌劳累有关。 运动猝死的危险程度受诸多因素影响 , 但运动猝死是否有时间节律性尚未见报道。大多数猝死与心脏病有关运动超负荷是诱发因素据国内外文献报道 , 心源性猝死 占绝大多数。在 1335岁年龄组 , 最常 见的猝死原因是 肥厚性心肌病 。在日本 ,39 岁以下的运动猝死者的死亡原 因主要为 急性心功能不全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 , 而

16、 40 岁以上几乎全部 死于冠状动脉硬化。 冠心病患者运动时 , 因剧烈运动机体的需氧量急剧增加 , 而心肌与骨骼肌不同 , 是不能承受氧债的 , 又由于 儿茶酚胺 水平升高 , 交感 神经活动增强 , 更易导致血管痉挛 , 心肌缺血 , 从而引起 心律失常 或心肌梗 死, 甚至猝死。从国外报道 40 岁以下运动时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可以看出 , 剧烈运动和比赛引起的占多数。运动中 , 尤其是在接近终点时易发生 , 可能 与机体处于衰竭状态有关。 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 , 年轻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有增多的趋势 , 运动超负荷常常是主要诱发因素。三级预防运动猝死身体不适立即停止运动温教授介绍,国际上

17、把猝死的预防划分为 3 级, 初级预防是在既往没有 心脏疾病的人群中进行 , 因为有 25%的猝死者来源于这一人群 ; 次级预防是 在患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异常的人群中进行 , 因为猝死的绝大多数既往患 有冠心病 ;3 级预防是治疗急性 心跳骤停 以防止发展为 心脏猝死 。针对我国 运动猝死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偏小、死亡原因多为心源性心脏病等 , 专家提 出以下预防建议:(1)初级预防 : 重视和加强各类学校学生入学前健康检查 , 特别是心血 管系统 的严格监测检查 , 及时识别可能运动猝死的高危人群 , 强调超声心动 图检查, 以确定潜在心脏形态功能异常。(2)次级预防 : 注意运动前、运动中

18、或运动后出现的胸闷、压迫感、极 度疲劳等症状 , 如症状明显应及时中止运动 ,进行详细检查。严格鉴别运动 员长期训练引起的心脏生理性变化与病理性变化的区别。 进行长跑锻炼时 , 不能仅以运动能力作为衡量运动量大小的标准 , 同时也要考虑心脏等内脏 器官承受能力的作用。(3)三级预防 : 加强运动现场 医务监督 与急救工作。在做好三级预防的 同时, 锻炼者和运动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不吸烟 , 少吃高脂食品和盐 , 多吃蔬菜水果 , 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遵守体育锻炼的原则 , 保持良好的思 想情绪 ,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超负荷运动。1、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防治 心绞痛 )如消心痛(短效)10mg3/日,急用时可舌下含化,治心绞痛。鲁南欣康(单硝酸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