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000kVA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 …_第1页
3×45000kVA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 …_第2页
3×45000kVA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 …_第3页
3×45000kVA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 …_第4页
3×45000kVA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45000kva 硅硅锰锰合合金金矿矿热热炉炉 及及余余热热回回收收综综合合利利用用技技改改项项目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简本本) 建设单位: 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评价单位: 湖 北 理 工 学 院 二一三年一月 银川 2315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i 目录 1 1 项目背景及评价任务的由来项目背景及评价任务的由来 .1 1.1 项目由来.1 1.2 评价任务的委托与实施.1 2. 评价等级及范围评价等级及范围.2 2.1 环境空气.2 2.2 地表水环境.2 2.3 地下水环境.3 2.4 声环境.3 2.5 生态环境.3 3. 项目概况项目

2、概况 .3 3.1 项目基本情况.3 3.2 建设规模.4 3.3 产品方案及产品规格.4 3.4 项目组成.4 3.5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5 3.6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达标分析.6 3.7 污染物达标分析.11 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1 4.1 环境空气.11 4.2 地表水环境.12 4.3 地下水环境.12 4.4 声环境 .13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3 5.2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4 5.3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4 5.4 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5 5.5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分

3、析.15 5.6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5 5.7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6 6 环境保护措施及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影响评价 .16 6.1 环境空气.16 6.2 地表水环境.17 6.3 地下水环境.17 6.4 固体废物.18 6.5 声环境 .18 7 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18 8 8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9 8 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0 9 9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0 10.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20 10.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20 10.2 调查结果分析.21 10.3 结论 .22

4、 11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重点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重点.22 11.1 环境管理的总体指导原则.22 11.2 环境管理工作计划.23 11.3 环境监测计划.24 11.4 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竣工验收管理.25 1212 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28 2315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ii 13 综合评价结论综合评价结论.28 14.联系方式联系方式.28 14.1 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28 14.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29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

5、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1 项目背景及评价任务的由来 1.1 项目由来 硅锰合金是由锰、硅、铁及少量碳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是一种用途较广、产 量较大的铁合金,是炼钢常用的复合脱氧剂,又是生产中低碳锰铁和电硅热法生产金 属锰的冶炼剂。随着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对铁合金产品提出更高的要 求,开发和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推进铁合金矿热炉大型化、密闭化、自动化,实现工 艺装备升级,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也是铁合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 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宁夏钢铁集团,宁夏钢铁集团现一期产能为年 产 120 万 t 钢铁,二期 320 万 t 钢材投产时,年需

6、硅锰合金约 13.2 万 t。宁夏中大化工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3 年,占地 300 余亩,现有固定资产近 9000 万元,在职员工 380 余人,目前拥有 2 座 16500kva 矿热炉、1 座 21000kva 矿热炉生产线和一条熟 石灰回转窑生产线,以及相匹配的高、低压配、送电系统,环保系统,水循环系统及 完整的生活办公设施,年产电石 13 万 t,精石灰 10 万 t。 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的 2 座 16500kva 矿热炉和 1 座 21000kva 矿热 炉位于中卫市迎水桥镇,地处沙坡头大道北侧,迎闫公路西侧,距滨河大道不足 1km,且滨河大道与沙坡头大道就在厂区

7、大门前交汇,是到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和腾格 里沙漠旅游区的必经之地。同时现有生产线所在位置是市政府规划的迎水桥物流园区 的中心地段。基于以上背景,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响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 政府关于搬迁高速公路和滨河大道两侧高耗能企业的批复 (宁政函2010131 号) 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做好中卫市、青铜峡市新增搬迁企业搬 迁工作的通知 (宁经信原材料发2010668 号)的要求,依据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和 产业政策的精神,在关闭搬迁迎水桥生产线时,以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扩能技术改造, 在中卫工业园区投资 23799.82 万元建设 3 台 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

8、,以满足宁夏 钢铁集团公司原料需求,并使之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标准。 1.2 评价任务的委托与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 宁夏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 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于 2011 年 9 月 30 日正式委托黄石理工学院承担该公司“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 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和协作单位 宁夏

9、特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厂址所在地区开展现场踏勘及收 集资料工作,并走访了当地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收集了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环境保护等相关资料,听取了相关部门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 议。根据国家及自治区环保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厂址地区的社会 经济发展、环保规划目标以及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并充分考虑了项目自身特点及 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并于近日编制完成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 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10、2. 评价等级及范围 2.1 环境空气 本项目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为 no2,占标率为:pmax=12.95%,同时依据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要求,本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根据项目厂址周边自然及社会环境状况,以及敏感点的分布情况,确定本次环境 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以排气筒为中心,边长为 5km5km 的正方形范围。 2.2 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生活污水 1m3/h 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春、夏、秋季用于厂区绿化, 冬季用于原料堆场洒水抑尘,不外排。软化水设备排水、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过滤器 排水及矿热炉循环水系统过滤器排水共 6m3/h,全部用于冲渣及厂

11、区降尘洒水,不外排。 因此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仅作环境影响分析。评价范围为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 2.3 地下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中建设项目对地下水 环境影响的特征,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地下水评价导则, 结合局域水文地质情况,确定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厂区范围。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3 2.4 声环境 本项目拟选厂址所在区域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的 3 类 区,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较小且敏感目标受影响的人口变化不大,根据评价工作 级

12、别划分依据,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确定本次地声影响评价范 围:厂界外 1m 范围。 2.5 生态环境 本项目占地面积为 0.1387km2,工程占地范围小于 2km2,占地类型为工业用地, 影响区域生态属于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11) 中等级评判依据,本项目为三级评价,仅做生态影响分析。本项目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为厂界范围。 3. 项目概况 3.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 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 建设性质:技改(异地搬迁改造)。 现有工程情况:宁夏中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淘汰生产

13、线位于中卫市迎水工业园 区,淘汰生产线有 1 台 21000kva 电石炉,2 台 16500kva 电石炉。现有生产线生产 规模为年产电石 106500 吨。 建设规模:建设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年产硅锰合金 270000t,年余热 发电 4746 万 kwh。 建设地点:位于中卫工业园区内。 建设规模:建设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生产装置及烟气净化系统、余热 发电系统。 产品方案:项目年产 27 万 t 硅锰合金(牌号为 femn65si17) 、年发电 4746 万 kwh。 投资:总投资 238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755 万元,占总投资的 7.37%

14、。 3.2 建设规模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4 本项目生产装置建设规模见表 3.2-1。 表 3.2-1 项目建设规模一览表 序号序号装置类别装置类别装置名称装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规模建设性质建设性质 1硅锰合金生产装置密闭式硅锰矿热炉345000kva改造 2余热发电装置余热发电生产线7mw新建 3.3 产品方案及产品规格 项目年产 27 万 t 硅锰合金(牌号为 femn65si17) 、年发电 4746 万 kwh。项目产 品方案见表 3.3-1,主产品执行标准情况见表 3.3-2。 表 3.3-1 产品方案 产量产量序序 号号

15、 产品名称及规格产品名称及规格 设计产量设计产量实际产量实际产量商品量商品量 备注备注 16517#硅锰合金27 万 t/a27 万 t/a27 万 t/a外售 2电 4746 万 kwh/a 4746 万 kwh/a 4746 万 kwh/a 部分自用,其余并入电网 3 炉气(中间产品)16740 万 m3/a 16740 万 m3/a 16740 万 m3/a 输送至宁钢集团气柜,满足本 项目锅炉用气,剩余部分供给 宁钢集团烧结机使用 表 3.3-2 产品执行质量标准(gb/t4008-1996) 化学成份()化学成份() p c s牌号牌号 mnsi femn65si1765.0-72.

16、017.0-20.01.80.100.150.250.04 注:需方对化学成份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可另行协商 3.4 项目组成 本项目由主体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及配套工程组成。项目组成见表 3.4-1。 表 3.4-1 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组成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建设内容 硅锰合金冶炼3 座 45000kva 密闭式矿热炉 主体 工程 浇铸车间设置铁水包 36 个,50t/15t 行车 3 台 辅 助 余热发电采用 3 炉 1 机方式,余热锅炉 3 台,配套 7mw 余热发电机组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5 供配电系统 厂内设一个总变配

17、电站,内设 2 台 35kv/0.4kv 的 1250kva 变压器, 降压后接至 380v 低压配电柜 机修车间配套设备检修和维护设施等 化验室 主要承担原料、成品等分析化验、检测和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 分析,以控制产品质量 软水制备采用一套软水制备系统,软水制备能力为 20m3/h 工 程 循环水系统 设置循环水泵、循环水池、冷却塔等设施。余热发电系统设置冷却塔 1 座,循环水量为 5656m3/h;矿热炉分为净循环和浊循环系统,其中 净循环系统设置冷却塔 1 座,循环水量为 537m3/h;浊循环系统循环 水量为 998m3/h 供水本项目新鲜水用量 1756.8m3/d,由中卫工业

18、园区供水管网供给 排水 本项目无工艺废水,循环冷却水闭路循环使用。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24m3/d,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冬季用于原料堆场抑尘, 其它季节用于厂区绿化 供电 部分用电由厂区余热发电供给,剩余用电宁夏钢铁集团单回 35kv 电 源接入进线电源 公 用 工 程 供热由矿热炉冷却循环水余热供给 原料棚设封闭堆棚 2000m3,用于粉状锰矿的堆存 原料场设半封闭式堆场,不同原料分别设置堆放区,占地面积 9000m2 库房设置封闭式备品备件库房及成品库各 1 座 贮运 工程 临时储渣场 于沉淀池北侧设置 1000m2临时储场一处,用于临时堆放沉淀池沉淀 后的水淬渣 矿热炉炉除尘系统

19、:每台矿热矿各设旋风除尘器+正压布袋除尘器 1 套,共 3 套,除尘效率 99.5%以上 出铁口除尘系统:每台矿热炉出铁口各设布袋除尘器 1 台,共 3 台, 除尘效率 99.5% 块状锰矿破碎系统:设 1 套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5% 成品破碎筛分系统:采用1 套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5% 废气治理 原料场防风挡风墙(长度 640m,高 5m) 废水治理 1 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初沉池、调节池、厌氧消化池、接触 氧化池、二沉池,a/o 工艺) ,处理能力 30m3/d 噪声防治消声、隔音、减振措施 环保 工程 绿化绿化率 15%,绿化面积 48536m2 办公及生活设施办公楼、

20、职工宿舍、食堂、浴室等 3.5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本项目各阶段工作可交叉进行,前期工作与建设期共 15 个月,先期建设一台,计 划 2012 年 6 月开工,2013 年 11 月竣工。实施计划见表 2.9-1。 表 2.9-1 项目工程进度 月1-23-45-6789101112 131415 项目报批 初步设计 施工图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6 月1-23-45-6789101112 131415 设备采购 土建施工 设备安装 试车考核 3.6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达标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将经宁钢烧结机烧结干燥后的锰矿与合格的生石灰

21、、兰炭在料仓按比例配料,经 上料皮带将混合料送至上料平台,再由布料小车将混合料卸至炉顶料仓,炉料经料管 间断加入炉内,连续冶炼,定时出铁。出铁时用铁水包盛接铁水,在浇铸跨锭模内浇 铸。合金锭冷却后,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加工成合格粒度的成品。 本项目采用箱式冷凝型余热与热力节能发电站,工艺制造与整体形态采用钢制 (铝制)箱体结构与模块化自由式组合,位置由高层降到地面,余热锅炉蒸发器采用 卧式自然循环型箱体布置方式,可以提高余热锅炉热量转换与保温效率,改变了为满 足排汽高度所增高与增大的土地构架。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资源能源消耗见表 3.6-1。 表 3.6-1 主要原辅材料消

22、耗一览表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7 中粉状锰矿0.55148500 1.2富锰渣0.56151200外购 1.3焦炭0.50135000外购 1.4白云石0.1540500外购 1.5硅石0.2567500外购 1.6电极糊0.0410800外购 二、公用工程 3.1新鲜水2.1m3/t72m3/h给水管网系统 3.2循环水211m3/t7193m3/h循环水系统 电炉电4000kwh/t136363.5kwh/h 3.3电力 动力电140kwh/t4773.6kwh/h 变电所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硅锰合金段 项目原料烧结利用宁钢

23、集团在建 180m2带式烧结机,可满足本项目要求,烧结部 分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硅合金生产线矿热炉为闭密矿热炉,生产过程产生的外排污染物主要为出铁口烟 气(烟气量 4500m3/h)产生的含尘废气,送往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入大气;块状锰矿 破碎(烟气量 12500m3/h)产生的含尘废气送往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入大气;硅锰合金 精整破碎(烟气量 2500m3/h)产生的含尘废气,送往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入大气;铁 水浇铸及原料堆场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烟尘。固体废物主要为水淬渣、铁水包底渣、矿 热炉除尘系统收集的烟尘生活垃圾。产排污环节汇总见表 3.6-23.6-5。 余热发电段 余热发电段产排污汇总见

24、表 3.6-63.6-8。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8 表 3.6-2 硅锰合金段废气产排情况一览表 产生情况产生情况排放情况排放情况 污染污染 源类源类 型型 编号编号名称名称 排放排放 规律规律 操作操作 时数时数 (h/a)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产生速产生速 率率(kg/h) 产生浓度产生浓度 (mg/m3 ) 排放速排放速 率率(kg/h) 排放浓度排放浓度 (mg/m3 ) 排气筒排气筒 高度、高度、 内径内径 (m/m) 烟气量烟气量 (m3/h) 出口温出口温 度(度()处理措施处理措施 排放排放 去向去向 g1-1

25、 锰矿破碎 废气 间断1000颗粒物51.342220.262115/0.51250020 袋式除尘器, 效率 99.5% 排入 大气 g1-2 矿热炉出 铁口烟气 间断100颗粒物73.25340.3626.715/0.513500650750 袋式除尘器, 效率 99.5% 排入 大气 g1-3 硅锰合金 浇铸烟气 间断100颗粒物0.50.10.50.1650750/ 排入 大气 废气废气 g1-4 硅锰合金 精整破碎 废气 间断500颗粒物24.336000.0451815/0.5250020 袋式除尘器, 效率 99.5% 排入 大气 表 3.6-3 硅锰合金段废水产排情况一览表 污

26、染物污染物 污染源类型污染源类型编号编号名称名称排放规律排放规律 名称名称产生量(产生量(m3/h) 去向去向 废水废水w1-1冷却系统排水间断冷却循环系统排水1冲渣 表 3.6-4 硅锰合金段固体废物产排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污染物 污染源类型污染源类型编号编号名称名称排放规律排放规律 名称名称产生量产生量 去向去向 s1-1矿热炉除尘系统收尘间断粉尘14600kg/h返回矿热炉 s1-2水淬渣间断冶炼炉渣334800t/a外售固体废物 s1-3包底渣间断铁水包底渣4000t/a返回矿热炉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9 表 3.6-5 硅

27、锰合金段噪声产排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污染源 类型类型 编号编号台数台数噪声源名称噪声源名称 设备高度设备高度 (m) 排放规律排放规律噪声类型噪声类型 治理前治理前 db(a)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 治理后治理后 db(a) n1-11原料破碎机4间断机械噪声80减振、隔声65 n1-23除尘系统引风机2.5连续机械噪声85 消声、减振、隔 声 70 n1-31硅锰合金成品破碎机4间断机械噪声80减振、隔声65 噪声 n1-43冷却塔1.5连续机械噪声、水流声75d减振70 表 3.6-6 余热发电段废气产排环节一览表 产生情况产生情况排放情况排放情况 污染污染 源类源类 型型 编号编号名称名称 排

28、放规排放规 律律 操作时操作时 数数(h/a)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产生速产生速 率率 (kg/h) 产生浓度产生浓度 (mg/m3) 排放速排放速 率率 (kg/h) 排放浓度排放浓度 (mg/m3) 排气筒排气筒 高度、高度、 内径内径 (m/m) 烟气量烟气量 (m3/h) 出口温出口温 度(度() 处理处理 措施措施 排放排放 去向去向 so212.583.312.583.3 nox3.9263.926废气废气g2-1 燃气锅 炉烟气 连续7920 烟尘3.321.73.321.7 15/0.8150000150180/ 排入 大气 表 3.6-7 余热发电段废水产排环节一览表 污

29、染物污染物 污染源类型污染源类型编号编号名称名称排放规律排放规律 名称名称产生量(产生量(m3/h) 去向去向 w2-1锅炉补水系统过滤排水间断补水系统浓水1冲渣 废水废水 w2-1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排水间断冷却循环系统排水4冲渣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0 表 3.6-7 余热发电段噪声产排环节一览表 污染污染 源类源类 型型 编号编号台数台数噪声源名称噪声源名称 设备高设备高 度度(m) 排放规排放规 律律 噪声类型噪声类型 产生量产生量 db(a)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排放量排放量 db(a) 风机1 水泵0.5 连续机械噪声85

30、消声、减振、隔声70 n2-132 燃气锅炉 噪声 排汽4间断空气动力学噪声110消声、减振、隔声85 n2-211汽轮机2连续机械噪声85减振、隔声70 n2-311发电机2连续机械噪声85减振、隔声70 噪声噪声 n2-411冷却器0.5连续机械噪声80减振、隔声65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1 3.7 污染物达标分析 本项目矿热炉烟气不外排,大气污染物达标情况统计见表 3.7-1。 表 3.7-1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达标情况一览表 排放情况排放情况标准值标准值 污染源污染源污染物污染物 排气筒排气筒 高度、高度、 内径内径 m/

31、m 浓度浓度 mg/m3 速率速率 kg/h 排放排放 量量t/a 执行标准执行标准 排放浓排放浓 度度 mg/m3 排放排放 速度速度 kg/h 达标达标 情况情况 原料堆棚颗粒物0.88.61.0达标 锰矿破碎颗粒物15/0.5210.262.130达标 成品破碎 精整 颗粒物15/0.5180.0450.7530达标 浇铸颗粒物-0.10.51.51.0达标 出铁烟气颗粒物15/0.526.70.362.9 铁合金工业 污染物排放标 准 (gb28666- 2012) 30达标 so283.312.598.6100达标 nox263.930.7400达标 燃气锅炉 颗粒物 15/0.8

32、21.73.325.8 锅炉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 2001)二类区 时段标准 50达标 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4.1 环境空气 本次评价采用中卫市环境监测站于 2011 年 9 月 21 日28 日为本项目在评价区域 所设 6 个监测点的(分别位于园区 c3 路东、厂区西北 1.6km 处、园区森林公园、厂区 南 0.6km 处、厂区东 1.0km、中电投电厂 1.5km)监测数据。 pm10监测结果分析 评价区内 6 个监测点监测期 pm10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 0.060.20mg/m3,不满 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最大超标率 5

33、7.1%,最大超标 倍数为 0.33,超标主要是受西北区域气候环境的影响,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疏,本 底值浓度较高。 tsp 监测结果分析 评价区内 6 个监测点监测期 tsp 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 0.140.40mg/m3,最大超 标率 71.4%,最大超标倍数为 0.37,超标主要是受西北区域气候环境的影响,气候干 燥,地表植被稀疏,粉尘浓度本底值较高。 so2监测结果分析 345000kva 硅锰合金矿热炉及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2 6个监测点监测期so21小时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 0.009l0.027mg/m3,均未超过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

34、996)二级标准,最大值占标准值的5.4%;日平均浓度变化 范围为 0.005l0.020mg/m3,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最大值占标准值的 13.3%。 no2监测结果分析 6 个监测点监测期 no21 小时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 0.009l0.020mg/m3,均未超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gb3095-1996)二级标准,最大值占标准值的 16.7%;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 0.005l0.017mg/m3,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及其修改单(gb3095-1996)二级标准,最大值占标准值的 21.3%。 co 监测结果分析 6 个监测点监测期 co1 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均未检出。 4.2 地表水环境 项目区地表水主要为北干渠,水体功能为农灌渠。本项目无外排废水,与北干渠 相距 3km,本次评价采用北京新奥环标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2012 年 10 月 15 日16 日监 测数据说明北干渠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因子:水温、ph、cod、bod5、氨氮、石油类、硫化物、氟化物、挥发酚、 氰化物、六价铬、砷、汞共 13 项。 监测期间,评价因子 ph、cod、bod5、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