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知识培训_第1页
户外运动知识培训_第2页
户外运动知识培训_第3页
户外运动知识培训_第4页
户外运动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户外运动知识培训 培 训 内 容 一、装备知识 二、野外生存技巧 三、野外安全知识 四、组织纪律 五、环境保护 装备知识 穿 着: 服装分三层: 内衣层 抓荣保温 羽绒保温 外层 内衣层:排汗速干,上衣V字、拉索领,插肩结构 保温层:抓绒透气速干,易于清洗,常规保温, 但重量、体积稍大; 羽绒非常保温,重量、体积小,不宜清洗。 外 层:冲锋衣防水、防刮、单向透气,减少清洗。 户外鞋: 高山靴 登山鞋 徙步鞋 溯溪鞋 休闲鞋 沙滩鞋 攀岩鞋 攀登低海拔的山或是山间的穿越、野营活动应选用登山鞋,在选 择时可考虑轻量型的登山鞋或徙步鞋,高帮或低帮的选择要根据 你的路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越复杂的路面

2、、越不好走的路面 越需要高帮鞋的呵护。 登山鞋购买注意 版 型-欧版、亚版; 强 度-重型(长途,负重较大) 轻型(短途,负重较轻); 功 能-防滑、防水、防沙、速干; 款 式-鞋头上包有橡胶可防止经常踢到石头之类的损坏鞋头, 翻 毛皮通常较 难清理但比较时尚。 鞋底的选择 -是否必须购买V底鞋底 防滑和耐磨总是一个矛盾,所有的户外鞋都只是在这两 者之间做到一个平衡点而已。 登山鞋更注重鞋的耐磨及对脚的支撑性上,所以相对来讲 会不太防滑。 徙步鞋有些不使用V底更强调在防滑的基础上相对耐磨。 这样的鞋底和登山鞋的V底比起来耐磨性上总是要差一些的。 如果是经常在北方山区登山,那V底无疑是个好选择。

3、 如果喜欢在南方徙步旅行,也许你应该更多的考虑防滑。 其 它 帽子:防止紫外线对脑细胞的损害 围巾:多用巾 太阳镜:防止强光对眼睛的损害 手套:防止划伤 袜子:速干 野炊装备野炊装备 炉具:炉具按燃料油可分酒炉具:炉具按燃料油可分酒 精炉、煤油炉、白汽油炉、精炉、煤油炉、白汽油炉、 丁烷(丁烷(GASGAS)炉、混合瓦斯)炉、混合瓦斯 炉;炉; 选择炉具首先应考虑选择炉具首先应考虑 重量、高度、温度、燃料的重量、高度、温度、燃料的 燃烧能力,它须易点火,易燃烧能力,它须易点火,易 操作,持续火力长,购回须操作,持续火力长,购回须 在家先操作清楚才能带上山。在家先操作清楚才能带上山。 登山用的炉

4、具最好是登山用的炉具最好是 1.51.5磅重,每小时使用磅重,每小时使用0.250.25 公升左右的燃料油。酒精炉、公升左右的燃料油。酒精炉、 煤油炉;建议选用:易于稳煤油炉;建议选用:易于稳 定摆放的人工点火定摆放的人工点火GASGAS气炉气炉 餐具个人餐具建议选用:可折叠、纸擦清理、重复。 野 营 装 备 帐 篷 夏季-使用单层、通风、防晒、无法抵抗强风带,外帐仅能抵挡小雨。 三季-使用能抵抗强风与稍许的积雪,适用于森林或不会过份暴露的开阔营地地形。 四季-使用能支撑积雪与强风,设计考虑雪期的器材取放与炊事的问题,适用於森林界限下 的雪期暴风雪。 高山-使用支撑与抵抗高山的旺盛气流,质轻,

5、易携带,住的舒适。 选购帐篷 需依据自己的用途 1.夏季、非雪期、雪期或四季使用; 2.森林界限的上限或下限; 3.帐篷容纳的人数; 4.你希望拥有的空间; 5.帐篷的重量; 6.你能接受的价位,制造商提供许多不同尺寸,重量与设计的组合。 睡袋 1210 5 10 -2 10 信封睡袋 中空面妈咪睡袋 400克羽绒 睡袋 按外形分:木乃伊型、长方型、似长方型; 按材质分:抓绒、中空棉、羽绒; 使用温标:应考虑需要、重量、体积及价格合理选购。 睡垫: 相当于我们在户外的“移动床”,起到防潮、隔热的作用。 地 席 防潮垫 自充气垫 地席:用在帐篷内部可以起到防潮、清洁的作用;盖在帐篷外部可以 隔热

6、,铝膜朝外反射光线;也可以当薄的防潮垫一样使用 自充气垫:舒适,但使用中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一般自动充气的状 态,弹性会不太理想 所以在使用前,自动充气结束了应补2-3口气,以 增强其弹性,但补气一定不可以太多,气体 膨胀的力量过大,会把粘合 层撕开,而一旦出现气包,使用就不那么舒服了 行囊背包 背包:分男用、女用(背带、胸带结构不同) 小型背包 登山包 野营包 腰包 攀岩包 专用背包:分男用、女用专用背包:分男用、女用 (背带、胸带结构不同)。(背带、胸带结构不同)。 类 型: 小型背包(30升以下)适用于短程出行; 登山包:包体瘦长、分为上下两层,中间用一个拉 链的夹层分开。侧面和顶部可外

7、绑帐篷和垫子。背 包外还有冰镐套,可供捆绑冰镐、雪杖之用。包内 有支撑包体的轻质铝合金内架,背部的形状是按人 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 背带宽而厚,形状采用符合人 体生理曲线的“S”型设计,并且还有防止背带向两 边侧滑的胸带。结实,宽厚而舒适的腰带,背带的 高度是可以调节的。 野营包:包体较登山包宽大,配有许多辅袋、背部结构 和登山背包大致相同; 攀岩包:包体瘦长,无背负支撑系统,便于通过狭窄地 形。 登山包的装填 放物品时,要 把不怕磕碰的重物放 在下部,放好后最好 是背包可以独立。将 腰带拉紧,使胯部受 最重力,肩带要放松, 使肩带顶端呈45-60 度角。这样行走非常 轻松。如果重物较多 或全

8、是重物,可以平 均放置。要将胸带扣 上、拉紧,使背包者 没有后坠感。 背包行进技术 行军时双手拉着肩带与 背包之间的调节带。身体略前 倾,这样行走时的重力实际上 是在腰、胯部位,背部无压迫 感。遇到突发事件,上肢可灵 活处之。在物品多得背包内装 不下时,可将帐篷、睡袋、防 潮垫等放在背包的外部,使用 外挂带固定。 地形不同外挂部位也有区 别,比如钻丛林,就不要向高 处发展。背重包上肩也有技巧。 在通过急流、陡峭地段时, 必须有绳索保护。在无保护通 过时,应放松肩带,打开腰带 和胸带以便万一出现危险时, 能以最快速度使人包分离。 背包上肩与下肩 技术 双脚站弓箭步,双手提住肩背带将背包提到前脚的

9、大腿上,一支 手先穿入肩背带上肩以单肩撑住背包,随后另一支手亦快速穿入 另一边的肩带完成背包上肩的动作。 另一种常用的上肩方式为:将背包拖到较高的地方,人只要稍为 蹲下便可将双手同时穿入肩背带,站起后即完成上肩动作。完成 上肩动作后不要着急前进,应对背包的各种调整带作适度调整, 以最舒适的背负状况前进。背包下肩则属反向动作,放下背包时 应轻轻放下,重摔很客易损坏背包。 第二种上肩方式不但省力,而且可以作为不放下背包的短时休 息,我们在半路休息时常会将大背包靠在路边较高的地方。以方 便上下背包或不放下背包直接休息 登山杖 减少膝关节冲击 转移腿部压力 保持身体平衡 把手腕带 避震系统 滑雪圈 杖

10、尖 登山杖使用技术 1.调整登山杖的长度 三节式登山杖有两节可调整,开始 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 将靠近底端的支杆伸长到最大限制, 不可超过刻度;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调整其长度 -手臂垂下,以肘为轴,前臂上举 跟上臂成90,登山杖的尖端接触 地面;锁紧。 2.腕带的使用:使用登山杖下坡, 登山杖承受的冲击力应由腕带传导 到手臂上;上坡时,手臂的推力由 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助力,所以手 腕穿过腕带时应把腕带拿起来穿入, 将带子压在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 的抓住把手即可。 其它装备 GPS 指北针 救生口哨 对讲机 多用折 叠铲 强光手电 多用折叠刀 头灯 打火机 营灯 针线包 大量餐巾纸 常 备 药

11、 品 行程两天以上,一个装着药品的小药盒是必不可少的。包装一定 要用密封防潮的塑料盒 *感冒类:康泰克、感冒通; *肠胃类:黄连素或痢特灵; *抗菌素:增效联磺片、乙酰螺旋酶素,健民咽喉片; *外伤类:云南白药、创可贴、绷带、胶布、伤湿止痛膏; *其他:复合维生素、风油精、眼药水(清洗伤口)、息斯敏等; 体温计; 防晒油防晒系数乘10; 驱虫剂夏季使用; 户外生存技巧 行进技巧:正确的行进方 法不仅可以节省体力,保护身体 不受损伤,还可记起到强身健体 的作用。 正确走路保存体力正确走路保存体力 也许有人认为行走在山野 中,跟平常走路一样没有什么 区别。当您全副武装地走上3 4小时后,距离目的地

12、还有一两 个山头时,区别可就大了。腿 部肌肉向您抗议,疲劳使您无 精打采,由于困倦而产生的渴 睡现象不停地诱惑您,使您觉 得路程越来越漫长了。那么, 是否有一种永不疲倦的走路方 法用在山野的徒步行走中呢? 答案是有的。只要能理解和掌 握下面几种方法,灵活运用, 战无不胜。 龟 步 在长途行走过 程中,不要以 为昂首阔步的 大步向前就行 了。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要知道步幅大是利用腿 部肌肉的爆发力,这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 是一种持久力,凡事都不能一步登天。所以步幅小 一些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充分利用我们腿部肌肉 的韧性,它们对持久战是相当有办法的。 吹气 跟着就是要调节我们的呼吸了,

13、 要努力让自己的呼吸与运动呈 有节奏的状态。令肌肉持续缓 慢而不休止地运动,再加上平 稳均匀的呼吸。简单的说就是 几乎每走一步呼吸一次。马拉 松运动员在比赛中就能做到平 均每两三步就换气一次。 如果我们不习惯的话,也可以 强迫自己呼吸,只要大口地吹 气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不要 太过强求,不然会拉伤肺部和 肋间肌的。调匀呼吸是保持体 内能源的好方法 。 利用肌肉 要使走路变 成有节奏的最自然 的有氧运动,上下 坡时,也要随着这 种节奏尽量利用肌 肉的运动,尽可能 的减少骨骼和关节 的负担。 尤其是在下坡时,特别是那些长程的下坡路,这是要 善于利用双脚,使其可发挥立刻停止的作用。因为与 其在长程下

14、坡后骨骼和关节有不良影响的话,倒不如 让肌肉承担多一些会比较好。 休息补充 还有在路上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及适时补 充能源。每走上相当一段时间或路程后,要适当地休息 片刻。休息时应摄取一些马上能转化成能源的糖类和水 份,使身体及时得到补充,以求快些恢复体力。并可松 开鞋带,但必须记住未到宿营地前,千万不要脱下鞋子。 因在长途行走中,双脚会稍微发胀,中途休息脱鞋,下 段路只会叫您苦不堪言。 扎营技巧 露营地的选择 :宿营营地的选择及其建设是关系到 全部人员休息的大问题,在营地的选择很讲究,以 下是注意事项: 近水:露营休息离不开水, 近是选择营地的第一要素。 但不能将营地扎在河滩上, 溪流边,

15、一旦下暴雨,可能 发大水或山洪暴发,要注 意防范,尤其在雨季及山 洪多发区。 背风:在野外扎营,不能不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 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背风同时 也是考虑用火安全与方便。 远崖: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这样很危险,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 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伤亡事故。 近村: 营地靠近村庄有什么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没 有柴禾、蔬菜、粮食等情况时就更为重要。近村的同 时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队伍的行动和转移。 背阴:如果是一个需要居住两天以上的营地,在好天气 情况下应当选择一处背阴的地方扎营,如在大树下面及 山的北

16、面,最好是朝照太阳,而不是夕照太阳。这样,如果 在白天休息,帐篷里就不会太闷热。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 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 建设营地 平整场地:将选好的帐篷帐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各种不平整、 带刺、带尖物的任何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 如是一块坡地,坡度不要大于10度就可以作为露营地。 场地分区:齐备的营地分帐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娱乐区、 用水区(盥洗)、卫生区等。 先落实宿营地。用火区应在下风处,距离帐篷区应在 1015米以上,以防火星烧破帐篷。就餐区应就近用火区,以便烧 饭做菜及就餐。娱乐区应在就餐区的下风处,以防活动

17、的灰尘污染 餐具等物,并距离帐篷区应在1520米,以减少对早睡同伴的影响。 卫生区应在宿营区的下风处,与就餐区、活动区保持一定的距离。 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 段为生活用水区。 建设帐露营区: 数顶帐篷组成的露营区,布置帐篷时,应注意:第一,所有 帐篷应是一个朝向,即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布 置。二,帐篷之间应保持不少于1米的间距,在没有必要 的情况下尽量不系帐篷的抗风绳,以免绊倒人。三,必要 时应设警戒线(沟), 可以在帐篷区外用石灰、焦油等刺 激性物质围帐篷区画一道圈,这样可以防蛇等爬行动物 的侵入。或者用电子报警系统等办法。 建设用火就餐区 : 就

18、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 儿,这个区域要与帐篷区有一 定的距离,以防火星烧着帐篷。 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 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 灶,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 外或上风处。 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块大平 石或者就在地上。 “餐椅”同样用石块最好,或者席地而坐,由于地气对人体有 害,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垫或气枕头代用一下,不要怕麻烦,至少要用 雨衣或塑料布。 多数就餐时间已经是天黑的时候了,应当考虑照明的位置, 灯 具应当放在可以照射较大范围的位置,如将灯具吊在树上、放在 石台上或者做一个灯架将其吊起来。 建设取水用水区: 用水、取水一般都在 水源处,盥洗用水与食 用水分开,如

19、是流水,食 用水应在上游处,盥洗 生活用水在下游处。 如是湖水即同样要分 开地方,两种用水处应 当距离10米以上。 另外,取水要经过的河滩地带乱石灌木等物较多, 如没有小路,应当在白天的时候注意清理一下,不然晚 上取水时就不方便了。 建设卫生区:卫生区即是队员们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 一晚,可以不必专门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处即可。如 果队员人数多或者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即应当挖建茅坑,临时厕 所应建在树木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围帘了。要注意不能建在行 人常经过的地方。 如果已建了卫生区,大家的大小便就应该在修建的卫生区 里进行,而不应满山排泄,而大煞风景。 娱乐区: 娱乐区可以在

20、 就餐区,待就餐以后打 扫出来即可,如果场地 大,也可以单独划出一 块地,只要场地平整即 可,同时场地里绊脚、 碰头(矮树)的东西要 少,因而要进行一般性 的清理,在玩一些游戏 时应在一个划定的圈 子里拉上保护绳,以免 不注意发生意外事故。 野外气象小知识 我们只能认识自然,而不能左右自然。旅行中除了 遇到雷雨、大风雪等情况应当停止、休息外,其他情况 均可以继续行动。而在野外露营就需用多考虑一些气象 问题。 防雨:是露营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判断当晚有可能下 雨,应当对营地及帐帐篷进行必要的防雨处理,选择好营 地外,挖泄洪沟,加固帐篷并增强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帐篷 外加盖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将各种

21、旅行用品放置在帐 篷中等。防雨应在扎营前观察天气变化情况。 防风:风向对应扎营比较重要,关系到帐篷门、炉灶口 开向及营地各区域的整体布置问题。在湖泊边扎营,白 天,地面温度上升快,风向是向陆地刮;夜晚,地面温度下 降快,风向向湖区刮。在炎热干燥的山区同样有相似的 情况,白天, 谷地向上刮风,而夜晚风向谷地刮。 野外安全知识 安全隐患的产生安全隐患的产生 人为因素:计划不周密或不符合实际,没有有效的局面和团队控制; 混合因素:缺乏野外基本知识与技能,对野外危险识别有限; 自然因素:危险地段-山洪泥石流、陡坡、山脊、山谷、断崖; 危险天气:雷雨、风雪、酷暑、烈日。 地貌的形成 内力:内力:高原、平

22、原、盆地、丘陵、山地等 外力:外力:海岸地貌、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坡地地貌 高 原 平 原 地 貌 盆 地 江南丘陵 山 地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 冰川地貌 岩溶(喀斯特)地貌 海岸地貌 流水地貌 坡地地貌 野外危险的识别、规避与自救 崩塌:广泛出现于山坡、河岸、 海岸上。 形成条件: 1、50以上急陡山坡、河、湖、 海岸陡坡; 2、岩石裂缝发达,结构破碎; 3、主要发生在暴雨、冰雪融化 季节; 4、特别是岩层层面、裂缝面与 山坡倾向一致时。 规避:由概念、判断、远离。 滑坡 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或数十米。 形成条件: 1、30-40松散岩

23、体; 2、最多出现于雨后和冰雪融化 季节; 3、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的 特点; 4、地震作用; 5、特别是滑动面与斜坡倾向一 致时极易发生滑坡。 规避:由概念、判断、远离。 陡坡:坡度大于30 危险:滑倒、滚落 注意: A、要有自信; B、注意不要乱抓树木和攀引 草蔓,以免拔断失去重心; C、下坡比上坡更耗费体力也更危险; D、一旦滑倒应立即面向山坡,张开双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 使重心尽量上移,以减慢滑行速度。 E、团队行进应架设保护系统。 碎石陡坡 危险:登空滚落、滚石 注意: A、选择较好的落脚点,长满苔藓的、相对较平的、受力稳固的; B、对落脚点测试,慢慢将身体重心放在石块上,万一

24、滑动,立即 移动; C、遇到石块滚落,立即大喊“落石!”; D、设置保护点,坡面上一次只允许一位队友攀升,其余人员在安 全处等待; E、之字形行进,条件不好宁愿穿灌木。 行至峡谷行至峡谷小心落石!小心落石! 危险规避危险规避禁止喧哗,迅速通过!禁止喧哗,迅速通过! 密草陡坡 危险:滑落 注意: A、雨后草坡较滑,尤其岩石草坡,必须特别小心; B、上升时用脚侧面之字形上升; C、下坡时用脚后跟跺出脚窝再下; D、一旦滑倒将很难控制,非常危险。 灌木丛 经验:避开灌木为上策尽量利用 山径 走5里山路轻松过走1里灌木丛。 走密林、大树下灌木较少; 走碎石路易于穿行灌木丛; 寻找猎径,通常动物能找出最

25、好的路径; 如果一侧长满灌木,观察另一侧是否好走; 路线如与溪流平行,宁愿选择河道; 路线如与山谷平行,考虑爬上林线,选择高于灌木的路线; 如果山谷两侧有绝壁,往往绝壁下有较宽阔的走廊。 灌木林穿行技术:灌木林穿行技术: A、找最短的路线; B、推、拉开灌木枝, 较低的枝条残 在脚下,抬起或攀着高 处的枝条通过; C、陡峭地形可利用强 壮枝条通过。 泥石流 避防: 1、每年7-8月为泥石流易发时段; 2、不要在大雨或连阴雨天气进入山区沟谷; 3、营地切忌建在河床岸边,较低的谷地,河道拐弯的凹岸或凸岸; 4、泥石流常滞后大雨发生。 逃避注意: 1、不能延沟道向上,需向沟道两侧山坡上躲避; 2、不

26、能停留在土质松软的高地躲避; 3、不可上树躲避; 雷 电 避免: A、活动前收集天气预报; B、雨季不要计划攀登高而空旷的山区; 躲避: 1、金属车厢 2、山洞; 3、空旷山谷、草原的低洼处; 4、不可在空旷地区、山顶的属下躲避; 5、无合适地点,应尽量降低重心并减少身体与地面接触面积,如坐在背 包上; 6、禁止拨打手机。 中 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 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 曝晒或高温环境下大体力 消耗所致。 轻症中暑症状轻症中暑症状 1、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2、出现头晕、口渴外往 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 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 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 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3、如及

27、时处理,往往可 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重症中暑症状: 1、是中暑中情况最严 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 将会危急命。 2、分为四种类型:热 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 热射病。 中暑的处理中暑的处理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 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 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 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 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

28、境,用湿床 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 降温而导致低体温 失失 温温 在风、湿、冷风、湿、冷的环境下,由 于体力衰竭、衣着不当、脱水、 伤病等原因造成正常新陈代谢 受到影响,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当体温降到摄氏度以下时, 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 失温的症状有:感觉寒冷、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剧烈 而无法控制的颤抖、言语含糊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 反应迟钝、性情改变或失去理性、脉搏减缓、失去意识 等。患者一旦进入失温状况,可能在数小时之内死亡, 严重者可能心跳极慢,呼吸细微,即使呼吸及心跳停止, 也不可认定患者已死亡,应立即施以急救处理。 失温

29、急救原则 是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温, 并逐步协助患者获得正常 体温,将患者带离恶劣的 低温环境,移至温暖的帐 篷或山屋内。脱掉潮湿冰 冷的衣物,以温暖的衣物、 睡袋等裹住患者全身。若 患者意识清醒,则可让他 喝一些热而甜的饮料,若 已不省人事,则让他以复 原姿势躺着。可给与患者 热水瓶或施救者以体温传 导,以防患者体温再度下 降。若患者呼吸及心跳停 止,应展开心肺复苏术, 并尽快送医。 组织纪律 三大纪律三大纪律 参训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 参训人员必须服从教官的统一指挥与安排,令行禁止。任何人 在任何时间不得擅自离队随意行动,有特殊要求时必须经教官 或队长同意后方能行动。 参训

30、队员要发扬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遇到困难及 突发紧急情况时,不要惊慌,应本着先自救后救助的原则进行 救援。要相互关照、积极配合、共同面对。 八项注意 1、参训队员必须按照教官的安排在限定时间内全力以赴完成各项 训练项目。不得有消极的思想与消极言语出现。 2、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得攀折树木,不得惊扰野生动物, 尊重当地民俗,废弃物及垃圾要统一收集到指定地点处理。 3、参训队员不得私自携带凶器,危险品及易燃、易爆、易腐品。 4、参训队员应妥善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以免遗失。 5、参训队员当身体不适或遇其他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向教官报告, 以便妥善处理,确保安全。 6、参训队员在训练期间,不得吸烟,不得酗酒。 7、训练期间严禁用火,如需用火,须经教官同意方可使用,确保 安全 ,不得麻痹大意。 8、参训人员均依照国际惯例,明确并签署活动免责声明。 环境保护 1 1、食物:、食物: 尽量减少包装; 尽可能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 计划合适的量,避免浪费; 残余物包装起来; 清洁品尽量少用; 勿在水源直接清晰物品; 污水倒在离营地和水源米外距离。 2 2、个人卫生、个人卫生 尽量少用肥皂,可使用挥发性、可降解的清洁剂; 勿直接在水源洗脸、刷牙、清洗衣物; 使用过的物品,可降解的掩埋,不可降解的包好带回城里。 环保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美德!环保不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