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办法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0/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1.gif)
![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办法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0/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2.gif)
![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办法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0/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3.gif)
![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办法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0/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4.gif)
![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办法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4/30/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3b5c57d1-330f-46cd-ba77-797e0099b12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办法 第一部份:总则 一、目的及依据 为了实现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炎黄在线物流公司”)一级经营、一级管理的目标,规范江苏炎黄在线物流公司的账务处理,统一江苏炎黄在线物流公司的会计核算标准,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的主要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 号)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7号) 公司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 公司财务通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41号) 公司会计准则
2、应用指南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会200618号) 公司会计准则讲解2006(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二、释义 会计要素及本办法涉及的相关术语释义如下: (一)资产 资产,是指公司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资源,应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公司的资产应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资产: a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b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c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下同)变
3、现; d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应归类为非流动资产,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 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应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固定资产,是指公司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无形
4、资产,是指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公司自创的商誉,以及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其他项目,不能作为无形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指公司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公司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公司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 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确认为负债。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义务,应确认为负债: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公司;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公司的负债应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满足下列条件
5、之一的负债: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3、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 4、公司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代理业务负债、预提费用、预计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 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应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并应按其性质分类列示。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公司预计能够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应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6、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签订了重新安排清偿计划协议,该项负债仍应归类为流动负债。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负债,应归类为流动负债。 贷款人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同意提供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宽限期,公司能够在此期限内改正违约行为,且贷款人不能要 求随时清偿,该项负债应归类为非流动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7、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公司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公司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公司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公司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公司的资本。 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一般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外商投资公司的盈余公积包括储备基金、公司发展基金、利
8、润归还投资。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股本)。符合规定条件的公司,也可以用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 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历年的净利润通过历年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后的积存余额。 库存股是指公司收购的尚未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 (四)收入 收入,是指公司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五)费用 费用,费用是指公司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六)利润 利润,是指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
9、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或减去)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投资收益,是指公司所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或损失、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和处置损益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和买入返售
10、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和处置损益。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公司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 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所得税费用,是指公司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公司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
11、的金额。 (七)相关术语释义 期末,是指根据会计准则规定须向外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的日期,包括每月末、每季末、每半年度末、每年度末等。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净残值,指在资产使用年限终了时,公司预期从该资产的处置中获得的处置收入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净额。 投资,是指公司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
12、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成本法,指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 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公司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权益法通常对长期股权投资而言,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包括被投资单 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变动。 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是指债券初始投资成本扣除相关费用及应收利息后的金额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均指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存入金融公司的各种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等价物,指
13、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在阐述现金流量表有关规定提及现金时,除非同时提及现金等价物,均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现金流量,指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外币业务,是指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等业务。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租赁,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上述与资产所
14、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由于经营情况变化造成相关收益的变动,以及由于资产闲置、技术陈旧等造成的损失等;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在资产可使用年限内直接使用资产而获得的经济利益、资产增值,以及处置资产所实现的收益等。 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 租赁期,指租赁合同规定的不可撤销的租赁期间。租赁期又称租赁期限或还租期限,其长短一般在租赁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如果租赁合同规定承租人有优惠续租选择权,即承租人续租的租金预计远低 于行使这种选择权日正常的租金,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地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在这种情况下,租赁期应包括优惠续租选择权所涉及的期间(即续租期)。这里的“远低于
15、”,通常是指低于70(含70);如果租赁合同规定承租人享有优惠购买选择权,而且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则租赁期最长不得超过自租赁开始日起至优惠购买选择权行使之日止的期间。 不可撤销租赁,指只在以下一种或数种情况下才可撤销的租赁: a发生某些很少会出现的或有事项; b经出租人同意; c承租人与原出租人就同一资产或同类资产签订了新的租赁合同; d承租人支付了一笔足够大的额外款项。 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量、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计算的租金。 履约成本,是指在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成本,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
16、费、保险费等。 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政府补助,是指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公司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其他政府补助。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
17、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项目,是指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长期应收款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货币性负债,是指公司将以固
18、定或可确定的金额偿付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或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男懈靡逦癫皇呛芸赡艿贾戮美媪鞒龉净蚋靡逦竦慕鸲畈荒芸煽康丶屏俊? 或有资产,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或有收益,是指依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发生的收益,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或有支出,指依未来某种事项出现而
19、发生的支出,未来事项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 对外捐赠,指公司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赠送给合法的受赠人用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事业的行为。对外捐赠包括公益性捐赠、救济性捐赠和其他捐赠。 现金折扣,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入提供的债务扣除。 销售折让,指公司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会计政策,是指公司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20、会计估计,是指公司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会计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
21、运用了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以及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两种可靠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漏或错报。公司发现重当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于其他发现前期不重要且非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包括投资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投资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50或以下的表决权资本,但通过其他方式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
22、经营政策能够实施控制的。 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参与决策的途径主要包括:在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互相交换管理人员,或使其他公司依赖于本公司的技术资料等。投资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 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形成重大影
23、响。 母公司,是指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公司的公司。 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公司。 合营公司,指按合同规定经营活动由投资双方或若干方共同控制的公司。 联营公司,指投资者对其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投资者的子公司或合营公司或合营公司的公司。 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公司或者对一个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 关键管理人员,指有权力并负责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公司活动的人员。 财务报告,是指公司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中期财务报告,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 年度财务报告,指以一
24、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 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币等的外汇牌价(基准汇率)的中间价。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公司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 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江苏炎黄在线物流公司的有关具体规定执行。 第二部份:会计核算前提、信息质量及计量 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作为法律主体的公司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5、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以非法律主体作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应以公司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公司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二)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应以公司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公司管理层应评价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应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影响因素。公司正式决定或被迫在当期或将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的,表明其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应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会计分期 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
26、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每一期间的会计截止日为该期间的最后一天,不得提前或推迟。 (四)货币计量 公司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公司、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公司向国内报送的财务 报告,除有特定要求外,应折算为人民币。 (五)权责发生制 公司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
27、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二、会计信息质量 (一)可靠性 公司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司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比性。 同一公司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
28、变更的,应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公司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公司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而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但是法律形式仍然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当某项交易或事项可能因法律形式的缺陷而导致其权利或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甚至难以实现时,则应主要以其现存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六)重要性 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反映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
29、,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对上述重要程度的判断,应从质和量两方面分析。从性质上分析,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数量上分析,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公司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所采用的重要程度标准。 (七)谨慎性 公司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滥用谨慎性原则应按照前期会计差错更正
30、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公司因滥用会计估计而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转回(本核算办法允许转回的减值准备)的当期,应遵循原渠道冲回的原则(如原追溯调整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追溯调整至以前各期;原从上期利润中计提的,当期转回时仍然调整上期利润),不得作为增加当期的利润处 理。 (八)及时性 公司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三、会计要素计量 公司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一)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
31、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
32、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司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三部份: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一、基本会计政策 (一)会计制度 公司应在执行公司会计准则2006和公司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相关补充规定的前提下,执行本办法。 (二)会计年度 公司会计年度应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记账本位币 公司
33、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记账基础及计价原则 公司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公司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如需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五)外币交易及会计处理 (略) (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现金,是指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现金等价物,是指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权益性投资变现的金额通常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
34、金等价物。公司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或冻结银行存款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不应被视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二、主要会计政策 (略) 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会计政策变更 1、会计政策变更范围 会计政策,是指公司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a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 b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政
35、策变更: a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b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居葱薪昭谆圃谙呶锪鞴镜耐骋换峒普撸绶景旆垂娑幕峒埔滴瘢居诨峒谱荚蛩娑幕峒普叻段冢袷屎媳竟镜幕峒普撸运范母飨罨峒普咧贫峒普吣柯迹啥蠡?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后执行,并报送江苏炎黄在线物流公司财务部备案。 2、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原则 公司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除法律或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应按照规定执行和披露外,公司变更会计政策时,必须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变更的合理性,并说明变更会计政?吆螅芄惶峁赜诠
36、静莆褡纯觥晒拖纸鹆髁康雀煽俊喙氐幕峒菩畔睦碛伞曰峒普叩谋涓救杂啥蠡?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并报送公司财务部备案。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重新经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或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并报送公司财务部备案,擅自变更会计政策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政策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按照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方法进行处理。 公司按照法律或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时,应按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执行,如果没有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公司为了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而变更会计政策时
37、,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并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但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如果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如果需要调整所得税影响 金额的);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
38、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如果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在编制比较财务报表时,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公司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和理由、当期和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调整金额;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应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 (二)会计估计变更 由于公
39、司据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信息、积累更多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会计估计变更的依据应真实、可靠。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公司发生会计估计变更时,按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1、会计估计变更时,不需要计算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但应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估计进行处理。 2、会计估计的变更,如果仅影响变更当期,会计估计变更的影 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中;如果既影响变更当期又
40、影响未来期间,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中。 3、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很难区分时,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公司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事实和原因。 (三)会计差错更正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漏或错报: 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
41、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本期发现的会计差错,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2、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要的前期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3、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要的前期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4、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期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要的前期差错,应按照本办法关于资产负债 表日
42、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在编制比较财务报表时,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重要的前期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要的前期差错,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公司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前期差错的性质、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 公司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43、及其变更,应作为重要前期差错予以更正。 第四部份: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的库存现金。公司有内部周转使用备用金的,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 (二)公司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公司应设置“现金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额、现金支出合计额和结余额,将结余额与实际库存额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持有的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 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
44、、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二)公司增加银行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减少银行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公司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公司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存在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各项款项。 其他货币资金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的银行汇票存
45、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二)公司增加其他货币资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减少其他货币资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可按银行汇票或本票、信用证的收款单位,外埠存款的开户银行,分别“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保证金”、“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进行明细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持有的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公司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46、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衍生金融资产在“衍生工具”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1、公司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2、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
47、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3、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收票据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48、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二)本科目可按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票据的主要账务处理。 1、公司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等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或“短期借款”科目。 3、 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按应计入取得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
49、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如有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4、商业汇票到期,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 (四)公司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商业汇票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商业汇票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在备查簿中应予注销。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应收账款 (一
50、)本科目核算公司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公司(金融)应收取的手续费和佣金,可将本科目改为“1124 应收手续费及佣金”科目,并按照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采用递延方式收取合同或协议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在“长期应收款”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债务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公司发生应收账款,按应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科目。收回应收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
51、代垫费用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公司与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分别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1、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小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款项大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以下债务重组涉及重组债权减值准备的,应比照此规
52、定进行处理。 2、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纸鹱什锤孟罘窍纸鹱什墓始壑担杓恰霸牧稀薄翱獯嫔唐贰薄肮潭什薄拔扌巫什钡瓤颇浚粗刈檎恼嗣嬗喽睿潜究颇浚从兜南喙厮胺押推渌延茫恰耙写婵睢薄坝凰胺选钡瓤颇浚雌洳疃睿杓恰坝低庵觥笨颇俊婕霸鲋邓敖钏岸畹模褂?行相应的处理。 3、将债权转为投资,应按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应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
53、“营业外支出”科目。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公司预收的账款。 预付账款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公司进行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预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1、公司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收到所购物资,按应计入购入物资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本科目。补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54、等科目;退回多付的款项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公司进行在建工程预付的工程价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工程进度结算工程价款,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贷记本科目、“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补付的款项。 应收股利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二)本科目可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股利的主要账务处理。 1、公司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按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本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
55、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存入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2、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本科目,按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的,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收益”(成本法)或“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权益法)。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
56、润属于其在取得本公司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等科目。 3、取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按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宣 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本科目,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 ”存入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按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4、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等。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收回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利息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交
57、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公司购入的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借款人或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利息的主要账务处理。 1、公司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按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本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 ”存入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2、公司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按支付的价款中所
58、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本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发生的交易费用, 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 ”存入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3、取得的可供出售债券投资,比照2、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应比照“贷款”科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公司发放的贷款,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贷款利息调整”科目。 6、应收利息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公司尚未收回的利息。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公司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本科目可按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出资金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定明确的工作优先级计划
- 财务分析在企业评估中的应用计划
- 教学创新与成果分享机制计划
- 防止职业倦怠的小技巧计划
- 医学影像科医生工作计划
- 建立员工反馈与建议机制计划
- 2025年电动晾衣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景区承包合同
- 珠宝定制服务特殊条款协议
- 农产品电商项目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 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 子女放弃继承房产协议书
-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合理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小马过河》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专题解读
- 爱车讲堂 课件
- 成立商会的可行性报告5则范文
- 小学体育课件《立定跳远课件》课件
- 市场监督管理局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总结
- 2018中国技能⼤赛全国选拔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技能样题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