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工作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1页
中职教学工作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2页
中职教学工作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3页
中职教学工作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4页
中职教学工作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职教学工作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很多 难点问题,教学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教师队伍选聘问题、 教师职称评定问题都成为制约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本 文分析提出,只有解放思想,全方位解决这些问题,学校、 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协作,才能使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 顺利进行。 关键词:中职教学 改革 问题 对策 近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 展,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 几点对今后教学管理工作改进的建议。 一、中职教学现状 与分析 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设立中等职业学校,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 我国

2、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众多技术型 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育更多具有开创性思 想并具有扎实技术本领的蓝领人才。 1. 基本现状 首先,我国现阶段中职教育为我国社会的大众化教育做 出了卓越的贡献,社会各界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 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更加准确的教学定位,更 加标准化的教学管理,才能满足社会对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 的要求。强化管理,是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思想和重要 目标。中职学校的教学不仅是为我国各个行业输送优秀蓝领 技术工人的基础性教学基础工作,也是为学生进一步深造进 入更高学府学习做准备的素质性教学。

3、截止到 2016 年,我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将达到 180 万, 毕业生数量较往年又有所上升,只有稳步提升教育教学的工 作质量,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 各界对于技术工人的具体要求,满足新时代、新发展对于中 职学校教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2. 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对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设定还没有统 一的意见。现阶段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职学校应该 把学生培养成为技术型人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阶段中 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第一目标。 正是由于两种观点未能达到协调和统一,造成了现阶段中等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一些教育教学工作很难有效展 开。

4、但是由于国家财政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财政投入、财政 补贴逐年减少,中等职业学校的运营主要靠学校收费,经费 来源缺口较大,增大了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难度,而对 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对教育教学成果的检验更应该注重于 实践,需要更大的设备投入、更多的实训基地建设,居高不 下的成本也阻碍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师资队伍管理问题与对策 1. 中职教师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对授课老师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应该具 有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满足学生日常教学活动的具体 要求。与此同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与一 些高等职业学校和专科职业学校教

5、师相比,工资待遇存在较 大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选聘 工作。 2.对策 (1)多渠道引进教师人才。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 对于教师的选聘主要通过社会招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课考 试,才能进入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教师岗位。新选聘的教师 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不 能将专业知识和社会应用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有可能会造 成学生具有专业知识但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将学到的知识有 效应用并转化成生产力,很难适应新阶段企业用人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选聘部分企业生产管 理人员作为专业教师或者兼职教师,这些教师针对实际生产 中的具体问题,结合专业

6、知识,传授在实践生产中的具体经 验,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以培养出更加符 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质量,满足社会企业对于学校毕业生的需求,实现学校、用 人单位、毕业生多赢。 (2)改革职称认定管理体系。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职称评定体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完全借鉴高等职 业学校教师职称认定系列的相关要求。应该更加具有自身的 特点和特色。应该向基础学科、实践学科的教师进行有效倾 斜。中职学校教师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是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 传授和讲解,但更多的工作内容是将基础理论应用于生产生 活中,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 称评定体系

7、应更加重视对这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任劳任怨、 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于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技能进 行培养的教师的考核,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予以有效的政策倾 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广大基层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积极 性。与此同时,可以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证书的等效互 认制度,让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教师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的方式,被认定具有相应的专业职称,改变单一的职称评定 认定模式。 三、教材设计与课程编排研究 教材内容的编写对于教学活动质量具有关键作用。现阶 段,中等职业院校部分教材还沿用十多年前编制的教材,很 多生产设备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教材应 用于教?W中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8、需要在如下几个方 面进行改革。 1.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编排课程内容 职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和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指的是学 生具备相关专业的基本技术和知识,能够通过学习到的知识 进行独立思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社会能力是指 学生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相关的 专业心理适应能力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2. 以学生为主体,设置相关教学内容 相关专业教师通过对教材授课内容的有效安排,高效完 成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 3.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有效增加实践实训课程的内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铭记学以致用,相关专业知识 的讲授与学习要应用于实践生产过程中,通过实践课程的教 学,让学

9、生积累更多生产实践经验,从而最终实现学生毕业 即就业的良好局面。 四、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教学模式 的探寻 中职学校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 行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能够有效突破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的困难局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效开展学习实践活 动,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现场作为学生的课堂,现场讲授相关 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相关专业知 识的记忆,还让学生深入观察面前机械设备的生产工艺流 程,通过有效的职业素质训练,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只有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中职学校毕业生具有竞争 优势。 现代化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通过与院校的 合作,不仅

10、可以解决毕业生顶岗实习的问题,减少毕业生到 岗适应时间,提升 ?诙 ?生产效率,而且一些相关生产难题也 可以通过与院校的合作,走“产学研”的道路,进一步提升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现阶段,企业与院校合作还处于摸 索阶段,还没有固定模式,很多校企合作还处于自发状态, 但是可以查阅相关文献和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先进经 验。 五、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对策 1.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通过与德国相关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比较可以清晰地 看到,中国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 应用上,并不比德国的学生差,但是在实际动手能力上,却 与德国学生具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两国教学模式的不 同造成的。在中国

11、,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教,学生 学,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德国,学生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实践生产,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才由教师 予以指导,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对于 发现的问题记忆更加深刻,也让德国的学生时时刻刻铭记自 己所学习的知识就是今后生产中会应用的知识,增强了学生 对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制定统一的国家或行业培训标准,强化职业技能等级 证书制度,坚守质量底线 在教育主体双元甚至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实践教 学质量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中等职业教育 面临的主要挑战。在这方面可以适当借鉴国外中职教育的做 法。 从国

12、家立法层面,就要强化职业技能证书应用于生产的 重要性,没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不能参与相关专业生产经 营活动,以保证进行生产作业的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并受 过良好的教育。从行业协会层面说,行业协会应该尽快颁布 和实施相关行业职业证书考核认定标准,包括相关专业理论 知识的学习和现场实际操作,受训者考核通过便授予相关专 业职业证书,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并为今后从业 人员继续教育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3. 统一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首先要根据理论结合实 际的基本要求,让学校和企业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通过学徒制相应工作的展开,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中国现阶段有 1200 多所职业学校,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就 是改变现阶段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明确教育培养目标,提 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