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任务: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编制: 一、居住区的组成 居住区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1)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 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3)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4)公共绿地(

2、R04)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 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 组团 户数(户)1000015000 20004000300700 人口(人) 3000050000 700015000 10003000 小区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 1.住宅用地(R01)456

3、055656075 2.公建用地(R02)20321827 618 3.道路用地(R03) 815 713 512 4.公共绿地(R04)7.515 51238 居住区用地(R) 100 100100 其它用地(E) 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 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书 P379)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居住区-居住小区 2.居住区-住宅组团 3.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 补充(结合课程设计) 日照: 日照间距系数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书P604) 1.正

4、面间距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方位 0151530 3045 456060 折减系数1.0L0.9L 0.8L0.9L0.95L 注: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 (m)。 2. 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 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线干扰因素,适当 加大间距。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

5、度、布置方式、群体组 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2、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要 求确定。 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 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线干扰因素,适当 加大间距。 3、住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选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布置住宅,其布置应合理紧凑; 2) 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 住区级道路; 3) 在丘陵和山区,除考虑住宅布置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外,尚 应重视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

6、对住宅建筑防寒、保温或自 然通风的影响; 4) 利于组织居民生活、治安保卫和管理。 4、住宅的面积指标和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 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并以 一般面积标准为主,并应利于住宅商品化。 5、住宅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 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2)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当住 宅分层入口时,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计算。 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1、配建设施 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2、公共活动

7、中心 配套公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等。 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 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设施 4、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 用。 5、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 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 2) 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在使用方便、综

8、 合经营、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可采用综合楼或组合体; 3) 基层服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6、服务半径与设施分级(书 P412) 7、设施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 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 五、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 (一)定义 1、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2、 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3、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4、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二)规范 1、居住区内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红线宽度不宜小于; 2) :路面宽,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

9、,采暖区不宜小于;非采暖区不宜小于; 3) :路面宽;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非采暖区不宜小于; 4) ;路面宽不宜小于; 2、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 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当建筑物长 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 市道路相接; 3)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

10、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纵 坡不应大于; 4)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并应设不小于的回车场地; 5)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3、 交通方式、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交通方式选择 一)、交通方式选择 一)、交通方式选择 二)、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1、 人车分行 1、 人车分行 人车分行分为平面分流和立体分流两种方式:人车分行分为平面分流和立体分流两种方式: 1 1) 从平面布置上入手,使车行路线和人们活动路线互不交叉。有两种平面分流常用的方法。从平面布置上入手,使车行路线和人们活动路线互不交叉。有两种平

11、面分流常用的方法。 (1)(1)车走外围,人可以在社区内安全自在的活动;车走外围,人可以在社区内安全自在的活动; 1、 人车分行 (2)(2)采用车行道进入到社区内定一的深度,做采用车行道进入到社区内定一的深度,做 布置,减少用车人的步行距离,同时,人们的布置,减少用车人的步行距离,同时,人们的 内部活动,没有车行交叉的干扰。这种方式有效地内部活动,没有车行交叉的干扰。这种方式有效地 解决用车和避车的矛盾。解决用车和避车的矛盾。 尽端式车行路的设计可以和人行路网相连接,用警尽端式车行路的设计可以和人行路网相连接,用警 示及活动阻拦元素来分隔。必要时可联通使用,有示及活动阻拦元素来分隔。必要时可

12、联通使用,有 利于搬家用车、防火车通行。利于搬家用车、防火车通行。 1、 人车分行 尽端式车行路的长度尽端式车行路的长度 不宜超过不宜超过120M120M,在,在 尽端处应设尽端处应设 12M12M12M12M的回车场。的回车场。 1、 人车分行 2)立体分离)立体分离 人和车从立体上、下分行,完全避开交叉,在高层社区人和车从立体上、下分行,完全避开交叉,在高层社区 中用的最多,低层社区很少采用。主要有两种基本布置方中用的最多,低层社区很少采用。主要有两种基本布置方 式。式。 (1)车走地下,人行地面。车走地下,人行地面。 人在地面行走感到方便、舒适;车走地下,用坡道引导,人在地面行走感到方便

13、、舒适;车走地下,用坡道引导, 直接入库,甚至可以直达本户的底层附近,和电梯口相接直接入库,甚至可以直达本户的底层附近,和电梯口相接 近。这种方式用于小社区比较理想。如规模较大,人们出近。这种方式用于小社区比较理想。如规模较大,人们出 入社区的步行距离过长,使用公交车及出租车时不太方便。入社区的步行距离过长,使用公交车及出租车时不太方便。 1、 人车分行 (2)车走地面,人上行,走天桥。车走地面,人上行,走天桥。 这种布置方式,车行畅快,可以直达各楼门口,停车泊位可安这种布置方式,车行畅快,可以直达各楼门口,停车泊位可安 排在建筑底层,用车最为方便。人们步行进出社区,须要先上排在建筑底层,用车

14、最为方便。人们步行进出社区,须要先上 (下下)一层楼,略感不方便。由于社区车行道和市区路面相平,一层楼,略感不方便。由于社区车行道和市区路面相平, 人们往往会在下面车道上步行,而不上天桥,这就要求在规划人们往往会在下面车道上步行,而不上天桥,这就要求在规划 布置时,诱导得当,恰到好处。布置时,诱导得当,恰到好处。 也可在地面局部做人车混行系统,把人行道布置好,保证步也可在地面局部做人车混行系统,把人行道布置好,保证步 行的舒适和安全,同时使上部成为行的舒适和安全,同时使上部成为“步行天堂步行天堂”,诱导上行,诱导上行, 做到关心人们的步行环境。做到关心人们的步行环境。 1、 人车分行 (3)其

15、他一些布置方式。如车行半地下、人行半地上的局部其他一些布置方式。如车行半地下、人行半地上的局部 处理方法。还有车走上空,用立交道路的方式跨过小区,这处理方法。还有车走上空,用立交道路的方式跨过小区,这 只能在特殊条什卜采用。高架道路在小区内行驶,虽然解决只能在特殊条什卜采用。高架道路在小区内行驶,虽然解决 了和人流的交叉,但工程费用大,而且对居民的千扰太大,了和人流的交叉,但工程费用大,而且对居民的千扰太大, 除了噪声、废气之外,在视觉感受上也很不好,破坏社区的除了噪声、废气之外,在视觉感受上也很不好,破坏社区的 安逸气氛。安逸气氛。 1、 人车分行 上海知音,全区策略性的人车分上海知音,全区

16、策略性的人车分 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步行和车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步行和车 行道。外围人车并行,各走其道,行道。外围人车并行,各走其道, 园景区内车行和人行游憩路线完园景区内车行和人行游憩路线完 全分离,人行步道和旋转楼梯及全分离,人行步道和旋转楼梯及 景观平台相结合,不但可以获得景观平台相结合,不但可以获得 散步的舒适感,而且可供休憩眺散步的舒适感,而且可供休憩眺 望,这些设施还丰富了全区的景望,这些设施还丰富了全区的景 观语汇。观语汇。 1、 人车分行 1、 人车分行 1、 人车分行 2、 人车混行与局部分行 三)、住宅区交通与路网规划原则 三)、住宅区交通与路网规划原则 三)、住宅区交通与

17、路网规划原则 三)、住宅区交通与路网规划原则 二、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 一)、一)、 类型类型 二)、分级、宽度与断面型式 二)、分级、宽度与断面型式 二)、分级、宽度与断面型式 三)、道路规划设计的其他规定 三)、道路规划设计的其他规定 三)、道路规划设计的其他规定 三)、道路规划设计的其他规定 三)、道路规划设计的其他规定 三、通达性、景观、街道生活 一)、 通达性 一)、 通达性 一)、 通达性 一)、 通达性 一)、 通达性 二)、 线型、空间比例、尺度与景观 二)、 线型、空间比例、尺度与景观 二)、 线型、空间比例、尺度与景观 三)、街道生活 三)、街道生活 六、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

18、置 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应包 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1、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和等。 2、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展垂直绿化; 2) 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 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旧区改造不宜低于。 3、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不同的布局方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或改造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 绿地。 4、

19、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 1) 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 中心绿地 名称 设置内容要求 最小规模 (ha) 居住区公 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 车场地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 能划分 1.0 小游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 园内布局应有一定的功 能划分 0.4 组园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灵活布局0.04 (2)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 (3)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 (4)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它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 (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

20、足有不少于的绿地面积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 5、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 2设施布局 23绿地 在绿地中,可安排广场、铺地、道路、小建筑、建筑小品等,但必须保证在绿地中,可安排广场、铺地、道路、小建筑、建筑小品等,但必须保证7070 的绿化面积(含水面)。的绿化面积(含水面)。 带状公共绿地,其宽度不小于带状公共绿地,其宽度不小于8M8M,面积不小于,面积不小于400M400M2 2。 = =

21、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区内公建所属绿地总面积 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区内公建所属绿地总面积X100 X100 居住区用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 绿地率要保证大于或等于绿地率要保证大于或等于30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25。 23绿地 23绿地 2设施布局 24 户外活动场地 24 户外活动场地 24 户外活动场地 24 户外活动场地 24 户外活动场地 24 户外活动场地 24 户外活动场地 用地平衡表和技术经济指标表 习题 1.居住区公共绿地是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化用地,但不包括( ) A.居住区公园 B.林荫道 C.各种道路的行道树 D.居住组团的

22、绿地 2.在居住小区的用地配置中,公共绿地所占的比例为( ) A.7.5%-15% B 3%-8% C5%-12% D 10%-15% 3. 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 A 800m1000m B 150-200m C 400m-500m D 500m-700m 控制住宅建筑密度的指标主要为( ) A 绿地率 B 容积率 C 日照间距 D 人口住宅面积 居住区道路不宜有过多车道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出口间距不小于( )米 A 100 B 120 C 150 D220 6. 某住宅小区三层住宅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六层住宅建筑面积为38600平方米,则该小区的平均层数为 (

23、 ) A 3.8 B 4.4 C 4.8 D 5.2 7、邻里单位理论的目的与基本原则,Radburn规划 4、住宅的面积指标和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 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并以 一般面积标准为主,并应利于住宅商品化。 5、住宅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 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2)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当住 宅分层入口时,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计算。 4、住宅的面积指标和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 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并以 一般面积标准为主,并应利于住宅商品化。 5、住宅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 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2)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当住 宅分层入口时,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计算。 一)、交通方式选择 1、 人车分行 (2)车走地面,人上行,走天桥。车走地面,人上行,走天桥。 这种布置方式,车行畅快,可以直达各楼门口,停车泊位可安这种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