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共技术平台的战略研究_第1页
发展公共技术平台的战略研究_第2页
发展公共技术平台的战略研究_第3页
发展公共技术平台的战略研究_第4页
发展公共技术平台的战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与发展公共技术平台的战略研究为了加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尽快建设起高水平有特色的公共技术平台, 深 圳市于 2004 年颁布了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关于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的内 容包括:建设有深圳特色的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 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专业 公共技术平台; 支持建立优势传统产业专业公共技术平台,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整合和利用高校研究开发资源; 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促进 科技成果产业化; 建立国际科技商务平台; 继续办好高交会和加强科技信息库网 建设等。本课题的立意源于南山区政府希望发挥区位优势,

2、 整合区内大型、 先进科技 资源,以期用较少的投入, 盘活大量的存量资源, 提高科技资源的共享性和利用 率,促进本地区的科技创新活动, 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 度,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继续引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 深圳市现有各类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产品检测 中心以及若干行业协会建立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等的原始投资的全部或大部来 自于各级政府, 因而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是产权具有公共色彩。 产权的公共色彩 决定了使用应具有公共性。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也正是这些具有公共性的各类重点 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产品检测中心以及若干行业协会建立

3、的行业公 共技术平台等。因为本调研报告所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公共技术平台的条件建 设方面,即上述的各类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产品检测中心以及 若干行业协会建立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等。 为描述方便, 以下将其统称为公共实 验室。公共实验室耗费了大量国家投资, 产权的公共性毋须置疑, 但使用的公共性 却未充分展现, 因而其利用率不尽人意。 为了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公共实验室的作 用,本课题组历时一年有余, 调查了深圳市公共实验室的情况, 参观访问了北京、 上海两大城市的公共实验室, 并深入地考察了香港对于公共实验室的管理与利用情况。在大量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撰此报告第一章 公共实验室的地

4、位及与相关各界的关系世界各国对于公共实验室无一例外地都进行了巨额投资, 越是发达国家, 其 投资规模越大。 巨额的投资凝固为大量的仪器设备, 为保持先进性, 这些设备还 需要不断地更新, 因而需要年复一年地投入。 不仅如此, 公共实验室还聚集了大 量待遇丰厚的研究人员。 因此,公共实验室只有不断消耗巨额财富, 才能保证基 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等科技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推动经济发展 与社会进步。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同样重视公共实验室的投资与 建设,这与公共实验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首要的是要有实力。 衡量国家实力的一个

5、 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 GDP。考察世界各国的 GDP,我们会发现,其人均水平悬殊 之大,令人吃惊,高者数万美元,低者仅有几十美元。形成如此悬殊的原因有多 种,但最无争议的原因是, 各国的教育水平, 尤其是高等教育以及与高等教育密 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水平太过悬殊。 科研水平代表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它直接反 映出各国的生产力水平。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对经济也冠以知识经 济的美名, 说到底是在强调知识与技术无与伦比的重要。 先进的国家企图独领风 骚,落后的国家要追赶先进国家。 面对竞争激烈的世界, 我国一个无法回避的任 务是,国家内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种机

6、构要同心协力形成一种创新机制, 不仅在知识、技术上创新,更要在制度上创新。优越的制度、机制,才可以保证 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 从而提升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创新是一种机制, 也是一个系统, 其中的主要机构是大学、 科研机构以及企 业等。显然,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在这一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而这种角色的不同,与知识的分类有关。第一节 公共实验室与大学、 与科学技术知识密不可分大学是生产知识的园地, 因而在创新系统中处于最高端。 大学在培养高级专 门人才的同时, 还须传承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 知识的传承是教育系统的 首要和基本的任务。此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

7、技术日益进步的时代,大 学实际上也同样承担着更新知识、 创造知识与发明技术的艰巨任务。 这是大学的 第二项使命。大学的第三项使命是, 将这些新知识、 新发明与新技术应用于社会 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无可否认的是,所有这三项使命的完成都离不开公共实验室。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乃至一切发明创造都是在既有的知识系统和结构的 基础上诞生的。 创造发明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是需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 在反复 多次的实验中才可能成功的。 这就是为什么各国公共实验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重点实验室大都放在大学的原因之一。 但在许多国家,重点实验室放在大学 (或 企业)并不意味着从属于大学(或企业) 。以美国的阿贡国家实

8、验室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为例,它放在芝加哥大学却属于美国能源部。究其原因, 是因为这些实验室规模过于庞大, 任何一家大学 (或企业) 都无力独自承担所需 经费。如阿贡国家实验室每年承担 200 多项研究项目,横跨多个重大理论领域, 雇佣 4500 名雇员,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 1755人, 800人具有博士学位,年预算 高达 4.7 亿美元。显然,任何一家大学 (或企业)都没有财力支撑这样的实验室。 特别要强调的是, 该实验室研究所涉及的专业、 学科都与芝加哥大学的专业、 学 科相匹配。大学与实验室的天然联系由此可见。阿贡国家实验室虽属于美国能源部, 但

9、却由芝加哥大学直接运营, 其主要管 理者均为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其实, 世界各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也大致如此, 即其 科研人员的来源, 科研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运作管理等均依托大学。 大学凭借这 些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果和突破,不断推动人类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这些成果和突破被不断充实到知识传播体系中; 新的成果和突破又带动科学研究 乃至生产向新的领域进展并形成良性循环。 公共实验室成为这一发展循环的重要 载体,担当重要的任务。总之,大学作为各国公共实验室的主要所有者、 使用者与经营管理者, 一方 面要有效地利用其传播知识,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 还须利用其在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与开发研

10、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创新与开发。 许多重大的理论突破、 技 术发明的诞生与新产品的研发都是在公共实验室内完成的。 所以说,大学与实验 室的天然联系存在于知识的传承、 科学知识的创造、 技术的发明与科技成果推广 应用等一系列活动之中。 因此,大学、公共实验室与科学技术知识是密不可分的。第二节 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不同生产与传播知识主要依靠教育系统。 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知识体系处在 不断更新的状态。 自 20世纪 50年代以来, 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特别 是自上一世纪 90 年代以来,这种状况更趋明显,以至于知识经济一词的诞生。知识是一个十分抽象而又笼统的表述。 为了分辨清楚大学

11、、 实验室、 企业与 政府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关系, 我们大致将知识分为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 科学 知识是指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一个理论系统。 但是, 科学知识并不能直 接运用于社会生产, 也不能直接为企业生产所用。 与此相对应, 技术知识是指有 实用价值的知识,它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科学知识是技术知识的源泉。 科学知识的主要源泉是基础理论研究, 自然,部分应用研究也会提供科学知识的 内容,但主要是前者。 技术知识的产生源自部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当然也不 排除在直接的产品劳务生产中产生的技术知识。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系统区分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是为了说明问题, 区分并不等

12、于分割。 在现实的系 统中, 科学知识、 基础理论研究是一切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基础。 没有基础研 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领域就狭窄,生命就短促。在这种意义上,基础理论研 究是长期投资, 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也仅仅是作为应用研 究与开发研究的母体。 而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则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在市场 经济条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东西,企业是不会染指的。因此,企业一般不会 直接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科学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不会被生产出来, 市场没有自动配置资源去生产科 学知识的功能, 因为科学知识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为此,科学知识只好由 公共部门政府去生产。 在此意义上,

13、科学知识包括重大基础理论研究, 应属 于公共产品。第四节 科学知识作为公共产品的特点 一个社会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许多种不同的公共产品。 科学知识这种公共产品 区别于其它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生产成本极为高昂, 不仅需要巨额投入, 而且需 要年复一年不间断地投入。 倘若投入中断, 对于一个国家的损失, 通常在短期内 不易察觉,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将使这个国家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科学技术水平处 于落后状态, 而且会严重影响该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水平不仅是 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科学知识作为公共产品的另一特点是,一旦生产出来,可以被反复使用且 没有折旧,生

14、命周期长。科学知识作为公共产品也可以被无数多的人或企业所占 用,与此同时,并不妨碍其他人继续占有和使用。科学知识被使用的次数、频率 与社会获得的利益成正比。 那么,一方面,生产科学知识要付出高昂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 使用科学知识又不支付代价, 这就注定了科学知识只能由政府出面组 织生产。 因为没有任何市场经济主体乐于生产被他人无偿使用的产品。 大学、科 研机构、公共实验室最适宜承担科学知识这一公共产品的生产。第五节 技术知识的占有和使用具有排他性 能够在生产中使用的技术、 工艺等一旦产生, 由于它可以带来经济利益, 占 有和使用者通常不乐于其他人知晓。 这就是企业之间司空见惯的在技术上相互

15、保 密。保密总有局限,由此产生了专利制度,尽管不再保密,但使用者必须支付成 本才可以获得生产技术。显然,技术知识不是公共产品,无需政府生产。但是, 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不仅处于一个系统之中,而且都与公共实验室有着密切联 系,即它们的产生、完善、发展、创新乃至突破都离不开对公共实验室的依赖。 因此,对于技术知识的生产, 企业不仅有动力而且也应该负担成本。总之,在任何国家的科学技术这一动态的系统之中, 都可以按照科学知识与 技术知识进行分类。在这一系统之中从事活动的主体有 4 个:大学与科研机构; 企业;实验室;政府。很显然, 4 个主体不同,各有优势,其社会分工也与各自 的优势密切相关。 讨论政府

16、、 大学、企业与公共实验室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 安排他们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这是经营运作公共实验室的关键。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生产的。 这里所说的公共产品是指科学知识, 直 接来源于实验室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部分应用研究。 如何利用公共实验室进行 公共产品的生产,包括政府和大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公共产品具体由谁进行 生产等,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此,下一节简要介绍英美发达国家的情 况。第六节 英美政府是公共实验室的主要出资者但不是指导者仔细研读美英等国公共实验室的资料,其中有关政府出资与经费拨款的报道与数据屡见不鲜, 但绝少见到政府如何指导或指挥实验室的情况。英国曾是世界头号强

17、国, 20 世纪中叶后,其地位被美国所取代。但英国人 不甘落后,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英国,上至议会,下至私人公司,都有一套支持和发展科学技术的研发机制。 其议会下院、上院先后成立了科技委员会,并不断加强其职能。 1993 年又专门 设立了对上、下两院负责的议会科技办公室。在政府,由贸工部大臣挂帅,组成 了有政府首席科技顾问、 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代表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 ( 1993 年建立),直接为首相提供长期的科技政策咨询报告。此外,在贸工部、国防部、 卫生部、环境部、国际发展部、外交部等,都下设科技发展部门,分工负责不同 领域和方向的研

18、究工作。在非政府部门,从皇家学会到各大学、科学研究机构、 协会、理事会、企业和各种基金会等,都直接参与研发项目投资、科技成果产业 化、技术专利的保护与利用等。尽管英国政府如此努力地推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但政府并未对于公 共实验室进行具体的指导或政策限制等。 在英国,实际负责经营管理实验室的都 是一些学术成就卓著、威望崇高、对未来研究方向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与教授。 例如,世界闻名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 (Cavendish) 实验室,建于 1209 年, 已培养出 2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一流的科研基地。该实验室有各类人员 800 人,年度预算为 2100 万英镑,40-65%来自于政

19、府的直接拨款, 其中每年 200 万英镑专门用于实验室改造和更新,实验室的经营管理均由科学家负责。美国的情况与英国相似,政府也是依靠大学来经营管理实验室。美国政府 向公共实验室拨付大量资金, 而实验室的管理则放手大学自由竞争。 这种竞争的 结果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头号科技强国。 下面看看美国若干著名实验室每年的运 营费用:阿贡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国家实验室年度预算为 4.7 亿美 元,占地 900 英亩,由芝加哥大学经营管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 年度预算为 21 亿美元,占地 43

20、平方英里, 由加州大学经营管理;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年度预算为 4 亿美元,占地 5300 英亩,由纽约州立大学的合作伙伴布鲁克 海文科学协会经营管理。为进一步弄清政府、大学、企业与公共实验室之间的关系,我们以最典型 也最具说服力的美国为例,以该国大学经费来源为切入点,定会有所发现。第七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大学的经费来源一、政府权力下放美国政府(含联邦政府在内的任何一级政府) 对大学的活动行使较小程度的 控制权,这与美国大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不无关系, 即政府不是大学唯一的出资 人。此外,美国大学的经济地位和法律地位是独立

21、于中央权威机构的。 这意味着, 一方面,大学可以独立决定办学方向、目标等;另一方面,大学不能完全依赖联 邦政府的拨款。这种状况明显与我国不同。二、大学间存在激烈竞争Rosovsky, H. 在The University: An Owner s Manual Cambridge 一 书中指出:“世界上领先的大学有很大一部分位于美国,对于这一点,我已经部 分地归因于大学之间竞争的效应” 。美国每年都有若干家权威机构对几千所大学 进行评估排名,而在排名的标准中, 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历来是最重要的一项因 素。没有经费, 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因此, 处于竞争核心的是围绕研究经费的争 夺,而经费的背后是科

22、研成果。 所有大学都为获得联邦政府、 产业界和基金机构 的科研经费而竞争。 而在这种竞争中胜出的最重要的法码是, 出自公共实验室成 果的杰出程度、数量多少和可以转化为新产品的可能性等。三、历来重视基础性研究1997 年,估计 67%的学术研究所瞄准的是基础研究, 25%是应用研究, 8%是 开发研究。美国学术研究的上述分布状况自 1978 年以来大体没有改变。只不过 在 1960 1975 年时期内,美国的基础研究所占份额还要更高一些,达 75%。不 仅如此,美国大学的专业设置在其建立之日就与本地经济密切相关。四、美国大学的经费来源 首先是没有钱任何能人都办不好大学,甚至办不了大学。其次是钱从

23、哪里 来,这影响着大学的办学目标与方向、 大学的教学内容与实验项目, 因为出钱人 通常会有一定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考察美国大学的研究开发经费来源渠道。从表 1 可以看出,在 19761996的20 年中,美国各级政府对于大学的研究 机构的经费开支始终高于三分之二。尽管从动态上看, 1976、1986、 1996 年三 个时间点上,各级政府担负研究开发费的百分比在下降,分别是77.2%、69.8%和 67.6%,但政府担负的绝对金额的增长十分惊人,在短短 20 年间,单单联邦 一级政府的资助额就增长了 60 多倍,是所有资金来源中增长幅度最大的。由此 可见,美国政府或者说联邦政府对于基础研究、

24、 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是十分重视 的,并且始终担负着主要出资人的角色。 表 1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是, 除去 联邦政府以外,资金来源中增长最快的是产业界,不仅在 1976、1986、1996 三 个时间点分别为 3.3%、6.4%、6.7%,增长率大幅攀升,且资助的绝对金额增长 了将近 12 倍。这充分说明,美国大学科学研究机构、实验室与产业界的联系正 在日益加强。 大学不仅继续担负着知识的传承与创造的任务, 其第三项使命 新知识、新发明、 新技术的商业应用也正在强化着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 而其中 的物质媒介就是公共实验室。表 1 美国大学与学院研究开发经费来源(单位:百万美元)经费来源19

25、76198619961996 比9财政年度财政年度财政年度1976 增长 %联邦政府2512(67.4% )6712( 61.4% )13810449.8(60.1% )州和地方政府364 (9.8% )915 (8.4% )1725 (7.5% )373.9产业界123 (3.3% )700 (6.4% )1576 (6.7% )1181.3机构基金446 (12.0% )1869( 17.1% )4232(18.4% )848.9所有其它来源285 (7.6% )732 (6.7% )1653 (7.2% )480总计3729109282299506061.5第八节 美国政府与大学、公共实

26、验室的关系 美国的大学从整体上讲是科学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尽管在最近十余年, 美 国也在争取产业界的资助(见表 1),但大学实验室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仍 然占主导地位, 其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仍然是政府。 美国政府与大学、 公共实验室 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一、政府是大学和公共实验室的主要出资人如上所述,美国政府只是大学与公共实验室的主要出资者而不是指导者, 如 果说政府对大学存在一定影响的话, 那主要是通过一些政府项目的招标, 既委托 并利用大学的科研力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或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二、大学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重视着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为了说明这一点, 我们引用斯托克斯对于

27、大学研究的 2*2 矩阵分类, 其中三 个象限具有引人注目的名称:其一,玻尔象限,纯粹的基础研究,追求根本性认 识而不考虑用途;其二,巴斯德象限,受到用途启发的基础研究,追求根本性认10 识并且考虑用途;其三,爱迪生象限,纯粹的应用研究,考虑用途但并不追求根 本性认识。美国顶尖的 10 所大学有能力在所有领域同时进行研究,而且成果丰 硕。其他名牌大学则专注于其中一个领域, 如一些私立名牌大学将自己局限在玻 尔象限或巴斯德象限之中。 其他一些地方性大学则主要在爱迪生象限, 即只注重 实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再次强调, 几千所美国大学几乎在所有象限中活动, 这也 是美国大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基础

28、理论研究是一切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源泉, 这是长期投资。 基础 理论研究成果就是长期投资的收益, 而这将为应用技术研究、 科技成果产业化等 提供广阔的前景。有了源泉,不愁没有支流。第九节 美国产业界与大学、 实验室之间关系的变化大学 (University) ,顾名思义,是面向世界的,理应让全世界的学者参与。发达国家的大学,包括我国的大学,正在努力向这一方向迈进。不可否认的是, 各国大学的资金来源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内, 其中主要承担者则是政府。 由此引来 的问题是,大学取得的成果,或者说政府资助所带来的好处到底应该由谁来分 享?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处于竞争激烈残酷的市场环境中。

29、 为了保 持企业的生命力,追寻新技术、采用新技术,是企业不二的选择。但是,从基础 理论研究的成果到应用技术、 工艺和新产品的形成之间, 有一段艰难的转化过程, 即通常所指的应用开发研究。从事应用开发研究的人员必须具备三种特征: 其一,十分了解基础研究的成 果及其可能的应用方向;其二,异常熟悉生产工艺和技术上的具体要求;其三, 十分熟悉市场需求。 而生产工艺与技术的具体要求通常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 者所不熟悉的。 不熟悉市场需求就不知道具体的生产工艺该向哪个方向改进、 标 准是什么。自上 20 世纪 80年代开始, 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各国政府都在努力, 试图以11 比较妥当的方式解决好产

30、业界与大学科研机构 (包括实验室) 之间的关系。例如, 美国在 1980 年产生了贝赫多尔专利法。该法规定,大学可以拥有从政府资助 的教员发明中所产生的专利。 贝赫多尔法案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产业界受逐利 动机的驱使,积极寻找一切可能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而美国大学的科 研成果正好为产业界提供一处取之不尽的源泉。 随着产业界与大学之间的联系不 断加强,科研成果向应用技术、工艺的转化也在加速。结果是,美国大学的专利 (生产)许可证急剧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财富。 为了让大学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 过程更为顺畅, 为了更有力地推动新成果、 新工艺、新技术等向产业界迅速扩散, 立法解决产业界与大学之

31、间的利益之争是可行的办法。事实也证明了立法的效 果。在 1980 年贝赫多尔法案通过后,美国大学专利申请急剧增加,获得专利 授权也大幅度增加。贝赫多尔法案的实质是保护知识产权。 获得专利意味着获得知识产权, 未 获得者则必须购买使用权或许可证。 保护知识产权实质上是否定其产品的公共性 质,从而可以加速其商业化, 使其更快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 推动经济以更快 速度发展。可以想象,作为科学知识的大学研究成果,并不能被直接运用于生产实践, 此时作为公共产品, 无论使用者有多少, 并不会伤害哪一方, 也不会造成任何一 方的经济损失。 但是, 大学研究成果并不能轻易地转变为应用技术, 不可能在不 支付

32、成本的条件下商业化。 如前所述,其间需要大量的开发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工 作,也需要资金投入。这种转化工作是有风险的,即研究失败。如果研发成果无 专利保护, 则没有私人资本乐于投资这种高风险的研发工作, 结果将使大学科研 成果束之高阁, 到头来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有专利保护, 可以诱使更多私人 投资进入从基础研究成果向商品化转化的过程中来, 最终将大大推动社会经济的 发展。总之,美国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包括实验室) 、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 为:政府是大学、科研机构的主要出资人;大学及科研机构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自主决定办学目标、 方向、方式等; 政府对于大学的影响局限在项目的研究性质 上;实

33、验室的资金仍然由政府负担,但完全由大学运作、管理;大学是从事基础 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开发研究,抑或是兼而有之均取决于大学本身;企业与大学、12 公共实验室的联系在日益加强, 这是现代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要求; 企业与大学、 实验室之间的联系实质上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变为应用技术的研究过程, 在此 过程中,不仅同时具有上述三项特点的人才是稀缺的, 资金投入也具有极大的风 险,而且成功后的专利所有权如何分配也是颇有挑战性的问题。第二章 深圳公共实验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深圳市公共技术平台的总体情况 公共技术平台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支撑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

34、基础条件。 为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深圳市委 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公共基础平台; 完善创新资金链 条,建设创新资本平台;充分利用海内外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合作平台;完善创 新体制机制,建设最佳创新成本平台;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建设创新文化平台。20 多年来,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深圳市各级政府在软、 硬环境建设方面不惜血本, 投巨资进行建设, 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耗费了政府大量财力物力。 如今,一个基本适应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技 术平台体系已初步建成。如前所述,因为本调研报告所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公共技术平台的条件建 设方面, 即各类重点实验

35、室、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产品检测中心以及若干行 业协会建立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等。 因此,下面有关深圳市公共技术平台的介绍 也仅限于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各类产品检测中心以及若干行业协会 建立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一、重点实验室13深圳市政府从 1997 年开始认证和资助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政府主管部门是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 截至 2004年底已经资助建设了 30 个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 点实验室深圳分室, 如表 2 所示。这些实验室的重点研究研究领域分别为: 信息 技术( 9个)、环境科学( 2个)、生物技术( 2个)、新材料( 3个)、机电一 体化(7个)、中药( 2个)、建筑

36、( 2个)、大气( 1个)、物流( 1个)和农 业(1个)。30 个重点实验室全部位于南山区。(一)功能定位:按照深圳市有关规定, 重点实验室职能定位是 “从事上游基础性研究, 推动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但是,为了适应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环境发展的要求, 这些重点实验室主要以应用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开发为主, 特别注重与企业界的横 向联合开发。(二)组建与运作:、建设主体: 由市政府全额或部分拨款支持建设, 如获深圳市重点实验室 资格认定, 可一次性获得市政府 300-800 万元人民币建设经费, 部分重点实验室 (如深圳大学等)还从市政府发展与改革局得到重点建设项目的专项经费资助 (资助额度

37、更大)。各重点实验室均以高校、研究院或大型企业为依托,各依托 单位按规定也须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建设重点实验室。 但从市政府于年 首次进行的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来看, 有相当依托单位的自筹资金没有到位或没 有足额到位。、研究领域:重点从事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 开发。、运营与管理:按规定,市政府的拨款,只允许用来购置仪器设备,而不 能用做实验室日常运作与管理人员经费等用途, 实验室的运营费用靠依托单位和 实验室自己创收解决, 政府原则上不再拨付运行维护费用, 但重点实验室可以通 过申报科研项目而获得市政府科技三项经费的资助。 各依托单位须配备专职人员 对重点实验室进行运营与管

38、理, 政府只进行宏观指导, 并定期进行验收与绩效评 估(含专项财务审计)。表 2 深圳市重点实验室一览 (2004.12)14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成立时间1发酵精制检测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72电子设计自动化与网络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19983现代通信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ATR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 理研究室深圳大学19984光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19995网络信息电器重点实验室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20006激光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20017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0018激光工程重点

39、实验室深圳大学20019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110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200111信息功能陶瓷重点实验室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200112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圳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200113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200214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00215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200216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200217宽带网多媒体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218系统芯片设计( SOC )重点实验室深港产学研基地200219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深港

40、产学研基地20021520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室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200221深圳市中药制剂与药理研究重点实验室普尔药物科技开发 (深圳 )有限公 司、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现 代中药研究所200322深圳市工业应用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00323深圳市卫星技术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200324深圳市海岸与大气研究重点实验室深港产学研基地200325深圳市物流工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326深圳市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327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2003

41、28数字电视重点实验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00429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200430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4资料来源: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编制的 2005 年深圳科技年鉴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为了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促进大学、科 研院所和企业的结合,推动产、学、研活动,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商品化水 平,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在工艺、装备、测试、标准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薄 弱环节;提高公用技术和产业横断技术水平, 逐步形成现代化工业技术服务体系; 形成我市高新技术系列产品和名牌产品研究开发能力, 努力实现技术规范与产品

42、标准国际化, 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 联合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局于 1996年 12月30日出台了深圳市工程技术研究开 发中心暂行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在该办法的推动下,截至 2004 年底,全市共认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50 家(见表 3),涉及的领域包括16 通信(5个)、电子和光电子( 4个)、计算机( 5个)、软件(6个)、电子信息( 8 个)、数字电视( 2 个)、新材料( 7 个)、生物及生物工程( 8 个)、机电和医疗 器械( 5 个)。获得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资格认定,将会一次性获得市政 府 300 万元人民币资助。由于我市工程

43、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全部依托企业进行建 设,属于企业内置的机构,由企业自主进行资金、人员和研发项目的配置,所获 得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成果也属企业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迫于商业保密的需 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际没有对外开放。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了公共性。 但是,这种内置式的研发中心在同行业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时, 其公共性就凸现 出来。在联盟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推动同行业的技术研发。因此,当工 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不对外开放时, 我们可将其视为深圳市的研发资源; 当其具 有局部甚至大部的开放性时, 我们将其纳入公共技术平台进行讨论。 这也是值得 研究的课题。值得一提的是, 在国内有依托高校和科

44、研院所进行建设的工程技术 研究开发中心,其公共性是毋须置疑的。表 3 深圳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一览序号1依托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领域通信专业深圳市数字通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34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天玉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医疗器械新材料新材料深圳市医疗电子(监护、医学检验)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电池及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有机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机电深圳市自动化工程(燃烧、罐区、楼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76黎明电脑网络有限公司计算机深圳市电脑网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深圳富康精密电子陶瓷有限公司新材

45、料深圳市功能陶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深圳特发泰科通信有限公司通信深圳市数字传输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深圳市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0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深圳市移动通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1深圳市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电子深圳市电力电气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2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软件深圳市多媒体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3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深圳市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4深圳飞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光电子深圳市光纤通信器件和模块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5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微电子深圳市液晶显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6深圳市冠

46、日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深圳市公用电话通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7迪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信深圳市宽带视频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8深圳市现代计算机有限公司软件深圳市电信应用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9深圳市长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深圳市高分子材料辐射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软件深圳市管理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1深圳科兴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工程深圳市基因工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2深圳绿鹏农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工程深圳市转基因动物(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823深圳豪威真空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新材料深圳市真空工程技术研究开

47、发中心24深圳市经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深圳市卫星通信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5深圳市日海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机电深圳市高速网络物理连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6深圳市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机电深圳市投影显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7深圳市太光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深圳市数字用户环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8生物深圳市生态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芭田生态股份有限公司29深圳市海普瑞药业有限公司生物深圳市天然活性物质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0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深圳市射频识别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深圳市桑夏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深圳市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平台工程技术研究开

48、发中心32深圳市数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深圳市数字电视设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3深圳市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物电子信息深圳市多肽合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4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交互式数字电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5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深圳市网络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6深圳华强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深圳市卫星定位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7新材料深圳市环境友好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38深圳市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深圳市数字电视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9深圳市雅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软件深圳市网络设施资源管理

49、地理信息系统19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0深圳艾科创新微电子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深圳市嵌入式微处理器与系统芯片设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1深圳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生物深圳市生物芯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2深圳市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深圳市嵌入式智能平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3创维数字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数字电视深圳市数字电视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4深圳市卫武光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物深圳市血液制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5深圳冠利达波顿香料有限公司材料深圳市天然香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6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计算机深圳市笔记本电脑增值服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7深圳市海王英特龙

50、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深圳市疫苗工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8深圳市茁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软件深圳市数字电视中间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9深圳市迪威特数字视讯技术有限公司数字电视深圳市数字电视业务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0深圳市新天下集团有限公司计算机深圳市笔记本电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资料来源: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编制的2005 年深圳科技年鉴三、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全面提升我市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实现其增长方式的20 根本转变,经市政府批准,自 2001 年由原市经贸局(现贸工局)提出建设行 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行业平台)的创新设想。 2002 年,我市开始 在优势传统产业

51、内进行试点建设,四年来已建成服装、家具、钟表、电子、 材料、电气、设计等七个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珠宝行业平台也在筹建之 中,部分平台已全部或部分为行业企业或相关企业服务,并初步取得成效, 尤其是深受各行业企业的欢迎,在社会各界乃至全国同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作者深信不疑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我市传统优 势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全面提升相关行业的新产品开发水平从而提高其 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企业群的经济效益、使我市优势传统产 业的产品占有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等,都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行 业公共技术平台的基本情况如表 4 所示。七个行业平台中只有电子检测中

52、心位 于南山区。表 4 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概况一览表(表中金额单位:万元)服装研家具钟表研电子检材料分电气检工业设名称发中心研发院究中心测中心析中心测中心计中心筹建时间2001.62001.1220012001200220012002.9运营时间2003.112002.72002.62002.72003.12002.92004.11资助总额1000140050026601509.1500400资金已使用943.38584.01397.922660816.7750013.052004 年收入388056.4215818210260设计加工、检测认证、检测认证、检测认证、检测认证、产品检测、设计辅助

53、制主要功能人才培 训、人才培 训、钟表加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产品试验造、技术、信息资讯、管理与技人才培训、项目研发设计信息、21管理咨询术咨询、信 息资 讯、 产品研发信息资讯、产品研发、技术咨询设计创新、合作交流场地情况租赁自有租赁租赁政府解决经济效益目前较好,目前较好,目前亏损,目前良好,效果亏损,目前良好,目前较好,前景良好前景乐观前景乐观未来更好前景较好未来更好未来更好一)功能定位:深圳市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由市政府全额或部分拨款支持建设, 肩负着如下职 能:、加强当地基础性研究或原创上游应用技术研究;、通过推动上、中、下游应用技术研究来提升当地产业的竞争水平;、为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

54、供行业技术支持、 教育培训、 性能测试和管 理咨询等全套服务;、完善自主创新链的研发与服务;、孵化高新技术初创型企业以及促进高新技术研发等。二)深圳已建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两种模式:、依托行业协会建设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简称为“协会平台” 。目前, 我市此类平台有服装、家具、钟表、珠宝等 4 个行业平台。“协会平台”的主要特点是:以协会或协会与其他组织的联合体为公共技术 平台的筹建主体,以本行业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管 理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服务内容;以推进各类大型科学仪器和设备、试验 设施、先进加工装备的开放与共用,集中对本行业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共性22 技术项目的

55、开发与研究为技术导向;以提高本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加工工 艺水平、管理水平和实现行业整体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为目的。“协会平台”的优势是:各种检测实验仪器和加工设备的购置,充实了 协会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使协会对企业的服务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增强协会在行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在平台建立初期,可以依赖协会的融资 筹资功能支持平台前期运作;可以充分利用协会与行业内企业的广泛联系与 信息交流,使平台建成后,各种业务能快速推广并进入正常运作状态;平台 与协会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平台和协会的某些功能互相渗透,增加了 平台的赢利点。“协会平台” 的劣势是:因协会缺乏技术人才和技术服务的基础, 筹建公共 技术平台需重新组建技术人才队伍, 故需一定时间才能进入技术服务状态。 如果 协会与其他研究院所或大学合作,也可弥补这一不足。、依托研究院、研究所、各类中心或其他专业研究机构等建设的公共技 术平台,按照贸工局的划分标准,简称为“研究院平台” ,是事业单位。目前, 我市建成的此类公共技术平台有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材料表面分析检测 中心、深圳市电气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研究院平台”的主要其特点是:以深圳原有的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的 研究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