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班级:_ 姓名:_ 拼音词组1. 看拼音,写词语。j lng nu ru xn shng jng yn mn z chung j yn l bin rn 2. 读拼音,写词语。fng f z sh qin x xn shng u zhu chung j zh hu bin rn yun yng fn fng 3. 读拼音,写词语。lnghu f qin dn xio d z(_) (_) (_) (_)l f tu mng x wng jio run(_) (_) (_) (_)4. 我能认真拼读,并且工整书写。shu b sh xin zh zh

2、zhn bi zhung bn yo hung gu z hu yn wn shu hi bn 5. 看拼音,写词语。yn zi j j zng ji l gu shu do (_) (_) (_) (_) (_)zhn gung shn jin u r dng yng p jun(_) (_) (_) (_) (_)形近字词6. 辨字组词。淌(_) 蜜(_) 栋(_) 倘(_) 密(_) 冻(_) 涕(_) 铃(_) 篇(_) 梯(_) 玲(_) 偏(_) 7. 辨字组词。县(_) 且(_) 爪(_) 举(_)具(_) 旦(_) 瓜(_) 爱(_)8. 辨字组词。栋(_) 梯(_) 乘(_)

3、 篇(_)冻(_) 递(_) 乖(_) 遍(_)9. 比一比,再组词。旅(_) 桃(_) 铺(_) 怜(_) 挣(_) 族(_) 挑(_) 捕(_) 冷(_) 争(_)10. 按要求组词。 险(_) 脑(_) 城(_) 摇(_) 检(_) 恼(_) 诚(_) 遥(_) 句子训练营11. 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改成“被”字句)_2独角仙的力气很大,难道不是昆虫里的霸王吗?(改成肯定句)_3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用加点的词造句)_4过过一个小时的认真书写,小明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修改病句)_12. 按要求写句子。1太阳出来了。(改为拟人句)_2我把表

4、弟的头发修了又修。(改为被字句)_3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照样子补充句子)小丽多才多艺,_4他爱读书。他爱写作。(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5我推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到家了。(修改病句)_13. 按要求写句子。(1)我们立刻马上去操场集合。(修改病句)_(2)这种浪费的行为难道不应该制止吗?(改成陈述句)_(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改为“把”字句)_(4)他学习十分用功。他的成绩很优秀。(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_(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很大的享受。(改为感叹句)_(6)例:凌晨四点,牵牛花开放了。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小草出土了。 _14. 根

5、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雪花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_(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_(3)小草从地里长了出来。(仿写拟人句)_(4)人们怎能不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呢?(改为陈述句)_15. 按要求改写句子。1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改为拟人句)_2宇宙另一边的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改为比喻句)_3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用加点词造句)_4语文老师问:“你在想什么呢?(改为转述句)_5读了这篇课文,让我很受启发。(修改病句)_6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缩句)_课内填空16. 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

6、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描写的小朋友们_不同,_不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从中可以感受到各族小朋友之间的_。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这是_代诗人_的作品。此诗通过动静结合,描绘了_的情景,表现了_。3.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_”。我将一直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17. 日积月累。1灯不拨不亮,理_。2在这次龙舟模型制作比赛中,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帮助,我才能获得冠军,正应了那句俗语“一个篱笆三个桩,_”。3山行的作者是_代诗人_。原诗是:_。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_。4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作者是_(国家)作家_。文中写到小女孩

7、_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5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母鸡为了_,请求老屋再站_(多久),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说明老屋具有_的品质。18. 日积月累,填一填。1灯不拨不亮,_。2一个篱笆三个桩,_。3_,最是橙黄橘绿时。4意欲捕鸣蝉,_。5_,霜叶红于二月花。6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_,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19.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宋人有_者。田中_。兔走触株,_。因释其耒而_,冀_。兔不可复得,_。2.守株待兔是一篇_,这则故事告诉我们_。3.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_。4.鹿

8、角和鹿腿说明的道理是:_;同时还告诉我们_。5.池子与河流是一篇用_的形式来表现的寓言故事。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告诉我们_。2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既有“_”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睡”的静态写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_,_”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_的情怀。 3.惠崇春江晚景是_代诗人_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一首_,诗中抓住_、_、_、_、_,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_之情。阅读理解21.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一天,我在

9、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推测(_)激动(_)2在选文最后一段的方框里加上标点。3“我”这样做试验

10、时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想一想,连一连,填一填。做法 目的A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a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B给蜜蜂做上记号 b便于观察C两里外放飞 c与其他蜜蜂区分D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d路远更能说明问题 4“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中的“左右”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_22. 课外阅读。花宴我永远不会忘记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那儿是花的世界。外祖父常常拉着我的手,带我在花丛里漫游。我认识了玫瑰、藤萝、白玉兰,还认识了腊梅、曼陀罗、夹竹桃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外祖父,他给我吃玫瑰酱。那是他在春天里采下花辩,捣碎以后,加糖腌制的。我还记得,外祖父看着我咂咂地吃着,他笑得那样

11、开心。我越吃越高兴,便问外祖父:“所有花的花瓣都能做这样好吃的酱吗?”外祖父告诉我:“美丽的花不一定都能吃。”他指着曼陀罗、夹竹桃说:“那是有毒的,而绣球花有怪味。”以后,我每到外祖父家做客,他都请我吃掺有花儿做的食品,有时候他请我吃藤萝饼,有时候又用萱草花炒菜,还请我喝过香甜的桂花粥。我记得,外祖父说如果有一座花园,他能给我开一百个花宴哩!我还记得,有一次,外祖父送我一串茉莉花的项链。我戴着它,走到哪儿,人们都说:香姑娘来了!”回到家里,妈妈告诉我,茉莉花可以熏茶的。我高兴地把那串茉莉花送给她了。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片永远走不到尽头的世界,那里有花香、色彩和慈爱。1用“

12、每到都”造句。_2在外祖父那里,“我”认识了哪些花?_3外祖父用花给“我”做了哪些食品?_4为什么说“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片永远走不到尽头的世界,那里有花香、色彩和慈爱”?_23. 课内阅读。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

13、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1选文共有_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火烧云_。2“一会儿”、“两三秒”、“忽然”、“一转眼”等词语准确地表明火烧云_。3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有_ 、_ 、_ 、_ 说明作者想象力_ 。4火烧云还会有哪些形状呢?试着发挥你的想象仿照选文写一写吧。_24. 课外阅读。 大墙下的小花苗春风把一粒花种吹到一面墙的阴影里。不久,种子变成了一棵小花苗。大墙外边,小树、小草都长得生机勃勃,只有小花苗又瘦又小,它难过得哭起来。“你干吗哭呀?”蜜蜂问。“我见不到阳光,长得太小了。”“别难过,我替你把大墙推倒!”蜜蜂用力推起来。大墙纹丝不动!小蜜蜂只好飞走了。“你不

14、是也有手和脚吗?靠自己的力量,攀到阳光里去呀!”墙顶上小蜗牛说。是呀,自己细细的藤,就是手和脚呀!小花苗擦去泪水,鼓足勇气,沿着墙壁开始往上爬了有一天,它终于爬上了高高的墙顶。阳光下真温暖!小花苗使劲长,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的花朵。孩子们从大墙下走过,都说 瞧 这棵小花能爬上那么高的大墙 真勇敢1全文共有_个自然段,其中第_段是小花苗和蜜蜂的对话。( )A6;3B5;3C6;42给最后一段选择合适的标点( )A“,。!”B:,!C:“,!”3在大墙的阴影里,小花苗_,它靠自己的_爬到墙顶上以后,小花苗_,孩子们夸小花苗_。( )A又瘦又小很开心;努力;满身披上绿叶;真勇敢B又瘦又小很难过;

15、力量;见到了阳光;真勇敢C又瘦又小很难过;力量;开出鲜红的花朵;真勇敢4假如你是小花苗,爬上了墙顶,你会说些什么?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B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勇敢。C我明白了,蜜蜂和小蜗牛都不是朋友,他们在我困难的时候都不帮助我。2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纸的发明(节选)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

16、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学富五车: 普及: 2人类用文字记录事情,经历了这样的历程:_。A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B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C把文字写到帛上3“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这种书”指哪种书?用“”在文中画出来。4“帛”不能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帛比竹片、木片轻便B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C帛不能被大量生产D帛不方便保存写作26. 按要求写作。结合平时的观察,以“

17、我喜欢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如向日葵、木棉花;也可以写你喜欢的一处景物,如公园、花园、校园;还可以写你喜欢的一个小动物等。要求: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你的观察写下来,并用上有新鲜感的句子;内容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不少于200个字。_27. 按要求写作。请你从下面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兔子 狐狸 老虎 小鸟 小狗 狼 鸡 猴子 山羊要求:1书写工整,语句通顺;2标点正确;3想象丰富,体现特点。_28. 习作训练营。题目: 真有趣提示:1在暑假生活里,你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是游泳,还是与爸爸妈妈一起旅游?

18、是打篮球,还是与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山?仔细回想,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习作。2语言通顺,描写生动有趣,重点体现出“有趣”。_答案1、聚拢 懦弱 欣赏 经验 满足 创举 艳丽 辨认2、仿佛 姿势 谦虚 欣赏 欧洲 创举 智慧 辨认 鸳鸯 芬芳3、浪花 付钱 胆小 独自 理发 透明 希望 较软4、手臂 视线 蜘蛛 准备 装扮 摇晃 规则 火焰 玩耍 海滨5、燕子 聚集 增加 略过 水稻 沾光 山间 偶尔 荡漾 疲倦 6、流淌 蜜蜂 一栋 倘若 秘密 冻手 鼻涕 闹铃 篇目 楼梯 玲珑 偏旁 7、县城 而且 爪子 举起 家具 一旦 瓜子 热爱 8、栋梁 楼梯 乘法 篇章 冷冻 快递 乖巧 遍地 9

19、、旅客 桃花 床铺 可怜 挣脱 民族 挑选 捕鱼 寒冷 争吵10、保险 头脑 城市 摇晃 检查 恼火 诚实 遥远 11、瓢虫被北京人叫作“花大姐”。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是昆虫里的霸王。 凡是对提高成绩有帮助的书籍,我们都应阅读。 经过一个小时的认真书写,小明的作业全部完成。12、太阳公公睡醒了。 表弟的头发被我修了又修。 跳了一支又一支舞,还能边跳舞边唱歌。 他不仅爱读书,还爱写作。 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13、我们马上去操场集合。 这种浪费的行为应该制止。 蒙蒙细雨把人们的衣服淋湿了。 因为他学习十分用功,所以他的成绩很优秀。 这一片沉默真是给了我很大的享受啊! 探出一颗可爱的小脑袋。

20、14、大片大片的雪花像鹅毛一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探出头来。 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 15、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欢快流淌。 宇宙另一边的房子里有个像猴子一样顽皮的孩子。 行人随意在车流中穿梭是很危险的。 语文老师问我在想什么呢? 读了这篇课文,我很受启发。 眼里闪着泪花。16、民族 服装 友爱和团结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清 袁枚 林中牧童想要捕捉鸣蝉 牧童的天真烂漫以及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17、不辩不明 一个好汉三个帮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丹麦 安徒生 五 大火炉

21、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安心孵蛋 二十多天或(二十几天) 善良、乐于助人18、理不辩不明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年好景君须记 忽然闭口立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把把小扇子 一枚枚邮票19、耕者 有株 折颈而死 守株 复得兔 而身为宋国笑 寓言故事 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心存侥幸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中和不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诗歌 贪图一时的安逸和享受只会让才能衰退、磨灭,终将一无所为20、唐 杜甫

22、 燕子飞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舒畅愉悦 宋 苏轼 题画诗 桃花 江水 蒌蒿 芦芽 河豚 热爱21、1 推想 兴奋 2:“!,。”34不能,不能体现语言文字准确性,严谨性。22、1每到中秋时节,我都十分思念远在异地的父母和朋友。2我认识了玫瑰、藤萝、白玉兰、腊梅、曼陀罗、夹竹桃等。3玫瑰酱,藤萝饼,萱草花炒菜,桂花粥。4因为外祖父给了我无穷的关爱,教我认识了许多花。23、1 三 形状的变化 2形状不断地、快速地变化3 马 大狗 小狗 大狮子 丰富 4有的像一条苍龙腾空而起,有的像憨态可掬的海豚,有的像一帆扁舟在乘风破浪,还有的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24、1A2C3B4C25、1 形容读书

23、多,学问大。 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2 A B C 3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4B26、范文: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每天放学时,我总喜欢去我家附近的一家花店,那里摆放着一个铁笼子,里面有几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不停地跳来跳去。小白兔长着一身白白的绒毛,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团白绒绒、圆滚滚的大雪球。眼睛就像两颗红色的宝石嵌在白色的绒毛上,红白相间,非常漂亮。可小灰兔个子比小白兔矮一些,眼睛是黑色的,就像在灰色绒球上嵌了两颗乌黑发亮的黑珍珠。它们小小的鼻子两旁都长着几根翘翘的胡须,一阵微风吹来,胡须还会轻微摆动。它们也有着很长很长、总是直直地竖起来的耳朵,还有着

24、像花瓣一样的三瓣嘴。更为有趣的是它们前腿短小,后腿粗大。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兔子跑起来这么快、一步能跳得那么远,原来是因为它的后腿粗大,所以蹬跳能力极强,我想它们跑下坡就肯定得变成一个大圆球喽!俗话说,兔子尾巴长不了。它们的尾巴果真非常的短,有一种搞笑说法,说兔子尾巴很短是因为被鳖咬断的。小兔子的睡相,真是太可爱了,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是一只兔子呢,我一开始看以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绒球,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兔子在睡觉。我知道胡萝卜和青菜是小兔子的最爱。原本在睡觉的小兔,只要一发现嫩嫩绿绿的青菜,就会马上迎上来。因此我常常拿一些新鲜的叶子引诱他们,它们马上跟踪追击,让我正中下怀。和小兔玩耍一会儿后,我会将这些美味乖乖地送给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小兔三瓣嘴一张一合,配合默契,非常有趣。这些小家伙细嚼慢咽、有滋有味的吃相,常常逗得我开怀大笑。吃饱后的小兔,又会在铁笼子里乱蹦乱跳地锻炼身体呢。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动物小兔子!27、例文:兔子和狐狸话说这天兔子大妈家的萝卜吃完了,兔子大妈就叫小兔子待在家里,自己出去采购萝卜。本来兔子大妈准备去菜市场买萝卜的,可中途看到狐狸居然在卖萝卜,就想过去凑凑热闹,顺便也看个究竟,如果便宜的话,她就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