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册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学内容及目的要求:(一)“数与代数”领域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 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

2、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二)“空间与图形”领域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

3、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单元“游戏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四)“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整理与复习包括整理与复习

4、(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2、 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1) 重视创设生动有趣且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图形的分类:(2) 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3) 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 积极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起始课总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回顾上学期内容与取得的成绩。2、制定学习目标。3、介绍本学期教学的大致内容。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介绍本学期教学的大致内容。2、制定学习目标。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假期过的愉快吗?同学们通过一个假期的休整,以饱满的精神迎来了新的学期。希望我们这学期继续努力,

5、争取更大的成绩。二、回顾旧知识:上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记得吗?三、介绍本学期学习内容及重、难点:学生先自己看书,遇到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和其他同学说说。你们知道本学期咱们都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你们想知道吗?那你们就自己找找答案,看看咱们本学期到底要学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你对这册书里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说说你认为在学习本册内容时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或者在新学期开始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也可以对咱们班提一些希望?对咱们班的同学提一些希望?四、课堂纪律:(学生先说,小组总结,写出来)1、上课要带三宝:数学书,作业本,笔。2、上课铃响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准备好上

6、课。3、别人发言时,坐在座位上并认真倾听。4、有问题时请举手示意,如果同桌间讨论,请轻声讨论,不要影响其他同学。5、上课过程中,不要随便离开自己的座位。6、保持卫生。设置这些纪律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环境。只有彼此尊重对方,我们才会做得更好。五、作业要求:1、每天早读作业(学生轮出)2、新课作业按时、独立完成,不拖拉;有错及时改正。3、作业格式。六、总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努力,就会有更多收获。希望同学们在这学期辛勤劳动,到期末都能收获累累硕果。”板书设计1、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 认识图形3、 小数乘法4、 观察物体5、 小数除法6、 游戏公平7、 认识方程第一单元、

7、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3.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4.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5.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6.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7.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说明:小数的进一步认识是把第一学段结合元、角、分理解的小数的意义拓展到生活更广泛

8、的领域,如用小数表示的身高、体重、时间、温度、面积等。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领域使用的小数,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也是小数与整数的共同的基础,即十进制计数法。所以进一步认识小数,首先要认识小数的数位及其小数的单位。进而才能理解用小数与单名数表示的量和用整数与复名数表示的同一个量之间如何相互转换,也才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之间如何比较大小。小数加减运算的基础是整数的加减运算,为此必须理解小数加减运算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的道理;其次,要理解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以便根据运算的需要决定在小数的末尾是否要添上“0”或去掉“0”。课时分配:第一单元共需11课时。课时分配如下:小数的意义 2课

9、时测量活动 1课时比大小 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购物小票 1课时量体重 1课时歌手大赛 1课时练习二 2课时 机动 1课时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总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3、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具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除了某些商品的标价用到小数外,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说说看,和同学们

10、交流一下。 教师出示书上的一些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数所表示的意思。二、小数的意义(一)学生尝试解决。1、一盒火柴的价格是0.1元,也就是多少钱?一本作业本的价格是3角,也就是多少元?2、一个盒子的宽是0.1米,谁知道这也就是多长?教师鼓励学生猜一猜。师: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不猜“1厘米”?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回答。这个盒子的长是3分米,想一想,也就是多少米?(二)教师引导探索。1、出示一条线段,如果这条线段的长是“1”,请你想办法得到0.1,标出来。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可以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十分之一,也可以用0.1表示。教师再指名进行回答,最后同桌互说

11、。教师:你能表示出0.4吗?学生尝试。集体订正。教师:你能解释为什么1分米可以表示成0.1米,3角可以表示成0.3元?学生进行解答。2、1分也就是多少元?0.02米,也就是多长?猜一猜。能说一说想法吗?学生猜想后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小组讨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是受什么启发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1=1/10 0.3=3/10 0.01=1/100 0.04=4/100说一说你的发现吧。学生根据探索的结果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小数和什么数联系特别紧密?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几个等式吗?你觉得小数是什么样的数?三、运用拓展1、一个

12、正方形是1,平均分成100份,2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吗?20份?2、0.03米就是多长?为什么?0.12米呢?3、这个正方形表示1,把它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 ),也可以表示成( )。如果要表示59份呢?0.013、0.21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0.001米也就是多长?为什么?5毫米也就是多少米?30毫米?四、练习提高1、第6页第1题。2、第6页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书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小数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1、

13、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2、 小组交流3、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4、 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米。5、 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 1 10 0.1 3 10 0.3 1 100 0.01 23 100 0.23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总

14、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复习1、(1)一个为“1”的正方形,怎么样表示0.1?(2)0.1元表示多少钱?(3)0.1米呢?1里有多少个0.1?1里有多少个0.01?2、(1)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多少?(2)把“1”平均分成100份,3份是多少?12份是多少?(3)把“1”平均分成100份,3份是多少?12份是多少?125份是多少?(4)6个0.1是多少?6个0.01?13个0.01

15、?18个0.001?二、探索小数的数位(一)学生自学自学提纲:(投影出示)1、自己写一个小数,并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2、想一想或看书找一找,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把新认识的数位在数的相应位置写出来。3、与你的同桌相互检查学习效果,给完成好的同学画一颗星。(二)学生汇报。1、指名汇报。(1)教师指两到三名学生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汇报。(2)集体订正,学生互评。(3)认识今天新学习的数位“十分位”、“百分位”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教师出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很难测量准确,现在还准备重新测量,到目前,一般都沿用1975年我国测量的数字8848.13米。我们来看这个数,想一想,为什么要用

16、小数?板书:8848.13(1)从左边看,第一个8表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边说边板书数位和计数单位。(2)“1”表示多少?“3”呢?相应的数位应该叫什么?计数单位?三、巩固练习。1、第5页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说一说各数位名称的意义。2、第4页的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第5页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四、数学游戏。课本第4页的数学游戏“涂一涂”。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说,一人涂。五、全课小结。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

17、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 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 分 分 分 数位 位 位 位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教学内容测量活动总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

18、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难点:能正确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具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测量桌子的长、宽、高的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后发现单位不统一。教师: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全部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据,便与比较。二、分组测量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教

19、师在学生进行测量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2、学生测量后思考一下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4)教室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学生测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统一认识。用米作单位时,当测量物体不足一米是,可以用小数表示;或者测量物体在不足整米数时,多出的部分用小数表示。1米=100厘米,26厘米也就是26/100米,可以表示成0.26米。2米1分米中,2米作整数部分1分米是0.1米,2米+0.1米=2.1米,所以2米1分米=2.1米。3、小结。说一说怎样把复名数

20、改写成单名数。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三、活动拓展1、第8页“试一试”第1题和第2题。第一题:一种军舰鸟,翼长2米1分米,还可以怎样表示?体重约1千克500克,用小数怎样表示?骨骼重113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指名板演。113克=( )千克1千克500克=( )千克2米1分米=( )米为什么?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第2题:用小数表示下图的测量结果。(1)让学生说一说读数。(2)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3)集体订正。2、课堂练习:第8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单位换算的方

21、法。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板书设计测量活动1米=10分米7分米是7/10米,也就是0.7米。1米=100厘米45厘米是45/100米,

22、也就是0.45米。教学内容比大小(一)总课时:第(5)课时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具准备图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 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23、板书:1.42米1.38米学生:1.42米表示142厘米,1.38米表示138厘米,142厘米138厘米,所以1.42米1.38米。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879.90教师:这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的?学生:根据数位,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8790所以9.879.90。学生:根据数位,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先看十分位,89,所以9.871.38米9.879.90教学内容比大小(二)总课时:第(6)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

24、历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问题情境1、比较大小。1.26( )2.03 0.23( )0.312、0.2( )0.20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

25、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三、巩固与应用1、第10页练一练5。2、第11页练一练6、7。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3、第11页的数学游戏。四、总结。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1、涂一涂、比一比让学生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2、比较、归纳:让学生自己在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3、 举例说明: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

26、,如0.2元表示2角,元表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板书设计比大小教学内容练习一总课时:第(7)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2、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难点: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出示课题你对小数是怎样认识的?小数和什么样的数关系比较密切?指一名学生回答。如回答不够完整在指名进行补充。二、重点练习1、第12页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2)在进行订正时,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怎么样迅速找到1.5的

27、位置?你是怎样确定C点表示的是什么数?2、第12页第2题。(1)教师提问:有参加过飞机模型制作的吗?怎样评判?使学生明白,哪一架模型飞机飞得时间越长成绩越好。(2)学生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在指名说一说学生比较的方法。3、第13页第5题。教师: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我们来看一看。发现什么问题?学生:他过于马虎,把小数点丢掉了。教师:小数点丢掉了,这个式子还成立吗?教师:看来,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们来帮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4

28、、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先让学生看清楚是以什么为单位,单位间的关系是10进制,还是100或1000进制,可以先化分数在化小数。5、第12页第4题。教师:你们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三、游戏第13页数学游戏。四、总结。第1题: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第2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第3题: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

29、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第4题: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第5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购物小票总课时:第(8)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教学重、难点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

30、题。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出示购物小票。教师:这是一张小明购买物品的购物小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两件物品一共多少元?(售货员收的钱对吗?)酸奶比饼干便宜多少元?饼干比酸奶贵多少元?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1.25+2.41= 3.66-1.25=2、学生自主探究。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4、汇报。(1)涂一涂。学生利用方格纸进行涂一涂进行计算。(2)算一算。指两名学生板演自己的竖式。 1 . 2 5 3 . 6 6 + 2 . 4 1 - 1 . 2 5 3 . 6 6 2 . 4 1教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

31、题要问他吗?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5、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教师: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计算中,只有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一练的第1、2、3、4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进行巡视,个别辅导后进生。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怎样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板书设计购物小票1.25+2.41=3.66(元) 3.66-1.

32、25=2.41(元) 1 . 2 5 3 . 6 6 + 2 . 4 1 - 1 . 2 5 3 . 6 6 2 . 4 1 答: 。教学内容量体重总课时:第(9)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进、退位加减法。难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出示主题图。教师:你能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1、选择你喜

33、欢的问题列式并说明理由。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2、学生自主探究。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4、汇报。让学生板演自己的竖式。教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5、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三、巩固练习1、课本试一试的第1、2题。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进行巡视,个别辅导后进生。2、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第(1)(2)小题,是小数点没有对齐,导致计算错误。第(3)小题,学生可能会出现1.23的结果,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退

34、位减法的计算。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数中的“0”可以曲调,为什么?进一步认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第1、2、3、6题,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怎样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材特意安排了关于小数点后面补“0”的问题,由于在三年级下册以元、角、分为背景学习小数时,商品的标价已经涉及过此类问题,而且学生对此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因此,教材通过智慧老人的一句话“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来解决这一知识点,这在前面小数“比大小”中没有提及。然后,教材安排了一组“试一试”的题目,既巩固练习所学的知识,又引出了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问题。板书设计量体重45.233

35、.4=11.8(千克) 3833.4=4.6(千克) 4 5 . 2 3 8 - 3 3 . 4 - 3 3 . 4 1 1 . 8 4 . 6答: 。教学内容歌手大赛总课时:第(10)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难点: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

36、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教师: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学生: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教师出示问题:谁的总分高?高多少?(1)教师引导学生列算式并进行计算。(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3)集体订正,学生汇报。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三、巩固练习学生解决课本“试一试”、“练一练”的习题。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第1题。学生理解题意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用实物进行演示。第5题。鼓励

37、学生先进行估算,在进行精确计算。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教材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综合列式计算。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教师可以给学生稍作解释。板书设计歌手大赛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8 . 6 5 9 . 4 3 + 0 . 4 - 9 . 0 5 9 . 0 5 0 . 3 8 9.43-(8.65+0.40) = 9.43 -9.05 = 0.38(分) 答: 。教学内容练习二总课时:第(11

38、)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基本练习1、口算。(1)教师出示纸卡进行练习。注意练习和是整数的小数加法,为简便算法作准备。(2)第21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2、笔算(注意练习有连续退位的减法)。第21页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二、指导练习1、第21页第4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看清图示,获取有用的信息。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2、第21页第7题。让学生灵活解

39、决生活中的问题,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虽然小孩的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来没有衣架高,但小孩可以伸出手臂,因此能摘下帽子。3、第21页第3题。(1)引导学生观察每一排数的规律。(2)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3)填写空格。(4)集体订正。三、总结,布置作业1、练习二的第1、6题。板书设计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本单元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2.在分类活动中,认识并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3.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4.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

40、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5.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重点与难点说明:图形的分类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方法。图形的分类不仅是认识图形特征的重要方法,也是整理知识,识别知识之间的关系,把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方法。 结合图形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必须遵循的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三角形按角的特征分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分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三类,但如果追问:这样分有没有重复或遗漏?怎样说明它不重复不遗漏,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又如,三角形按边的特征分类,如果分成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两类,对不对,为什么?对学生

41、也是个需要思考、辩证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还需要辨析它们之间哪些是并列关系,哪些是从属关系。这些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与辩证,对图形的认识才可能得到丰富、深化和发展。 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重在经历测量、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得探索图形规律的直接经验。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重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收集、整理实验结果,发现和描述规律的过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描述:一是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二是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弄清这两种说法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理解“任意”的含义。课时分配:第二单元共需9课时。课时分配如下:图形分类 1课时三角形分类 2

42、课时探索与发现(一) 2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 1课时四边形分类 1课时图形欣赏 1课时 机动 1课时教学内容图形分类总课时:第(1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进行整理归纳,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教学重、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1、 我们学过哪些图形?说一说,分一分。 教学时,学生列举“学过哪些图形”,可能与教材上呈现的不一致,通常可能比教材上的9种图形要多,只要全班同学都接受、都认识,也是可以的。此外,学生针对每一次分类结果表述分类标准时,可能会出现多种“标准”,教师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二、实践

43、活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1、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 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试一试梯形、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梯形沿两个对角一拉,就变形了,他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对拉,图形不改变形状,他具有稳定性。 2、生活中的运用 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分析怎样利用这两种图形特性的优势,避免这样的缺点。 第1题: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坐了”。3、 数学万花筒4、 总结 你对这几种图形又

44、有哪些新的认识? 本课中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了需要学生分类的直观图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分一分”中逐步进行整理;二是对每一次的分类结果,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类别的特征。板书设计图形分类教学内容三角形分类总课时:第(1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具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

45、创设情境。1、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2、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4

46、、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5、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交流成功经验。三、巩固与应用。1、第25页第题,猜三角形。2、画三角形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画一个钝角三角形;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画一个等腰三角形;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厘米,一条直角边是厘米;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3、剪一剪。4、实践活动。四、总结,拓展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拓展:维恩图。一、分一分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2、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