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磁石_第1页
中药知识文库:磁石_第2页
中药知识文库:磁石_第3页
中药知识文库:磁石_第4页
中药知识文库:磁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系列文库磁石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磁石”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磁石【概况】: 异名 玄石(本经),慈石(本草经集注),吸铁石(乾坤生意秘韫),吸针石(纲目),指南石(河北),灵磁石(习称)。基源 磁石为氧化物类尖晶石族矿物。原矿物 磁石正品一般指磁铁矿Magnetitum。历史 磁石原名慈石,最早记载的文献是本经,列为中品。陈藏器释其名曰:“慈石取铁,如慈母之招子,故名。”陶弘景云:“能悬吸针虚连三四为佳。”苏颂谓:“今磁州(现今河北磁县)、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一带)及南海(今广东南海县)傍山中皆有之,磁州者岁贡最佳,能吸铁虚连十数

2、针,或一二斤刀器回转不落者,尤真。”寇宗奭谓:“慈石其色轻紫,石上颇涩,可吸连针铁,俗谓之熁铁石。其玄石,即磁石之黑色者。”又曰:“慈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以上历代本草所述磁石之产地,现今仍是产磁石的主产地,吸铁的性质、颜色以及磁诱导等,均与现今磁石一致。现代对磁石的质量要求,亦认为吸铁能力强者为佳。如果失去吸铁能力者,商品上称为“死磁石”或“呆磁石”,一般认为药效差,不宜药用。亦有地区如徐州误把赤铁矿(赭石)作为磁石出售。主要因产磁石地区地上部分赤铁矿化,即变为赤铁矿了,采挖者分不清所致。形态 磁铁矿属于等轴晶系。单晶体常呈八面体,有时为菱形十二面体。多为致密块状和粒状集合

3、体。铁黑色,有的带有暗蓝的锖色;条痕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硬度5565。性脆。密度5175gcm3。具强磁性。产状 磁铁矿形成于内生热液作用和变质作用过程中。是岩浆成因铁矿床、接触交代铁矿床、气化一高温含稀土铁矿床、沉积变质铁矿床以及一系列与火山作用有关铁矿床中铁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此外,也常见砂矿床中。产地 产于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广东等地。【生药】: 采集 开采后,除去杂石,选择具有吸铁能力者供药用。鉴别 性状 磁石为粒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具棱角。铁黑色或灰黑色,表面不光滑。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体重,质坚硬,难砸碎,断面不平坦。具强磁性至磁性,能吸数

4、根铁针或铁片。新采集者,具土腥气,放置久者气弱,味淡。理化 取磁石粉末约05g,加盐酸10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照下述方法试验。取上清液1ml,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取上清液1ml,加硫氰酸氨试液,即显血红色。取上清液1ml,加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取上清液1ml,加1%邻二氮菲的乙醇溶液数滴,即显深红色。含量:磁石按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规定:含铁(Fe)不得少于50%。加工炮制 常用磁石有磁石和煅磁石两种。磁石:除去杂质,砸碎成粒状,可作煎

5、剂用。入丸、散,须研成细粉过筛,或水飞后晒干用。煅磁石:取已砸成粒状净磁石,置坩埚内,在无烟炉火中煅红透,取出,立即倒入醋盆内淬酥,取出,晾干,研成细粉备用。(每磁石100kg,用醋3040kg)。贮藏 磁石受潮生锈(其中部分氧化亚铁被氧化),磁性减弱,乃至失去吸铁能力而变为死磁石或呆磁石(具吸铁能力强者称为活磁石或灵磁石),影响药效;而不能入药。故须放置干燥处,常用铁屑或泥土包埋,保持其磁性。如已失去磁性者,可与活磁石贮存一起,可使其磁性逐渐恢复。【化学】: 磁石主成分为四氧化三铁FeFe2O4。其中FeO3103%,Fe2O36897%。或含铁724%。此外,常含Ti、V、Cr等元素1。市

6、售品尚含有Mn+、Ca+及SiO22。还含Cd、Co、Cr、Cu、Mn、Ni、Pb、Zn等微量元素3。参考文献 1 南京大学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1978347 2 中药志第4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92 3 药物分析杂志 1983;3(4)241 。【药理】: 磁石具强壮补血和镇静中枢神经作用。可用于缺铁性贫血及神经衰弱失眠等症。参考文献 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59 【药性】: 性味 咸,寒。本经:“辛,寒。”别录:“咸。”药性论:“咸,有小毒。”本草拾遗:“性温,云寒误也。”日华子本草:“甘、涩,平。”中药大辞典:“辛、咸,平。”归经 归肝、心、肾经。纲目:“入肾。”本

7、草经疏:“入足少阴,兼入足厥阴经。”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中药大辞典:“入肾、肝、肺经。”功效 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主治 治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本经:“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热烦满及耳聋。”别录:“养肾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药性论:“补男子肾虚风虚。身强,腰中不利,加而用之。”日华子本草:“治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眼昏,除烦躁。小儿误吞针铁等,即研细末,以筋肉莫令断,与末同吞,下之。”纲目:“明目聪耳,止金疮血。”玉楸药解:“治阳痿脱肛,金疮,肿毒,敛

8、汗止血。”本草从新:“治恐怯怔忡。”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先下,或入丸散。一般不作外用,欲用时,研末撒或调敷。使用注意 多用伤气,不可久服。雷公药对:“柴胡为之使,杀铁毒,消金,恶牡丹、莽草,畏黄石脂。”独孤滔:“伏丹参,养汞,去铜晕。”。【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朱砂,治各种心神不安之证。配紫石英,治肾气不足,肝阳上逆之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配石菖蒲,治阴虚阳亢,头晕头痛。配熟地、五味子,治肾虚不能纳气所引起的气喘。配神曲、光明砂,治肾脏风虚、眼生黑花。配石决明、龙齿,治失眠、惊悸。配黄丹、金银藤,治诸般肿毒。配当归、白芍,治血虚头晕。方选和验方 磁石丸(纲目)治子宫不收,

9、痛不可忍:磁石(酒浸、煅、研末),米糊和丸,梧子大,每卧时滑石汤下40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汤服6g。磁朱丸(纲目)治肾藏风虚,眼生黑花:磁石60g,神曲120g,光明砂30g。上3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梧子。饮服30丸,日3,不禁。磁石丸(圣惠方)补暖水脏,强益气力,明耳目,利腰脚:磁石300g(大火烧令赤,投于醋中淬之7度,细研,水飞过,以好酒200ml,煎如饧),肉苁蓉60g(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木香60g,补骨脂60g(微炒),槟榔60g,肉豆蔻60g(去壳),蛇床子60g。捣罗为末,与磁石煎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20丸。磁石酒(圣济总录)治耳聋耳鸣,常如风水声:磁

10、石(捣碎,绵裹)15g,木通、菖蒲(米泔浸12日,切,焙)各250g。上3味,以绢囊盛,用酒2000ml浸,寒7日,暑3日,每饮15ml,日再。大补肾丸(千金翼方)治肾气虚,腰背疼重:磁石、石斛、茯苓、陈皮、麦门冬、芍药、桂心、牛膝、棘刺各90g,地骨皮90g,人参、当归、五味子、良姜、杜仲各150g,紫菀、干姜各120g,远志45g,干地黄180g,炙甘草60g,水煎服。补肾汤(千金翼方)治肾气不足,心闷悬少气,消渴、痔,一身赤痒,骨疼拘急,咽干耳聋,目前如星火:磁石、生姜、五味子、防风、玄参、牡丹皮、桂心、炙甘草各60g,附子30g,大豆24枚,水煎服。加味肾热汤(医醇剩义)治肾火,口燥咽

11、干,面红耳赤,耳流脓血,不闻人声:磁石、牡蛎、生地黄各12g,白术、白芍、人参各3g,玄参15g,甘草15g。猪肾2枚煎汤代水,煎服。磁石酒(备急千金要方)治丈夫虚劳冷,骨中疼痛,阳气不足阴下疥热:磁石、石斛、泽泻、防风各150g,杜仲、桂心各120g,桑寄生、天雄、黄芪、天门冬各90g,石南60g,狗脊240g,上12味咀,酒800ml浸之,服30ml,渐加至50ml,日再服。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寻疣:磁石30g,石决明18g,紫草根24g,夏枯草12g,鸡血藤24g,全当归9g,赤芍6g,僵蚕9g,防风6g,蜂房12g,炙鳖甲9g,水煎服,721剂为1疗程。”青岛中草药手册:“治神经衰弱

12、,高血压症的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白内障、癫痫等症:煅磁石60g,朱砂30g,神曲120g,共为细粉,以其中30g神曲打糊为10丸,每服6g,日服2次,白水送下。”中草药外治验方选:“治产后子宫脱出不收:灵磁石1块,细腻的磨刀石泥1小碗。制法:将细腻的磨刀石泥倒入锅内,用清水半面盆,煮沸10分钟。待温用。用法:先将温热的磨刀石泥水贮入消毒过的面盆内,次将脱出之子宫全部浸入磨刀石泥水中。旋将灵磁石塞入产妇口中含之,待脱出之子宫全部收入腹内后,即将产妇口中之磁石去掉。”新中医 1977;(5):“治吞咽金属异物(别针、缝衣针、铁钉等):生磁石615g,曾炭(即曾木烧后的木炭,若无,可用一般木

13、炭)36g,蜜糖1530g。上药共研为细末,以蜜糖调和服食,一般1天1次,直至金属异物排出。”广西中医药 1978;(12):“治扁平疣:磁石30g,赫石24g,生牡蛎30g,煅牡蛎30g,赤芍9g,紫草12g,桑叶9g,忍冬藤3g。每日1剂,早服头煎,晚服次煎(女性患者在服药期间,如遇月经来潮应停药,待经净后再服)。”陕西中医 1983;(4):“治瘰疬:磁石、黑芝麻各等份,先将磁石砸碎,黑芝麻用小火炒熟砸碎,均研细末,分别装瓶备用。用2药混合,用食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厚度约03cm,上面覆盖1层油纸,再盖布块,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3次,现用现配。”磁石五草汤(江苏中医 1986;(20)

14、治高血压病:磁石3060g,豨莶草、车前草、小蓟草、夏枯草、益母草各2030g,玄参10g,水煎服。磁石地黄汤(山东中医杂志 1994;(12)治老年耳鸣:磁石40g(先煎),熟地24g,山茱萸12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丹皮9g。水煎2次,各服药汁500ml混合后分早晚饭前各服500ml,日1剂,随证加减。单方应用 千金方:“治阳不起:磁石2500g(研)。清酒6000ml,渍27日,1服30ml,日夜次。”圣济总录:“治小儿惊痫:磁石炼水饮。”千金方:“治金疮、止痛、断血:磁石末敷之。”圣惠方:“治大肠虚冷脱肛:磁石60g(捣碎,淘去赤汁),干蜗牛子100枚(微炒,捣罗为末)。

15、上药,以水300ml,煎磁石15g,至150ml,去滓,调蜗牛末3g服之,日3服。”乾坤生意秘韫:“治诸般肿毒:吸铁石9g,金银藤120g,黄丹240g,香油500g。如常熬膏贴之。”刘涓子鬼遗方:“治金疮肠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90g。为末,以白米饮调2g服,日再服。”古今录验方:“治疔肿:磁石捣为粉,碱、醋和封之,拔根出。”中国民间小单方:“治恶疮:磁石3g,将磁石研细末,调醋敷于患处。”中国民间小单方:“治误吞细针铁针:磁石1小块,将磁石用细线绳绑紧,然后吞入喉中,片刻,取出磁石即可。”食疗 磁石肾羹(圣惠方)治久患耳聋,养肾脏,强骨气:磁石500g(捣研,水淘去赤汁,绵裹),猪肾1对

16、(去脂膜,细切)。以水1000ml,煮磁石取400ml,去磁石,投肾,调和以葱、豉、姜、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并得。三石浸酒方(太平圣惠方)治肾虚:磁石250g,白石英(细研)300g,阳起石180g,上药并捣碎,以水淘清后,用生绢袋盛,以酒2000ml,浸经5日,少量缓服。【医药家论述】: 李时珍纲目:“慈石治肾家诸病,而通耳明目。一士子频病目,渐觉昏暗生翳,时珍用东垣羌活胜风汤加减法与服,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遂如故。盖磁石入肾,镇养真精,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而佐以神曲消化滞气,生熟并用,温养脾胃发生之气。方见孙真人千金神曲丸。”缪希雍本草经疏:“磁石,本经味辛气寒无毒,别录、甄权咸有小毒,大明甘涩平,藏器咸温,今详其用,应是辛咸微温之药,而甘寒非也。其主周痺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者,辛能散风寒,温能通关节,故主之也。咸为水化,能润下软坚,辛能散毒,微温能通行除热,故主大热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