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服务型企业及神华科技创新初论摘要本文基于煤炭、石油、电力、交通运输这些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生产形态、产品效用的差异,提出了生产服务型企业的概念,从生产运营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两类企业科技创新地位、研发机构设置和科技投入等几个方面差别。介绍了神华集团这一集煤炭、铁路、港口、发电为一体的我国最大的能源交通企业集团以机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的典型事例,并以神华集团为依托提出了符合生产服务型企业管理特点的一种科技创新模式。序言与专业科研院所一样,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也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而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收获最终要用科技成果来体现。目前文献资料和媒体所涉及的企
2、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大部分都属于制造业行业范围。在国民经济行业中,除制造业之外的煤炭、石油、电力、交通运输这些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企业的资产、产值和人员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遵从科学研究和科技工作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由于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类型不同,使这类企业的科技创新的特点与制造业企业有很多不同。具体一点讲,由于这类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生产形态、产品效用的差异,形成它们之间科研机构设置、研发活动方式、成果形式以及科技投入水平的不同,所以,也不适于采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情况。现在人们已经对企业科技创新重要性有了清醒地认识,如果进一步了解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过程就会深入
3、理解其特点,所以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所走过的道路。一、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情况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研发支出总额达到5433亿元,其中企业支出部分超过70%,比2008年增加17.7%,占国内生产总值1.62%。随着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也不断增加。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人员454.4万人,企业占48.5%,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1万亿元,同比增长31.2%,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5.7%。这些标志着我国企业科技活动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但是,我们走过的路程并不平坦。1、新中国成立至
4、文革前阶段的情况。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百废待兴,工业落后,科技力量非常薄弱,全国仅有30个科技机构,5万科技人员,后来几年从国外回来3000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补充到国防、工业、医教战线的专业人才队伍。经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工业企业初具规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在国有企业,工人是企业的主人,存在专业化队伍和群众性组织两个层次的科技活动。至60年代初,在国家的努力下形成中科院、大学、国家部委、地方、国防5大科技体系,党和国家提倡崇尚科学文化的社会风尚,科技人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1960年中央提出 “鞍钢宪法”,其核心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
5、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这为群众普遍参与的企业科技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由于企业的生产运行是大部分科研的来源和落脚点,所以生产一线的科技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的基础和特征。尽管在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后企业用人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很多企业仍然坚持了职工广泛参与的科技活动。2、改革开放至 “六五”、“七五”期间的情况。“文革”使我国本身基础就很薄弱的民用科学研究几乎遭到全面的摧毁而进一步拉大了和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国家在“六五”、“七五”期间组织科技攻关,使基础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科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能源交通行业也获得了一大
6、批关键的技术装备,使这些领域的科技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一时期国家提出科技研发项目必须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使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人员都得到了必要的锻炼和提高。从1985年开始,国家提出科研单位要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逐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在开始阶段主要是改革拨款制度和科研院所运行机制,培育科技市场;90年代初,推动科研单位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鼓励科研单位企业化,扶持企业成立科技研发机构,加速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型科研单位和科研型企业的诞生是一种新鲜事物。但是,市场化、商品化带来的对短期效益的追逐也引起了深刻的负面影响。3、从十四大至现阶段的情况。90年代中期,大量引进国外技术,在民用工业领域
7、大量的国外技术取代了国内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我国实现了工业领域的技术装备升级,但是我国自主的科技研发受到了压制,外国公司本土化策略争夺了国内的科技人才。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发展非常缓慢,这种状况的严重性逐渐引起国家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1999年中央做出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决定提出,国有企业要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企业走出困境、发展壮大的关键措施,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6年国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大了对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投入,提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作为首要任务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近几年
8、企业科技创新出现新的势头,企业科技投入、科技人员、申报专利数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加很快。但是企业之间的差距很大,这里面有管理的因素,同时这也与不同的国民经济行业的企业生产形态、产品特点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二、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若干特点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全部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投入已超过全社会投入的70%。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从事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制造业(R&D)活动投入占主要部分,2004年占全部企业的68%。在科技投入强度方面,采矿业为0.47%(如果考虑统计口径的
9、差异,这个数值会更低)、制造业为0.61(其中,医药、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器材、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行业超过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0.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0.17。可以看出,制造业的(R&D)活动投入强度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媒体所报道的,也包括人们所谈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大多是新型的日用消费品、试验设备、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类,这些科技成果都是由制造业企业提供的。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以研发活动为主的技术创新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导向的地位。在市场经济中,制造业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产品的新功能、新效用是更加重要的因素。对于生产设备和
10、生产材料来说,使用者为追求效率而推动生产者的技术指标的不断提高;对于消费品来说,消费者的偏好随市场引导不断变化。由此,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生命周期。新产品投入时的价格优势冲抵了新产品的研制费用,减缓了企业成本的增长压力,使企业获得了新的利润空间。新产品、新技术既可以扩大原有市场的份额,还可以因新功用而开拓新市场。所以,企业不得不根据市场的预测做出企业长期的财务计划来保障产品的更新换代,不得不将企业规划目标的实现归结为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实现。简言之,企业的生产经营围着产品转。二是企业具有独立的技术力量。制造业企业必须设立技术部门,拥有配套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设施,通过专业化的活动来保障合格的产
11、品制造。很显然,这仅仅是企业技术力量支持企业运营的基本功用。为使企业可持续地发展,企业还必须独立地进行风险性的,用于替代原有产品的或者全新应用领域的技术研发。企业亦可以按当前价格购买需要的技术,但这个技术必定是过时或即将过时的,因为购买新技术至少要附加支付别人已经付出的以智力劳动为主的、经过长期试验,甚至是以惨重的失败为代价的开发成本。从收益角度看,也没有任何新技术持有者愿意出让新产品投放时产生的垄断利润。没有独立技术力量的企业是没有长远打算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也一定是无足轻重的。三是研发投入的风险性质。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有新产品问世。新产品研发计划与新产品生产计划紧密
12、衔接,新产品研发资金的筹措必然要比生产资金提前落实,但是研发资金投入的数量显然不能像生产资金那样可以确切的算出。研发投入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的盈亏状况、对市场收益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处理风险与收益关系的人格特质。受到企业发展前景的鼓舞,企业领导人可能会把新产品研发的风险投入列为企业风险投入的首位。研发投入不仅来自于企业的自有资金,如果企业领导人认为新产品带来的收益增长会超过贷款利息,也可能使用贷款及其他融资作为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的风险性质还包括,新技术能否被市场接受、如何将原有的企业技术资源替代,是否会被很快模仿等方面问题。三、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创新若干特点2009年底完成的我
13、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资产是制造业的52.8%,人员是其23.2%,收入是其28.4%,但R&D活动投入仅是其7.0%。制造业企业产出品主要是食品和日常生活消费品、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化工产品、生产运输设备等。但是,煤炭、石油、电力、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产出形态与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石油、煤矿开采企业虽然也提供原油、煤炭产品,但基本上没有改变自然资源的形态和理化属性;还有交通运输企业,其产品是运输对象的位移,这种产品形态基本不变,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这一特点又与电力企业一样。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煤炭、石油、电力、交通运输行业企
14、业处在制造业上游,同时,其所需要的主要技术装备是由制造业作为产出向其提供的。为了与制造业企业区分,我们可以把煤炭、石油、电力、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叫做生产服务性企业,神华的企业大多是这一类的。制造业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丰富繁多的效用,新产品不断提供原有产品不曾有过的效用。但是生产服务性企业产品效用比较单一,煤炭、石油开采企业提供的产品主要用于热能转换或作为初级产品用于进一步加工,对于运输业来说,效用就是客货运输。同时生产服务性企业产品替代性不足。比如,能源交通运输发挥着维系社会存在和人类生存的基本作用,这种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产品难以用其他的产品或服务来替代,企业大多具有公用或公益的性质,市场需求变化
15、比较平稳。由于产品单一、替代性不足即产品差异性不很显著,不存在产品周期特点,所以企业的目标是扩大某种既定需求的市场份额,而不是用新产品去创造新的市场。决定企业市场表现的基础性因素是成本和效率,包括企业环境因素,比如从获得好的资源的条件中得到实惠,但具有普遍意义的是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善,比如,减小成本、提高能力。这就形成了生产服务型企业特定的科技创新的指向和空间。很显然,这就需要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价值链条,分析应该改善或改变哪些条件,并在需要的地方投入科技要素,实现技术高度化。分析生产服务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可以看到如下特点。一是在企业中的地位没有制造业企业那么突出。由于决定生产服务型企业价值的主要因
16、素是成本和效率,并在如何减小成本和提高能力的两个方向上的各个环节活动中得到体现,所以难于以某种生产活动为核心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也就不容易形成稳定的单一类型或专业领域的科技业务或任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分散的,沿生产经营流程存在于装备、工艺和管理三大层面,这三大层面科技活动包含的要素以及评估都存在较强的人的主观性判定的影响,因而科技活动的复杂性特点逐层依次变得突出,由此,开展科技活动中协调人的因素的难度也依次变大。同样简言之,企业的生产经营围着产量转。二是企业较少设立专业科技机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还是市场交易的方式获取技术取决于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容量以及获取技术的投入产出平衡关系。由于生产服
17、务型企业内科技活动分散、范围广,科技的社会化、专业化趋势导致企业采取市场交易的方式获取技术。制造业企业技术持有者往往成为生产服务型企业技术供应商、服务商。与之直接相关的是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研发机构设置情况。在我国能源运输行业里,煤炭行业企业少有设立科技研发机构;石油开采业内部仍然保留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单位技术部门和专业院所的并行设置方式;铁路行业仍是政企合一,直属的科研力量得到保留,但并不直接接受运营单位的科研任务;航空、水运、公路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进退取决于市场表现,为追求效率,企业里一般都不设专门的科研机构,发电厂同此。三是投入强度不如制造业企业。由于技术支持的外部替代,企业科技投
18、入方式经常体现在设备采购、改造和工程建设的技术进步,大多采取跟进式的创新模式。由于一般没有确定的科技业务,某一科技专业领域的活动在空间、时间上延伸不长,对企业内部的科技的投入,不会像制造业企业那样进行集中的、长期的、大规模的投入,而投入的技术领域重点是变动的,企业一般用货币资金进行投入。对于生产服务型企业来说,它的科技活动不是以产品升级为中心,那么它的科技创新的独特功用是什么呢?回到生产服务型企业在竞争环境下,成本、效率是决定性因素,企业价值链的维系需要技术支持,那么其科技创新的目的就是保持技术上的竞争优势,而持续地保持这种优势不可能通过外部购买来代替,要依靠自身的能力。反映在这种优势的一种活
19、的东西是企业能够不断的向外部学习,能够不断地对自身进行评价,进而做出创新决定的能力。企业具有这种科技竞争活力,其先决条件仍然是企业领导者的进取精神,因为缺少了制造业企业直观的科技象征物产品,能否在具有较多的较长期的不确定性情况下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更取决于领导者态度。与制造业企业一样,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竞争力构成除了设备设施类等有形资产,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经常性的科研活动等无形资产以及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习惯风气等企业文化之外,也应该包括企业自己的专业化科技人员这一最重要的要素。一个企业或一个技术部门里人们往往会对优秀的科技人员有所称道,称技术就掌握在他们手上。生产服务型企业仍然需要优秀的科技人员
20、把生产当中的技术问题和发展中的技术需求转化为科技研发专题,通过他们更加细微、深入的活动开展对外技术合作,接收、消化、吸收和改进从外部购买的技术,形成企业自主的技术创新。正如市场的推动下出现的企业型科研单位是科研院所的高级形态一样,通过创新汲取动力必将使企业演变到科研型企业的高级形态。从制度经济学角度,重大技术、技术人员也被称为专用资产,具有投资期长、耐用特点。如果企业需要拥有这种专用资产,不论通过内部生成还是交易换取的方式,都要求企业的技术容纳量适当。容纳量小的情况下,内部生成就会发生技术溢出;容纳量大的情况下,交易获取就会受到技术挤压。这两者情况都会呈现技术投入产出的不平衡。如果在企业内部生
21、成这种资产,形成技术成本内化,为减小管理成本就需要良好的适宜的治理结构;如果通过交易的方式获得这种资产,形成技术成本外化,为减小交易成本就要加强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加强与卖方关系的长期性与熟悉程度。四、神华创建阶段的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特点神华集团是以煤炭、铁路、港口、发电业务为主的特大型国企, 2007年煤炭产销量全国居首。经过十年筹建神华集团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成立,它发展至今的20年间的经历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重大变化。神华所走过的道路也是一条体制机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的道路。(一)神华企业创立与企业创新的环境经历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国那段改革伊始的经济
22、社会生活变化的人,都会对那时能源的短缺以及运输的紧张有非常深刻的感受。1985年当神府东胜煤田刚刚勘探之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予以高度重视,根据这一项目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把其列为跨世纪工程。开放、改革催生神华。至八十年代中期鄂尔多斯地区优质煤田发现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在思想解放运动基础上完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和企业体制改革,有些国民经济部门先行进行尝试性的体制改革已经显出比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更加有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优势。在神东矿区建设之前,已有按原有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实施的、投资巨大的煤矿建设项目,但效果不如预期,管理的方式、方法也不适应改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神
23、东矿区这一关系到21世纪国家动力煤炭生产接续的重大建设再按原有方式由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来主持已显得不太可能。所以说,对还在酝酿之中的神华工程,以国家为主导的创新就已见端倪。当时管理这一项目的国家国民经济综合部门根据那一时期资金的紧张程度、各行业主管部门不同的改革进度、已经明确的企业改革方向、地方政府谋求发展的积极性等具体情况,在项目管理运作过程中打破常规,采取了一些切合实际、不失远见的新做法为项目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其一是统一化管理。国家出钱、国家管钱解决国家关心的重大课题,使资本的来源和意志与社会的意愿得到契合,有效地弱化了体制摩擦影响、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其二是设计按产业链条进行衔接
24、的企业组织。同样是从项目的专有目的出发,通过煤、路、港生产链条构造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其实效是,一方面把原来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业务关系转化为一个企业内部统一经营目标下的不同生产单位之间的生产衔接关系,首次实现了煤炭生产、铁路运输和港口作业的连续运行,实现了系统各部分能力得到均匀发挥的协同优化,使企业生产能力发生了在原行业管理模式下不可出现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使煤炭这一原本经煤炭公司销售进入市场的产品,转变为在企业内部经过铁路运输和港口作业升值后直接进入面向动力煤重点用户需求的市场,简化了交易过程、有效减少了交易成本,实现了准确的目标市场细分化;其三是企业主体功能做必要的强化。具体讲,就是
25、国家选调了一批能源、运输战线上经过长期考验的、富有经验的、优秀的专业领导干部来到企业加强项目的建设,不仅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也使其在发挥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方面具有先天的条件,在项目的运行中密切了与政府、市场和用户的联系。(二)创建初期以企业组织为重点的创新九十年代中期神华组建初期企业领导表现出鲜明的创业劲头和创新意图。这应该与企业领导人经过在体制内长期的观察、体验和个人的特质有很大的关系,从而在具备基本的环境条件时推动了企业创新。其一是在筹备阶段,收购神府、东胜两个煤炭公司,形成管理和生产兼备的企业集团雏形。把神华作为“第一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公司”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了规范的、
26、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告别了国企处处把政府当成婆家的历史,为企业成长为市场竞争主体得到制度和组织上的保障;其二是集团下属生产单位模拟市场经营,进行切合实际的以成本和产量为主的业绩考核,使约束和激励机制得到有效的结合,抑制了国企“所有人缺位”的通病,使企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三是集团实行集中化管理。与当时以纷纷向下分权为主的国企改革特点一样,神华在组建阶段进行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责权利划分以及经营业务职能设置时也发生过相类似的趋势。无疑地,神华选择了“以销售为收入中心、以生产单位为成本中心”的集中化管理是卓尔不群的明智之举,由此带来了超出一般国企的有效的企业执行力和简明的财务结构,
27、加强了对经营风险的控制;其四是神华在神府东胜煤矿建设初期响亮地提出“高产高效”的建设目标,从此神东矿区的建设者也义无反顾地走上我国现代化煤矿开拓之路。这对当时全国统配煤炭企业普遍遭受债务、冗员、低效之累的局面不谛是振聋发聩,开风气之先。正是有这种胸怀和眼界,神东建设者大胆采用与煤炭赋存条件相适应的平硐、斜井开拓“一井一面”大能力综采工作面及与之配套的装备、工艺和生产组织,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煤矿建设和生产技术体系,矿区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树立了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创新重要的里程碑。(三)企业成长中生产与管理技术体系创新一个项目或一个公司有着出色的开局接下去变得暗淡甚至归于沉寂,这是屡见不鲜的。
28、神华除了要在新旧体制间博弈,还要在企业内外各种考验中,摸索、打造一套新的适合实际情况的生产管理技术。在集团成立后的几年,正逢国家财政金融紧缩,基建项目少,企业开工不足。神华领导果断提出“调整矿区建设,加快路港建设”的应对策略,轻装上阵,减缓了资金投入的压力,抓住时机,实现了平稳过渡。在煤矿建设逐步完工、铁路部分线路铺通,但系统能力还尚待完善以及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大型发电用户还来不及提出煤炭订货的状况下,神华通过控股和参股的方式组建了电厂大部分分布在铁路运输沿线的独立的发电企业集团,形成“煤电路港”生产经营闭合的产业链条,开创了神华工程边加紧建设、边进行规模运营的崭新局面。这一创新为改变当时煤炭企
29、业在买方市场中被动局面起到了明显作用,建立了一种煤电联营模式,培育了一支起点高、技术新、管理好的发电业的新生力量。同时,创建了快速建井技术,在产权设计、基建程序、矿井布置、系统配套等方面进行综合创新,改变了煤炭行业矿井建设管理的惯例,大幅缩短了矿井建设周期。神东矿区开创由工业控制、通信、信息管理技术合成的井下自动化技术,实施各矿井自动控制系统联网的信息化工程,形成全矿区统一生产调度指挥下的工作面准备、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贮存装车、搬家倒面以及设备维护和物资供应等环节专业化作业的世界上最大的亿吨级矿区生产模式,使神东矿区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跃居为世界一流水平。一个新组建的前所未有的煤炭、铁路、港口合
30、成集团能否有效运转,也是对神华的严峻考验。随着新建煤炭、铁路、港口逐步形成能力,针对神华的煤炭、铁路、港口不同行业的职工队伍素质、技术装备构成、生产销售组织惯例等方面的特点,通过组织密集的、高强度的生产运输实战练兵,反复打造、磨合队伍,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效的煤路港生产调度系统。神华能直接面对最终用户在于神华之翼神华铁路的运送功能,故由此,铁路运输这一链条价值能否实现仍然是对神华的严峻考验。准格尔煤矿的大准铁路并入前,神华铁路由包神铁路、神朔铁路和朔黄铁路三条线路组成。继1985年包神铁路开工、1987年神朔铁路开工之后,1995年在神华集团成立前后,朔黄铁路控制性工程长梁山遂道开工。此后,朔黄铁
31、路建设运营的一系列的管理和科技创新在我国目前唯一的仍然政企合一的铁路行业引起了巨大震动。与神华煤炭板块创新相同的是,推动创新的领导人深谙旧管理方式的弊端,得出创新是唯一的出路;不同的是,创新基本上是从企业内部自主推动的。其一,在国家的支持下,第一次实现了铁路行业企业为主的多元主体投资,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而且使企业成为市场经营主体具备了必要的前提;其二,首次在国家的铁路建设中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建设运营一体化;其三,根据朔黄的具体条件和特点,首创了“网运分管,条块结合,修程分管,保障综合”的铁路企业运营模式;其四,引入竞争机制,利用社会运力,创造多家联合运营单位共同上线运输的“联合运输”组
32、织方式;其五,进行机构设置改革。取消传统的段一层管理,成立按地域和业务划分的肃宁、原平分公司和机辆分公司,完成对原设计九个站段的管理,形成“两级管理”、“三级核算”的管理体系。国家已在全路推广朔黄铁路管理经验。在朔黄铁路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形成“朔黄重载铁路建设与运营技术”,在勘察设计技术、盐渍土路基修建技术和环境友好工程技术方面填补了我国重载铁路工程相应领域的技术空白。神华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中可以看到神华创新具有一致性的特点:(1)在困境中创新。企业所处的困难环境压力在具有发展的前景及内部具有创新要素的条件下转化为创新动力;(2)大部分创新者身兼具领导和专家的双重身份以及进取型的人格特质。在
33、领导的推动下,形成了从企业机制,到管理模式,再到技术环节的递阶创新;(3)风险性。新技术的实施具有经济风险和管理方面的风险;(4)创新具有连续性。技术上的突破或管理上的改进,都产生于原来的技术或管理掌握的基础之上,从旧至新的创新过程是清楚地看到了由此及彼因果联系的自然而然的提高过程。从另一方面来看,神华也遇到作为生产服务型企业相类似的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大致有,企业科技活动在时间和空间序列上的链条尚不清晰;群众性的科技革新已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但由于缺乏训练,常常把生产问题与专业技术问题、技术革新与科技研发相混淆;技术合作项目管理的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控制难度大,比较被动。在科研队伍和研发
34、机构设置上也存在两难。不设置的话,技术只能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获得,企业技术积累、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存在障碍;设置的话,则要增加企业成本,在专业发展上也与开放的、社会化的方向不一致,而且企业通常的管理方式很可能会窒息创新的活力。此外,精英型领导自身的科技创新会有一种取代效应,可能不利于企业基层的科技激励和稳定地延续。五、神华作为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些设想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迈克尔.波特在竞争理论中把企业科技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进行了专门的阐述,他认为企业长期竞争的优势条件首先是特殊的资源优势,尤其是技术优势,其造成的差异价值大于成本和效率的优势;为取得企业持续的竞争优
35、势就必需时时求变,持续创新。作为大型的生产服务型企业的神华要想不停下创新脚步,就势必要打破常规的科技管理习惯,尝试构建新型的科技管理模式。经过前面的回顾和分析,把神华作为大型的生产服务型企业来看待,再次设定其科技目标、功能、与企业价值链关系以及发展方向:(1)以煤电路港为一体的能源运输综合性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功能单一、替代性不足的特点,科技目标以应用先进的科技为主,保持企业成本、效率的优势;(2)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要素配置同企业价值链相衔接,呈分散延续型配置,形成结构化动态的科技价值链;(3)企业自主进行科技人员准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活动,与专业科研力量合作进行研发活动并能进行平行的交流和沟通,
36、实现企业相关产业的技术高度化;(4)通过资本联系与相关行业优秀的专业科技力量形成联系,实现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技术延伸。具体的建议如下所述。 (一)树立科技创新分层负责制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活动的形式分散,取得的效果包含其它的要素作用,科技投入贡献在财务账面上难以进行分解单独反映,使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贡献的评估具有较多不确定性。人们对科技的重要性的看法并无异议。但是能否从科技活动贯穿企业的整体性和科技本身的独立性的特点来定位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工作的地位,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选择。可以借鉴的是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负责制的模式,尝试把企业各层的科技活动进行梳理,建立技术负责模式。技术负责内容从集团向下可以分为
37、三个层次,资本经营层的科技战略方向确定、科技资源配置、科技研发投资风险和收益判别及决策等方面内容;经营管理层的重大科技应用决策、重大科技项目方案确定、投资、基本建设等方面技术进步内容以及基于产运销一体化模式下的技术专业化发展趋势对策;基层生产层的设备采购、技改、科技研发项目活动。(二)实行业务化的科技创新工作在这里业务的含义不是指经营一类,而是企业内部的一些专门化的管理工作,指在上下级单位和母子公司之间都对应的设立,内容成体系,工作要求标准、绩效考核定量。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业务的建立首先要进行全过程的整体性的评价。主要是,对企业技术体系构造的设计,企业技术状况的评价,企业技术供需状况的
38、评价(即对技术短缺的确定,对采取社会化服务或自主研发等获取技术方式的选择),对科技创新活动形态和科技研发项目管理方式的评价,不同层次科技人员角色、功能的设计。制造业企业的科技业务非常清晰,以新产品为依托。但在生产服务型企业,由于专业化的科技项目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以项目为依托难以设立业务。对于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科技体系建设及其任务是多方面的,除了科技研发活动外,新技术推广应用、知识产权工作、基层或生产一线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科技交流、培训这些活动本身具备企业业务活动的特点,都可以设立为日常业务。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可以提供一些成本空间,通过设立业务的方式把科技工作确定下来,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就
39、使科技工作有了稳定的管理载体和延续的时空,实现成果积累、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三)开展充满活力、根基扎实的企业科技研发活动由于生产服务型企业往往不设科技研发机构,首先要建立比较合适的科技研发项目的概念,确定科研项目的要件:(1)将所提出的问题提炼、归纳成被认可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现代科学技术范畴的专业问题;(2)科研活动要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和应用三个环节。理性的认识、科学的工作是科研活动必要的特点,能够客观地展示研究过程甚至比得到结果还重要;(3)科研过程及成果可专业化评价,特别是可量化地评价,并过程可重现、成果可移植;(4)存在一个或几个在研究中认知发生飞跃的人物,俗称“手里有技术”的人,
40、他们就是科研的主体,并通过他们持续的活动使企业科研呈现不断积累和提高的充满生机的循环上升状态;(5)与其效益相适应的资金投入分析计算,尽量减小投入的风险。要形成与管理程序相一致的循序渐进的研发项目过程。不论费用额度的大小,所有的科技研发都是一种投资活动,所以一样要有与投资项目管理相一致的、按照不同阶段来划分的批准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和审核、正式开展研发等管理程序。项目的前期工作质量将决定项目的质量好坏和目标能否实现,调研、预研所用时间一般占研发时间的50%70%,投入的人力和资金也很多,但是生产服务型企业专业科技人员较少,而在这一阶段外部的专业人员又难以参与,所以企业需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
41、保证前期工作质量。生产服务型企业科技研发活动可以分为生产设备设施建设过程活动及其运用过程活动两种类型。在前一过程,解决技术问题大多通过以专业院所为主的科技研发或技术推广的形式,内部替代性较差;在后一过程,技术问题多样化、复合化,这些技术问题现象与现有的技术分类不见得存在一一地对应,所以外部替代性较差,企业内部的全程参与显得更加重要,以基层管理人员、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活动为主的群众性科技革新成为重要形式。如果企业不设科技研发机构,可以通过培训来培养企业多面手的科研人员。培训的范围可以包括一线的技术人员、技工和科技管理人员;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参与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专门到研究院所参与有关的试验研究;培训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技术侧面和深度以供选择,对于科技管理人员、群众性技术活动表现突出人员和可能参与科技研发项目人员以及素质较好的技工需要按正式的要求完成科研作业,并在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三班主任工作计划15篇
- 社会实践基地课程设计
- 2025版矿石资源整合与开发合同6篇
- 2025版个人艺术品抵押贷款合同范本3篇
- 绿化植树合同
- 年度个人销售工作总结
- 委托技术开发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班组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协议3篇
- 教学第一周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互联网平台用户权益赔偿合同3篇
- 蜜雪冰城合作加盟合同
- 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外科的工作计划和建议外科工作计划
- 陪诊培训课件
- 医疗行业销售内勤工作汇报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兼职客服签约合同范例
- 【初中地理】《世界的聚落》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2锅炉炉膛内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方案
-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制度
- 2023年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