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抗震救灾感想_第1页
士兵抗震救灾感想_第2页
士兵抗震救灾感想_第3页
士兵抗震救灾感想_第4页
士兵抗震救灾感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士兵抗震救灾感想灾难总是这样残酷的突如其来。 在你看了士兵们拼尽全力去抗震救灾的时候,有些什么感想呢?今天整理了士兵抗震救灾后感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士兵抗震救灾后感想篇一5 月 12 日午间,四川汶川发生7.8 级地震。此次地震非比寻常:云南、海南、四川、湖南、重庆、江西、湖北、北京、甘肃、山西、内蒙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影响面之广,实为罕见。 同时也给事发地带来痛哭与灾害, 也给我们中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也给我们军人又出了个难题。作为一名军人,哪里有危险我们就应该到哪里去。看到灾区人们所承受的巨大悲痛,自已恨不得冲上救灾现场。 抗震救灾,众志成诚 。每次看时全身的血液都在澎湃,血管感觉在里

2、面沸腾,燃烧,奔放,离灾区四川汶川那么远,做为中国军人的一名子弟兵,军人,很想挺身而出冲锋到地震灾区最前线,用自己的双手肩膀,去救被困在瓦砾下的孩子,看着屏幕上那倒塌楼房板上的血迹,听着解救现场传来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声, 感受全国及世界各地伸出的援助之手。或许还有惊惶失措,或许还有惊悚无言。但人们的温情、爱心和理性也开始大面积汇聚在一起。看到从震感中沉静下来的人们,他们迅速通过手机、网络互致问候、擅自珍重 ;灾区状况在第一时间以DV、手机摄像等形式遍布网络,激发更多的关切、驻留更多的情义;在网络论坛,向灾区人民表达慰问、向死难者志哀的帖子业已人流如堵;灾难中的求生方式、 注意事项早早地挂上门户网

3、站的首页短短时间内,这样的情怀细织密缝, 这样的行动此起彼伏。 看到这样的情景,人们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守望相助的担当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着冷静和坚强。我相信: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的温,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的中国军人,人民子弟兵同胞,再加上我们这些真心的祈福,中国会好起来的,四川的汶川会在次出现在世界面前。 灾情是命令,时间是生命 。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于我们军人考验,每一次灾难也是对于公民精神的试探,人们在军人光荣使命的鼓舞下,怀着同一个信念,走到一起。于长歌当哭之中, 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公民社会的孜孜成长,其中所彰显的自组织意识和推己及人的普世情怀令人感念。于慌乱中坚毅

4、、 于悲痛中自持、 于行动中凛然向前这场灾难中,因为有了这样有关切、有行动的积极公民,而无惧世事无常。灾难总是难免的,它与人类如影随形,是我们命运的一部分。其中所见证的既有自然界的乖戾,也有人类的渺小。但人类不屈不挠、繁衍生息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仍然有一种艰难的拯救性力量存在,那就是这次四川汶川,风雨中的坚持、逆境中的坚韧和守望中的相知相守、不离不弃。他们正是依靠着这颗或许微弱却又蔚为壮大的精神火种,我们才得以在彼此的眼中看到自己、找到温暖,并积蓄奋发向前的力量。靠近我,温暖你。在灾区的混乱中有一名前线救灾战友说: 每一个人都是这广阔大陆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们军人的损失,因为你们是包孕

5、在人类之中的,而我们是你们的守护者。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每一个人敲响。约翰堂恩的诗句历经岁月风尘,至今余音绕梁,理应成为我们对待灾难以及灾区人民的 启示录 。勿庸置疑,这是我们从灾难的巨大阴影中突围而出的唯一道路。世事无常而人类有常 ;生死无住而信义有住 ;地震惯于长夜过春时,而一个有情有义的公民社会却永远敢于怒向刀从觅小诗, 以行动兑现爱心,以灾难砥砺精神。每一次灾难的发生,都不应只是痛苦和遗恨的深渊,还应是沉着和坚定的传播之地, 更应是营造公民社会高地的一次珍贵的路演。 我们军人置身其间, 既是悲切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当是无可逃遁的行动者和担当者的事实。 7.8 级大地震无可挽回的发生

6、了,灾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我作为一名军人,虽然这次我没有参加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但我的心时时刻刻在关注他们,我相信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唇亡齿寒的同胞,人们有太多的道义责任,奉献至诚爱心、缓解灾区凄切、连结救助之网,与灾区人民共经风雨、共同进退。地震中国,对应着情义中国,天变不足惧,锻练出有素的公民社会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足以抵御任何风霜。作为一名军人, 因为军人从来就不是个可以要求公平的职业, 更多的时候,只有放弃了,抛弃了才可以成全更多的团队利益,正因为这样,当已经将不抛弃,不放弃,渗透到血液的军人们,在某一时刻他们的放弃更容易让人为之喝彩和感动。士兵抗震救灾后感想篇二首先我很感谢组

7、织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参加5.12 四川汶川县抗震救灾的任务记得那次我还在支队参加班长培训。到了培训的第 4 天。也就是5 月 12 号,中午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说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 级大地震。当时的心情一下坠落下来。 。好难过。随后便没想太多。下午继续训练。到了晚上 2 点 10 分的时候。警铃响了。当时还以为哪里着火了。结果集合的时候, 领导从我们 40 多个战士里面挑出了 18 个战士,说要去四川。自己一下蒙了。 。 接到命令后,队长给我们 20 分钟整理好个人的物品, 准备出发 .17 分钟后,我就打好出发的行囊,准备起程。在路山我想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因为走的时候是晚上我怕打扰他

8、休息。 所以等到我们上飞机到达成都的时候才把短信发出去。到达成都的时候是 13 号早上 9 点。随即,我们没有停留继续前进,一直做车到了晚上 6 点多天快黑了, 在次之前我门都是吃盒饼干和一 瓶矿泉水。连夜赶路。直希望早些到达目的地。 。由于海拔 1000 多米的映秀鎮,位于213国道要地,具有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典型地貌特征山高溝深,道路崎嶇难行。 在加上我们每个战士身上都背有重型的救援器材。 因此走起山水来多更加艰难,走到山边的时候下面是滔滔奔涌的岷江水,上面是搖搖欲墜的峭壁石, 腳下是泥泞的砂石和雨水沖刷下來的淤泥我们都是紧贴着峭壁, 一个贴着一个快速前进。 可是身上那 40 多公斤重背

9、囊却使勁地把我們往外拽。 泥石流和余震又总是不約而至,走完了一段路后发现好多人的鞋,被粘在了淤泥中。走到距离映秀镇约 20 多公里的地方遇到了一次余震。刚好那天是夜晚3 点多,。加上我们的手电比较少。东西比较重就把装备拆开。 一个个接力运过去。在运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余震。我当时站在石头上帮忙。感觉脚下在震动就叫他们走开。随后回头一看。 上面一快直径约2 米的大石头从上面滚了下来。 不少战士因为没灯看不见就乱跳。侥幸的这次没有人员伤亡。 只有几个没来的急撤开的人员脚被碎石砸伤了。随后总队领导看次情对我们不利就地休息了两小时。四川的天气特别怪。白天大太阳。 晚上却冷的露珠一滴一滴的出现。睡在地上只看

10、到好多战士在那打抖。翻来翻去。我也因此没睡,站起来来回走了一个小时多。从都江堰到映秀,滿目尽是廢墟,但是悲痛之余让人更感欣慰。一路上,各种被砸毁的車輛多达数千辆。尽管大部分車主不在,可却沒有一個行人打車輛或車内貴重物品的主意。走了大约50 多公里的路程。终于到达目的地。映秀镇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还以为在做梦或者是这里在拍电影什么的。不敢相信自眼睛看到的一切.一座死亡之城,恐怖。凄凉。悲惨。我门到达的时间是14 号下午 5 点。走了两天一夜的山路终于到了。同志们,我们部队就是要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切想着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这是在开始救援的前几一分钟

11、, 我们支队长对我说的话。 。感觉很沉重。任务很艰巨,我想我们大家都一样,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我们已经是又饿又累又困了。可是大家对次毫无知觉。而且还精神百倍。拿好了个人需要携带的装备,就开始了这未知的搜救任务。在搜救的过程中。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都叫是痛心,特别是去学校搜救的时候。 用手轻轻的搬开几快砖头。 就能看见几具学生的尸体,可悲啊。天那,。这么年轻的生命, 就在那一瞬间。 消失,当时 我抱出一个学生尸体的时间。 掉眼泪了,绞心的痛。在映秀呆了 5 天,接到命令,确定没有活人的情况下我们消防开始返回, 回来的途中眼睛一直望着后面,看着学校。山上。和武警交通部队的战友们。不同的事物,和人,

12、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恐惧的山,阴森森的小镇,提心吊胆,担心战友们,他们无私奉献,却忘了自己的生命。 悬挂半空,我的心凉了。 .只能默默的祈祷。希望他们也能平安。回到部队,回到家乡,回到父母的身边。在次对个位朋友提点小建议.1、不要相信谣言,更不要散布谣言,请大家多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2、也不要去埋怨地震预测,因为全世界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科学家能够准确及时预测。3、我们的部队动作已经很快,因为道路和天气的原因不能及时赶到或者空降到某些区域,希望得到理解。4、大家现在不但可以捐款,还可以去义务献血,这个时候除了资金,还需要血液。太多太多。的忧伤,悲哀,现在的心情依然沉重。这次的经历给了我

13、很大帮助。又教会了我很多,。懂得了很多。但是,希望在以后或来世在也不要遇见次类事件,永远。士兵抗震救灾后感想篇三5.12 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投入到抗震救灾当中去。 作为人民子弟兵, 到灾区一线抗震救灾,责无旁贷。我很荣幸,作为我院抗震救灾技术支援队的一员,奔赴四川绵阳、北川等地,参加抗震救灾,为灾区人民、援建部队、援建单位提供饮用水和淋浴,履行一个军人神圣的使命。我首先在唐家山堰塞湖疏散撤离游仙区城市学院临时安置点为灾民提供饮用水。 期间,我们和普通灾民一样, 同吃同睡。时值盛夏,帐篷里地面是潮湿的泥沙,周围又不透风,到了晚上,白天被暴晒的地面升腾

14、起的蒸汽充满了整个帐篷,我们在里面无异于在蒸笼里一般。同时,因为工作需要,我们必须早起晚睡,条件非常艰苦。此后,我又被调到北川镇擂鼓镇供水点抗灾。 这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供水点,由于供水量大,我们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晚上十点多才能睡觉。供水点在路边,每天过往的车辆非常多,大部分又都是救灾部队、援建单位的重型车辆,通宵作业,声音非常大,同时,帐篷里闷热异常,所以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眠。但是,我始终保持着一个高昂的斗志,全力付出,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里,为灾区人民多做一些实事。在抗震救灾期间, 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我们出发抗灾,院领导亲自给我们送行,单位领导安排好

15、后方事务;在灾区期间,各级领导前来慰问指导,与我们通吃同住,身先士卒 ;抗灾救灾回来,院领导又亲自迎接,这些,都让我们感动,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动力,深感我们做得还太少。回想这一段特殊的时光,感慨颇多。首先,对于抗震救灾, 应该保持一个积极心态。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次地震范围广、威力大,救灾任务尤其繁重,每一个军人在履行好本职岗位的同时, 都应当做好奔赴一线抗震救灾的准备。 对于我来说,能够被派到一线,是上级领导的信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所以,接到命令后,我很愉快地就做好了准备,马上出发。在灾区的二十多天时间里, 尽管自然条件有些艰

16、苦, 我也始终保持了一个积极平常的心态。第二,尽自己所能,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尽管我们的抗震救灾行动不是在最前线,但是我们的岗位同样重要。士兵抗震救灾后感想篇四首先我很感谢组织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参加5.12 四川汶川县抗震救灾的任务记得那次我还在支队参加班长培训。到了培训的第 4 天。也就是5 月 12 号,中午我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说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 级大地震。当时的心情一下坠落下来。 。好难过。随后便没想太多。下午继续训练。到了晚上 2 点 10 分的时候。警铃响了。当时还以为哪里着火了。结果集合的时候, 领导从我们 40 多个战士里面挑出了 18 个战士,说要去四川,

17、 。自己一下蒙了。 接到命令后,队长给我们 20 分钟整理好个人的物品, 准备出发 .17 分钟后,我就打好出发的行囊,准备起程。在路山我想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因为走的时候是晚上我怕打扰他休息。 所以等到我们上飞机到达成都的时候才把短信发出去。到达成都的时候是 13 号早上 9 点。随即,我们没有停留继续前进,一直做车到了晚上 6 点多天快黑了, 在次之前我门都是吃盒饼干和一 瓶矿泉水。连夜赶路。,直希望早些到达目的地。 。由于海拔 1000 多米的映秀鎮,位于 213 国道要地,具有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典型地貌特征山高溝深, 道路崎嶇难行。 在加上我们每个战士身上都背有重型的救援器材。 因此

18、走起山水来多更加艰难, 走到山边的时候下面是滔滔奔涌的岷江水, 上面是搖搖欲墜的峭壁石, 腳下是泥泞的砂石和雨水沖刷下來的淤泥我们都是紧贴着峭壁, 一个贴着一个快速前进。可是身上那 40 多公斤重背囊却使勁地把我們往外拽。 泥石流和余震又总是不約而至,走完了一段路后发现好多人的鞋,被粘在了淤泥中。 走到距离映秀镇约 20 多公里的地方遇到了一次余震。刚好那天是夜晚 3 点多,。加上我们的手电比较少。 东西比较重就把装备拆开。一个个 接力运过去。在运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余震。我当时站在石头上帮忙。感觉脚下在震动就叫他们走开。随后回头一看。上面一快直径约 2 米的大石头从上面滚了下来。 不少战士因为没

19、灯看不见就乱跳。 侥幸的这次没有人员伤亡。 只有几个没来的急撤开的人员脚被碎石砸伤了。 随后总队领导看次情对我们不利就地休息了两小时。四川的天气特别怪。白天大太阳。晚上却冷的露珠一滴一滴的出现。睡在地上只看到好多战士在那打抖。翻来翻去。我也因此没睡,站起来来回走了一个小时多。从都江堰到映秀,滿目尽是廢墟,但是悲痛之余让人更感欣慰。一路上,各种被砸毁的車輛多达数千辆。尽管大部分車主不在,可却沒有一個行人打車輛或車内貴重物品的主意。走了大约 50 多公里的路程。终于到达目的地。映秀镇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还以为在做梦或者是这里在拍电影什么的。不敢相信自眼睛看到的一切 .一座死亡之城,恐怖。凄凉。悲惨。我门到达的时间是 14 号下午 5 点。走了两天一夜的山路终于到了。同志们,我们部队就是要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切想着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这是在开始救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