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江山多娇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研讨课教案_18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江山多娇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研讨课教案_18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江山多娇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研讨课教案_18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江山多娇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研讨课教案_18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记承天诗夜游教案学习目标1 疏通课文,积累常见文言词句。2 品味描写月色的语句,获得审美体验。3 理解“闲”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闲”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导入:大家猜猜它是谁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 一位在政治上屡遭贬谪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他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记承天诗夜游来走进其文贴近其心,来感受他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二、朗读 (自由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韵味预习成果

2、展示:(一)找生字,读准音(每词2分)解( )衣 藻荇( )遂( )至 未寝( ) 柏( )藻荇( )(二)划分节奏(前两句各划三处,最后一句划一处。)( 每句5分)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拖音朗读,读出古文味(每段10分)请把“念”“但”“盖”三个字采用拖音的方法来读,读出古文的味道来。二、译读读懂词句,先读再展示重点字意和句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3、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展示加点字意和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这样的闲人罢了追问: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纵观全文首先接着最后(预设答案:首先记夜游之事,接着写月夜美景,最后抒人生感慨)三、美读 欣赏“一景之妙”1. 找:苏轼和张怀民赏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盖竹柏影也。2赏 :这几句写了 哪些景物?用了什么写法?突出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预设答案:把月色比成积水空明(正) 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静) 把竹柏比成藻荇交横(侧) 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动)3、品:说说你读出一个怎样的世界?预设答案:冰清玉洁 皎洁空灵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的世界四、悟读 揣摩“一感之妙”1. 看着这样的美景,东坡发了什么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 作者称两人为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预设答案:月色入户门庭冷落 念无与乐者交游之稀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点明其闲追问:“闲”有哪些深刻的含义?怎样理解闲人? 了解背景:知识撷萃 元丰二

5、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坡上开荒种地,有时游乐于山水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 元丰六年,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心胸坦然,常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他与苏轼素有来往、志同道合。了解背景后小组交流:预设答案:1、反映作者当时身为闲官的现实2、能够寄情山水,有心欣赏自然美景,是一种欣喜、一种安闲自适的心境。3、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慨叹。闲人:“清闲之人” “闲情逸致、乐观旷达之人” “不汲汲于名利、聊以自慰之人”追

6、问: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贬谪的落寞,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旷达五、深读-谈收获(从内容、写法、思想、做人等方面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过渡:苏轼可谓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你还知道苏轼的哪些诗词名句六、延读 -感悟作者博大胸怀1、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苏轼西湖饮酒,天下大雨,他并为此感到扫兴,反而认为雨后的西湖别有一番风味)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元丰三年被贬黄州,并未消沉反而写出这样乐观的人生之歌)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被贬岭南,不得签署文书,他也为消沉反而热爱上了岭南)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教师举例分析苏轼诗句,以便学生能进一步的体会苏轼博大的胸怀小结:他这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超然的精神境界让我由衷的感到尊敬和佩服。小结过渡:苏轼是一个满腹经纶烦人天才人物,虽年少成名但命运多舛,北宋政治上多党之争让他屡遭贬谪,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逆境中他并未沉沦,反而将他文学上的天才完全激发出来,写出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七、推荐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别徐州赠刘景文 和子由渑池怀古 水调歌头黄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