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基因工程学人造玉蜀黍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库搜集更多文档请点击/ljk99* 古代基因工程学 人造玉蜀黍 古代基因工程学-人造玉蜀黍古代基因工程学-人造玉蜀黍2010-10-16 05:37汤姆.斯丹迪奇2010/10/02为了让植物生长,谷粒必须从穗轴上被取下,以足够的间隔分开种植-这项工作只有人类才做得到。简言之,随著玉蜀黍穗愈长愈大,这种植物最后必须完全仰赖人类才能继续存在。【前言】历史大口吃结合各种领域的观念,从基因到考古、从人类学到经济学,并且把食物看成科技产物的成果,成为一本从食物看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香气四溢的物史书。古代基因工程学-人造玉
2、蜀黍maize(玉蜀黍),在美国通常被称为corn(玉米),提供了最好的实例,说明驯化的作物无疑是人类的创作。野生植物与驯化植物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明确而固定的。相反地,植物涵盖了一整个连续变化的范围:从百分之百的野生植物,到有些特征被修改过以配合人类需求的驯化植物,到完全驯化、只能在人类协助下繁殖的植物。玉蜀黍属于最后这个范畴,它是人类培育的结果:人们让一连串偶发的基因突变代代遗传下去,使它从一种简单的禾本科植物,转变成一种奇异而巨大的突变体,再也无法生存于野外。玉蜀黍源自墨西哥类蜀黍(teosinte),后者是现今墨西哥地区原产的一种野草。这两种植物的外貌迥异,但结果证明,仅仅是几个基因突变
3、,便足以将其中一种转变成另一种。墨西哥类蜀黍与玉蜀黍之间的明显差异之一,是前者的谷穗含有两排谷粒,谷粒有硬壳(又称颖苞 glume)包覆,以保护内部可食的颗粒。这些颖苞的大小由单一的基因控制,现代遗传学家称之为tga1,这个基因的突变造成谷粒外露。这表示谷粒比较不可能完好无缺地穿过动物的消化道,而使突变的植株(相较于未突变者)在繁殖上屈居劣势-至少在大自然的正常安排下是如此。然而,对搜寻食物的人来说,外露的谷粒却让墨西哥类蜀黍远较具吸引力,因为在吃下它之前,不需要先剥除颖苞。藉由只采集有外露谷粒的变种植株,然后将其中一些谷粒当成种子播下,原始的农夫可以提高有外露谷粒的植株的比例。简言之,tga
4、1的突变使墨西哥类蜀黍较难在野外存活,但也让它们更能吸引人类,而后者会让这种突变遗传下去。(玉蜀黍的颖苞不断变薄变软,以至于到今天,只有当它们卡在你的齿缝间时,你才会注意到它们。它们就是包覆著每颗玉米粒的那层丝滑而透明的薄膜。)墨西哥类蜀黍和玉蜀黍之间的另一个显著差异,在于这两种植物的整体结构,亦称构造(architecture)。构造决定了雄性与雌性生殖器官(即所谓的花序 inflorescences)的位置和数目。墨西哥类蜀黍的构造是高度分岔的,有好几支茎,每支茎上有一支雄花序(tassel)和好几支雌花序(也就是穗 ears)。相对地,玉蜀黍只有一根没分岔的茎,顶端有一支雄花,而在茎的一
5、半高处,有数量远较为少、但尺寸远较为大的雌穗,包裹在叶状外壳中。玉黍蜀通常只长一支雌穗,但某些玉蜀黍品种可能会长两、三支。这种构造上的改变,似乎是某个叫做tb1的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从植物的观点来看,这个突变是桩坏事:它使受精(来自雄花的花粉必须设法降到雌穗上)变得更困难。但从人类的观点来看,这却是非常有助益的突变,因为少量的大穗比多量的小穗更容易采集。于是,原始的农夫比较可能会从这种突变过的植株上摘取玉米穗。藉由播下其谷粒当种子,人类让另一种突变遗传下去,最后形成一种较差的植物,但却是更好的食物。由于较接近地面,雌穗也更接近营养来源,因而可能长得更硕大。再一次地,人类的挑选引导了这个过程。当
6、原始农夫采集原始的玉蜀黍穗时,他们会偏好穗实较大的植株,而来自那些穗的玉米粒又会被用作种子。以这种方式,造成较大的穗与较多谷粒的突变将被保留到后代,于是玉米穗一代比一代长得更大,最后变成玉米穗轴(corn cob)。我们可以在考古记录中清楚看到这个发展:在墨西哥的一座洞窟里,发现了一连串的玉米穗轴,其长度从一公分一直增加到二十公分。同样地,这个玉蜀黍吸引人类的特征,却使它在野外更难存活。长著一支大穗的植株无法年复一年地自行繁殖,因为当穗落到地上、谷粒发芽时,这许多聚集在一处的谷粒会争相吸取土壤中的养分,结果全都无法生长。为了让植物生长,谷粒必须从穗轴上被取下,以足够的间隔分开种植-这项工作只有
7、人类才做得到。简言之,随著玉蜀黍穗愈长愈大,这种植物最后必须完全仰赖人类才能继续存在。随著农人开始刻意将受欢迎的特征复制到下一代植株上,原本不自觉的挑选过程,最后变成慎思熟虑的结果。藉由将花粉从某株玉蜀黍的雄花转移到另一株玉蜀黍的穗丝上,便可能创造出结合其亲代特性的新变种。这些新变种必须与其他变种分隔开来,以防止受欢迎的特征消失。基因分析显示,某种特定类型的墨西哥类蜀黍,称为巴尔萨斯类蜀黍(balsas teosinte),最有可能是玉蜀黍的始祖。科学家进一步分析巴尔萨斯类蜀黍的地域变种(regional varieties),发现玉蜀黍最初是在墨西哥中部被驯化的,那是现今的格雷罗(guerr
8、ero)、墨西哥(mxico)、米却肯(michoacn)等州交会之处。玉蜀黍从这里开始向外传播,最后成为全美洲各民族的主食:包括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aztecs)和马雅人(maya)、秘鲁的印加人(incas),以及遍及北、中、南美洲的其他许多部落与文化。但是,只有在进一步技术转折的帮助下,玉蜀黍才能成为人类的主要饮食支柱,因为它缺乏离胺酸(lysine)和色胺酸(tryptophan)这两种胺基酸,以及维生素烟碱酸,这些都是健全的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当玉蜀黍仅只是众多粮食之一时,这些缺乏无关紧要,因为其他食物,诸如豆类和瓜类,可以补足人类所需的养分。但是,过度偏重玉蜀黍的饮食,将导致
9、糙皮病(pellagra):那是一种营养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反胃、皮肤粗糙、畏光和痴呆。(有人认为糙皮症所引起的畏光,可以解释欧洲吸血鬼神话的起源,这些神话出现在十八世纪、玉蜀黍被引进欧洲饮食之后。)幸运的是,藉由以氢氧化钙处理玉蜀黍的作法,人们可以让它变得更有益健康:氢氧化钙存在于烧过的木灰和压碎的贝壳中,可以直接加入煮锅,或与水混合成碱性溶液,让玉蜀黍在其中浸泡一整夜。这个过程有软化谷粒、使其容易烹调的效果,那很可能是人们一开始会这么做的原因。更重要、但较不明显的是,这种作法也释出了胺基酸和烟碱酸,它们原本以一种绑缚在一起的形式-称为尼克酸(niacytin)-存在于玉蜀黍中,无法为动物所利用。阿兹特克人把如此处理过的玉米粒叫做灰玉米(nixtamal),因此这个过程在今天被称为灰化(nixtamalization)。这种作法似乎早在西元前一五00年就发展出来了;没有它,以玉蜀黍为基础的诸多伟大美洲文化将永远不可能建立。上述的一切证明了玉蜀黍根本不是一种自然出现的食物。有位现代科学家将它的发展形容成人类在驯化与基因改良上最了不起的功绩。它是一种复杂的技术,由人类世代相承地发展出来,直到玉蜀黍最终无法自行生存于荒野中,但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571-2024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游离异氰酸酯含量的测定
- GB/T 44685-2024印刷机械油墨干燥及固化装置能效评价方法
- 礼服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化妆用漂白剂脱色剂产品供应链分析
- 腰包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医用软化水产品供应链分析
- 塑料旅行袋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个人资产保险索赔评估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书籍装订用布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编码和解码装置和仪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战略定位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论证报告
- DB37T 3811-2019 仿生鱼饵-行业标准
- 组织行为学教案英文版
- 非婚生育子女情况声明
- 汽轮机主油箱系统(课堂PPT)
- 数据管理制度
- 减速器拆装实训教案
-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共2页)
- 投标优惠条件承诺书
- 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4单元测试卷(含听力材料及答案)
- 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